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卫星遥感图像可用度分类问题,提出基于图像信息的云覆盖率、云厚度、云破碎度的云结构特征描述概念.研究了它们对于卫星遥感图像可用信息量的影响程度,构建了由厚度相关的云覆盖率及云破碎度构成正交可用度评估空间.并进一步分析了云结构特征与可用度之间的近似线性及单调特点,证实了所提描述方法对于可用度表征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通过与500幅不同可用度等级的专业人工判读结果比较,证实综合这3个变量的可用度判读结果与人工判读结果的准确度比较达到95%.该方法为建立卫星遥感图像可用度评估模型,自动分类得到用户需要的图像数据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Spacetec公司是挪威的一家经营欧空局ERS-1遥感卫星图像和美国政府的NOAA气象卫星图像的商业公司。该公司认为,快速投送卫星图像是扩大卫星数据商业应用的有效途径。该公司负责人说:“我们公司业务奉行的信条是‘快速投送’。”为扩大ERS-1卫星和NOAA卫星数据的销路,Spacetec公司利用电话线路、地面数据网络和卫星链路向用户投送遥感图像。它能在地面站收到卫星发回的图像后2个小时就送到用户手中。  相似文献   

3.
从1977年开始,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就对地球遥感卫星用的所有分系统进行研究,并引进建立了美国陆地卫星地面接收站。现已掌握了利用先进计算机判读陆地卫星照片的技术,并把照片提供给日本防卫厅,作为监视苏联远东军事部署的重要参考资料。自1986年起,日本开始研制自己的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1A”。目前,这颗地球资源卫星上92%的部件是日本自己研制的。日本的这颗地球资源卫星(ERS-1)是海洋观测卫星的后继星。日本决定于1992年1~2月间用H1火箭发射它,主要任务是收集对探测  相似文献   

4.
针对地形起伏对高光谱遥感图像几何变形和辐射变化的影响,建立高光谱遥感地形影响模型.该模型利用传感器位置、姿态和视场角建立模拟图像像元坐标和地面空间坐标之间的成像几何关系,利用地表反射率、数字高程模型等数据,考虑大气辐射传输过程,计算起伏地形下传感器入瞳辐亮度图像,并经过空间分辨率转换,生成最终遥感模拟图像,实现高光谱遥感地形影响精确建模.利用西藏驱龙地区Hyperion数据和其它相关数据进行仿真分析,将模拟图像和原始图像进行对比,结果比较吻合,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  相似文献   

5.
1983年4月,耗资一亿美元的“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由于惯性末级故障而未能进入预定轨道,专用的卫星跟踪系统迅速作出了反应,紧急要求得到美国航宇局(NASA)的帮助。尽管控制人员能从卫星上接收断断续续的数据,但北美航天防御司令部(NORAD)的“空间遥感网”(这个网络通过设在地面上的光电深空监视遥感设备观测发动机的实际点火)却连续向美国航宇局提供  相似文献   

6.
美国发射照相侦察卫星迄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吏了。这些卫星送回的照片极其珍贵,抵得上它们所花费资金的许多倍,并且成了美国制定对外政策和军事计划的一个重要依据。人们对于侦察卫星的历史和能力早有所知,但有一个领域却很少注意,那就是照片的判读工作。判读工作在地面进行,也是侦察卫星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里未处理的原始数据转换成了情报资料,人们可以根据它们作出某些结论。  相似文献   

7.
空间遥感器图像对地球要有一定的覆盖率,而且应有较高的地面景物分辨力。地面景物分辨力是衡量遥感器性能的重要指标。由于卫星的飞行将使地面景物在像片上的影像产生像移,所以必须进行精确的像移补偿,才能提高遥感器的地面景物分辨能力。设计了一个起动快、功耗小、抗干扰能力强、精度为0.1%的锁相环,它可以满足低轨道、地面景物分辨力为5m 的遥感器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遥感图像的无参量辐射校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卫星遥感图像及机载遥感图像中,由于大气层、仪器本身及摄取图像时的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存在较严重的辐射畸变,直观表现是图像中亮暗差异明显,必须予以校正。文中给出了一个不需要任何外部参数的无参量辐射校正方法。实际使用效果良好。此方法也可以有效地去除图像中存在的条纹。  相似文献   

