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首都机场新航站楼正式投入使用后,国航地面服务部进一步加强销售工作力度,特别是在头等舱和公务舱方面。目前国航已同多家中外航空公司正式新签或重签了在新航站楼头等舱、公务舱休息室协议。这些公司包括瑞士航空、奥地利航空、俄罗斯国际航、大韩航、韩亚航、德国汉莎、美联航等15家外国航空公司和中国东方、南方、北方等绝大多数国内航空公司。国航地面服务部改进了新航站楼休息室服务质量和管理办法,销售工作不再逐一面对各外航,而是围绕星空、西北/荷航等联盟集团展开,为联盟伙伴提供统一服务和统一价格,从而提高了对市场和客…  相似文献   

2.
AProbetotheRevenueManagementintheCaseofMarketingEconomy推行收益管理,是今后国内航空公司为适应市场竞争的必经之路。票价多等级多舱位管理、座位的超售、团体管理分析及航线网络优化等等收益管理手段,在1998年已为国内航空公司全部或部分采纳,那为何还会出现航空公司收益大规模亏损?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有国内市场疲软的因素,但关键是中国民航的票价多等级多舱位的管理失控引发的,收益其实就在航空公司自己手中不知不觉地流失。航空公司引进了多等级多舱位的管理,却忽略了其他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航班折扣票舱位分配的优化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ptimisationofDiscountedSeatAllocation航班折扣票舱位分配的优化管理(又称“航班座位盘存管理”)是航空公司收益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其目的在于确定各票价等级(或称“价格产品”)所应当分配的座位数量,使票价等级与座位数量达到最佳的组合,以期使航班的总收益最大化。换句话讲,航班折扣票舱位分配优化管理就是航空公司根据每个航班中备折扣票舱位的市场需求量及其收益多少,决定每一折扣票舱位销售限额,以限制低价舱位的旅客挤占高收益旅客的座位,保证高收益旅客在航班起飞前随时都可以购到机票,从而有效地提高航班的整体收…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航机票价格改革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但是国内航空企业却始终没有走出价格战的误区,究竟原因何在?价格战会不会再来?一、价格战的诱因1.错误理解价格信息。通常国内航空运输企业的管理者对竞争对手价格信息的了解来自市场营销人员,如“航空公司A正在以价格B销售它的机票”但是一些有关票价的重要的间接信息,比如“价格B只使用了一周,享受对象仅限于个别旅客群体,每个航班销售座位只有几个”却很少收集反馈给决策人。结果该公司根据价格B全面降价,没有对使用期限、旅客群体、销售座位数进行相应限制。反过来,航空公司A看…  相似文献   

5.
收入管理是每一航空公司过去、现在以及将来都必须面临的一道难题。由于在全球的国际和国内航线上的座位总数供大于求,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越演越烈,航空公司为了增加收入和利润就必须最大限度地以最合理的市场价格销售完每架次航班上的每一个座位。90年代以来,国内各大航空公司为增加公司的收入都先后成立了座位控制中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只要存在产品的销售,就必然涉及销售渠道的管理。回顾中国民航业的发展,航空公司与销售渠道的关系随着民航业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变化也随之发生着改变。20世纪90年代前,国内民航服务产品统一由政府控制销售,属于计划经济的卖方市场。到了90年代,随着各地方航空公司的成立,航空公司各地营业部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随着越来越多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投入运营,航空公司之间的票价战愈演愈烈,受益最大的还是航空旅客。1998年,美国低成本航空公司在美国国内航空运输中享有了达21%的份额。在过去10年中,美国低成本航空公司年客运量增加了两倍多,去年共运送旅客844万人次,而1990年为2500万人次。低成本航空运输方兴未艾航空公司一般会尽力多销售头等舱和公务舱客票,因为运输这些旅客的收入远远高于运输普通舱和经济舱旅客的收入。然而90年代末期,新组建的和大航空公司创建的低成本航空公司为什么会越来越多呢?几十年前,航空旅行是一种高消费行业,特…  相似文献   

