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对于空间站或者其他大型近地轨道航天飞行器来说,有进入轨道的时候,终究也会有完成使命,再入大气层,重回地球怀抱的时候。本文要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下几个问题:为什么要选取航天飞行器的再入埋葬区域?目前,地球上最理想的再入埋葬点在哪里?在人类技术发展史上,有哪些惊险刺激的再入事件,或者说,有哪些航天飞行器的再入过程在如今依然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呢?  相似文献   

2.
<正>返回篇2014年11月1日6时42分,绰号"小飞"的嫦娥五号T1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顺利着陆,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为此各相关单位制作了各种邮品,以示纪念。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成功返回纪念封重庆航天集邮研究会制作。编号:CQHT 2014-2(3-3);规格:175mm×125mm;设计:但胡伟;印量:  相似文献   

3.
深空高速再入对返回技术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采用传统弹道式返回,将使返回器面临残酷的气动热环境,同时需要解决落点偏差大的问题;采用新的预测制导返回技术需要解决返回过程的航迹规划、制导和姿态控制问题.根据球冠倒锥外形飞行器在大气层内再入飞行时的受力情况建立飞行器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对弹道式返回和预测制导返回两种飞行方案进行仿真,最后围绕返回飞行总体特性参数和返回方式的技术要求等进行工程应用分析,为深空返回的工程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正>7月14日,俄罗斯联盟2-1a/弗雷盖特M型运载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俄老人星V-IK1小型遥感卫星,并搭载发射了俄罗斯、美国、德国、挪威和日本的72颗微小卫星,创下了俄火箭一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新纪录。本次发射中,"弗雷盖特"M上面级需先后7次点火工作,把73颗卫星送入3条不同轨道,并引导上面级在印度洋上空再入。整个发  相似文献   

5.
许彤  阿丝 《太空探索》2000,(8):32-32,F003
在近乎完美无缺地运转了9年之后,可与哈勃空间望远镜齐名的康普顿伽玛射线天文台,也是NASA发射的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天文望远镜之一,于6月初安全再入大气层。 事后,有西方媒体报道,康普顿的有控再入“意在沛公”,目的是为了敦促俄罗斯在尚可控制时,尽早放弃和平号空间站。  相似文献   

6.
日德两国已就共同研制、发射返回式实验卫星取得一致意见,双方已在备忘录上签字。该卫星拟于1994年2月发射,现正处于研制中。卫星计划主要是实施石油精制用的催化剂的制造实验,并返回地面。由日本人亲自动手进行不载人空间实验还是第一次,期待在卫星再入大气层,回收技术验证试验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北京时间7月19日晚21点06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受控离轨并再入大气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宣布,少量残骸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全部任务圆满完成。而这圆满结局的最后一笔,正是"天宫二号"再入大气层剧烈燃烧、最终落入茫茫大海的那道绚烂流光……  相似文献   

8.
陈杰 《太空探索》2012,(7):30-35
美国东部时间2012年5月31日上午11时42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龙"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分离后再入大气层,溅落在距美国加利弗尼亚西海岸约900千米的海面并被成功回收。至此,美国航宇局(NASA)和SpaceX公司的"龙"飞船国际空间站对接飞行试验结束,任务获得成功。本次飞行试验共历时10天,从火箭发射、飞船接近空间站、对接、航天员卸装货物到与国际空间站分离、再入回收的各个过程进展都比较顺利,同时引起了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的重点关注。本次飞行试验任务确实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并将对美国乃至国际航天领域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北京时间11月1日6时42分,绰号"小飞"的嫦娥五号T1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顺利着陆,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凌晨5时许,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向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注入导航参数。5时53分,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服务舱与返回器在距地面高约5000千米处正常分离。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     
<正>我国将进行探月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执行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的飞行试验器8月10日从北京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并开展相关测试和试验。试验任务将于今年择机实施,主要验证嫦娥五号任务返回器以接近每秒11.2千米的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相关技术。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后,我国探月工程全面转入三期。作为"绕、落、回"规划的第三步,探月工程三期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无人自动采样返回,突破月面采样、月面上升、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和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四项核心关键  相似文献   

