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风云”气象卫星及其应用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军 《航天器工程》2008,17(3):23-28
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是气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自1988年至今,我国已先后成功发射了4颗风云-1极轨气象卫星和4颗风云-2静止气象卫星,顺利完成了极轨和静止两个系列气象卫星从试验到业务卫星的跨越。由“风云”气象卫星获取的地球大气和地表信息已广泛应用于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环境和自然灾害监测与分析等多个领域。文章介绍了我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发展历程、地面应用系统组成、“风云”卫星产品及应用,最后展望了“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气象卫星遥感火情监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亚君  郑伟  陈洁  刘诚 《上海航天》2017,34(4):62-72
对气象卫星遥感火情监测应用进行了研究。介绍了用中红外和远红外通道火点像元亮温与背景差异对火情进行监测的原理,以及可用于监测的主要卫星仪器。给出了极轨气象卫星和静止气象卫星的火点判别方法,包括亚像元火点面积与温度、燃烧辐射功(FRP)的火点强度估算方法,以及过火区面积估算和影响评估方法。气象卫星火点监测精度用人工火场卫星同步观测和用高分辨率陆地卫星对火点监测两种方法进行验证。介绍了风云三号(FY-3)等气象卫星在防灾减灾、生态环境保护、气候影响评估等中的应用,包括森林草原火情监测和过火区估算、森林草原火险预警预报、秸秆焚烧火点监测及过火区面积估算、生物量燃烧引起的烟霾天气监测、干旱等气候事件对森林火灾的影响、全球野火监测等。展望了未来气象卫星在火情监测中的技术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1990年9月3日,我国发射了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的第二颗星FY-1(B)。本文概述了风云一号的信息特征、它在气象和气候方面以及在地球资源、环境和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应用,也阐述了它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刘诚 《上海航天》2000,17(6):54-56
介绍了国家气象中心一年来利用FY-1C极轨气象卫星开展地表监测和环境监测包括火情监测、水情监测、积雪监测、海冰监测及植被监测的情况。指出由于该卫星探测通道比美国NOAA卫星多、过境时机适宜,因而在气象卫星应用于地表灾情和环境监测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发展极轨气象卫星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和经济效益。本文着重分析了这种卫星的主要和独特的作用在两个方面,即其资料在中、长期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以及在地球生态环境和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FY-2C星在天气与环境监测服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风云二号(FY-2)C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应用服务中心(ASC)的功能.分析了ASC利用C星监测资料生成如热带气旋监测、雾监测、土壤湿度、火情监测、水情监测、积雪监测和海冰监测等部分人机交互产品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实际应用结果表明,C星资料在环境与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分析、预报和预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气象卫星监测洪涝灾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诚 《中国航天》1999,(1):11-13
气象卫星具有覆盖范围宽广,观测时次较密,探测信息丰富的特点,可用于对大范围洪涝灾害的监测。本文介绍利用气象卫星监测洪涝的一般原理,资料处理分析方法,及利用气象卫星资料对去年我国特大洪涝灾害监测的个例。一、气象卫星监测洪涝原理诺阿极轨气象卫星AVHRR...  相似文献   

8.
刘诚 《上海航天》2000,17(6):54-56,60
介绍了国家气象中心一年来利用FY-IC极轨气象卫星开展地表监测和环境监测包括火情监测、水情监测、积雪监测、海冰监测及植被监测的情况。指出由于该卫星探测通道比美国NOAA卫星多、地境时机适宜,因而在气象卫星应用于地表灾情和环境监测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FY-2C业务静止气象卫星及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卿  王介康  曹亮 《上海航天》2005,22(Z1):1-8
介绍了风云二号(FY-2)静止气象卫星02批首颗业务应用C星的构型与布局、控制分系统、5通道扫描辐射计、星上图像生成、数传与云图广播转发器、工程与业务测控、二次分离、电源母线调节、复合材料结构件和仪器板等温化等主要技术特点.给出了C星相对01批的多通道扫描辐射计、无线系统和电源等部分技术改进.在轨测试与运行结果表明,C星的成像系统达到了研制总要求和任务书指标,云图观测能力和质量满足气象卫星业务运行及应用系统的需求.自投入业务运行后,C星为国内外用户提供了大量的图像、定量与人机交互产品,在暴雨、台风、火灾和海冰等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对静止气象卫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气象卫星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象卫星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一颗极轨气象卫星每天可对全球进行两次气象观测,可获取全球气象资料;一颗静止气象卫星可对全球近四分之一的地区连续进行气象观测30分钟或在更短时间内获取一幅全景圆盘图,实时将资料送回地面。气象卫星除对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有重要作用外,在自然灾害和地球环境监测以及海洋、航空、航海和农业、渔业等方面都有着广泛应用,成为应用卫星中最重要的多用途卫星。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投资发展气象卫星,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应用气象卫星的资料及其产品。 目前,我国极轨和静止两种气象卫星的发…  相似文献   

