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您多年来一直从事零件轧制工作,并且是中国轴类零件轧制技术主要开创人,请您介绍一下轴类零件轧制技术的特点. 胡正寰:轴类零件轧制(楔横轧与斜轧)是一种机器轴类零件先进成形工艺与技术.它与传统的锻造、切削方法比较具有:生产效率提高3~10倍、材料节约20%~40%、零件综合性能提高20%左右,生产中具有无冲击、低噪声、生产成本平均下降30%等优点,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在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半径较大的弧形面零件(例如光学透镜的研具样板等),加工这种较大半径形面的方法,一般采用一种与零件等半径的摆动机构的机床或夹具来完成当半径值很大时(例如 R800毫米、几米、十几米),用上述等半径的摆动机构就不容易实现。即使制造了庞大的机器,往往受到其刚度的限制,使零件精度难于达到要求.并且操作十分困难。以至无法达到加工标准。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大半径圆弧面的加工,也只能用长尺放大样画线,然后由铣工、钳工修锉而成,其精度和工效很低,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机器视觉应用于某零件表面裂纹缺陷的自动检测技术。其搭建采集系统对待测零件进行图像采集,应用图像校准,图像比较和区域描述技术进行缺陷的识别和分析。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很好地实现零件表面裂纹缺陷的自动判别和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4.
成组工艺装备的设计成组工艺装备的设计主要是指成组夹具的设计。成组夹具和专用夹具所不同的,前者为一组零件服务;而后者仅为一个零件所用。成组夹具为了实现一组零件加工,其结构上具有下列特点:夹具由固定不变和可换调节两部份组成。固定不变部份包括夹具体、传动装置和控制系统等。这部份是通用的,可长期装在机床上,象一个机床附件,它与被加工零件外廓尺寸有关,而与被加工零件几何形状关系不  相似文献   

5.
系统分析各类高性能制造以注重零件的几何尺寸精度所带来的问题,即在具备超精密、高精度加工能力后,由"合格的高精度零件"装配出的产品至今依然还是合格率低、参数稳定性差的本质内因.首次从零件制造微观角度提出了产品生产合格率低、参数稳定性差是由零件表面微观特征与产品技术特征非匹配性导致的,提出了全新的产品制造理念,从注重零件的几何尺寸精度向关注零件制造微观工艺特征与产品技术特征的匹配性和符合性转变.形成和建立起我国自主创新的高性能产品制造思想和产品制造工艺技术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产品生产制造合格率低、参数稳定性差等问题,才能形成有继承性、可持续、稳定的产品制造技术体系,而这一切是工业4.0制造模式无法解决的.  相似文献   

6.
现代机器对零件的使用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航空产品,由于所受之应力、温度以及作战环境等条件越来越苛刻,因而对零件的可靠性,特别是使用性能要求更高.多次的故障分析表明,零件的疲劳断裂总是从零件表面开始的.所以零件加工后的表面完整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使用性能,诸如耐磨性、耐蚀性以及疲劳强度等.在表面完整性的各项指标中,残余应力与冷作硬化占有重要的位置.缓进磨削作为一种新的磨削方法,目前刚刚进入实用阶段,国内外学者对这种加工方法加工后零件的表面完整性几乎无人问津,多半是研究这种加工方法的机理.为了进一步推广这种加工方法,作者根据近几年来在这方面断断续续做的或参加的试验,将结果予以整理、分析,写成此文,以便与缓进磨削方面的专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7.
1概述现代机械工业要求机器零件具有互换性,以便在装配时不经选择和修配就能达到预期的配合性能,从而有利于机械工业组织广泛协作,进行高效率的专业化生产。为使相互组合零件具有互换性,必须保证其尺寸、几何形状和相互位置以及表面粗糙度技术要求的一致性。就尺寸而...  相似文献   

8.
滚动轴承是旋转机械中最重要的零件之一,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整台机器的性能,一旦轴承工作表面出现缺陷,导致轴承旋转精度下降,增加振动、噪声和旋转阻力,以致滚动体受到阻滞和卡死,造成严重事故.因此,实现滚动轴承故障的准确诊断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伺服阀的制造中经常遇到弹性合金零件和弹性材料铍青铜零件利用钎焊方法连接在一起,对于含铬元素的弹性合金和含铍元素的铜合金钎焊,特别是低温钎焊却是相当困难的,这是由于零件表面存在着坚固、致密的氧化铬膜和氧化铍膜.要想获得高强度的焊缝必须在钎焊中利用机械的、化学的或其它的方法除去零件表面的氧化膜.即使在钎焊以前除去了氧化膜,但在钎焊过程中由于加热零件表面又生成了一层氧化膜,同样会影响钎焊质量.我所生产的伺服阀中的位置反馈杆组件,是由位置反馈杆(材料为3J_1)与安装座(材料为QBe2)组焊而成.该组件是伺服阀中的重要部件.曾直接用烙铁钎焊未达到设计要求,后改用电子束焊,虽然满足了设计要求,但造价太高.为了既简便又可靠地解决上述材料的低温钎焊问题,提出了将反馈杆和安装座两种零件进行活化一镀覆处理后再进行低温钎焊的工艺方法,经试验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机器制造业中,螺旋拉刀已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飞机制造工厂的铝合金零件的内孔拉削更为广泛。我厂通过对螺旋拉刀大量的试拉和多起零件拉削表面缺陷的排除,认识到螺旋拉刀刀齿的刃带和校准齿的齿升量对零件拉削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一、切削齿、校准齿的刃带对拉削质量的影响(以LD5、LD10为例)。 1.当螺旋拉刀切削齿、校准齿的刃带太小或者没有时,拉削不平稳,产生振动而使拉削后的内孔表面形成波浪式的螺旋环状(见图  相似文献   

