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宇航学会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航天第八专业信息网“99年度技术信息交流会”于 1999年 11月 4日~ 11月 10日在广西省北海市召开。会议由一院 70 2所主办 ,5院 5 11所、中物院力学所共同协办。会议收到论文 82篇 ,参加会议代表 6 8人。包括的内容有 :·各种宇航飞行器及特种结构的结构设计、强度分析、动力学研究、环境预示技术等。·各种宇航飞行器及特种结构的飞行和空间环境的地面模拟试验技术、测试技术以及试验设备的研制等。通过与会代表及专家评委的认真评选 ,本次会议评选出了 6篇优秀论文 ,分别是 :《KM6载人航…  相似文献   

2.
中国宇航学会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暨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议1991年10月9日—12日在浙江省建德县召开。出席专业委员会议的有14位委员和委员代表,会议听取了上届主任委员代表的工作总结报告,对今后学术交流与组织发展工作进行了讨论,议定会后继续就此进行磋商。到会委员参加了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议。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议到会代表57人,他们来自22个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其中既有为我国的国防科研和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的研究员、高工、教授,也有年轻有为的后起之秀。  相似文献   

3.
今年11月9日—14日,在河南郑州召开了全国“第三届机械阻抗和参数识别技术学术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学会(筹)委托机械工业部郑州机械研究所和哈工大主办。来自全国21个省,市99个单位的157名代表参加会议,共宣读,交流了70余篇论文。我院张阿舟副院长等代表4人参加了会议,在会上宣读了五篇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4.
国际振动模态分析会议(IMAC)自1982年召开第一届以来,至今已举行了整整十届。第十届IMAC于1992年2月3—7日在美国加州圣迭戈市召开。来自23个国家的57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我国出席会议的代表有9名,我院张令弥教授作为会议指导委员会成员和两篇论文的作者出席了会议的全过程。 在本届会议上交流、并收入论文集的论文达327篇,数量为历届会议之首。原应在第九届IMAC(原订于1991年4月在意大利弗洛伦萨举行,后因当时海湾战事而取消)宣读的部分论文也在本届会议上作了交流。 大会开幕式由IMAC主任兼大会指导委员会秘书Dominick DeMichle先生主持,会议主办单位、美国试验力学学会(SEM)理事长William Fourney教授致欢迎辞。大会  相似文献   

5.
第12届国际模态分析会议在美国召开第12届国际模态分析会议(IMAC)于1994年1月31日至2月3日在美国夏威夷召开,来自22个国家的36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论文集共收录了324篇论文,分21个专题,在5个分会场进行报告和讨论。主要专题有:模态...  相似文献   

6.
1993年5月10日至13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了国际微重力科学与应用学术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crogravity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此次国际会议是由中国科学院(CAS)、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CAST)、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欧洲空间局(ESA)、德国空间局(DARA)、法国空间局(CNES)、加拿大空间发展局(NASDA)、德国布莱梅大学欧洲空间技术应用与微重力研究中心(ZARM)、日本国家空间试验室(NALJ)、意大利MARS中心等单位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了1992年7月在美国纳希维尔召开的 AIAA 第17届航空航天地面试验会议的概况。简要地介绍了讨论航空航天地面试验面临的技术挑战,CFD 和地面试验的相互作用,美国气动力学与气动热力学研究的未来等三个大会报告的内容。介绍了在会议报告中叙述的对高超声速气动试验的新要求和自由飞弹道靶、 脉冲风洞、稀薄气体设备、电弧加热器的新进展。最后,对我国高超声速气动试验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宇航学会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于1987年10月25日至30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会议收到论文90篇,录用73篇,到会代表共80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40位。学术交流内容涉及导弹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结构振动冲击研究与试验、复合材料结构计算与试验、航天器地面环境模拟试验与设备研制,空间环境中结构计算分析、有限元方法在强度研究中的应用、微重环境中液体管理研究与试验,数据处  相似文献   

