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I火箭简介     
1983年2月和8月日本用主力火箭N-Ⅱ从种子岛发射了一组(两颗)同步通信卫星(樱花2号a和b)。N-Ⅱ火箭能发射350公斤重的同步卫星。H-Ⅰ火箭将成为日本1985~1990年的主力火箭,它能发射550公斤重的同步卫星。H-Ⅰ火箭可以说是日本开始独立研制(尽管其中有些部分仍是仿制)大型火箭的里程碑,因为以前的N-Ⅰ和N-Ⅱ火箭的国产率仅50~60%,包括H-Ⅰ在内的第Ⅰ级部是从美国引进的,但日本对H—Ⅰ进行了一些改进,即第Ⅱ  相似文献   

2.
1994年2月4日,日本成功地发射了第一枚 H—Ⅱ运载火箭。这次发射成功预示着日本的宇航事业美好的发展前景。H—Ⅱ运载火箭将做为日本九十年代到下世纪初的主要空间运载系统。它最显著的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它的第一级发动机 LE—7和第二级发动机 LE—5A。这两种发动机均以液氢为燃料,液氧为氧化剂。独特的发动机设计特点,使得 H—Ⅱ运载火箭跻身于世界航天技术行列中并成为其中的佼佼者。LE—7和LE—5A 是以 LE—5发动机的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LE—5发动机是完全依靠日本技术研制出的第一种低温发动机,并成功地应用在 H—Ⅰ运载火箭的第二级上。本文着重介绍日本低温发动机研制的历史,展示这些发动机独特的设计以及研制中所遇到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3.
H-Ⅱ运载火箭的研制计划已于1985年4月正式开始。它是一种新型的一次使用的、可满足九十年代航天需要的运载火箭,拟将完全由日本独立研制。该火箭地球同步轨道的运载能力为2吨。H-Ⅱ火箭预定于1992年发射日本的第四代卫星。H-Ⅱ火箭具有以下设计特点:1)一箭多星发射结构,多数任务是一箭双星发射,每星重量为1吨;2)新运载火箭尽量选用了 H-Ⅰ火箭的研制经验;3)设计结构简  相似文献   

4.
1974年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研制出一种N—Ⅰ型运载火箭。这是能发射130公斤同步卫星的三级火箭。1975年9月9日用N—Ⅰ成功地发射了一枚Ⅰ型(ETS-Ⅰ)「菊」技术试验卫星,至80年陆续发射了六枚卫星。其中,电离层观测卫星(ISS)「梅」,实验用同步通信卫星(ECS-b)「菖蒲2号」由于卫星的故障均未成功。还有实验用同步通信卫星(ECS)「菖蒲」号由于火箭的第3级与卫星分离机构的故障也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1977年2月23日日本首次成功地发射了一枚同步卫星—技术实验卫星Ⅱ型(ETS-Ⅱ)「菊花2号」。  相似文献   

5.
西德 MBB 公司说,因为为西德和意大利海军生产的鸬鹚1空射型反舰导弹已经停产,故该公司正根据与西德国防部签订的合同,考虑继续研制鸬鹚2。该研制计划将于1987年完成,预计鸬鹚2导弹一直要生产到1992年。鸬鹚2采用了改进的助推器,增大了推力,使射程大于30公里。其它的改进是:具有更好的抗电子干扰性能,有一高灵敏度的主动雷达导引头,提高了机动性。  相似文献   

6.
台湾的天弓地空导弹系统刘发来天弓是由台湾中山科学院研制的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目前已研制成功天弓Ⅰ和天弓Ⅱ系统,正在研制天弓Ⅲ系统。一、天弓Ⅰ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天弓Ⅰ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是台湾从美国生产爱国者系统的雷锡恩公司获得85%的设计技术后,于1982年...  相似文献   

