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基于阐释学的翻译四步骤理论为指导,以《聊斋志异》两个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分析翻译活动中不同译者发挥其主体性造成的翻译差异,以研究译者主体性在翻译活动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来,语言层面外的影响翻译活动的诸多因素受到翻译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翻译研究的主体也由一元走向多元。现代翻译理论改变了传统语言学翻译理论对译者主体性的忽视,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而翻译活动的主体间性能避免译者主体性发挥超过其合理的尺度。赛译《水浒传》在原著版本选择和具体的翻译操作上彰显了译者主体性,同时在翻译过程中也体现了与作者和出版商的对话与妥协,通过主体间的相互作用过程,这部中国古典名著首次被成功传播到海外。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类型,儿童文学作品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因此,儿童文学译者在翻译时应尽量保留原文的审美功能,给儿童读者带来审美愉悦。文章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出发.以Thewinclinth。wiuoWs的中译本为例,论述儿童文学译者如何发挥其主体性作用,根据儿童读者的阅读特点和审美需求,再现原文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4.
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专业要求,纪录片的字幕翻译需要遵循简洁性和易读性等原则。而不同语言在文化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会对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构成巨大的约束。论文以RoylockeCallula所译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二集《脚步》的英文字幕为例,评析译者在纪录片字幕翻译中对文化负载词和英汉思维方式差异的处理态度和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5.
翻译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互文性活动。译者在理解和表达过程中需利用互文性知识,把源语语言文化和目的语语言文化联系起来,从而既保留译文的民族特色,又让读者易于接受。从互文性的角度,以《洗澡》四字格的英译为研究个案,分析其目的语言特性,论证互文性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探讨翻译策略,以期对翻译实践与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初学翻译的人,如果没有意识到或者混淆了译者在翻译三个阶段的不同身份,就会导致翻译腔和受母语的干扰。在“后观式理解”阶段,译者是在源语语境中理解原文的读者;在“前观式表达”阶段,译者是运用目的语创作的作者;在翻译校对阶段,译者是目的语的普通读者和翻译批评者。只有在翻译教学中强化译者在不同阶段的不同身份,才能在翻译实践中尽可能地避免受原文束缚和母语干扰这两个极端的反复出现。  相似文献   

7.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在翻译生态系统中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明显的主体性特征,一方面,译者是翻译主体间的主导力量,另一方面,译者对翻译的生态环境的有着巨大影响。反过来,翻译的生态环境对译者具有限制作用,译者自身是生态环境的产物,其翻译行为也受到其所处环境的制约。在翻译中,译者应该合理发挥其主体作用,为促进翻译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飞机飞行手册是一本技术性手册,其高质量的翻译水平对飞行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以《赛斯纳525飞机飞行手册》翻译为例,通过两个翻译版本对飞行手册的常见翻译问题进行对比分析,更能直接明了地看出飞行手册的翻译特点及策略,为飞机飞行手册的译者,尤其是为初次接触这一领域的译者提供借鉴与帮助,从而有助于手册翻译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翻译目的论三原则的视角对作家隗静为小说《A1机场,一个美丽的传说》所作英译本中体现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并得出启示。通过文本分析总结出三种翻译策略及技巧,包括增译、省译及异化,得出译者要能把控翻译目的、具备良好的跨文化素养及扎实语言功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从翻译目的论视角研究盗墓类题材电影字幕英译的翻译策略。在目的论的理论框架下,从归化和异化两方面对《盗墓笔记》《寻龙诀》两部盗墓类电影字幕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在《盗墓笔记》《寻龙诀》电影字幕翻译的目的实现中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归化使电影中文化意味较强的表达更符合英语受众的理解习惯;而异化则在翻译过程中适当保留原语文化的差异性和独特性,让受众能从译文中感受到原语文化独特的异国情调,正是归化与异化两种策略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巧妙结合使得《盗墓笔记》《寻龙诀》的字幕翻译取得了成功,并对其在海外的影片宣传和中外文化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词曲体研究,目前已在词曲体翻译的适用性、译者的主体选择、读者的接受,以及中英诗歌的诗作风格、格律对比等方面有了广泛研究,但却有一个问题还没有涉及,就是译者如何从汉语填词的策略和技巧角度来对译文进行二次打磨,使之对原作诗情诗意"保真"的同时,"归化"得更完美.本文从词调选择、平仄和抑扬对比、诗性语言的选...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闻翻译的语篇分析》旨在探讨中国新闻的翻译机制及译者在新闻制作环节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包括其所受的"操控性"影响.梁霞(音译)运用综合分析法,从文本、语篇和社会文化三个层面分析了批评性语篇的原则,从《参考消息》在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制度背景和人文因素两方面,对选定的英语源新闻和汉语译文进行了文本比较.  相似文献   

13.
翻译界试图用关联理论来重新审视"译者—译本—读者"三者的关系,同时对不可译和对等性这些理论提出了质疑。但少有研究从实际译本出发,用关联理论来评价译本。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着手,以《道德经》陈荣捷版本第一章的翻译为例,来看从关联理论评价译本的可行性,为译者提供一种全新的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14.
《红字》是纳撒尼尔·霍桑所著的经典英语名著,中译本众多,然而国内对于《红字》的翻译研究在数量上仍存在不足。文章采用勒菲弗尔提出的改写理论,选取韩侍桁及姚乃强两位译者的中译本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描述性翻译研究方法,着重分析意识形态和赞助人两种因素对译本造成的影响。将译本放入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中进行考察,希望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为《红字》翻译研究的多样化做出贡献,同时扩大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15.
认知理论把语法和意义视为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入场理论从语言的形式到语言的义项来解释语言现象,它认为如果没有具体语境,一个小句或实体的意义会产生无数种可能性,而这一本质属性很适合解释文学作品的双关性。双关在语言形式上和语义的内在义项上具有模糊特性,译者为了给读者传递作者的真实想法,需要借助相关的语言手段,添加一定的语言元素从而达到双关效果。通过莎士比亚的双关语翻译研究,本文想证明入场理论是能够为文学作品的翻译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的,也期望能够为今后的文学作品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文化背景不同,数字所代表的含义也有所区别。数字的翻译对于翻译学习者来说一直是一个难题。以许渊冲英译的《唐诗三百首》为研究对象,从读者接受论的角度分析诗中数字的翻译方法,包括直译、意译、省略和转换等四种译法,期望通过学习许教授在翻译数字时采取的方法,为翻译学习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再论文学翻译中译者再创造的“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文学翻译中译者再创造的“度”有助于提高译者的翻译水平。本文从美学角度切入,再次探讨了这个问题,力图揭示其中的一些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功能学派的翻译目的论出发,探讨翻译过程中的翻译目的、译者翻译观、翻译行为发起人、译文受众等诸多因素对重译的影响。从这一角度探讨重译,有助于我们认识躲在不同译文之后的译者本身和译文赖以生发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不同译本,也更深刻地认识重译在推介文化上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功能学派的翻译目的论出发,探讨翻译过程中的翻译目的、译者翻译观、翻译行为发起人、译文受众等诸多因素对重译的影响。从这一角度探讨重译,有助于我们认识躲在不同译文之后的译者本身和译文赖以生发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不同译本,也更深刻地认识重译在推介文化上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文依据翻译伦理,从交际原则、规范原则和再现原则出发,选取《红楼梦》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习语。通过举例和对比批判性分析译者的译文,体现了翻译伦理在翻译实践和鉴赏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