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浸铝钢是一种具有优良抗高温、耐腐蚀、耐磨损的表面渗铝钢材。本文采用普通电焊条和笔者发明的专用电焊条对其进行对比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普通焊条进行焊接时,其焊接工艺无法实现;使用专用焊条时,还必须根据焊接结构的服役条件和坡口状况严格选配,同时还必须采取相应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2.
该文在研制铝被复钢专用焊条时,打破盐型熔渣中性焊条药皮组成的常规,采用由氧化物、盐等化合物组成,其渣系为CaO(MgO)-SiO_2(TiO_2)—Al_2O_3—CaF_2,属于中性渣.此类焊条各项性能良好,已进行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3.
大型铸铁镗杆Φ525、壁厚127.5、L=9000(4500+4500)mm,材料:HT250,要求对接焊以代替钢锻件。所用工艺技术措施的要领是降低熔合比、减少焊接应力、缩小热影响区宽度。为此,选用手工电弧焊、用镍铁焊条“铸408”作过渡层填焊料、普通碳素钢焊条“结427”作填焊料、380~400℃半热焊法、预埋螺钉、小电流、窄焊道、锤击或捻压焊缝,焊后加热到700℃以上后缓冷等工艺技术措施,使焊接质量获得满意的结果,节约价值10万余元。  相似文献   

4.
研究回火温度及回火保温时间对2Cr13钢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Cr13钢回火腐蚀区的适用回火温度为540~580℃,同时,回火腐蚀区的出现,不仅取决子回火温度,而且与相应的回火保温时间有关。在一定的温度下,存在着一个导致增大腐蚀速度的临界冒火保温时间,若超过此临界点并继续延长回火保温时间则2Cr13钢的耐腐蚀性能又可得到明显的改善。此外还研究了提高试样表面粗糙度和进行钝化处理对2Cr13钢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提高表面粗糙度及表面钝化处理,在腐蚀初期,可以改善2Cr13钢的耐腐蚀性能。试验证明,2Cr13钢回火不能避免回火腐蚀区现象。  相似文献   

5.
三种典型不锈钢焊条的抗热裂性能,经自拘束抗裂试验、光学金相显微镜观察和Fe—Cr—Ni相图分析,结果指出:奥302焊条抗裂性最佳,奥132次之,奥502最差。同时给出拘束焊缝厚度Δδ与热裂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铝合金砂铸件经机加后往往暴露出针孔、疏松、气孔、砂眼等疵病,电镀过程中,槽液渗入,腐蚀,产生腐蚀疵病,为此,选用以可聚合丙烯酸类为主体的浸渗剂浸渗并作催化处理后聚合成不熔不溶的固体物质堵塞微孔,在镀铜、银和氢氧化铍后分别作盐雾试验、抗大气试验,试验证明:当缺陷直径不大于φ0.8mm时,浸渗封闭对防止镀后腐蚀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用表面裂纹法测定了37SiMnCrMoV、28Cr3SiNiMoWVA和30Cr3SiNiMoVA钢的应力腐蚀开裂特性。三种钢在回火马氏体的高强度状态下以28钢具有最高的应力腐蚀临界应力强度值,Kiscc=126.6kg/mm~(3/2),30钢次之,Kissc=73.0kg/mm~(3/2),37钢最差,Kiscc=54.5kg/mm~(3/2)。三者之Kiscc/Kic比值分别为0.49,0.28,0.29。尽管28钢之强度水平较37钢低约10公斤/毫米~2,但是抗应力腐蚀开裂性能则遥遥领先。这一性能对于用超高强度钢制成高压容器在防止水压试验和贮存中的低应力破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28钢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的钢种。  相似文献   

8.
在论述了热冲击理论与LED封装的关系的同时,分析了浸锡和焊接工艺中产生的热冲击,并对该热冲击对支架式LED可靠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然后,采用ANSYS软件对浸锡工艺中的热冲击进行分析,分析其热应力的分布情况,同时探讨了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支架结构来消除该热冲击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45NiCr1Mo1VA(D6AC)钢是用于制作宇航压力容器的低合金超高强度钢?本文研究了该钢在人造海水介质中的应力腐蚀断裂行为,用螺栓加载的WOL试样测定了其采用三种热处理制度时所对应的应力腐蚀强度因子Klscc,给出了这三种热处理制度所对应的 K-lg(da/dt)曲线和K1i/K1f-孕育期之间关系的曲线。  相似文献   

10.
从D406A超高强度钢的腐蚀原理、防护措施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做好D406A及类似超高强度钢的防腐蚀工作。  相似文献   

