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利用解析方法和Monte-Carlo模拟方法!证明了在Weibull噪声中秩二进积累检测器小样本最佳门限的存在,计算了小样本最佳门限系数的近似值,并总结了它的变化规律。对秩和检测器,秩二进积累检测器(具有最佳门限)和线性检测器在Weibull噪声中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计算。最后给出了这三种检测器的详细性能曲线,说明在Weibull噪声形状系数较小,信号/噪声中位数较低时,秩检测器(本文指秩和检测器和秩二进积累检测器两者)此线性检测器有效,而秩二进积累检测器比秩和检测器有效。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一类用于雷达信号非相参检测的双样本非参量秩检测器的结构和性能。导出局部最佳秩检测器(LORD)的结构,发现其形式为在窄带高斯噪声中的N-P最佳检测器中引入求秩器和局部最佳秩零记忆非线性(LORZNL)。许多实用雷达秩检测器属于与LORD相同类型的结构。导出这些检测器的功效表达式。做为例子,在高斯噪声情况下,求出LORD为修正Savage检测器,并把它的渐近性能与常用的秩和、秩量化检测器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几种实用的非参量雷达检测器在Weibull噪声中的检测性能,这些非参量检测器是用于相参检测的Dicke-fix检测器,和用于非相参检测的秩和(RS)以及秩二进积累(RQ)检测器。通过解析计算和Monte Carlo模拟,给出这些非参量检测器和相应的平稳白高斯噪声中的最佳参量检测器即相参和非相参积累器的小样本性能,并作比较,说明当Weibull分布形状参数和信噪比较小时,非参量检测器可更有效。  相似文献   

4.
作为应用本文第一部分所得结果的例子,第二部分研究在Weibull和对数正态噪声中,相参脉冲串和非相参脉冲串信号的离散时间检测,找出局部最佳非线性,导出若干重要检测器的功效计算公式,这些,检测器是局部最佳、线性、平方律、Dicke-fix、对数、二进积累、中位数检测器,并给出它们的渐近相对效率的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窄带非高斯噪声中窄带信号的离散时间检测。考虑三种情形的信号:已知初相的相参脉冲串,未知初相的相参脉冲串,以及非相参脉冲串。在本文第一部分,对每种信号分别导出局部最佳检测器的结构,指出它们可在窄带高斯噪声中的Neyman-Pearson最佳检测器里引入适当的零记忆非线性处理而成,并且许多实用检测器具有与局部最佳检测器相同类型的结构,只是细节特性不同。导出每类检测器功效和渐近相对效率的通用表达式,以及它们在若干重要检测器情况下的具体表达式,这些检测器是局部最佳、线性、平方律、Dicke-fix、对数、二进积累、中位数检测器。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极性采样倒相编码数字脉冲压缩处理器的非参量恒虚警率(CFAR)特性。这种处理器实质上是简化的Dicke-fix,也是窄带信号的符号检测器。确定了高斯和非高斯噪声中的检测性能。说明了这种处理器相对于非相干匹配滤波器的信噪比损失随码长增加而减小;在高斯噪声中的渐近损失为1.96dB;在Weibull噪声中的损失随Weibull分布形状参数减小而减小,甚至可转为得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较多的参数情况计算了Dicke-fix CFAR雷达检测器和平稳白高斯噪声中的最佳参量型相参积累检测器在Weibull噪声中的检测性能。计算结果表明,当Weibull分布的形状参数较小,并且信噪比较低,或相参脉冲串脉冲个数较大时,前者比后者有效。  相似文献   

8.
机场进离场流量协同分配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充分利用机场容量、减少航班延误,把进离场视为互相影响的两个过程,研究机场流量与容量匹配问题,给出了一种进离场流量协同分配模型。基于机场容量动态限制,模型以最小化进离场航班总延误损失为目标,协同优化进离场流量分配策略;通过引入航班延误损失系数,作为航空公司协同决策的偏好信息以兼顾其利益。针对模型特点设计了遗传算法予以实现。实例仿真结果表明,模型不仅能使流量与容量协调匹配,而且能够使延误损失降到最小且能兼顾航空公司的利益,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Rice杂波中SwerlingⅡ目标的离散时间检测。导出了杂波稳定分量相干及不相干时的似然比(LR)检测器的结构。得到了这些检测器的功效表达式。把LR检测器与传统的平方律检测器的渐近性能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杂波统计特性越偏离高斯情形,LR检测器的检测性能就越是优于平方律检测器,而且杂波稳定分量相干时的LR检测器的ARE比不相干时的要大一倍以上。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给出了Weibull过程的恒定应力加速寿命试验的统计分析方法。当形状参数已知时,在定数截尾试验情况下,得到了通常应力水平下均值函数m_0(t_0)的伪最佳线性无偏估计;在定时截尾试验情况下,得到了m_0(t_0)的最小二乘估计。当形状参数已知和未知时,基于定数截尾和定时截尾试验数据,给出了m_0(t_0)的极大似然估计和大样本渐近置信区间估计。  相似文献   

