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移频键控(FSK)信号被广泛地应用于数字通信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FSK信号的神经网络(ANN)解调方法,试验证明这种方法能从严重的多途干扰背景中正确地实现FSK信号的解调。  相似文献   

2.
对合成孔径雷达的移频干扰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分析脉冲压缩信号时延和频移的耦合特性出发,推导了移频干扰对采用脉冲压缩信号体制的合成孔径雷达(SAR)的干扰输出形式,研究表明移频干扰的移频量与合成孔径雷达方位向处理的多普勒带宽无关,但只能形成点目标或线目标干扰。为此,提出了两种改进的移频干扰新样式——随机移频干扰和步进移频干扰。改进的移频干扰样式能够形成一个干扰区域,克服了固定移频干扰不能掩护分布目标的不足。理论分析和仿真表明,改进的移频干扰样式可掩护分布目标,由于可获得一维和二维信号处理增益,干扰效果优于噪声干扰。  相似文献   

3.
声纳是对水下目标进行定位、导航和通讯的主要手段。在现代声纳中常要求在一部声纳中同时具有几种信号工作方式的功能,例如单频脉冲信号工作方式、键控式调频信号工作方式等等。这就要求作为声纳发射机的驱动信号源要有相当高的频率稳定度和准确度,特别对于调频信号。介绍一种用单片直接频率合成器(DDS)产生上述信号的电路设计,该电路具有转变信号工作方式方便,并具有晶体振荡器的频率准确度和稳定度。  相似文献   

4.
高斯最小移频键控(GM SK )调制是一种连续相位的恒包络调制,具有带外辐射小、频谱利用率高的特点,首先介绍了GM SK信号的基本原理,然后在传统的1‐bit差分解调、2‐bit差分解调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多比特联合差分解调的算法,并给出了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更好的抗噪声能力,并且结构简单,易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5.
受射频前端带宽、模数转换器采样率和有效位数的限制,现有基于数字射频存储的多普勒频移模拟器逐渐难以满足当前雷达系统大瞬时带宽、低杂散失真的测试需要。文章利用最新的微波光子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微波光子I/Q混频的多普勒频移模拟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利用微波光子技术的大带宽特性,该方案可对不同频段(15GHz与20GHz)的单音和宽带射频信号进行大范围(5MHz到25MHz)、高杂散失真抑制(大于30dB)的多普勒频移,多普勒频移方向、回波信号功率也可动态控制。该方法可为未来雷达目标多普勒频移模拟提供新思路,显著提高模拟带宽和回波质量。  相似文献   

6.
水情遥测用FSK调制器鲍苏苏,杨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00030合肥工业大学)笔者用图1所示电路,完成振荡、16位数字并一串转换、FSK调制.全电路共用4片CMOS数字集成电路。电路功耗极小,约在1~2mW,电源适应性强,可在3~18V下正常工作,价...  相似文献   

7.
基于AD9850的逐赫兹可调信号发生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频率变换器与同步器的测试过程繁杂这一问题 ,提出了以 AD985 0频率合成器为基础的逐赫兹可调的高精度信号发生器。此信号发生器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 ,用液晶模块显示频率 ,可发生正弦波与方波。在得到需要的信号后 ,讨论分析了稳定频率与改善方波波形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卫星通信大容量、跨频段、多业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卫星载荷正朝着多频段一体化综合接收处理方向发展。为满足卫星载荷大容量、多信号处理功能,需要同时提供多个载频信号作为参考。采用微波光子技术可根据用户需求生成光频梳作为多载频信号,满足多频段一体化综合接收处理对多本振源的需求。文章首先从现有多载频信号生成方法的局限性出发,确定高质量光载波抑制单边带信号(SSB OCS)结合循环频移的多载频信号生成方法。接着提出基于并联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的光载波抑制单边带信号生成方法,使得其中两个MZM工作在单边带调制方式,另一个MZM工作在偶数阶抑制方式,结合90度和180度光移,产生具有高边带抑制比的光载波抑制单边带信号。最后在此基础上给出基于并联MZM循环频移的多载频信号生成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生成的多载频信号载波数目为60以上、边带抑制比为30dB、最大功率起伏为4.4dB,且其中有20个载波的功率起伏在1dB以内。该方法可有效生成高平坦高边带抑制比多载频信号,为卫星载荷的多频段一体化综合接收处理提供相应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Ku频段固体放大器(SSPA)的原理方案,对固体功率放大器链和矩形谐振腔四路功分器/合成器进行了CAD设计。研制的SSPA样机的主要技术指标为:中心频率12GHz,带宽100MHz,输出功率大于10W,小信号增益59dB,大信号增益54dB,噪声系数小于3.5dB。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锁频环(FLL)鉴别器存在一步延迟效应和近似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极大似然估计器(MLE)辅助锁相环(PLL)的高动态载波跟踪环路。该方法从极大似然估计理论入手,构造多普勒频移的非相干极大似然代价函数,采用非迭代估计方法求取各通道多普勒频移偏差的极大似然估计,与PLL进行融合滤波并计算频率修正量,进而控制本地数控振荡器(NCO)完成载波跟踪。仿真结果表明:在同等环路阶数和滤波器带宽条件下,新方法的响应速度、动态忍受力优于基于FLL辅助PLL的方法,可以跟踪加加速度达到100 g/s的超高动态 信号。  相似文献   