11.
气象卫星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一颗极轨气象卫星每天可对全球进行两次气象观测,可获取全球气象资料;一颗静止气象卫星可对全球近四分之一的地区连续进行气象观测30分钟或在更短时间内获取一幅全景圆盘图,实时将资料送回地面。气象卫星除对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有重要作用外,在自然灾害和地球环境监测以及海洋、航空、航海和农业、渔业等方面都有着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气象卫星具有覆盖范围宽广,观测时次较密,探测信息丰富的特点,可用于对大范围洪涝灾害的监测。本文介绍利用气象卫星监测洪涝的一般原理,资料处理分析方法,及利用气象卫星资料对去年我国特大洪涝灾害监测的个例。  相似文献   

13.
气象卫星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国外气象卫星的种类、现状和发展趋势。阐述了我国对气象卫星的需求,以及我国已发射的“风云一号”(FY-1)极轨气象卫星和“风云二号”(FY-2)静止气象卫星的概况、主要载荷、性能和某些应用情况。最后介绍了我国“风云三号”(FY-3)和“风云四号”(FY-4)新一代气象卫星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气象卫星应用和自然灾害监测会议在京召开郭陆军由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在中国举办的第一次气象卫星应用和自然灾害监测区域工作组会议于1996年3月26~28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中国、印尼、日本、马来西亚、巴基斯坦、韩国、斯里兰卡、泰国、国际宇航联合会...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为了提高我国环境监测水平,在以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为主要数据源的基础上,结合气象卫星、海洋卫星、资源卫星等数据,建成的环境应用系统将满足我国天地统筹的国家环境监测体系,并实现我国环境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的动态监测。环境一号卫星业务运行管理平台(即业务运行管理分系统)既是环境应用系统的中枢,也是环境应用  相似文献   

16.
发射短讯     
正风云二号H星发射成功据新浪网2018年6月5日报道,当天,风云二号H星搭载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这是我国第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最后一颗,将与在轨的风云二号E、F、G卫星开展组网观测,进一步加强对我国天气系统上游地区的监测能力,还可将观测覆盖区域拓展至俄罗斯、印度、哈萨克斯坦等上合组织国家以及非洲、阿拉伯区域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效增强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天气、气候、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军事活动都是以一定时空条件为前提的,现代战争军队机动灵敏,战况变化急剧,战场的自然地理条件,特别是气象条件对作战的各个方面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制约。军用气象卫星是为军事需要提供气象资料的卫星,它可提供全球范围的战略地区和战场上的气象资料,具有保密性强和图像分辨率高的特点。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气象卫星都是军民两用的,只有美国专门制造了军用气象卫星。为了全面把握美国军用气象卫星的管理机构、作战流程和数据应用情况,文章基于美军气象水文作战条令、作战手册等文献,系统研究了美国军用气象卫星作战应用,包括美国"国防气象卫星计划"卫星的运管机构、作战指挥控制流程,分析研究了美国"国防气象卫星计划"卫星主要载荷的观测要素及作战应用领域,梳理了军用气象卫星相关作战应用装备的发展。最后,在卫星系统发展、作战应用等方面给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气象卫星技术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卿  董瑶海 《上海航天》2008,25(1):1-10
概述了我国风云一号(FY-1)极轨气象卫星和风云二号(FY-2)静止气象卫星的发展概况与成就.介绍了即将发射的新一代风云三号(FY-3)极轨气象卫星的主要功能和技术特点,以及配置的10通道可见红外扫描辐射计、26通道红外分光计、20通道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微波辐射计、微波成像仪、紫外臭氧探测仪、地球辐射收支仪和空间环境监测器等仪器的用途.给出了FY-2静止气象卫星的基本任务、主要探测性能和技术特点,以及在研的新一代风云四号(FY-4)静止气象卫星的关键技术和遥感仪器.分析了国外新一代三轴稳定静止气象卫星的发展与栽荷配置.总结了我国气象卫星业务系统的应用和取得的效益.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月12日,风云三号A星正式交付给中国气象局投入使用。风云三号卫星是我国实现全球、全天候、三维、定量、多光谱遥感的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将替代风云一号卫星在轨服务。投入业务运行后,风云三号A星将与在轨运行的气象卫星共同构建安全可靠的业务卫星系统,实现全球、全天候遥感气象监测,使我国气象卫星服务能力实现新的跨越。  相似文献   

20.
FY-4卫星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我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FY-4)卫星应用及其发展。给出了FY-4卫星装载的先进静止轨道辐射成像仪、静止轨道干涉式红外探测仪、闪电成像仪和空间环境监测仪4种主要观测仪器,以及卫星的观测能力和提供的定量化产品,并与我国现有的业务卫星风云二号(FY-2)卫星和国际同期在轨静止气象卫星性能进行了比较。FY-4光学卫星系列与美国GOES-R、日本Himawari-8/9卫星和欧洲MTG卫星性能相似,属于与国际同期发展的先进静止气象卫星。给出了FY-4A星获得的图像和数据。列出了FY-4A星的基本定量产品,给出了使用的仪器、数据特性、物理意义,以及应用领域、方法和范例。描述FY-4卫星提供的定量化产品及其在数值天气预报、气候、生态环境、专业气象服务、人工影响天气、空间天气监测预警等领域的应用,并介绍了FY-4A星在轨测试期间的部分应用。对FY-4后续业务卫星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