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创建标志着低成本航空公司的诞生。该公司自成立以来以低成本经营战略创下了连续32年盈利的记录。目前低成本风潮已经席卷美洲、欧洲、亚太等航空市场,全球共有低成本航空公司60余家,这些公司共拥有1200余架飞机。我国也开始探索低成本航空公司在国内运作的前景。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曾在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将在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建设、低成本航线的开辟等方面做出一些有益的尝试。新近筹建的民营航空企业春秋航空公司已表示要坚定不移地走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发展道路。鉴于美西南航已成为世界各国低成本航…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航空运输业,低成本航空公司以自己的独特的经营模式挑战着传统航空公司的地位,在美国、欧洲、亚洲,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市场份额分别占到了1/4、17%和6%。尽管有不少低成本航空公司并没有成功,但这个市场已经出现了一批佼佼者:在美国有西南航空公司、蓝色喷气航空公司,在欧洲有瑞安航空公司,而在亚洲有在马来西亚成长起来的亚洲航空公司(AirAsia)。如今,  相似文献   

3.
李艳华 《国际航空》2005,(10):41-43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作为世界低成本航空公司的楷模,如今已经成功运营了30年。而今,我们却还在探讨低成本航空公司在中国运营的可行性,这充分说明各国航运业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存在着不同的市场发展环境。笔者通过两年多来对民航改革和国外低成本航空公司发展情况的研究探讨,分析了中国发展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一、低成本航空公司发展概况及机理分析1.国外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发展现状低成本航空公司是20世纪90年代才在世界各地兴起的一种新类型的航空公司,所以理论界与实践界对这类航空公司概念的界定差别较大,基本上是从运营特征——点对点、无修饰、二线机场等角度来进行概念界定。但是随着这类新型航空公司在世界各地的进一步发展,不同的低成本航空公司采取了不同的甚至一些相反的运营特征,因此我们姑且将低成本航空公司界定为:基于低成本的廉价航空公司,即“低成本 低票价”。这个界定避免了从运营特征来界定低成本航空公司时遇到的多样性及冲突性,体现了低成本航空公司在供给面上的低成本和需求面上的低价格这两个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5.
在新世纪之初的航空公司业,低成 本航空公司、全球性联盟和合并改组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三大潮流。本文将介绍低成本航空公司目前的影响力、 成功历程和运营管理的特征,并就国内 航空公司如何借鉴国外低成本航空公司 运作的经验提出粗浅的建议。看今朝:低成本承运人来势汹汹,老牌子大公司招架乏力     低成本航空公司发源于704代的美国,现在已经波及到北美的加拿大市场(如西方喷气Westjet,Canjet,RootsAir)、欧洲市场(如Ryanair,easyJet)、澳大利亚市场(如Virgin Blue和 …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航空运输业,低成本航空公司以自己的独特的经营模式挑战着传统航空公司的地位,在美国、欧洲、亚洲,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市场份额分别占到了1/4、17%和6%。尽管有不少低成本航空公司并没有成功,但这个市场已经出现了一批佼佼者:在美国有西南航空公司、蓝色喷气航空公司,在欧洲有瑞安航空公司,而在亚洲有在马来西亚成长起来的亚洲航空公司(AirAsia)。如今,亚航航线已到达除文莱、老挝、缅甸外的所有东盟国家及中国的澳门和厦门,其成本在世界低成本航空公司中位列第三低,纯利位列第七。在短短三年半的时间里取得如此娇人的成绩,这与亚航的…  相似文献   

7.
<正>四十多年前,西南航空首创低成本航空运营模式,低成本航空从此改变了全球航空市场的发展格局。2013年底,低成本航空已经占到全球航空28%的市场份额,在北美更是高于30%,在欧洲超过36%,在东南亚超过58%。低成本航空不仅票价低廉,而且盈利能力普遍优于传统网络型航空公司。西南航空保持了41年连续盈利的世界纪录让行业惊叹,近年欧洲的低成本航空公司瑞安航空、易捷航空和挪威航空几乎赚取了欧洲商业航空公司的全部利润。美国  相似文献   

8.
东南亚发展低成本航空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1年,世界首家低成本航空公司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在美国诞生。20世纪90年代,低成本航空公司在欧洲兴起。进入21世纪后,亚洲航空公司、丰虎航空公司等低成本航空公司在亚太国家纷纷成立,并且发展很快。低成本航空公司现已遍布全球,而且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相似文献   

