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雷达管制员的特定能力及技能培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20年来,中国民航业在飞速发展,民航空管系统也在不断前进。1997年12月30日和1998年7月6日,北京进近和珠海进近分别在京广航路的两端正式开始实施雷达管制,吹响了中国民航实施雷达管制的号角,随后的几年,广州、上海在京沪、沪广航路及沿线区域相继实现了雷达管制,硬件、软件建  相似文献   

2.
行业信息     
中南地区军民航管制协调会在珠海召开11月9日,在广州军区军民航协调委的组织下,长沙、广州、汕头管制分区的军、民航管制部门的35名代表在珠海进行了管制协调和交流。会议回顾总结了前一阶段军民航管制协调和防相撞工作情况,广州区域管制中心介绍了民航实施缩小垂直管制间隔(RVSM)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进入空管行业十余载的从业人员,伴随着民航的高速发展.笔者同样见证了空中交通管制的飞速发展,这一发展既包括了管制环境的彻底改善.也迎来了管制设施的换代更新,更输入了大批管制专业的生力军,为我国民航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然而随着这可谓脱胎换骨式的变化.我们似乎没有看到国家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的空中交通管制在社会甚至于民航内部得到广泛认知与肯定,甚至还有“空管是民航发展的瓶颈”一说.这无疑是一种遗憾。  相似文献   

4.
南京空管中心进近管制区域即将于6月开始实施雷达管制,为使这项对空管运行有重大影响的工作顺利实施,中心从人员培训、设备保障、空域规划以及与相邻军民航管制单位的沟通协调等方面做了大量先期准备工作。4月27日中心组织召开了军民航协调会,空军南空航管处、南京大校场、芜湖机场管制室和南京空管中心的有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从8月4日至今,刚刚成立的民航西北空管局进近管制室安全运行整整一个月,共保障各类飞行10141架次。这一个月的30天,是对民航西安区域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一次考验,是对西安管制中心全体干部职工的考验,更是对中心全体党员党性、意志、品质、能力和先进性的考验。  相似文献   

6.
探讨雷达管制条件下管制员应具备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随着中国民航业飞速发展,民航空管系统也在不断前进。从管制方式的发展来看,我们经历了程序管制、雷达监控下的程序管制、雷达缩小间隔,直到1997年12月30日和1998年7月6日北京进近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机遇期,是我国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民航系统加快发展,基本实现空管现代化最为关键的阶段。当前,如何在不断满足地区空中交通保障需求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提高空中交通管制服务质量,实现民航空管现代化目标,走科学发展之路,是民航空管系统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面对我国民航业务量高速增长的实际情况,我国民航各相关部门都面临着如何快速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的发展压力。空管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新设备、新技术在空管快速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究如何把新技术应用到飞行管制中来,从而使飞行管制能力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动力。管制雷达是管制员日常实施飞行管制服务的重要设备,在管制飞行量日益增长的今天,如何让管制雷达更加“智能”,向管制员提供更多真实可靠的飞行冲突报警,这对提升管制员的管制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法国泰雷兹公司在这方面也从事着有益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管制员向飞机发出这样的指令:“(呼号),五凤溪01进港,02号跑道盲降进近,下降到标准气压2100米保持”,机组能正确顺畅地复述出管制指令。但当管制员告诉飞机:“(呼号),下降到标准气压2100米保持,五凤溪01进港,02号跑道盲降进近”,大多数机组都不能正确顺畅地复述出管制指令。如果这时在“下降到标准气压2100米保持”与“五凤溪01进港”间有一较长的停顿,状况就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为认真贯彻落实民航总局空管局和空军关于开展军民航“防相撞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民航系统的安全工作“十项专项整治”活动,三月中、下旬,民航西北空管局与兰空航管处就做好防相撞工作先后进行了两次军民航管制工作协调会,会上,军民航就本地区的空域结构、飞行环境、管制协调与飞行情况通报等事宜进行了座谈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截至7月12日,福州空管站进近区域雷达管制实施一周,雷达管制相关设备运行平稳,进近管制有序进行,福州空管站顺利完成进近区域雷达管制过渡。  相似文献   

