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提高驾驶员对飞行势态觉察,有赖于大量信息的综合利用,以及客舱的信息开放后庞大的数据量要通过机载计算机系统在相当速度下进行处理,机载计算机网络化和标准化是信息资源有效利用的必由之路。新的ARINC规范对飞机数据网络、文档服务器、数据传输总线、可装载软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原则和采用手段,并对飞行管理计算机、驾驶舱显示系统等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无人机自组网络多媒体数据传输中链路不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无人机自组网络多媒体数据传输路由算法。该算法在GPSR路由算法基础上,结合无人机多媒体通信的特点,充分考虑了位置、速度、运动方向这三个因素对选择下一跳节点的影响,从而达到同时兼顾三者和提高链路性能的目的。提出的算法具有开销小、可靠性高等优点,有效提高了分组交付率以及降低了平均端到端延迟,从而提高了无人机自组网络多媒体数据传输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航天测控网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测控网中数据传输关系着航天任务的成败。本文首先分析了测控网通信系统数据传输的基本要求及其特点,讨论了传输规程的选取,比较了几种常用规程的性能,针对工程实践中的具体应用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以对数据传输质量要求最高的靶场安控指令传输信道为研究对象,分析数据传输质量对靶场安控系统漏炸率和误炸率的影响,并对数据传输指标、安控指令码距和安控判决方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直升机靶场测试系统由于其机动性、灵活性和实时性方面独特要求,因此其数据传输处理系统既区别于航天飞行器那样的远程遥测、遥控和深空数据传输处理系统,同时又不同于常规武器装备试验靶场那样简易甚至空缺数据无线传输处理系统.本文根据直升机靶场测试系统数据传输处理方面的独特要求,就如何组建适合直升机靶场测试的数据传输处理系统进行了有益探索,提出了组建方案,并就其工作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6.
基于无线激光通信的转子参数遥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航空发动机转子、直升机旋翼等旋转部件动态参数的高速实时采集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激光通信的旋转部件非接触参数遥测方法,并给出了基于该方法的参数遥测系统总体方案.重点研究了光电数据传输通道中发射激光器的信号驱动、光电探测器的信号放大及串行/解串器等关键电路的设计方法.设计了理论最大传输速率达622 Mb/s的无线激光通信收发模块,并测试了收发模块的实际性能.最后,研制了参数遥测试验样机,该样机在旋转状态下的数据传输率达300 Mb/s,满足航空发动机转子的动态参数遥测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多层架构的分布式软件系统中,如何在层间交换数据,采用何种粒度的对象交换数据,是系统构建时经常遇到的问题。作为J2EE核心设计模式之一的数据传输对象模式的提出,就是为了解决该问题的。通过对数据传输对象模式的研究和分析,针对在架构基于Internet的、分布式的企业级应用中所遇到的问题,吸取了多数据传输对象模式的优点,结合工厂模式和策略模式,利用接口来抽象,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数据传输对象模式的实现方案,并且应用到了实际软件项目中,从实践中证明了该解决方案是满足可插入性的设计原则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多机器人视觉SLAM在实际应用中带宽受限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低数据传输的多机器人实时视觉SLAM系统.系统中引入了NetVLAD神经网络模型,通过改进NetVLAD降低了多机器人回环检测的计算资源占用,提高了回环检测的实时性.提出了一种针对描述子缺失情况下的特征匹配算法,提高了回环检测与相对量测的鲁棒性,并提出了一种增量式多机器人位姿图共享和优化方法.最后,通过在KITTI数据集进行测试,验证了该SLAM系统能有效减少多机器人通信过程中的数据传输,具有与单机器人SLAM相当的定位精度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9.
美军战术数据链技术经过5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多种战术数据链并存的局面。由于它们采取的是不同的标准,彼此之间多数无法互联互通,从而造成了新-老-旧作战平台之间数据交换的障碍。为此,美国空军正在研制一种被称作目标网关(ObjectiveGateway)的数据传输机载中转设备,起到战场数据信号收集、信号格式转换和转发的数据中转站作用。目标网关数据传输中转设备将被安装到在一种远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机载航空电子综合系统的家族成员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成员——数据 传输系统(DTS。它的出现并非突然,而是适应了客观需求的必然产物。它一出现, 由于其独特的性能,以及对进行飞行任务计划所带来的极大便利,很快在多种飞机 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概要地介绍了DTS出现的历史背景、它的基本功能、应用 情况、以及被称之为“任务计划”的新概念。本文还介绍了我国首次自行研制的数据传 输系统、地面站,以及连同测试主机在内所进行的功能联试的概况。在研制数据传输 系统过程中所遇到的若干技术关键问题,本文也作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PCI总线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主要包括模拟输入、信号调理、模数转换、数据传输存储以及计算机接口等部分.此系统可用于对某型号电子舱信号群进行实时高速采集,其性能和指标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2.
遵循静气弹问题中气动/结构网格之间的数据传递要求,引入了基于径向基函数的流固耦合界面数据传递方法,确定了紧支半径的选取原则,并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以M6机翼为例,将不同径向基函数的插值精度及计算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体样条(Volume Spline)函数和C2函数具有良好的插值精度和计算效率。这两种流固耦合界面数据传递方法非常适用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新一代高机动飞机气动性能评估、控制系统精确设计与高机动作战指标实现的需求,模型高速风洞大迎角俯仰动态特性探索及其试验数据精度的确定势在必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选取70°三角翼模型、SDM和Su-27飞机模型,在FL-24风洞的大振幅俯仰动态试验技术平台上对动态气动特性与试验数据精度进行了研究,获取了70°三角翼模型、SDM和Su-27飞机模型动态气动特性与重复性试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3种模型的动态数据精度较高,基本达到了高速风洞大迎角常规测力试验数据的精度水平。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性能伺服控制器对复杂的控制算法以及较小延时的需求,研究了一种基于FPGA和DSP的高性能伺服控制器设计方法。FPGA完成电流环、坐标变换、空间脉宽矢量调制、电流位置读取,DSP则负责速度环、位置环和上位机通信,使系统既能实现复杂的控制算法,又能将延时控制到最小,从而保证控制器的最佳性能。此外,详细介绍了两者之间的通信方式以及三环控制器设计。试验数据结果表明,伺服控制器速度环带宽能达到100 Hz,额定转速下稳速精度在1 r/min以内,定位精度能达到0.02°,证实了该控制器结构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遥测交互分系统实时处理数据量大、数据种类多样、数据收发模式灵活、技术状态变换频繁、软件维护要求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数据池—数据表—数据通道的三级数据交互软件架构,该架构对交互分系统中所有数据进行高度抽象,采用通用化的处理过程,可以很好地适应各种需求。目前,基于该架构的遥测数据交互软件已在国产麒麟系统下实现,通过快捷、可视化的配置及灵活的人机交互,可以快速实现任务状态转换,能够满足各种航天测量任务的需求。这表明,该架构是一种理想、高效的数据交互软件通用解决方案,可推广到雷达、光学等其他测量设备。  相似文献   

