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GPS生成式欺骗干扰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卫星导航生成式欺骗干扰通过发播伪造的导航信号,诱使目标区域内接收机捕获、跟踪该欺骗信号,从而使接收机解算出错误的位置、时间信息。欺骗干扰信号高度仿真卫星信号,功率远低于噪声,目前抗干扰方法均无法有效识别、抑制,是一种有效的干扰方式。研究了卫星导航生成式欺骗所需的关键技术,介绍了较为成熟的反馈式欺骗干扰源设计方案,讨论了欺骗干扰有效实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卫星导航接收机捕获阶段抗欺骗干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星导航欺骗干扰信号依靠功率优势可以使接收机误捕获欺骗信号,从而进入跟踪、解算环节,使接收机解算出错误结果.在捕获阶段采取抗欺骗干扰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接收机在后续环节抗干扰处理的压力.研究了欺骗干扰对接收机捕获阶段的影响,总结了基于上下限阈值和外部信息辅助的捕获阶段欺骗干扰检测与抑制方法,可为导航接收机抗欺骗干扰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研究卫星导航欺骗干扰技术与欺骗防护技术,首先介绍欺骗干扰的生成方式、欺骗干扰实施策略与播发策略,并从欺骗威胁、实现难度、防护难度等多方面给出现有欺骗技术的对比分析。其次从信号体制、终端处理技术、辅助信息校验技术等三个层面介绍现有欺骗防护技术,并从欺骗适应性、实现需求、实现难度、实现效果等几方面给出防护技术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在面对不同欺骗攻击时接收机的欺骗防护框架,对于评估导航接收机的防护能力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引言G P S导航是现代精准定位的主要技术手段,而对其导航定位的干扰技术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对GPS的干扰分为压制式和欺骗式干扰两大类。压制式干扰的优点是干扰功率大,技术实现难度小。但是随着针对GPS系统的多种抗干扰措施(包括提高发射功率、采用新的码机构、接收机采用空时二维滤波等新的信号处理算法、点波束与高增益美国军用接收机结合等)的应用,大大增加了压制式干扰的难度。而欺骗式干扰则可以克服压制式干扰的这些不足,其分为产生欺骗式干扰和转发欺骗  相似文献   

5.
GPS接收机有赖于外部射频信号 ,所以易受射频干扰 (RFI)的影响。射频干扰可能会引起导航精度的降低或接收机跟踪的丢失。首先论述了信号噪声比和信号噪声密度比的概念 ,分析了射频干扰对GPS接收机的影响 ,最后说明了直接检测RFI的方法以及RFI源的定位。  相似文献   

6.
研究工作致力于基于PC的GPS软件接收机的开发.开发的软件接收机通过自制的信号采集设备采集GPS卫星信号,所采集的信号被存储在PC硬盘中供软件接收机VC++软件程序处理,在软件中实现捕获,跟踪等信息处理,实现导航解算功能并通过人机界面将解算结果显示出来.详细介绍了基于VC++的GPS软件接收机的设计方法,包括采集系统设计方法,软件结构设计方法,以及信号处理软件和导航解算软件的设计方法.给出了所开发的GPS软件接收机接收spirent信号源信号时的工作情况,通过软件接收机的实际运行结果可以看出该软件接收机具备硬件接收机的功能,并且具有良好的捕获跟踪性能.介绍的软件接收机的设计方法适用于所有卫星导航系统的软件接收机.  相似文献   

7.
超宽带(UWB)信号频谱可覆盖北斗(BDS)导航信号频率范围,对北斗接收机的正常工作造成干扰威胁。针对这一问题,通过理论分析、计算机仿真并结合真实北斗B1信号,研究了在跳时-脉位调制(TH-PPM)方式下的UWB信号对北斗软件接收机的干扰情况,并给出了减轻干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对雷达的有源干扰技术进行了研究,针对高空飞行器干扰机功率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噪声卷积调制的间歇采样转发干扰技术。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此干扰技术产生的干扰信号和雷达信号具有较强的相干性,干扰信号的能量可以进入雷达接收机,提高了干扰信号功率利用率;合理的噪声调制信号可以对脉冲压缩雷达进行欺骗干扰或压制干扰,有利于提高高空飞行器的突防概率。  相似文献   

9.
钱林杰  程翥  石斌斌  万建伟 《宇航学报》2010,31(4):1149-1155
根据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 GNSS)卫星信号粗捕获(C/A)码的相关峰特点,提出基于双子空间跟踪及盲波束形成的GNSS抗干扰算法。首先通过噪声子空间跟踪将接收信号投影到噪声子空间进行干扰抑制,提高接收信号信干比(SIR)。然后利用指定卫星C/A码与干扰抑制信号进行相关运算,增强指定卫星信号的信噪比(SNR),结合一维信号子空间跟踪,获取指定卫星导向矢量,实现对干扰抑制信号形成波束指向的目的。本算法不需要知道传输的导航符号以及卫星方位,是一种盲自适应算法。由于采用低运算复杂度的子空间跟踪方法,降低了抗干扰接收机的运算负担,保证了算法的实时性要求。最后通过实验仿真验证了提出算法能够有效地对抗强干扰以及增强GNSS信号。  相似文献   