9.
目前,全球舞台上每天都在上演着网络型航空公司和后起之秀——低成本航空公司之间争夺市场份额、争夺客源的战争。美国的低成本航空公司主要以美西南航空为代表,它在美国本地市场异军突起,在航空业普遍不景气的岁月里一枝独秀。在欧洲则出现了多家低成本航空公司群雄并起,大刀阔斧开拓各自疆土,比如瑞安航空(Ryanair)easyJet,Virgin Express等等。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论述欧洲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历程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尚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低成本航空公司,通过对欧洲低成本航空公司的研究或许对我国今后这类航空公司的发展起到“探…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传统的大型网络型航空公司已经是恐龙了,特别是在9.11以后,经济衰退导致了美国商务和休闲旅游市场的明显萎缩,航空公司营运收入锐减,创历史记录的财政赤字,低成本航空公司带来的新的竞争压力,对美国航空公司和美国所有的网络型航空公司都敲响了丧钟。但是三年过去,当美国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全球航空运输业涌起了低成本运营的新潮流,但在中国,却尚未出现低成本运作的航空公司。那么,中国是否具备低成本航空公司生存发展的条件?面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挑战,国内航空公司应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2.
一、整体概况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2010年全球低成本航空公司的运输量恢复了快速增长。根据《航空公司商务》杂志(Airlines Business)的调查,客运量排名世界前70位的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客运量又恢复了两位数的增长,共计承运旅客约6.396亿人次,增长率达到15.7%;平均客座率上升了近3%,达到79.7%。在全球低成本客运市场中,欧洲地区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承运的旅客所占份额最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低成本航空公司的概念来论述航空公司采用低成本运营的必然趋势,通过分析航空公司成本的组成,找到了降低成本的可行性,以及实施低成本战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低成本航空公司的日渐繁荣,给航空维修业带来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众所周知,低成本航空公司(LCC)的机队规模通常较小,机队的售后服务市场相对简单,而且多数是航空公司自给自足。而现在,低成本航空公司的规模经济似乎为MRO供应商带来了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5.
乔治·威廉姆斯博士现为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航空运输系博士项目负责人,研究方向为航空运输业的政府管制和低成本航空公司,他分别于2000年和2004年发表了《欧洲低成本航空公司报告》。《中国民用航空》:目前欧洲内部有多少家低成本航空公司?乔治:不计包机公司,欧洲目前大概有20家低成本航空公司,最大的是瑞安航空公司(Ryanair)和轻松喷气航空公司(EasyJet)。这些公司成立得快,倒闭得也快,准确数字很难统计。来得快,去得也快正是低成本航空公司的一个特点。《中国民用航空》:这是否意味着欧洲低成本航空公司的进入门槛和退出壁垒很低?乔治:…  相似文献   

16.
时下,低成本航空公司成为业内外共同关注的焦点。国内首家民营航空公司--鹰联航空公司尚未起飞,即已引起业界极大兴趣。目前业内对低成本支线航空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已达成共识,但对于低成本航空公司的概念还存在分歧和争议,如何推进低成本支线航空公司在中国的生存发展也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进入21世纪以来,低成本航空公司在亚太地区蓬勃兴起,发展势头良好。近几年,其中的一些公司纷纷开辟中国航线,抢占中国市场,这给我国经营相关航线的航空公司带来了很大的竞争压力。鉴于亚太低成本航空公司正在对我国航空公司相关国际航线的经营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我们有必要对其发展趋势做一个深入的研究、梳理。笔者现对亚太低成本航空的发展趋势总结、分析如下。一、发展势头迅猛1971年,世界第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美国西南航空公司诞生于美国,随  相似文献   

18.
过去十年来,随着航空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传统航空公司采取了各种策略来刺激增长、削减成本和增加收益。为了应对低成本竞争者——如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和爱尔兰瑞安航空公司带来的威胁,一些传统航空公司创建了自己的经济型(低成本)航空公司或地区性航空公司,其结果是:全球最大的20家航空集团如今经营着约50家航空公司。  相似文献   

19.
《国际航空》2008,(10):23-23
捷蓝航空公司历时3年,耗资8750万美元在位于纽约肯尼迪机场建设的5号专属航站楼于近期完工并投入使用。作为全球数一数二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捷蓝航空公司在5号航站楼的设计上颠覆了低成本航空公司多年来所秉承的节约精神。  相似文献   

20.
一、2007年低成本航空公司概况2007年,低成本航空公司迅速发展,年度客运量首次突破5亿人次,达到5.5亿人次,比2006年增长了24%,达到世界航空旅客运输总量的四分之一。同期全服务航空公司仅增长了7.4%。而在2006年,世界前200家航空公司客运量为21.9亿人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