16.
高压涡轮冷却叶片叶顶结构气动与传热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虞跨海  杨茜  岳珠峰 《推进技术》2012,33(2):174-178
开展了叶顶结构及间隙变化对高压涡轮冷却叶片气动与传热性能影响的研究,建立了四种不同叶顶结构的涡轮冷却叶片几何与数值分析模型,进行了高精度流热固耦合分析,得到了不同叶顶结构及间隙对涡轮冷却叶片气动与传热性能影响的数值分析结果。结果表明:不带射流孔叶片随着叶顶间隙的增大,总压损失增加;由于近壁面处存在的涡流,凹槽叶顶结构能够减少叶顶燃气泄漏,阻碍叶顶平面高温燃气的流动与热交换;叶顶射流孔冷却效果明显,能够大幅度降低叶顶平面温度。在相同叶顶间隙下,凹槽射流叶片具有最高的气动性能。  相似文献   

17.
针对网络实验室中难以实现与真实网络环境一致、需要进行网络流量模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TP协议的网络流量模拟方案。基于FTP协议特点和网络流量模拟需求,详细分析了网络流量模拟系统的架构、运行拓扑结构,设计了FTP流量的生成算法。通过实验证明,实现的模拟系统可以对模拟流量的发送速度和时长进行设定,而且可以随时进行更改,满足了虚拟网络流量的要求,为网络安全试验提供了模拟的网络测试环境。  相似文献   

18.
燃烧产物二氧化碳高温辐射的窄谱带模型参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窄谱带模型法与CG近似及LS近似结合能够很好处理非灰、非等温、非均匀介质的辐射传输问题,在飞行器发动机燃烧室及尾喷焰高温辐射传输问题研究中多被采用。二氧化碳是含碳类推进剂主要的燃烧产物,其辐射特性的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重视,但其现有的窄谱带模型数据不完整或分辨率太低。本文利用最新的高分辨率高温燃气光谱数据库HITEMP(序列号:3153),并将其中的谱线光谱参数外推到300~3000K的温度范围内,计算得到了一个新的、完整的、分辨率较高的二氧化碳窄谱带模型参数库。以本文计算的模型参数为基础,采用窄谱带模型计算了各种光学路径下的发射率、穿透率,其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19.
建立一种多喷嘴同时喷射淬火冷却的数学模型,通过实测冷却曲线分析计算厚板驻点区与紊流区换热系数分布规律,基于ABAQUS模拟软件模拟验证模型。结果表明:驻点与紊流点处的换热系数随时间分布是不均匀的,在10~20 s内出现峰值,随后呈上下波动变化的规律;实测(或计算)试样心部与表面的冷却曲线与模拟的吻合较好,验证了多喷嘴同时喷射下的换热系数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20.
稀土对高碳高速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成分为Fe-5% V-5% W-5% Mo-5% Cr-3% Nb-2% Co-2% C的高碳高速钢中添加稀土,研究了稀土对高碳高速钢铸态组织、热处理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稀土处理使高碳高速钢的奥氏体晶粒和共晶组织明显细化,共晶组织中片层状碳化物变短、变细.热处理后,共晶碳化物大部分变成团球状且分布均匀.稀土处理高碳高速钢的硬度和红硬性略有增加,冲击韧性提高37.81%,达到10.17J/cm2,分析了稀土在高碳高速钢中的作用机理及改善合金性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