12.
随着民航的快速发展,空中交通流量持续增长,对空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在空管系统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满足需求的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部分空域的不合理、管理手段和方法的陈旧落后等,这些都使管制人员的压力日渐增大,甚至发生了一些空管人为原因造成的不安全事件。这就促使空管系统采取新手段和新方法,提高空管工作质量。在这种形势下,1997年,民航总局空管局从提高管制安全保障水平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实施“双岗制”的要求,即各空管单位“在区域、进近、塔台管制室安排管制人员值班时,每一管制席位在值班时间内不得少于两名正式管制员。其中,一名管制员负责管制指挥,主要负责对所辖范围内的空中及地面航空器的管制指挥、监督、准确掌握航空器的位置,正确调配飞行冲突等;另一名管制员负责管制协调,主要负责管制移交协调、通报等工作,还要负责监督管制指挥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错、忘、漏”一直是我国民航管制工作中一个最为棘手的问题,历年来因“错、忘、漏”导致的空管不安全事件占有很大的比重。自从2004年空管局提出专项整治‘错、忘、漏”问题以来,情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2005-2007年分别是45%、43%和29%,呈逐年下降趋势。然而2008年先后在几个兄弟管制单位发生的4起不安全事件均为管制“错、忘、漏”直接导致,由此看来,  相似文献   

14.
一、概述 THALESZ.次雷达是我国民航从法国新近引进的航管二次雷达,现已广泛分布在我国近二十个机场,与原有的ALENIA和雷神等型号二次雷达形成管制区域双重覆盖,在民航空中交通管制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雷达具有模块高度集成化,小型化,信号处理计算化,信号测试点较少,运行模块监控直观形象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引言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年飞行量正在以15%的增速突飞猛进。飞行安全一直以来都是民航事业的立足之本,飞行量的增加,必然使得空中交通管制变得尤为重要,它是民航飞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地空通信又是空中  相似文献   

16.
作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管制指挥部门,民航中南空管局终端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承担着很大的安全压力:航班总量较大,流量增长较快——从1997年到2004年,白云机场日均航班流量从302架次增加到约530架次;空域结构不尽理想,在珠江三角洲,不但有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等大中型民用机场,还有岑村、佛山、惠阳等军用机场。  相似文献   

17.
民航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区域管制中心工程,是民航空管系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首次将民航分散指挥系统集中成大区域管制的系统,为中国民航未来的高速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全面保障。  相似文献   

18.
民航郑州空管中心所辖管制空域范围南北约480公里,东西约600多公里,我国最为繁忙的京广航路以及数十条航路、航线在该区域通过,区域内飞机流量每日在450架次左右,该区域内的飞行管制工作主要由平均年龄27.8岁的民航郑州空管中心区域管制室承担。该管制室从2000年-2903年保障飞行超过52万架  相似文献   

19.
乌鲁木齐机场导航监控室主要负责场内仪表着陆系统、DVOR/DME及场外四个远近台NDB和MB-1设备的监控和监听工作。现对各导航设备的监控方式介绍如下。仪表着陆系统(InstrumentLanding System,ILS)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飞机精密进近指引系统。俗称盲降,它的作用是以无线电信号建立一条由跑道指向空中的狭窄“隧道”,飞机通过机载ILS接收设备,确定自身与“隧道”的相对位置。只要飞机保持在“隧道”中央飞行,就可沿正确方向飞近跑道、平稳地下降高度,最终飞进跑道并着陆。早在1947年,仪表着陆系统就被国际民航组织定为近进着陆标准,它能…  相似文献   

20.
当雷达失效时,在采取所有必要的紧急措施之后,最终要迅速建立程序管制,继续实施管制服务。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根据西安进近进离场航路的分布和程序管制规定,结合实际,探讨西安进近管制范围内程序管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