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中国航天》1996,(11):9-10
令人瞩目的航天效益工程本刊讯当看到长征火箭直刺苍穹,把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的时候,人们都会由衷地感到兴奋和激动。然而,航天对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巨大效益却鲜为人知。在9月2日开幕的中国航天科技应用展上,展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工程它就是我国现...  相似文献   

6.
航天民品企业的技术创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确认了航天民品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阐述了航天民品企业技术创新的类型。并通过分析从技术准备、潜在市场分析,建立适当的决策机制和决策方法,及企业要树立创新观念、塑造创新文化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李雪 《中国航天》2003,(2):11-14
目前,航天工业正处于深化改革,快速发展的时期,管理模式正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主营产品从国防武器装备、运载火箭及其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向通信、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拓展。新一代航天队伍的技术、管理和经营等能力正逐步提高。航天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国家科技创新和科技应用水平的提高,有力地带动了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据统计,建国以来,在我国研制的100多种新材料中,80%是因航天技术发展需要而研制的。航天高科技单位肩负着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双重责任,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进一步转轨转型,走军民结合道路,技术创新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航天事业的发展现状和客观需要为主要出发点,论述了加强航天型号可靠性工程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从观念更新,组织落实,经费保证,人员培训及信息管理等五个方面阐明了加强航天型号可靠性工程管理的若干思考与见解,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确认了航天民品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阐述了航天民品企业技术创新的类型.并通过分析从技术准备、潜在市场分析,建立适当的决策机制和决策方法,及企业要树立创新观念、塑造创新文化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中国三江航天集团后勤服务系统改革势在必行,笔者提出应考虑历史与现实,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坚持六项原则,分三步走的思路。只要坚持行政和后勤管理科学化、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方向,立足现实,兼顾长远,按客观规律办事,集团的后勤改革一定能赢来对集团和后勤服务系统都有利的双盈局同。  相似文献   

11.
对航天企业生产能力调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 8月上旬 ,一院技术部组织专家对院属部分单位的生产能力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了解到一些情况 ,发现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这些问题事关航天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应引起大家去思考和探讨。一、生产现代化首先是生产合理化生产现代化是生产领域中一个永恒的研究主题。这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前进 ,生产必须随之现代化 ,而生产现代化的基础是生产合理化。生产合理化的改进以及生产现代化的改造 ,是相辅相成的。实现生产合理化的途径很多 ,但从我国的国情考虑 ,把成组技术作为企业管理机制改革的突破口是最有效的方法 ,也是企业生产合理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迎接21世纪世界航天发展的新高潮黄志澄,仇强华我国在航天领域经过40年的拼搏,用比先进国家少得多的投入,取得了辉煌的成果。长征系列火箭以其高可靠性和低发射费进入了国际市场;返回式卫星、通信卫星和气象卫星等为我国的社会、经济、科技、军事的发展做出了重大...  相似文献   

13.
14.
15.
金壮龙 《中国航天》1999,(10):39-41
伴随着共和国50年的辉煌,上海航天科技工业走过了38年的发展历程。上海航天科技工业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海航天局(亦称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为主体,上海市300多家科研院所、工厂、大专院校等配套协作单位组成。上海航天局现有员工22万人。企事业单位30多家,其中研究所17家,工厂12家,公司10家和1家上市股份公司,分别承担防空导弹、运载火箭、应用卫星、宇航工程等航天产品的研究、设计、试验、试制和生产;汽车零部件、办公自动化设备、机电产品、家用电器等民用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以及进出口贸易、房地产开…  相似文献   

16.
17.
结合航天质量整顿,指出了产品质量现状,分析了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改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姜树凯 《中国航天》2010,(2):22-23,25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是保障技术创新高效开展的前提与条件。航天企业作为国家的战略型高科技企业,抓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切实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既是实现企业自身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切实担负起国家赋予的使命,履行中央企业职责的需要。充分认识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及作用,对于提高航天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热情及有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汪巍 《中国航天》1999,(3):20-22
1970年5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周恩来总理把参加卫星研制发射的科技人员、工人等介绍给毛泽东主席。东方红一号卫星升空,拉开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用自行研制的火箭发射自己制造的卫星的国家。1975年11月长征二号火箭将中国返回式遥...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