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参考照片     
这是日本的对地静止气象卫星GMS-2。其下一代气象卫星GMS-3A和-3B的形状与它相似,日本准备在1984年8—9月用N-11运载火箭发射-3A,而3B则为备份,GMS-3A将能覆盖日本、中国、东南亚和澳大利亚。西德准备在1986年底之前发射其第一颗国内通信卫星——Postsat,该卫星将参照欧洲通信卫星ECS的设计,但性能上要比ECS先进。初步打算制造三颗这种卫星:一颗在轨道上工作,一颗在轨道上备份,一颗在地面上备份。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第二颗同步气象卫星(GMS-2亦称为“向日葵-2”)是由日本电气公司和美国休斯公司联合研制的。从1981年8月11日发射入轨以来,这颗卫星为20多个国家(其中包括中国、朝鲜、澳大利亚和东南  相似文献   

3.
为了参加地球大气研究计划(GARP)——1963年制定的世界气象监视(WWW)计划的组成部分,日本的第一颗地球同步气象卫星“葵花”(GMS)于1977年7月发射到东经140°的赤道上空。为了便于持续不断地进行太平洋地区的天气预报和监视台风,于1981年8月和1984年8月先后发射了葵花2号(GMS-2)和葵花3号(GMS—  相似文献   

4.
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第四分会向总会报告了今年一月同步气象卫星GMS-2(向日葵)出故障的原因:由于受辐射的影响,编码器性能下降,造成扫描镜停止工作。GMS-2气象卫星的扫描镜类似单镜头照相机反射镜,卫星靠不断变换扫描镜的角度来拍摄从北极到南极的云层图象。由于发生故障,扫  相似文献   

5.
星讯 《国际太空》2010,(8):F0003-F0003
2010年8月1日05:30,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3A运载火箭,将第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8月5日进入最终的倾斜地球同步轨道。这是我国今年连续发射的第3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也是首颗运行在倾斜地球同步轨道的"北斗"导航卫星,它对整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工程试验卫星ETS系列的作用工程试验卫星主要用于试验新研制的火箭和卫星技术。在日本曾发射过ETS-Ⅰ(第一颗中高度卫星)及ETS-Ⅱ(第一颗地球同步卫星),用以验证N-Ⅰ火箭性能。为了验证 N-Ⅱ火箭性能,日本发射了ETS-Ⅳ(转移轨道上的试验卫星)及ETS-Ⅲ(中高度的3轴姿态控制试验卫星)。现在日本已研制了能把约550公斤及两吨的卫星发射到地球同步轨道上的H-Ⅰ火箭及H-Ⅱ火箭,为了验证这两枚新型火箭  相似文献   

7.
[据美国《航空周刊》1979年8月6日和《国际航空快报》8月29日报道]:日本政府正在组建一个新的卫星通信公司,以管理日本计划中的通信卫星和广播卫星。在新公司的筹建和今后的管理费用中,日本政府将投资50%,其余的50%将由日本电报电话公司、日本国际电报电话公司以及日本广播协会分摊。日本的通信卫星(CS-1)和实验广播卫星(BS-1)目前正在同步轨道上工作。预计日本的第二颗通信卫星和第二颗广播卫星将分别在1983年和1984年用日本的N火箭发射入轨。  相似文献   

8.
太空实验—观测自由飞行器(SFU)自日本H—Ⅱ3号火箭在种子岛太空中心发射后,在轨道上进行了8个月的观测与实验。 1996年1月13日,日本宇宙事业开发团利用“奋进号”航天飞机将SFU收回,发现SFU表面总共留下了129个微小太空垃圾等物质撞击留下的痕迹。  相似文献   

9.
日本计划于一九八三年用日本的N-Ⅱ运载火箭发射两颗通信卫星到东经130°和135°的同步轨道上,以建立日本第一个实用型国内卫星通信系统。这个系统可以传输K波段和C波段的电话、传真、彩色电视信号和数据,对自然灾害及日本边远岛屿建立国内公用通信服务,为政府部门和公司提供远距离通信网络并发展卫星通信技术。通信卫星CS-2将由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委托三菱电气公司为主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促进日本几大电子设备生产厂家新产品的研制,加强其国际竞争能力,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组织东芝等几大公司联合研制了日本目前最大的地球同步轨道工程试验卫星ETS—6。该卫星在8月28日由H—2火箭在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1个月后由于推力不够,卫星进入38700×7800的大椭圆轨道。卫星发射后命名为“菊6”号。  相似文献   

11.
太空新航线     
正"猎鹰"9发射"日本通信卫星"8月14日,太空探索公司的"猎鹰"9-1.2型运载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了日本天空完美日星公司的"日本通信卫星"16通信卫星。卫星被送入一条超同步转移轨道。这是"猎鹰"9第二次发射天空完美日星公司的卫星。"日本通信卫星"16由劳拉空间系统公司采用1300系列平台建造,发射重量约4600千克,配备Ku和Ka波段转发器,将作为在轨备份,  相似文献   

12.
日通信卫星未入轨 8月28日,日本H—2火箭发射的第一颗大型通信卫星“菊花6号”进入椭圆形轨道后,因发动机故障,虽然经过地面科学家两天的努力仍未能使其再次点火,卫星未能进入同步轨道。“菊花6号”重2吨,研制费用约415亿日元。  相似文献   

