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不到两年后,欧洲的"罗莎琳德"漫游车将从名为"哥萨克舞"的一个俄制着陆平台上驶出,踏上火星的红色土壤。欧空局近期宣布用英国已故女科学家罗莎琳德·富兰克林的名字把定于2021年初登陆火星的一辆漫游车命名为"罗莎琳德"。罗莎琳德·富兰克林所开展的研究为后来确定DNA结构发挥了关键作用。2019年3月21日,欧空局官员又宣布将把"罗莎琳德"带到火星的着陆器命名为"哥萨克舞"。"罗莎琳德"和"哥萨克舞"一同构成了欧俄合作"外空火星"项目的第2阶段任务。该项  相似文献   

2.
截止到5月6日,经过长途跋涉,“机遇”号火星车已驶到一个露天足球场般大小的火星陨石坑边缘。这一陨石坑的潜在科学探测价值对火星车构成了“诱惑”,但该不该命令“机遇”号下到坑里去,目前美国宇航局科学家们还拿不定主意。  相似文献   

3.
火星素有"探测器吞噬者"之称,各国共向火星发射了15个探测器,但迄今只有5个着陆成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火星探测项目的主管道格·麦克奎斯逊在NASA总部表示:"火星经常向你扔出曲线球,误导你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2013年1月7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好奇号"火星探测器首次使用刷子将火星上一块岩石表面的尘土清扫干净。火星表面大部分都被红褐色的尘埃覆盖,为了判断哪块岩石值得进一步研究、比较适合钻探,科学家需要把岩石表面的尘土清扫干净,以详细观察岩石的质地和种类。同  相似文献   

5.
陈曦 《航天员》2012,(5):29-33
自2011年11月26日“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到成功着陆火星,共历时8个多月。它是“勇气”号和“机遇”号成功登陆火星后,NASA科学家开始研制的新型火星探测器,有望在火星探测方面迈出更大的一步。然而,从2004年“好奇”号火星科学实验室立项至最后登陆火星,共花费了8年多时间,“好奇”号火星车的诞生过程漫长而艰难。那么,NASA为何花25亿美元的巨资如此倾心于“好奇”号?它又是如何集各项先进技术最终应运而生的呢?  相似文献   

6.
正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中国迈出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奔向火星。这是"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执行应用性发射,成功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由着陆巡视器和环绕器组成,着陆巡视器包括进入舱和火星车。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后,"天问"一号探测器将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并择机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进行火星科学探测。  相似文献   

7.
谢懿编译 《航天》2011,(11):40-41
为了寻找火星上的生命迹象,美国航宇局选择了矿物丰富但却神秘的盖尔环形山作为价值25亿美元的“好奇”号火星车的着陆地点。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好奇”号是航宇局第一个承担搜寻火星上曾经宜居甚至目前仍有生命迹象的真正天体生物学任务的火星探测器。行星科学家们正在为这一有史以来最具有科学能力的火星车奔向火星而感到兴奋,但许多人也在为它发愁。他们担心航宇局正在把“好奇”号送往一个被地质学谜题所包围的地点。  相似文献   

8.
火星的极区有冰帽,这已经不是新闻。不过现在科学家相信,火星许多地方直到不久的过去都为冰所覆盖。从可能住有外星生物的星球,到一片死寂的干冷恶土,人类对这位老邻居的印象在不断建构又不断解构。科幻小说和电影也许是消遣,但对火星有错误认识的并不只有小说创作者。在科学界,一个个火星被不断"杀死",一个个新的火星又"活"过来。寻觅,改变,让人类火星的寻水之旅变得蜿蜒,曲折。  相似文献   

9.
"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实现了中国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绕"的目标,通过携带的遥感探测类载荷实现火星空间环境和表面环境的探测。文章通过与国外火星环绕探测器在探测目标、平台能力等方面的对比分析,介绍了"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的总体设计方案;同时,通过飞行过程的环境特点与任务剖面分析,给出了"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设计的技术难点与挑战。最后,进一步对技术特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1,32(4):58-58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将在2012年火星探测任务中,尝试用一种全新的令人惊异的技术使最大的漫游车降落在火星表面,科学家们希望借此了解火星能否支持生命存活。  相似文献   

11.
左永亮 《航天员》2012,(5):19-22
在25亿美元“好奇”号项目的实际预算中,大约有18亿美元用于“好奇”号本身及其科研装备的研制。正是巨额的资金投入,才打造出了有史以来最为先进的火星车。在完美着陆以后,“好奇”号将在火星上展开探索之旅,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好奇”号都有哪些“给力”的装备,使得它能在另外一个星球上所向披靡,完成使命。  相似文献   