8.
目前,航空公司的销售代理人以本公司的票证销售其他航空公司航班的情况越来越多,销售额越来越大,现行的会计核算方法导致航空公司销售费用虚增和多交纳营业税金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因此十分有必要对现行的航空公司的代理人以本公司票证销售其他航空公司的航班的会计核算方法进行改变。航空公司的票证销售包括航空公司自己的销售部门销售和航空公司的销售代理人销售两个部分。每一部分又包括销售的本公司的航班和销售的其他航空公司的航班。(见附图)本文只就(4)进行探讨。根据民航总局的规定,目前国内航班客运销售代理手续费一律为3%…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各大航空公司明里或暗里 削价竞争,机票价格纷纷 “跳水”,在航空货运方面的价格也是如此,如果一条航线(如北京到昆明)有两至三家航空公司在运营的话,那么货运价格往往会出现你出1元、我就给八毛的局面,这样经常会导致恶性循环。 2001年7月至12月,笔者参加为期五个月的国泰货运部门培训,亲身体验一下国泰货运市场营销战略,笔者认为该航空公司战略值得国内航空公司借鉴。 国泰的市场营销战略 香港是国际自由港,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经济商业氛围吸引了世界众多著名航空巨头纷纷在香港开展货运业务。比如大韩航空、极…  相似文献   

10.
航空运输企业这几年在销售上过多地依赖了销售代理人,也因此把过多财力、精力用在了鼓励和管理代理人尽可能地做好销售工作上,但最终取得的收益并不尽如人意。据一份统计资料显示,目前航空运输销售市场,航空公司自销与代理销售的比例将近2∶8,支付销售代理费成了国内诸航空公司最大的销售成本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重组后航空集团也不例外。如果说五年以前航空公司大力发展销售代理是扩大销售网络的有效措施,如今市场形势的变化、重组后航空集团自身主业发展面临的压力不得不使我们考虑调整这种格局,改进营销渠道。一种较好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民航的国内航段票价结算参与国际联运的结算中,除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之间较早采用比例分摊之外,至其他各点间至今仍采用按国内公布票价固定收费的作法。当然,组成销售票价也只能采用分段相加的办法来解决。但随着这几年中国民航的发展和外国航空公司飞抵中国航班的日益增多,外国旅客在国内旅行量也越来越多,尽管国内票价曾作过多次调整,但由于我国的总体物价水平较低,再加上外汇与人民币比价的几次调整,我国内航线的运价水平大大低于外国国内段的运价水平。如继续固守原固定收费作法,势必使我国各航空公司的利益遭受巨大损…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航空运输销售代理业(代理人)是依赖于我国的航空运输业(航空公司)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是中国民航经济体制改革后,市场经济进入我国航空运输领域带来的发展趋势,也是航空运输市场产生竞争后的必然产物。近年来,我国航空运输销售代理业的迅猛发展,已经对国内各航空公司的经营和销售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逐步成为各航空公司销售活动的重要一环。航空运输销售代理业现状我国现阶段航空运输销售代理业是“两快一低”,即代理人数量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3.
支线飞机需求升温近几年,中国航空运力一直处于持继快速增长的状态。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上国内机构体制改革、公务旅行人员减少,飞机上座率不高,航线所用飞机明显偏大,各航空公司机队组成不合理现象日益突出。1998年国内大型骨干航空公司的大面积亏损,使得各航空公司调整机队势在必行。今年年初,中国民航总局作出调整运力,冻结100座以上大型民用运输机订货的决定,使人们把目光转向中国支线航空市场,为支线飞机在中国的销售提供了契机。今年3月,国外飞机制造商把“擂台”摆在了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市。继3月8日庞巴迪公司举办产…  相似文献   

