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7 毫秒
1.
依据实践中发生的问题,对前苏联传统的起落架扭力臂受力分析理论提出疑议。经过理论推导,建立了飞机起落架扭力臂受力新概念。指出扭力臂承传外力扭矩时,本身既受弯又受扭。当缓冲器行程很小时以受扭为主导;当缓冲器行程很大时,以受弯为主导。缓冲器行程能改变扭力臂的受力性质。 前苏联传统观念认为扭力臂本身以受弯、剪的形式承受外力扭矩的理论是不对的,它不能解释实践中所发生的问题。 按新的观念,认为S型飞机起落架扭力臂外场裂纹,是由于扭力臂刚度较弱抗扭能力较差,在缓冲器行程非常小的着陆撞击及着陆振荡情况的交变载荷作用下,发生扭转疲劳产生的。对其它实践中的问题也能给予科学的解释。 文章最后提出了对起落架侧向偏心距较大的扭力臂设计应提高抗扭刚度,增强抗扭能力。  相似文献   

2.
冯培礼  张连 《航空学报》1994,15(2):197-199
提出飞机起落架连续变行程疲劳试验实施方案;设计了试验装置;并通过时歼数五主起落架减震器模拟试验验证了本文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以某型飞机前起落架为研究对象,通过气动声学风洞试验研究缓冲支柱及扭力臂组合件的气动噪声产生机制、声源特性和影响因素。根据所得数据绘制了噪声频谱特性曲线。通过改变扭力臂的位置,分析了扭力臂对起落架噪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缓冲支柱及扭力臂结构件的气动噪声包含钝体绕流噪声和干扰噪声,主要噪声源为偶极子声源,且噪声场具有一定的指向性;扭力臂在缓冲支柱后时总声压级低于扭力臂在前时的总声压级。试验结果可作为起落架低噪声结构优化设计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某型飞机在使用后检查发现,飞机的右主起落架下扭力臂大双耳根部R处有一裂纹。通过对扭力臂的受力分析,以及对故障件的宏观观察、裂纹理化分析,找出了扭力臂出现裂纹的原因,并给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舰载机弹射起飞前起落架牵制载荷突卸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浩  聂宏  魏小辉 《航空学报》2011,32(8):1435-1444
舰载机弹射起飞过程中,由于牵制载荷突卸而产生的前起落架沿航向的快速振动会给机体结构和设备都带来严重的疲劳问题,为研究该振动现象并提出解决方案,建立了舰载机弹射起飞动力学模型,分析计算了前起落架的受载情况,并详细论述其动力学成因,推导了消除前起落架振动现象的充分必要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牵制载荷沿下扭力臂轴向的载荷分量所造...  相似文献   

6.
:起落架噪声可以看成是一系列结构件单独引起的气体扰流噪声以及这些不同结构件相对位置引起的干扰噪声的耦合.为了降低起落架气动噪声,提出一种基于边缘射流的主动控制技术.以某型飞机前起落架为研究对象,在其扭力臂背风面施加射流,利用分离涡脱模拟方法对其支柱和扭力臂结构简化模型的周围流场进行非定常计算,获取声源分布,采用FW-H积分获得远场噪声特性.结果表明:边缘射流能够有效抑制干扰噪声和支柱噪声,起落架的中频噪声得到一定幅度的下降,宽频噪声强度也有所减弱;射流改变扭力臂尾涡的脱落状况,可以减轻甚至消除涡脱落对支柱的冲击,从而减弱了支柱表面由于撞击而产生的脉动压力,达到降低声源强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以往常用前起落架载荷谱存在问题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轰六前起落架主、辅减摆器使用载荷谱的实测、疲劳试验实施方法和试验结果的介绍与分析,初步探索了我国以往常用前起落架载荷谱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疲劳试验结果与前起落架外场实际破坏不符的原因。并对今后编制前起落架载荷谱和确定前起落架疲劳试验加载方法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8.
直升机主起落架疲劳试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直升机主起落架疲劳试验为对象,对试验内容、试验方法、试验实施及试验结果进行分析。通过试验验证确定了起落架的疲劳危险区域,并为优化零件结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起落架噪声是飞机着陆阶段噪声的主要组成部分。以某型飞机前起落架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离涡模拟方法对其支柱及扭力臂结构件简化模型的周围流场进行非定常计算,利用Fw—H方程积分法对各部件表面产生的声场进行求解,分析缓冲支柱及扭力臂结构件气动噪声的产生机制、声源特性。对该飞机起落架支柱及扭力臂结构件进行声学风洞试验,通过麦克风对噪声的测量获得结构件噪声频谱特性。仿真及试验结果均表明:支柱及扭力臂结构件气动噪声包含支柱和扭力臂引起的钝体扰流噪声和两者相对位置引起的干扰噪声,支柱噪声对总噪声的贡献大于扭力臂噪声,噪声辐射特性具有偶极子声源的辐射特性。  相似文献   