10.
多径环境下扩频导航接收机信号跟踪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沈锋  赵丕杰  郭少彬 《宇航学报》2008,29(4):1252-1257
分析了多径环境下扩频导航接收机信号跟踪性能。主要分析了时延绝对值小于一个码片的多径信号对导航信号伪码相位和载波相位跟踪误差的影响,给出了接收机伪码跟踪环和载波相位跟踪环的结构框图,并建立了两个跟踪环的数学模型,在考虑多径信号的基础上分析了混合信号相位跟踪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混合信号下伪码跟踪环和载波相位跟踪环相位跟踪的性能。在数学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对存在单路多径信号时伪码相位跟踪和载波相位跟踪性能进行了计算机仿真。  相似文献   

11.
在建立对Link-16数据链的干扰模型和接收机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噪声干扰下接收机的误码性能,研究了干扰功率分配问题,并得到了对Link-16数据链的干扰功率分配方程,最后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2.
毛虎  吴德伟  闫占杰 《宇航学报》2014,35(9):1078-1086
针对采用扩频增益作为GPS接收机抗干扰容限的非普适性和不确定性,通过建立压制干扰造成GPS接收机不同性能指标下降与分析对象之间的对应关系,将干扰威力区域用受扰区、半失效区和失效区来进行划分。结合GPS接收机工作原理,从理论上推导和分析了在连续波(CW)和宽带高斯噪声干扰下不同相关积分时间的接收机捕获、跟踪和解调等环节的性能下降到临界值时所需干信比。考虑干扰源高度与接收机天线增益的关系,对各威力区的有效干扰距离随干扰源发射功率变化情况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随着干扰功率的提高,干扰源高度对有效干扰距离的影响在逐渐减小。在相同干扰功率下,CW干扰性能要优于宽带高斯噪声干扰。尽管增加接收机相关积分时间会使半失效区和失效区的范围减小,但却会引起受扰区范围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13.
王国宏  李世忠  白晶  吴巍 《宇航学报》2012,33(12):1781-1787
针对压制干扰下组网雷达目标检测与跟踪,提出了一种基于压制干扰下雷达量测模型的跟踪技术。该跟踪技术包括压制干扰下量测模型和组网雷达序贯滤波跟踪两部分。压制干扰下量测模型根据雷达采取抗干扰措施前后接收机输入端的信干比分别计算检测概率,进而模拟传感器在压制干扰下对目标的检测情况。组网雷达序贯滤波中,首先对压制干扰下各雷达的量测数据进行串行合并和点迹合成,而后采用基于交互多模型(IMM)的序贯滤波方法对压缩后的数据进行跟踪。该检测与跟踪技术可模拟出雷达在压制干扰下由于检测概率下降造成的目标暂消现象,提高组网雷达跟踪航迹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SM SP和C&I是美国科学家提出的两种新型假目标干扰产生方式,其主要是对DRFM 技术截获的雷达信号进行抽取、复制、组合,生成干扰信号,可在雷达接收端形成密集假目标干扰,并具有一定的移频和压制效果。建立了两种假目标干扰的数学模型,通过研究脉压后的干扰波形,分析子脉冲数目、时隙等因素对干扰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单脉冲主动雷达导引头在自卫干扰(SSJ)和非SSJ条件下的抗干扰性能,建立了单脉冲角跟踪系统对SSJ和非SSJ压制式噪声干扰源进行跟踪的时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SSJ条件下,角跟踪回路的抗压制式噪声干扰性能较佳,跟踪情况与目标视线角速度有关;在非SSJ条件下,当导引头接收天线处远距支援干扰(SOJ)强于目标回波信号时,SOJ会引入较大的天线指向偏差。所建模型可用于雷达导引头抗干扰性能的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6.
“交叉眼”干扰在单脉冲雷达中表现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叉眼”干扰技术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现代电子防卫手段之一。为开展其对抗技术研究,对单脉冲雷达在“交叉眼”干扰环境下的和、差接收信号进行了数学建模,并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和、差接收信号所表现出的特征。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交叉眼”干扰会导致单脉冲雷达差接收波束方向图发生畸变。畸变的严重性主要取决于干扰源和单脉冲雷达间的距离以及两干扰点源输出信号功率之比;“交叉眼”干扰同样会导致差、和接收信号功率之比出现异常。干扰源与单脉冲雷达间的距离越小和(或)“交叉眼”干扰的诱偏能力越强,差、和接收信号功率之比出现异常的角度范围越大。  相似文献   

17.
林晓烘  刘培国  薛国义 《宇航学报》2013,34(7):1014-1020
脉冲重复间隔测量误差将导致干扰机发射与SAR接收之间无法保持同步,这将对干扰效果产生不利影响,研究这些影响对于SAR干扰机的研制与应用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此背景下,建立了脉冲重复间隔测量误差和干扰信号模型,推导了测量误差与假目标图像成像形状、位置和分辨率关系的解析表达式,分析了有可能出现的干扰结果。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对GPS信号的结构出发,在单频、宽带及部分频带干扰模式下,分析了GPS接收机C/A码捕获过程的检测概率和虚警概率等性能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当干扰功率超过一定值后,虽然检测概率有所增加,但虚警概率将急剧恶化,在中频信干比相同时,窄带干扰较宽带干扰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