11.
相对突扩间隙δ是影响短突扩扩压器与火焰筒相互匹配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前置扩压器流场,燃烧室三股流的流量分配等。通过对相对突扩间隙影响压力损失的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获得了总压损失系数相对突扩间隙的变化规律:随相对突扩间隙(δ=1.2-3.0)由小到大的变化,总压损失系数先变小,后增加,即存在最佳的相对突扩间隙,使得压力损失有最小值。  相似文献   

12.
疲劳S-N曲线的加权最小二乘法拟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拟合材料疲劳S—N曲线的加权最小二乘法,各应力水平下的拟合点的权重反比于均值置信区间的长度。两个算例结果表明:本方法较好地考虑了S—N曲线分散性的物理特性。  相似文献   

13.
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应用于小样本民机产品的可靠性预测分析。通过重构相空间的饱和嵌入维数,确定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最佳输入变量;然后,使用最小二乘向量机建立可靠度回归预测模型,运用自动网格搜索法,优化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建模参数,实现了比现有方法精度高、泛化性好的模型。训练和测试的可靠性样本取自某机型襟翼液压锁寿命可靠性数据。与神经网络模型的比较实例表明,提出的方法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4.
最大熵谱分析方法是一种非线性的新的谱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可浅近地解释为:对一个所考虑的时间系列,它的前 m 个自相关系数已知,要求构造其后的自相关系数,但不损失系列的熵即不损失其信息。实际的处理过程是:用自回归方法在最小二乘原则下对系列作最佳拟合,然后求拟合系列的理论谱。最大熵谱法不要求对原始系列的滤波和对粗谱的平滑整理。本文从实际应用的角度,简述了该方法的过程,介绍了编程计算的方法和步骤,并结合实例计算了几组大气湍流谱。文章认为最大熵谱分析方法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优秀的谱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据结构不同可靠度下的S—N曲线形状参数相同的观点,利用复合材料结构的不完全S—N数据,得到一组不完全疲劳极限数据,并采用秩统计方法,求得结构的p—S—N曲线,最后,给出了两个应用实例,通过对比分析了本文方法与假定完全寿命法的处理结果,发现本文方法充分利用了数据信息,能给出更好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6.
短突扩扩压器压力特性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突扩扩压器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短环燃烧室的总体性能 ,压力特性是扩压器性能最重要的衡量指标。为了进一步深入地研究 ,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 ,探讨了短突扩扩压器前置扩压器进口马赫数、突扩角和突扩间隙等参数与压力损失间的变化关系 ,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 :在本研究的参数范围内 ,总压损失随进口马赫数的增大而变大 ;存在有最佳的内外环突扩角的组合 (βi=40~ 45°,βo=40~ 5 0°)及相对突扩间隙 (δ=1 .48~ 1 .9) ,使得总压损失系数 σ*最小。数值模拟的结果与试验相比 ,其变化规律是相同的 ,最小总压损失系数所对应的各结构和流动参数的范围与试验也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详细介绍了求矩阵满秩分解的二种方法,即初等变换方法和Hermite标准形选取方法。  相似文献   

18.
航班时刻规划是战略时期空中交通管制的主要方法.针对起降容量受限和航班延误耗损的变化趋势,提出基于时隙分配的航班时刻规划算法.该算法以调整时间最小和延误耗损总和最小为准则,对进离港航班统一分配时隙.算法考虑了对航班的前提调整,从而得到总延误损失费用与总延误时间值都较小的分配结果.同时,该算法也能处理有后继任务的航班.结合实际数据,用计算机仿真实验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证明了算法的优化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最小二乘与奇异值分解结合的方法,给出求解系数矩阵不满秩的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数值方法,进而将此方法应用于边界无法中,处理给定外力的第一边值问题,特别地用于处理给定外力的三维裂纹问题。此外,本文还给出求解三维有限体裂纹问题的超奇异积分方程组,并使用有限部积分与边界元法为其建立了数值法。最后计算了若于典型例子的应力强度因子,数值结果与现有文献的相比,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20.
目前,多级压缩最佳压比分配是在中间冷却效果完善及不考虑中冷时存在的压力损失条件下,按压缩机理论耗功为最小来确定的。结论是各级压比分配相等时为最佳,但实际中冷情况并非如此。本以理论耗功最小为目标,分别在换热率恒定或吸气温度恒定等实际中冷的条件下,导出2级和3级压缩最佳压比分配的计算公式,并以2级为例,分析偏离最佳压比值对耗功能的影响。得出多级压缩最佳压比分配与中冷条件有关,即使在相同的冷却条件下,2级和3级压缩最佳压比分配趋向也不相同,对于2级压缩而言,实际压比在最佳值的(0.96-1.06)范围内变化对耗功影响不大于理论耗功值的0.5%,这可视为调整压缩机压比的许可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