12.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Exo Mars"火星漫游者"登陆地点目前已经初步确定,欧洲空间局的科学家选择了Oxia平原作为"火星漫游者"的第一着陆点。选择该处的原因是科学家发现这里有古老的干涸河道,曾经也是火星的一个主要流水区。Exo Mars"火星漫游者"发射时间为2018年5月,目前科学家仍然在考察潜在的登陆地点,如果发射时间推迟到2020年,任务可能会做出调整。因为那时火星和地球会再次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2005,(10):46-46
美国航宇局8月12日使用宇宙神5运载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了“火星侦察轨道器”(MRO)。项目首席科学家加文把该轨道器称为“科学搜索引擎”和行星监视器,而喷推实验室项目科学家朱瑞克则称之为气象卫星、地质勘探器和未来探测任务和侦察兵。MRO将为今年5年内要发射的两个着陆器打前站,为其确定潜在着陆区域。“凤凰”着陆器定于2007年发射,将着陆在火星极区,  相似文献   

14.
截止到5月6日,经过长途跋涉,“机遇”号火星车已驶到一个露天足球场般大小的火星陨石坑边缘。这一陨石坑的潜在科学探测价值对火星车构成了“诱惑”,但该不该命令“机遇”号下到坑里去,目前美国宇航局科学家们还拿不定主意。这个名为“持久”的陨石坑直径约130m ,据估计最大深度在2 0m以上。在5月6日举行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科学家们公布了“机遇”号从陨石坑边拍摄的一张陨石坑内部彩色全景照片。火星车项目首席科学家斯奎尔斯说,无论从科学价值还是纯粹从审美角度来看,这张照片都是迄今在火星表面看到的“最引人入胜的风景”。“机遇”号…  相似文献   

15.
郭亚光 《航天员》2010,(3):19-21
<正>备受世界瞩目的由俄罗斯组织、多国参与的国际大型试验项目——"火星500"模拟火星载人航天飞行计划(简称MARS500,火星500)的第三阶段——520天试验终于在各国专家与技术人员的精心筹划与准备后拉开了帷幕。包括3名俄罗斯志愿者、1名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天》2004,(3):45-45
欧空局1月23日称,其“火星快车”轨道探测器发现火星南极存在水冰。这是人类首次直接在火星表面上发现水。该探测器上的红外相机对火星南极地区上空水气中的分子进行了分析,确认了火星南极地区存在水。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火星快车”项目负责人说:“我们已确认在火星南极有水,不过不是液态的,而是冰冻水。这些水冰部分地裸露在火星表面上,并没有被由二氧化碳凝固成的干冰全部覆盖。”根据科学家以前掌握的资料,火星两极存在巨大的白色冰冠。过去一直认为这些冰冠全是二氧化碳凝固成的干冰。美国“奥德赛”火星探测器以前提供的数据只是…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天》2012,(11):65-65
NASA11月2日宣布,好奇号火星漫游车对火星大气进行的首次分析并未发现那里有甲烷。这一消息无疑会令那些期待在火星上发现生命的人感到失望。地球大气中90%以上的甲烷是由活体有机物产生的。科学家们渴望知道好奇号能否在火星大气中发现甲烷。但这辆漫游车上的“火星样品分析”(SAM)仪器在其首次大气测量中空手而归。科学家此前通过地面和太空设备在火星大气中发现过甲烷,但浓度非常低,约为亿分之一至亿分之五。  相似文献   

18.
NASA发射的这颗"凤凰"号火星探测器,质量为350千克,直径1.5米,高约2.2米,其中心是一个多面体仪器舱,仪器舱左右两侧各展开一面正八边形太阳能电池阵,跨度达5.52米。它与"火星极地着陆器"相比,最大的变化是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与"机遇"号及"勇  相似文献   

19.
正2021年5月15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终于踏上了着陆火星的征程,01时许,"天问"一号由停泊轨道转入火星进入轨道。3h后,环绕器与着陆巡视器分离,着陆巡视器独自奔赴火星。又3h后,着陆巡视器进入火星大气,开始气动减速。4min后,火星降落伞弹出,充气展开,开始伞系减速,又4min后,降落伞完成减速使命,与着陆平台分离,着陆平台进入动力减速阶段。1min后,着陆平台平稳着陆在火星表面。作为气动减速的主要装置,降落伞不辱使命,表现完美。"天问" 一号所用的降落伞由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研制。  相似文献   

20.
<正>"火星500"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程模拟载人火星飞行与登陆的计划,也是一项多国参与的大型国际合作项目。2009年11月底,我国启动该项目的志愿者招募工作。2010年5月18日,该项目最终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