11.
卫星相干光通信系统信号解调过程中,卫星相对运动会导致接收的信号光产生GHz量级的多普勒频移,信号光的远距离传输导致光信噪比极低,传统方法无法在低信噪比下补偿大范围多普勒频移,严重影响通信系统的能力。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两段式频率捕获算法,该算法包含自动扫频和锁频控制两个阶段。自动扫频阶段通过本振光自动频率扫描将频差缩小至100 MHz量级;锁频控制阶段通过高精度的本振光频率控制与FFT变换,在低信噪比下继续缩小频差至MHz量级。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在2 dB信噪比下补偿大动态范围的10 GHz范围多普勒频差,满足卫星相干光通信解调需求。  相似文献   

12.
一种高动态环境GPS信号的跟踪方法及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在高动态环境跟踪GPS信号所遇到的问题,分析了高动态环境跟踪GPS信号的基本方法,讨论了通过延时锁定环和载波辅助技术进行伪码跟踪的原理,重点研究通过3阶频率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FEKF)进行多普勒频率估计并进行载波跟踪的原理,模拟分析了FEKF算法的动态跟踪能力和频率估计误差,提出了一种适合高动态环境要求的GPS信号跟踪方案  相似文献   

13.
李忠良 《上海航天》1998,15(6):43-48
叙述分析处理连续波(CW)信号的重要性,并介绍测定CW信号频率特征的方法。讨论了运行载体上的CW信号频率的调制特性和多普勒频移以及侦收系统噪声对测定信号频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航天器地面无线测试中微多普勒频移引起测试链路中断的现象进行了研究。首先着重分析了微多普勒频移对无线测试条件下接收信号幅度和频率的影响机理,指出微小的多普勒频移就能使得接收信号产生畸变,引发测试链路中断;然后,提出采用天线分集技术来改善微多普勒环境下无线测试链路的传输质量;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微多普勒频移对无线测试信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可看成是目标3D到2D的投影。通过目标的有效转动得到的投影平面正如从雷达所看到的情况。本文讨论了用类似雷达数据形成的两个图像。一个图像聚焦良好,另一个模糊。用于雷达数据的时间频率分析表明这种模糊是由目标分离的散射体的多普勒频移变化引起的。结果表明转速变化和投影平面变换都可引起多普勒频移改变。与运动参考数据比较,证明这两种影响都是存在的。采用这种时间频率分析法即使在目标运动很复杂的情况下也能得到良好聚焦的目标图像。  相似文献   

16.
移频干扰在动目标检测中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由两天线SAR的干涉图像对地面动目标进行检测的原理,根据线性调频信号的时频强耦合性及目标回波的特点,在接收到的雷达发射信号上进行距离和方位向移频处理,继而转发。经仿真分析,在干扰能量较大的情况下,在假目标基础上进行的移频干扰可以产生假的动目标,进行欺骗干扰。在雷达发射信号上进行随机时延、频移及相移可使得真实动目标丢失或者检测出现错误,产生遮盖性干扰。  相似文献   

17.
DDS与PLL结合的技术在补偿多普勒频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星间通信链路,需要收发双方补偿多普勒频移。用DDS与PLL结合的技术对补偿多普勒频移及其变化率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它频率覆盖范围宽,精度高,并且可数控。文章深入讨论了锁相技术的暂态过程,并用以分析DDS与PLL结合的技术方案,为其方案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在信号发生器中,常用到三角波转换成正弦波的电路。如何获得较好的正弦波,降低正弦波的失真,是设计波形转换电路的技术难点。文章对波形转换电路提出了一种设计方法,可在一定误差的控制下设计电路,使波形失真较小,电路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9.
全相位快速傅里叶变换(all pha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apFFT)相位一致性特点使正弦信号相位估计不受频率估计影响,但由于频谱泄露和栅栏效应,apFFT相位估计性能受信号频率位置影响。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精度频率估计和补偿的apFFT相位估计方法。首先,对信号进行高精度频率估计,并以此对信号进行频移补偿,然后对补偿信号进行apFFT,最后求解信号相位。蒙特卡洛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相位估计性能不受信号频率位置影响,相位估计误差性能与理论值一致,受两参数克拉美罗界(CRLB2)约束,约为1.158 2倍的CRLB2;相位估计性能和抗噪声能力明显优于经典apFFT算法和其他对比算法。更进一步,利用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器TW-1(天问一号)近火捕获段干涉测量数据进行算法验证,结果表明:相位估计精度约4 mrad,干涉测量时延估计精度约50 ps。  相似文献   

20.
在合成孔径雷达(SAR)中,雷达与目标之间相对运动的精确知识是相干处理回波形成高方位分辨率图像的基础。因此,在SAR中,对未知运动目标的检测和成像成为一个重要而困难的研究课题。本文较详细地阐述了SAR中进行动目标检测的若干方法,包括反射率频移法、多视图像位移法和多天线多通道处理技术。还论述了动目标的定位和速率的估值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