14.
从今年5月开始,国航相继在广州—上海、广州—北京的航线上打出了3~4折的超低价位。而此前各航空公司在这两条航线的折扣都维持在6折以上。国航这种低价位的营销方式,给其他航空公司带来了冲击,从6月15日开始,广州400多家售票点和旅行社开始对国航进行“封杀”,战火并延伸到了北京。此次“封杀”事件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久在国内民航业中还是第一次。一、航空公司价格竞争由来已久其实这个问题说到底就是企业如何定价的问题。航空公司作为企业,其价格如何确定更多的是根据市场需求来判断。价格竞争是航空公司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价格…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内737—300机队老龄化,一些老龄飞机逐渐退出了国内市场。出售成为国内许多航空公司的任务之一。飞机出售的价格则成为航空公司关注的关键所在(在此排出市场供需因素)。由于发动机是飞机中最为昂贵的一部分,发动机则成为价格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航"禁折令"的"囚徒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博弈论的方法,对中国民航业施行多年的“禁折令”进行分析,指出各航空公司在“禁折令”中的博弈属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通过对民航业差别产品价格竞争需求曲线模型的分析,证明了“禁折令”所形成的价格卡特尔具有非稳定性,各航空公司存在突破“禁折令”限制的违约冲动,因此,实施机票打折销售,是市场运作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用航空》2013,(3):40-43
一、2012年航空消费者投诉总体情况2012年民航局运输司、各地区管理局、民航局消费者事务中心和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801件,其中,航空公司1413件,机场74件,销售代理企业314件。投诉总数比2011年减少217件,航空公司和机场投诉有所减少,销售代理企业投诉增加显著(见图1、表1)。二、2012年航空公司投诉总体情况及分析2012年消费者对航空公司的投诉共1413件,其中,对国内航空公司投诉1342件,对国外航空公司投诉71件,分别占航空公司投诉总量的95%和5%。国内航空公司投诉比2011年减少351件,国外航空公司投诉比2011年增加44件。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航的改革总会伴随一些阵痛。 1997年民航总局决定国内航空运价实行多舱位多等级的新型运价体系,首次允许航空公司对机票“明折明扣”,然而随之引发的机票“价格大战”却直接导致了次年全行业亏损,面对与初衷相违的现实,民航总局这一试图和世界接轨并受到社会欢迎的改革措施,不得不暂时叫停。有人说行业亏损都是“机票打折惹的祸”,但有目共睹的是,三年来民航总局的“禁折令”从未取消,行业还是在新世纪之初陷入了亏损的泥潭。现在重提机票话题,颇有些“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味道,但业内对此还是应当有个共识。 关于航空…  相似文献   

19.
在过去的2000年中,全球航空公司经历了痛苦的一年。在这一年里,航空燃油价格大幅度上涨,2000年夏季原油价格是1998年末价格的3倍。燃油在航空公司经营成本中所占份额仅次于劳动力成本,一般为10%,燃油价格的上涨导致该比例上升至15%-20%。就美国大陆航空公司而言,每加仑航空燃油价格上涨1美分,则其成本增加1700万美元。 中国航空公司为了应付航空燃油价格的上涨,采取了机票价格上浮15%的应对措施。这种做法遭到相当多消费者的反对。企业经营成本上升,然后就提高销售价格,似乎是顺理成章、天经地义…  相似文献   

20.
HowCanAirlinesCarryoutSales销售代理作为航空运输销售市场的中介经济组织,它的出现在一段时期替航空公司延长了销售手臂,方便了人们的购票,但随之也造成了市场秩序混乱、市场竞争加剧、航空公司收入流失等负面影响,航空公司发展销售代理的初衷是为自己促销,扩大市场份额,这不得不使我们对其重新认识和定位。一、航空公司和其代理人究竟谁给谁打工众所周知,航空公司向其销售代理人是按3%比例支付代理手续费的,乍看起来3%的代理费并不算高,但下面的数字足以令人为之惊诧。据中国民航报报道,民航三大集团近3年来发生的代理售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