10.
飞机主起落架机轮摆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诸德培 《航空学报》1992,13(9):507-509
针对××型飞机主起落架上、下扭力臂之间装有附加阻尼器的特殊方案,分析了主起落架机轮摆振问题,讨论了各种参数的变化对防止摆振的作用,结果表明附加阻尼器对防止摆振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同时,又对该型飞机采用4轮小车式主起落架的改型方案,验证了去掉原来附加阻尼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安福起 《航空学报》1993,14(2):106-108
扼要地介绍了对某型主起落架结构的损伤容限特性研究。用同~个起落架完成了从疲劳裂纹形成到裂纹扩展、以及剩余强度和结构总体破坏试验全过程。损伤容限设计用于该起落架结构,可以获得更安全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歼击机在使用中发生主起落架外筒断裂事故,其中有的是在起落架外筒充气嘴的内螺纹处断裂。本文给出改型后起落架外筒充气嘴处的应力分布,提供起落架寿命估算和今后设计的依据,对改进后的起落架外筒进行了应力测定。  相似文献   

13.
运八起落架上采用耐久性设计更改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兰钦 《航空学报》1993,14(5):313-316
介绍了运八起落架延寿过程中采用了耐久性设计典型范例11项,实施于起落架设计的改进和制造。包括:高强度钢构件的注油嘴、管状结构件、高应力花键镀铬表面在镀前进行喷丸、U形接头防腐措施、采用光弹修形控制应力水平、采用喷丸强化、重要模压件表面加工、重要焊接件焊缝加工、采用防氧化处理、改进防腐措施等。经过疲劳试验验证,其效果是极其显著的。  相似文献   

14.
飞机起落架缓冲性能分析、试验、设计一体化技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齐丕骞  牟让科 《航空学报》1998,19(3):332-334
 提出了一种飞机起落架缓冲性能分析、试验、设计一体化的工程方法。利用起落架落震试验结果,自动识别缓冲器空气压缩多变指数和油孔流量系数等不可测参数,以便建立准确的起落架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缓冲器充填参数和油孔尺寸进行优化设计,使得起落架着陆最大冲击载荷达到最小。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成功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半准备机场及双气室减震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泽迥 《航空学报》1987,8(12):585-593
机场在未来战争中必然遭受破坏,其局部地区经修复后,形成了半准备机场。这类机场局部地区属于柔性范畴,而且局部表面很粗糙。带有常规式减震器的起落架,在这类机场上起降会出现高的过载,导致起落架及与飞机相连部位过早的破坏。为了适应这类机场使用的特点,本文探讨了双气室减震器的设计思想,并对它的静、动性能及主要参数选择原则作了较详细的对比分析,对道面粗糙度标准、适用半准备机场使用的其它减震器布置方案作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倪学仁 《航空学报》1990,11(11):647-649
 <正> 在计算飞机起飞、着陆和滑行等地面运动的静、动态载荷时,除了需要飞机结构和气动参数外,起落架减震器的性能参数更占有重要地位。而这些性能参数中尤以决定油液阻尼力的流最系数为重要。长期以来,国内主要靠查手册、凭经验确定这个系数,如果能较准确地确定流量系数,对载荷计算是很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17.
起落架收放气动载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FL-13风洞对起落架主要元件和某机主起落架进行了吹风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确定起落架主要元件气动力系数的影响因素。为起落架收放气动载荷计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飞机地面载荷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减轻飞机地面载荷、降低飞机结构重量角度出发,对现行国军标GJB67.4-85(简称新规范)作了详尽的分析和研究。指出通过使用先进的模拟分析方法,。正确理解规范正文的精神,采用合理的计算参数确定地面载荷,代替传统的经验估算一试凑方法,可以实现结构优化设计,实现减轻地面载荷、减轻飞机结构重量的目的,实例计算可减小飞机垂直和水平载荷30%左右。  相似文献   

19.
飞机机轮摆振的数字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液压减摆器的流体力学模型代替摆振分析中常用的线性或二次阻尼系数,模型中考虑了油液压缩性的影响,采用变化的油液体积弹性模量。采用仿真方法研究飞机机轮的摆振问题。应用快速富氏变换从时域响应获取摆振频率信息。仿真结果与0批K8飞机的滑行实测结果进行了考核对比,仿真所得摆振幅度、频率和含气率等因素对摆振的影响均与实测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