9.
迄今 ,美国已经确认本·拉登系“九一一”袭击美国大爆炸案的顽凶 ,并对其进行军事报复打击。为此 ,美国动用了包括卫星在内的一切手段来搜寻本·拉登 ,确定打击目标 ,检验打击效果 ,其中有军用卫星 ,也有民用卫星。俄罗斯、法国和印度等也有卫星参与。1美国大动干戈美国西部时间 2 0 0 1年 10月 5日 ,1枚大力神 - 4B火箭升空 ,随之进入轨道的是锁眼 - 11(KH- 11)侦察卫星。“政府以外的专家”告诉美联社说 ,这颗卫星上很可能安装了一台新型数字相机 ,所摄取的图像上可以分辨出仅有 10 cm大小的地面物体。与此同时 ,路透社从美国首都华盛…  相似文献   

10.
2014年3月8日凌晨,载有154名中国人的马来西亚MH370航班在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途中失踪,这一事件牵动了无数国人的心。尽管多国在事后动用了各类飞机和舰艇在疑似失事海域进行搜索,但截至到目前仍未发现失踪客机的确凿线索。在此次事件中,卫星作为现代信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飞机搜救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事发一天后,美国“土”(Terra)卫星、“水”(Aqua)卫星、中国高分-1等遥感卫星就对失联地区进行了观测,获得了可疑油污带、疑似漂浮物等图像。3月14日,国际移动卫星公司(INMARSAT)称其运营的“国际移动卫星”接收到MH370航班发送的“握手”(ping)信号,它使对MH370的调查出现重大转折。截至目前,国内外已有数十颗卫星关注着失联客机可能存在的区域(截至3月17日,中国已调动21颗卫星参与搜寻失联客机),这些卫星为搜索救。提供了重要的空间信息支持。从目前卫星具备的能力看,利用卫星对失事客机进行搜索与救。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由于飞机搭载了能够发射飞行状态信息或遇险信号的发射机,卫星搭载了相关的接收机,所以卫星接收信号后就可转发给地面站。地面人员通过相关信息可以快速找到出事地点,这种方式救。效率较高。第二种是利用遥感卫星观测与搜寻。当飞机遇险降落到地面或海洋后,利用各类遥感卫星对事故飞机进行搜索。与舰艇和飞机搜索相比,这种搜索方式搜索的范围更大,对海面漂浮物的搜索效率更高。但若飞机已完全下沉到水底,且无漂浮物的情况下,用现有的卫星光学和雷达成像技术还难以探测。  相似文献   

11.
卫星遥感技术在发现、监测、识别、定位和分析地下核试验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且使得事先阻止核爆炸试验成为可能. 地下核试验的卫星核查与遥感监测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综合决策过程. 本文结合几个具体实例, 介绍了其中一些有效的遥感分析识别技术, 如图像序列分析、图像融合、变化检测、K-L变换、D-InSAR、数字三维地形、GIS数据库等. 卫星遥感的局限性在于, 其难以从物理上确认地下核爆炸事件且不可避免地存在虚警和漏警.   相似文献   

12.
为了开拓东南亚各国的遥感数据市场,欧空局与欧洲共同体正在制订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设法在泰国、马来西亚、印尼与菲律宾建造卫星遥感数据接收和处理设施,并改进曼谷的卫星地面接收站,以便接收ERS~1地球观测卫星的数据。欧空局与欧洲共同体打算在马来西亚的吉隆波、印尼的雅加达、菲律宾的马尼拉建设ERS-1卫星数据处理设施,提高这些国家的ERS-1卫星数据提供与判读能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将在“九五”期间增收5颗卫星的观测数据,从而使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成为可接收9颗卫星数据的地面站。  相似文献   

14.
英国《空间飞行》杂志1978年11月一期刊载了一篇題为“卫兵——美国大鸟侦察卫星的演变”的署名文章。这篇文章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大鸟侦察卫星各个阶段的发展演变,以及它的侦察效果。同时对大鸟卫星上的各种侦察遥感器也有比较系统的分析。特别是给出了一张模拟大鸟详查相机拍摄的照片。从这张照片可以看出,0.3米地面分辨率究竟可看到什么?虽然这张照片经过我们重新制板印刷,分辨率大大降低,但地面上站着几个人的影子以及车辆等还是清晰可见。另方面,这张照片也足以说明,所谓大鸟卫星能够看到战场上的士兵是否刮过胡子等一些报道,纯系无稽之谈。这篇综述文章尽管较长,但颇值一读。本文在刊载时略有删节。  相似文献   