13.
正在2019年8月的小卫星大会上,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和阿里安航天公司分别提出利用猎鹰9火箭和阿里安6火箭提供"拼车"式发射服务,前者面向太阳同步轨道(SSO)卫星,发射价格低至100万美元;后者针对地球同步轨道(GEO)小卫星,能够直接将小卫星送入GEO轨道。随后,俄罗斯负责运营联盟号2火箭的GK发射服务在9月份也提出,利用联盟号2火箭提供太阳同步轨道拼车发射服务。到2020年,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6月18日宣布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内其拼车发射服务已经获得100多个微小卫星的发射订单。欧洲阿里安航天公司在9月初完成织女星火箭的首次专门的拼车发射服务,成功发射了21家用户的53个小卫星。  相似文献   

14.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计划于2000年用H-2A火箭发射新型地球观测卫星——陆地观测技术卫星(ALOS)。ALOS是一颗装有大型单翼太阳电池帆板和天线,采用三轴控制方式,重3900kg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其轨道高度为700km,轨道倾角为986,轨道周期为101分钟。它也是自日本1987年和1990年发射海洋观测卫星MOS-1a和MOS-1b,1992年2月发射地球资源卫星(JERS-1),1996年8月17日发射先进地球观测卫星-1(ADEOS-l),以及1997年发射的一热带降雨观测卫星”(TRMM),1999年发射ADEOS-2之后所开发的第7颗地球观测卫星。ALOS载有3…  相似文献   

15.
日本将于1984年2月和1985年8月用N-Ⅱ火箭发射实用广播卫星(BS-2)的轨道工作星(BS-2a)和轨道备份星(BS-2b)。 BS-2与BS的规模和性能基本相同,它继承了BS的研究成果,同时针对BS在运行期间所出现的问题,如通信系统脉冲转发器输出中断、反作用飞轮停转、太阳电池帆板发电不足、三轴控制异常等故障,根据轨道数据,并通过地面仿真试验,找出了故障原因,对BS-2采取了  相似文献   

16.
2008年2月23日,日本“纽带”(KIZUNA)高速因特网卫星(见图1)由H-2A火箭发射升空,火箭将卫星送入近地点250km、远地点35976km、轨道倾角28.5。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后星箭分离;3月1日,卫星完成多波束天线的展开;3月14日卫星进入预定的地球静止轨道。经过3个半月的初始性能测试,卫星各项指标良好,进入正式运行阶段。  相似文献   

17.
1992年8月11日,韩国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韩国星1号”进入太阳同步轨道,使其成为世界航天俱乐部的第22个成员。紧接着于9月26日“韩国星2号”科学实验卫星进入预定轨道,1995年8月5日“无穷花1号”,同年12月23日“无穷花2号”通信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起步较晚的韩国航天事业,迅速崛起,令人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8.
美国航宇局的应用技术卫星-6已在今年6月30日仃止工作,并于8月6日被推到一条更高的轨道上运行。这颗卫星是1974年5月被射入同步轨道的,设计工作寿命为三年,实际工作了五年。卫星上四个位置保持推力器中的三个已失灵,第四个也有了问题,因此它将在西径70度和140度之间漂移。这种无法控制的漂移卫星,对在同步轨道上工作的其他卫星是一个潜在危险。为了避免这种可能的意外发生,航宇局哥达德空间中心在8月6日开动星上保留的  相似文献   

19.
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于1992年8月26日审定政府有关各省厅的1993年空间开发经费预算申请内容,总额达到2034.69亿日元,国库债务负担限额1281.37亿日元,支出总额开始突破2000亿日元。1993年比1992年多支出139.94亿日元,增长7.4%,其主要内容如下: 1)H-Ⅱ火箭延期,将于1994年发射,申请的50亿日元是用于发动机燃烧试验的,发射预备费50亿日元,第二枚制造费144亿日元。 2)宇宙开发事业团除继续研制技术试验卫星-Ⅵ(ETS-Ⅵ)、通信广播技术卫星(COMETS)、静止气象卫星-5(GMS-5)、地球观测平台技术卫星(ADEOS)、热带降雨观测卫星(TRMM)外,还拟研究开发ETS-Ⅶ、J-1火箭,将对天地往返运输  相似文献   

20.
美空军在1978年12月14日从东靶场发射了一对TRW公司制造的国防通信卫星系统-Ⅱ(DSCS-Ⅱ)卫星。这对卫星是该系列卫星中的第11和12颗。自从1971年发射第一对DSCS-Ⅱ卫星以来,已进行了六次发射,其中有四次成功地把8颗卫星送入同步轨道,另两次因运载火箭故障导致发射失败,损失了4颗卫星。 DSCS-Ⅱ系统由国防部通信局管理,为国防部用户提供远距离通信业务,以及为军事指挥系统各部门(包括国家指挥机关及移动用户)之间提供通信联系。DSCS-Ⅱ是一种自旋稳定卫星,用大力神-3C发射。这两颗卫星经过在轨道上检测后,一颗将定点于西径135度,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