11.
空间扫描     
FREGAT上面级再次试飞成功 俄罗斯联盟号运载火箭于 3月 2 1日 1 8时起飞 ,约 9min后火箭与其携带的 FREGAT上面级分离。之后 ,该上面级发动机点火 ,将其携带的 1颗试验用的模拟星送入近地轨道。发射后 75min FREGAT上面级再次点火 ,将模拟星送入大椭圆轨道。此次飞行试验的成功 ,为俄罗斯今年 8月发射的欧空局 4颗团星 - 2扫清了道路。 2月 ,FREGAT曾成功地试飞过一次。美国一个独立小组建议简化发射规则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航空航天工程的一个独立小组最近称 ,美国空军可以简化其发射规则和要求 ,从而更高效、更便宜地进行发射…  相似文献   

12.
美陆军与休斯公司开始对“轻量级大气层外弹射体(LEAP)”样机进行地面试验。 LEAP是地面配备型战略导弹防御系统之一,在大气层外对再入体(核弹头)进行撞击破坏。空军/波音公司的LEAP还要晚1个月进行试验。陆军/休斯公司集团的试验是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进行。样机重5kg,在束缚状态下试验,以10秒时间模拟实际飞行状态,轨道操纵装置(OMS)驱动约100次,姿态控制系统(RCS)驱动约1000次,消耗推进剂约60%。漂浮试验在飞机库内进行,在离地面3m上漂浮,驱动OMS  相似文献   

13.
智浩 《国际太空》2011,(4):43-46
航天飞机是人类第1次把航天与航空技术高度有机结合起来的创举。它在由起飞到入轨的上升阶段运用了火箭垂直起飞技术;在太空轨道飞行阶段运用了航天器技术;在再入大气层的滑翔飞行和水平着陆阶段运用了航空飞机技术。因此,它能完成多种任务,兼有运载火箭、人造地球卫星、货运飞船、  相似文献   

14.
“云霄塔”(SKYLON)是一种类似于航空飞机的空天飞机,它可从跑道上起飞、入轨,在返回再入大气层之前执行如发射卫星、向空间站运送成员或供应品等任务。采用滑翔返回并着陆于传统跑道上。不同于当前的天地往返系统,“云霄塔”能完全重复使用,可执行操作飞行任务达200次。  相似文献   

15.
卢波 《国际太空》2014,(11):11-17
迄今为止,国际上已有美国、苏联/俄罗斯及日本发射了深空采样返回探测器,实现了月球、彗星粒子、太阳风粒子和小行星粒子再入返回。我国的"嫦娥工程"正按照"绕、落、回"3个步骤稳步实施。而作为探月三期关键技术之一的再入返回,将突破从近地空间以外的天体返回和再入地球的技术,并已完成了探月一期、二期任务,为我国后续的月球探测和其他深空探测活动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1月19日,2014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评选结果揭晓。在十大新闻中,航天占据三席,分别为:高分二号卫星成功发射,我国亚米级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图发布;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暨  相似文献   

17.
<正>机载封2014年11月1日,嫦娥五号T1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再入返回地球,多架直升机配合地面单位圆满完成了对返回器进行跟踪、搜索和回收的任务。为此相关单位制作了多种直升机机载纪念封,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18.
正登月前的飞船飞行试验在进行载人登月前,阿波罗号飞船和土星5号运载火箭进行了大量试验:前3次都是无人亚轨道飞行,主要进行飞船指令舱防热和火箭发动机空中启动试验;第4次试验是无人的阿波罗4号飞船使用完整的土星5号火箭发射进入环绕地球轨道,飞船以接近从月球返回的速度再入大气层。图为参与试验的阿波罗4号飞船指令舱。阿波罗5号和6号飞船都是进行无人环绕地球轨道的飞行试验。阿波罗5号飞船是登月舱第一次飞行,主要是检验登月舱的结构和推进系统。阿波  相似文献   

19.
太空新航线     
<正>美极区研究卫星离轨再入8月30日,美航宇局用于研究地球极区的一颗卫星在工作了7年后,受控再入大气层,并基本上被烧毁,少量残骸落入挪威和俄罗斯以北的巴伦支海。  相似文献   

20.
《太空探索》2011,(9):2
2003年2月1日是人类航天史上一个黑暗的日子,这一天,执行完既定任务正准备返回地球的美国航宇局"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大气层中解体,7名航天员全部罹难。时隔8年之后,人们在德克萨斯纳柯道奇县的一个湖泊中找到了当时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