11.
T250马氏体时效钢具有高强度、高硬度的特点,其卷焊旋压毛坯冷校形存在裂纹及尺寸精度差问题,提出了热校形的解决思路。通过试验发现,T250钢热校形存在应力现象,导致热校形后毛坯尺寸、圆度及直线度较差,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法,对后续T250钢热校形技术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许维超  王迎  叶晖 《火箭推进》2020,46(1):102-108
针对S-03钢(022Cr12Ni10MoTi)渗氮后表面出现点腐蚀现象,进行深入机理分析,发现渗氮后表面生成CrN,造成渗氮表面贫Cr,不能形成致密完整的钝化膜,导致材料耐蚀性能降低,易发生点蚀。并对原有磷酸体系钝化工艺进行改进优化,提出了复合钝化工艺。利用循环极化、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技术手段,研究了复合钝化后S-03钢渗氮表面的腐蚀行为,并与未钝化和磷酸体系钝化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经复合钝化处理的S-03钢渗氮表面点蚀电位E b最高,腐蚀速率最小,且钝化膜修复能力最强。说明复合钝化工艺能在S-03渗氮表面形成x Cr 2 O 3·y CrOOH稳定的非晶态氧化膜,增强了表面抗点蚀能力,其耐蚀性能要远高于磷酸体系钝化和未钝化表面。同时复合钝化工艺可有效提高S-03钢渗氮表面钝化膜厚度,增强钝化膜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13.
对于航天用超高强高韧C300马氏体时效钢来说,热加工过程中获得等轴细小的再结晶晶粒是实现该钢强韧性最佳匹配的关键环节。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在温度为850~1 150℃、应变速率为0.01~10 s~(-1)的条件下,对超高强高韧C300马氏体时效钢进行高温轴向压缩变形试验,获得了高温流变曲线,并观察变形后的金相组织。结果表明:C300马氏体时效钢的流变应力和峰值应变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而减小;试验钢在真应变为0.92、应变速率为0.01~10 s~(-1)的条件下,随着变形速率的提高,其发生完全动态再结晶的温度也逐渐升高,最佳热变形温度区间为1 050~1 150℃;测得试验钢的热变形激活能Q值为391.2 kJ/mol,建立了其热变形本构方程。结果能为C300马氏体钢的数值模拟和热加工工艺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相关涂料的物理机械性能,防腐蚀性能,工艺性能的对比,筛选研究试验,确定了既能用于ZM-5铸造镁合金,又能用于其它铝镁合金的单组分,自干型的三防(耐湿热,耐盐雾,耐霉菌)涂料-963#,969#过氯乙烯专用涂料。  相似文献   

15.
通过选用纯奥氏体焊条A402、超低碳焊条A002、普通不锈钢焊条A132,对这三种焊条的熔敷金属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铁素体含量测定、-196℃低温冲击试验。试验结果证实纯奥氏体平均冲击值最高,是最理想焊条;超低碳焊条不合格率为22%。~33%;普通不锈钢焊条不合格率83%。通过选用不同的线能量进行焊接试验,结果证实焊接线能量对-196℃低温冲击韧性无较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用表面裂纹法进行高强钢37SiMnCrMoV板材在K_2Cr_2O_7、NaNO_2、NaCl等五种水介质中的应力腐蚀开裂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此钢在水介质中具有敏感的应力腐蚀开裂的倾向,例如在K_2Cr_2O_7水溶液中K_1scc值仅为空气中K_1c值之0.29。探讨予防裂开的措施。采用扫描电镜在断口上同时观察到沿晶和韧窝二种类型的断口形态。对此断裂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对采用热熔胶膜法制备的高硅氧/酚醛和碳纤/酚醛预浸料及复合材料进行了研究。高硅氧/酚醛预浸料的百分流动度为20.4%,挥发份和树脂含量分别为5.2%和29.7%;碳纤/酚醛预浸料的百分流动度为28.9%,挥发份和树脂含量分别为5.8%和40.5%。对比分析了由热熔胶膜法和溶液法制备预浸料成型的碳纤/酚醛复合材料层压板的性能,采用热熔胶膜法制备的层压板的层间剪切强度提高了17.4%,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增加了45.3%和42.1%。氧乙炔线烧蚀率仅为溶液法的1/3。将其用于制备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扩散段,随炉试验件的性能评价表明:不仅热性能和力学性能优异,而且批次稳定性好,有助于降低热防护层的厚度,减轻火箭、导弹等的总体质量,对提高武器装备的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自动驾驶仪陀螺电位计虽已应用铂铱或金基合金丝绕制,但仍易因腐蚀或磨擦导致接触不良或断路。经浸涂DJB—823固体薄膜电接触保护剂后,作3倍寿命试验(14400次)后,仍接触可靠,信号稳定,其电刚实际上根本没有磨擦到合金丝。在相同条件下作对比的未浸涂保护剂的电位器,其绕组磨轨较宽、较深,信号跳动不稳。  相似文献   

19.
在J422焊条基础上,通过大量试验表明,采用上坡焊和增厚药皮焊条,是提高熔透率的有效方法,对于厚10mm的低碳钢,无坡口平对接,单面一次焊透率可达80%.此外,与J422焊条对比,对接间隙的大小,交直流焊接比较,亦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舰面设备海上环境防腐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某舰面部分设备受到高热、高湿的海洋环境及海水飞溅影响,发生不同程度腐蚀现象,列出了部分紧固件、65Mn弹簧、销轴、锁定机构、波导、电连接器等受到腐蚀的十个问题。研究分析了该舰面设备使用的环境,报告了研究过程及解决十个问题的对策,提出了舰面设备耐海上环境腐蚀工作的建议。该研究成果能较好的解决已经暴露的十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