11.
近日,Serec公司向波音公司交付了其最新生产的容量最大的油污清洗机。该机器用于大型蜂窝件的清洗,每次清洗约2700千克的零件。待清洗的零件放在机器的清洗室。清洗室关紧封严后抽真空。然后将雾化清洗剂注入清洗  相似文献   

12.
美国达美航空公司最近收到一高度柔性机器人喷丸系统,用于航空发动机的维护及大修。该系统由进步技术公司设计,由计算机数控,可对各种不同转动的涡轮零件(包括涡轮轴在内)进行喷丸。机器的转动喷枪驱动系统可以对直径小到z.smm的孔及盘的样槽进行喷九。该机器也可以自动选择3种大小不同的喷九,而无需操作人员干预。整个工艺过程数据有记录可以追踪。邓禄普公司投资31万欧元维修信息邓禄普航空公司的电子刹车管理系统的生产厂通过扩大及改组获得效益,可满足欧洲战斗机及费耳柴尔德328飞机提出的要求。该项投资主要用于试验设备及装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机器视觉技术提出了一种非接触式的零件尺寸快速测量方法。该方法同时可以做到以较快的速度和较低的成本对零件进行测量。经过大量实验测试,本文算法测量精度在±0.002mm以内,可以适用于大多数需要快速高精度测量工件的场合。  相似文献   

14.
在机床加工精密零件之前 ,事先知道它能否生产出好的零件是极其重要的 ,这对于减少废品数目和机器停工时间非常有效。目前已经有许多企业认识到这一点 ,并已开始广泛采纳国际标准ISO2 30、美国ASMEB5 .5 4机床标准或中国GB标准来保证数控机床能“健康”地工作 ,从而提高生产率。1 数控机床常见精度及传统检测方法(1)几何精度。包括直线度、垂直度、平面度、俯仰与扭摆和平行度等。传统方法采用大理石或金属平尺、角规、百分表、水平仪、准直仪等工具 ,多用于小型机床 ,由人工操作 ,手工记录数据与计算 ,精度低。(2 )位置精度。数控机…  相似文献   

15.
机器零件抛光去毛刺用的尼龙纤维刷类等工具,分散着SiC、Al_2O_3等磨料。这类工具多用圆形纤维制成。去毛刺时,利用纤维端部来回拨动,使毛刺破断。它的缺点是加工过程纤维损伤以后,使工具的中心点偏移。在人工去毛刺条件下,完全由人的经验调整。美国  相似文献   

16.
"自适应加工"技术--零件快速装夹新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适应加工"是Delcam集团在近30年的加工和检测经验基础上推出的一个新的零件快速装夹的解决方案.通过"自适应加工"解决方案可以帮助机床操作人员在几分钟内快速准确地进行工件的重复装夹定位,将工件的加工余量与数控加工刀路对齐,而以往则需要几个小时,因而能为机械加工过程节省大量生产成本、缩短重复装夹时间、减少机器空闲时间、提高成品率,大大提升现有的生产力."自适应加工"解决方案是通过OMV和PS-Fixture 2个软件共同配合完成的.OMV是一个运行在加工机床上的可脱机编程、能自动检测具有自由曲面和几何特征的实体的在机检测解决方案;PS-Fixture是"自适应加工"技术的核心软件,通过计算得出零件当前位置坐标系与机床坐标系的偏差量,从而相应调整机床坐标系,来实现一个离线或在线的软件精确装夹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纳米技术     
所谓纳米技术 ,就是研究以一个原子和分子为材料 ,将其作为零件组合起来 ,制作微米大小的装置和机器的技术。一纳米是十亿分之一米。微小的生物分子只有数纳米大小 ,遗传基因的DNA螺旋结构半径是一纳米左右。从迄今为止的研究状况看 ,关于纳米技术分为三种概念。第一种 ,是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铅青铜是一种良好的耐磨材料,能在高转速、高负荷及高温条件下工作,尤其是当润滑系统发生故障时,铅被溶化能起润滑作用,不致引起机器停转故障,因此在航空发动机及其他动力装置中,被广泛用来制造主轴轴承、联杆衬套、螺旋桨衬套等重要零件。但是由于铜  相似文献   

19.
无损检验是不破坏零件就能检查出零件中或零件表面缺陷的方法。渗透检验则是检验零件表面缺陷的方法。包括萤光渗透检验和着色渗透检验两大类。这两类又各分为水洗型、后乳化型和溶剂去除型三个系统,按灵敏度由高到低和按检验费用由高到低排列为如下六个系统: 1.后乳化型萤光渗透系统; 2.溶剂去除型萤光渗透系统; 3.水洗型萤光渗透系统; 4.后乳化型着色渗透系统; 5.溶剂去除型着色渗透系统; 6.水洗型着色渗透系统。航空工厂生产工序检验主要采用水洗型萤光渗透系统和后乳化型萤光渗透系统。大零件的局部检验或外场条件下的检验常采用溶剂去除型萤光或着色渗透检验系统。  相似文献   

20.
问题这个词,不是囫囵吞枣地对待,要确认什么是问题。有人把问题分为13种类型。如: 1.终点型问题,是具有直线结构的问题,可通过追究因果关系来发现。例如,为什么?到底为什么? 2.要素型问题,是发现机器故障之类的情况,通过把产品拆卸成零件,查找出现故障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