7.
七十年代初,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便着手研制具有发射中型应用卫星能力的N系列三级运载火箭。自1975年以来,该团曾在种子岛宇宙中心用N-I火箭成功地将五颗重达130公斤的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从1981年2月起,N-I火箭的改进型N-Ⅱ火箭也成功地进行了试射,同年8月便发射了气象卫星。从此N系列火箭就进入了发射应用卫星的阶段。为了满足日本各卫星用户所提出的发射大容量应用卫星的要求,日本宇宙开发事业  相似文献   

8.
Peeb.  C  辛平 《上海航天》1989,(5):9-11
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之后,美国便竭力要为空军和民用用户提供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这些运载火箭包括“阿特拉斯”Ⅱ、“德尔它”Ⅱ、“大力神”Ⅳ,以及新研制的大推力先进运载火箭(ALV)和航天飞机C.与此同时,美国还正研制一种飞行轨迹全然不同的小型运载火箭——“飞马座”空中发射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N火箭     
1981年8月11日五点零三分,N—Ⅱ火箭(第二枚样机)在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场喷射出桔红色的火焰,在巨大的轰鸣声中,载着静止气象卫星—Ⅱ“向日葵2号”,冲上黎明前的夜空。在这以前,日本曾依赖美国,使用“德尔它”运载火箭发射了试验应用卫星系列的“向日葵”、“樱花”、“百合”三颗卫星。N—Ⅱ火箭是日本为发射应用卫星而研制的运载火箭。该火箭从1976年起开始系统论证,继而展开研制工作,1980年夏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90年代各种用途的重型运载器的要求,日本宇航局己研制成了 H—Ⅱ火箭。H—Ⅱ火箭在1994年2月4日已成功的进行了首次飞行。H—Ⅱ火箭可能是日本近期未来空间活动中最重型的火箭。但它的可靠性和成本仍有改进的余地。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运载能力和可靠性的研究正在考虑之中,例如改进型 H—Ⅱ火箭和用于 HOPE—X 的 H—Ⅱ火箭(HOPE 实验机将用 H—Ⅱ发射)。在这些结构中,LE—7发动机是它的推进系统的关键部件。改进型 LE—7发动机将应用于不久的未来运载器,如用于 HOPE—X 的 H—Ⅱ和改进型 H—Ⅱ火箭。本文介绍了改进型 LE—7发动机的目前情况和未来改进计划。  相似文献   

11.
许勃 《中国航天》1993,(12):22-24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运载火箭的尺寸和有效载荷能力呈现出不断增大的趋势,日本也不例外。日本有两个机构目前正在研制大型火箭。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即将发射的H—2火箭将主要用于发射新型应用卫星,而日本宇宙航空科学研究所正在研制的M—5火箭将用于发射新型科学卫星。在这种情况下,这两个机构都认为,利用现有的固体火箭技术研究小型运载器不仅很容易实现,而且也将是有益的。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在宇宙航空科学研究所的协助下开始了J—1小型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是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是我国新一代应用卫星的代表,近年来一直是我院科研生产的中心。我所承担东三星上有效载荷—通信系统和跟踪系统及部分地面设备的研制任务,研制工作量大、难度高、进度要求紧迫。我所职工全力拼搏,经过多年(从87年模样开始至94年初准备发射历经7年)艰辛努力,完成了东三正样Ⅰ研制任务,现已出厂待命发射。在东三研制过程中,练就了一支能打硬仗的研制队伍;培训了一批青年科技骨干;在管理方面也取等了长足进步,丰富了工程管理经验。本文仅就东三型号研制中的计划调度工作做一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13.
目前气象卫星向日葵、通信卫星樱花、广播卫星百合花等实用卫星都用N—Ⅱ火箭发射。随着空间利用的发展,将来需要发射更大型的卫星,为此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研制了N—Ⅱ火箭的后继型H-1火箭。预定在1986年发射二级式、1987年发射三级式的试验火箭。试验证实H-1确有发射大型卫星的能力之后,预计在1990年前开始用于发射实用卫星。  相似文献   