15.
地球观测系统多学科科学研究计划(EOS-IDS)火山研究组由17名火山专家组成,其任务是利用NASA地球观测系统(EOS)的遥感技术,从全球系统的角度来研究世界上的火山。EOS-IDS火山研究组副组长、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研究科学家J.Crisp说,利用卫星新技术来研究火山,可使我们对火山的监视变得容易,并可较快地获得有关火山爆发的数据。目前,该研究组正在利用现有的各种卫星所取得的遥感数据和图像,来绘制火山的数字地图和建立火山的数据库。现有的这些卫星包括美国的“陆地卫星”、法国的SPOT卫星、…  相似文献   

16.
刘勇  董玉翠 《国际太空》2016,(12):80-81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承担的“基于分布式可重构航天遥感技术”(以下简称“分布式可重构技术”)项目获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该项目紧密围绕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航天事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的总体部署,针对传统遥感卫星系统研制成本高、周期长、数量少,导致系统时间分辨率低、重访周期长、抗损能力弱的特点,面向应急遥感等迫切任务需求,开展分布式遥感卫星系统设计和应用研究,推动微小卫星技术进步,拓展微小卫星应用领域,实现应急观测等多种遥感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是以中国为主、巴西为辅研制的中国第 1代传输型地球资源卫星。它于 1999年 10月 14日顺利升空 ,第 2天 ,中国地面站就接收到该星传回的良好的地面图像。到 2 0 0 0年 12月底 ,卫星已在空间运行了 1年多 ,中国 3个地面站和应用中心获取了该资源卫星 9万多景遥感数据 ,经处理后得到了中国许多地区的各级遥感产品 ,供有关应用部门分析使用。它的发射成功 ,标志着使用中国研制的卫星获取实时遥感数据的开始 ,特别是首次直接获取了中国西部边陲地区的遥感图像资料 ,为开发西部作出了一定的贡献。1 概况“中巴地球资源卫星…  相似文献   

18.
“地球云和气溶胶辐射探测”(EarthCARE)卫星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和欧洲航天局(ESA)共同研制的世界上首颗配备以主动式遥感器-云和气溶胶观测雷达(CPR)为主,同时搭载了大气探测激光雷达(ATLID)、多频段图像获取装置(MSI)和宽带辐射收支计量装置(BBR)的卫星。值得注意的是在云和气溶胶观测雷达上安装了可展开式主反射镜,且具备功能保持和热控功能,星上搭载的各种遥感器均具备对内部和外部仪器进行性能校正的能力。就这颗卫星而言,不仅检测灵敏度和测速精度高,还具备双频段多普勒测量功能,是一颗专用于环境监测和对云、气溶胶进行观测任务的卫星。它可获取并以大功率、毫米波向地面发送云上升和下降的动态信息、云粒和气溶胶生成以及保有状况等信息,在地面接收包括云粒产生的散射电波等信息,可大幅度提高对云和气溶胶等的观测灵敏度和测速精度。地面仿真实验和多种精密测算认定,这种雷达可以是当前在轨运行卫星搭载的最先进对云观测雷达灵敏度的10倍。这些高灵敏度、高精度的观测和测量数据,不仅对搞清楚云和气溶胶的辐射收支机理,而且对提高气候变化的观测与预报精度,以及采取切实有效对策等都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国际太空》2016,(10):73-73
随着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卫星导航通信、卫星遥感的快速发展,以及空间网络、天地一体化网络的建设推动了空间系统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空间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空间数据系统可以定义为对航天器获取的、产生的以及相关信息进行可靠、安全的处理、传输、存储、分发等各部分的集成。既不仅是“空间数据的系统”,因为它包含地面数据穿越空间网络;也不全是“空间的数据系统”,因为它还包含地面处理的系统。更全面地说,它是航天器内部各分系统(含有效载荷)之间、航天器之间、航天器与地面系统之间信息流动涉及的数据和软硬件系统。  相似文献   

20.
遥感卫星原始数据格式分析及规范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遥感卫星原始数据(RAW)格式不仅是遥感卫星地面系统运行和建设过程中的一个焦点问题,也是遥感数据用户十分关心的问题之一.目前,国内外对RAW数据格式的定义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这种局面已严重影响到遥感卫星数据的高效使用及数据的长期存档,也严重制约了地面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建设.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几种主流的遥感卫星RAW数据格式及特点,并结合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投入运行20年来的实践,提出了一种遥感卫星RAW格式方案,以期RAW数据格式早日规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