9.
庞勤 《强度与环境》2009,36(3):53-53
2010年的AIAA力学国际会议共包括:第51届美国AIAA/ASME/ASCE舱HS/ASC结构、结构动力学、材料会议;第18届AIAA/ASME/AHS自适应结构会议;第12次美国AIAA非确定性方法会议;第11次美国AIA AGossamer系统论坛;第6届多学科设计优化专家会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宇航学会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学术交流会1983年11月13日至17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有135位代表参加会议,其中有著名的老专家,中年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也有年轻的研究、教学与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向会议提出115篇论文,宇航结构强度方面35篇,动力学环境与试验49篇,空间环境与试验16篇,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空学会第四届航天运载系统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第四届航天运载系统学术交流和研讨会10月31日至11月3日在我院召开。参加会议的有601、640、629研究所、上海航天局及其有关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空军工程学院、29试验基地和南京航空学院等30多个单位的代表100名,航天高技术专家委员会成员黄志澄研究员、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及大型运载火箭专家组成员施金苗研究员、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余承业教授、南京航空学院院长朱剑英教授也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IMAC会议,原称国际模态分析学术交流会,以机械、结构试验模态分析以及相关振动测试技术为重点内容。第一届IMAC会议于1982年秋在美国召开,反映热烈,广受欢迎,被振动工程界定为年度国际学术交流会议。第2届IMAC于1984年2月在美继续举办。  相似文献   

13.
第15届国际振动模态分析会议(IMAC)与展览概况第15届国际振动模态分析会议(IMAC)于1997年2月3-6日在美国奥兰多市召开。本届会议共交流论文360篇,论文集达2043页,创历届会议之最。15周年的IMAC会的主题为“结构破损检测新的地平线...  相似文献   

14.
我院103研究室副主任朱德懋副教授于4月6日—10日去美国,参加了由美国航空、宇航学会、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美国土木工程学会和美国直升机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十二届结构、结构动力学与材料会议,以及美国航空、宇航学会举办的动力学专家会议,并在会上宣读了学术论文。回国后,他于5月中旬就此在院内作了汇报性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5.
第四届国际模态分析会议(4th International Modal Analysis Conference)于1986年2月3日至6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举行。参加本届会议的有来自美国、中国、加拿大、西德、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28个国家的600余名代表。会上宣读了学术论文248篇,按24个专题,分为48个分组进行。  相似文献   

16.
应美国环境科学学会(I、E、S)的邀请,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和北京环境工程试验中心的三位同志参加了I、E、S第27届年会。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的黄友仙同志在会上宣读了技术论文“模拟瞬态环境的一种方法—快速扫描法”,受到与会者的欢迎。三位同志还在美国西部进行了参观访问。他们感到美国对环境试验工作相当重视。  相似文献   

17.
《实验流体力学》2014,(1):94-94
国际实验流体力学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xperimental Fluid Mechanics,ICEFM)是庄逢甘院士等人发起、由中国主导创办的一项重要的国际会议。会议从1991年开始每隔3年举办一次,连续举办了3届。第一届会议于1991年6月在中国成都召开,第二届于1994年7月在意大利都灵召开,第三届于1997年6月在莫斯科Korolev 地区举行。非常遗憾的是,由于会议的组织和交接工作出现了问题,原定于2000年在美国举行的第四届会议未能如期举办,致使该项重要会议停办至今。  相似文献   

18.
第29届IMAC会议(原名“国际振动模态分析会议”,现称IMAC国际结构动力学会议)于2011年1月31日~2月3日在美国弗罗里达州首府Jacksonville市召开。来自世界二十多个国家的五百余名代表参加了这一连续了29年的国际振动工程界盛会。IMACXXIX会议共有三百多篇论文,分成58个分组会,在7个会议室,进行了四天的报告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美国第53届冲击振动讨论会,于1982年10月26日至28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丹佛城举行。由北京工程环境试验站柯受全、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褚桂敏、北京机电工程总体设计部张万付组成的三人小组应邀出席了会议。冲击振动讨论会由美国海军试验室冲击振动情报中心组织,每年召开一次,分秘密和非秘密两部分,秘密部分只有美国公民才能参加。今年的会议由美国陆军材料和力学研究中心主办。会上共发表论文69篇,简要讨论论题13则。  相似文献   

20.
应美国海军冲击振动情报中心主任蒲西(H·pusey)的邀请,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周锡仪、吴家驹二人出席了美国第52届冲击振动讨论会。会议由美国海军试验室冲击振动情报中心组织,美国国防部防核局和美军水路试验局主持,1981年10月26日至29日在美国新奥尔良城举行。来自美国、法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印度、瑞士和中国等国家的400多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