14.
日本正研制先进的空间推进系统:日本计划1981年发射N-Ⅱ火箭。它将把一个350公斤的有效载荷送往地球同步轨道。 N-Ⅱ火箭的第二级是一个大功率的AJ10一118F,NTO/A一50可贮推进剂系统  相似文献   

15.
美国海军正在改进在卡纳维拉尔角的试验设施,以迎接按计划应于1987年1月开始的三叉戟Ⅱ潜射弹道导弹的发射试验。按计划,将从陆上平台发射20枚三叉戟Ⅰ导弹(每40天发射1枚),另外还要在海上进行10次导弹性能鉴定发射试验。这次三叉戟Ⅱ导弹试验设施的改进工作包括4个重要建设项目:1.导弹装配和测试区这项工程包括建成一座可以同时装配两枚三叉戟Ⅰ导弹的新楼和一座新的测试楼,以扩大原有测试这  相似文献   

16.
据《国际舰队》1981年3/4月合刊报道:继西德之后,意大利于一九八○年成为决定购买“鸬鹚”反舰导弹的第二个国家。在意大利部队中,“鸬鹚”导弹将与“狂风”战斗机的红外线鉴别系统配合使用。七十年代中期西德就签订了一份总共购买56套“鸬鹚”导弹的机上设备和350枚“鸬鹚”导弹的合同。“鸬鹚”导弹可以装备任何装有目标搜索雷达和惯性多普勒导航系统的战术飞机。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N-Ⅰ、N-Ⅱ运载火箭是用美国技术援助制造的.H-Ⅰ亦按美国许可证生产,因而其用途受到很大限制.为摆脱对美国的依赖,日本H-Ⅰ火箭的研制中,特别强调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技术.H-Ⅰ研制的重点是第二级的液氢/液氧发动机、第三级固体发动机以及惯性导航装置.1986年8月和1987年夏季H-Ⅰ分别发射成功.H-Ⅱ火箭虽然以H-Ⅰ的技术为基础,但两者的结构和特性有很大的不同.H-Ⅱ国产化程度达100%,性能更好,费效比和可靠性更高,能满足90年代空间任务的需求.对H-Ⅱ火箭的性能、研制规划及弹道和飞行特性作了重点叙述.  相似文献   

18.
据《国际舰队》一九八○年十一~十二月刊报导:比利时空军将采用 Rapport Ⅱ型整体式自卫电子干扰设备装备其116架 F-16战斗机。这种由洛勒尔电子系统公司研制的干扰系统是在先进的高速数字处理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设备装有一部宽频带接收机和一部多用途干扰机,后者可发射噪声、连续波和回答欺骗干扰信号。预计将在飞行中队一级装备这种电子干扰设备。洛勒尔公司还进行了将来可能应用在 Rapport Ⅲ型上的具有较高输出的毫米波组件的实验工作。比利时最初签定的合同价值一亿美元。Rapport Ⅱ对敌人搜索和火控雷达予警,  相似文献   

19.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于1989年1月25日,在种子岛宇宙中心竹崎试验站发射了 H-Ⅱ模拟火箭。火箭的大小只有 H-Ⅱ的1/4(以下称 TR-1).TR-1从1985年到1989年计划共发射三次,以取得必要的技术数据和进一步完善在1991年进行试飞的H-Ⅱ火箭的最终设计.第一次试验于1988年9月进行,并已取得了予期数据.这次发射试验是计划中的第二次.第三次试验将在今年秋季进行.  相似文献   

20.
日本国家航空航天技术科研所和 IHI 公司共同研制发动机混合式头部,用于远地点点火的液体火箭发动机(为了将卫星从过渡轨道输送到转移轨道).该发动机用来输送日本质量为2000kg 的 ETS—Ⅵ重型卫星,计划在1994年用 H—Ⅱ火箭将这颗卫垦发射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