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直齿齿轮机构齿面磨损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系统研究影响渐开线直齿齿轮机构齿面磨损诸因素的基础上,设计对应的磨擦轮磨损实验装置,提出运用实验方法测定主动磨擦轮表面的磨损量,确定磨损常数,并推导出可确定齿轮机构齿面磨损量及磨损寿命的估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影响瓦楞辊齿侧间隙的各参数的计算,分析发现了各参数影响齿侧间隙的规律,找到了控制齿侧间隙方法,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证微小卫星高分辨率遥感器相机的成像品质,需控制焦面组件的温度水平及温度稳定性,特别是焦面CCD光学探测器件的温度控制。首先提出以相变储能与超低刚度柔性导热索相结合的焦面组件精密热控方法,对相变储能装置与石墨柔性导热索的设计及参数选取进行详细介绍;然后,建立焦面组件的热仿真模型并进行温度计算;最后,在真空环境下进行了热试验。计算与试验结果表明,焦面CCD器件长期温度为15~18.5℃,工作温升速率为0.33℃/min,具有良好的温度水平与温度稳定性;热控补偿功率≤4.8 W,约为焦面组件发热功率的1/10,可节省卫星能源消耗,验证了焦面组件热控制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合理的选择刀具和加工方法,并巧妙的利用现有的设备,使得大直径镶硬质合金刀齿三面刃铣刀得以加工,并很好的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总结小模数齿轮珩磨的试验基础上对珩齿设备与工具、珩齿设备的调整与使用、珩齿精度与留量、珩齿精度的分析等作了介绍,同时附有必要的图表,对试验中所测得的主要参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大辐照面发散型电子枪是大型磁层亚暴环境试验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文章利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地磁场对地面低能电子辐照的偏转效应,分析了电子束流中心偏转距离和偏转角随地磁场强度、电子枪加速电压的变化规律,最后通过试验印证了数值计算结果。研究的结果对于研制应用于大型磁层亚暴环境试验系统的大辐照面发散型电子枪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螺旋锥齿轮副中大轮采用的半滚切法加工原理,提出一种螺旋锥齿轮建模方法,推导出内、外齿顶线方程。应用MATLAB求解齿顶线方程,将结果导入SolidWorks软件生成曲线,基于扫描切除特征得到螺旋齿面,建立了螺旋锥齿轮的三维实体模型。最后通过具体实例说明了实体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8.
基于螺旋锥齿轮副中大轮采用的半滚切法加工原理,提出一种螺旋锥齿轮建模方法,推导出内、外齿顶线方程。应用MATLAB求解齿顶线方程,将结果导入SolidWorks软件生成曲线,基于扫描切除特征得到螺旋齿面,建立了螺旋锥齿轮的三维实体模型。最后通过具体实例说明了实体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9.
对Rao喷管型面(一种最大推力喷管型面)计算方法进行改造,使之在附加了最大推力鸡束条件(给定喷管出口直径)的情况下确定最大推力喷管型面,用这个方法给出了与某个已知喷管型面有相同的结构约束条件的喷管型面,本方法不同于其它方法的根本特点是:能为喉部具有平直段的喷管计算最大推力型面,对给定喷管出口半径时的设计条件很适用。  相似文献   

10.
实体造型技术与固体发动机装药燃面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UG软件为开发平台,借助UG的实体造型功能,完成了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的设计、燃面推移模拟和燃面计算,通过比较计算所得的燃面变化曲线与实际试车曲线,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网状天线的反射面形状精度调整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刘明治  那柏 《宇航学报》2001,22(6):72-77
随着宇航事业的发展,网状展开天线的尺寸越来越大,对形面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特点是高频段),必须采用网面精度调整技术以满足反射面的精度要求。本文就辅助牵引面式网面精度调整技术的理论分析及调整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网面形状精度调整的基本理论公式及调整步骤,并对某样机进行了调整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文中的分析、公式、方法是正确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高通量卫星对反射面高精度型面和低成本要求,从碳纤维蜂窝夹层结构反射面在固化成型过程中的固化收缩变形角度出发,根据模具型面补偿原理,提出了反射面模具型面补偿设计方法,并基于六面体单元有限元模型和三维正交各项异性材料属性及三点边界约束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型面补偿后的铸铁模具加工得到的两米口径反射面型面精度达到0.096mm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为模具型面补偿和高精度反射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星载红外凝视相机信噪比计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移明  张伟  丛明煜 《宇航学报》2007,28(4):955-959
红外相机信噪比计算是衡量相机能否满足探测要求、评估系统总体指标是否合理的必要环节。从电子数角度出发,引入了计算空间红外凝视相机系统噪声与信噪比的方法,首先建立了完整的噪声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噪声源对探测能力的影响,并比较了电子数法与比探测率法计算信噪比的适用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点目标探测与面目标探测中影响系统信噪比的主要因素。最后,利用建立的电子数计算模型,分析了美国微型传感器技术集成演示试验(MSTI-3)系统对大气背景的测量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文章实现了一种使用物理光学(PO)计算雷达散射截面的算法。目标模型用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曲面建立,并使用等参数等弦长方法剖分为Ⅳ个四边形面元。在剖分面元上,使用Gordon方法将物理光学积分转化为闭合区域线积分。整个算法在保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有较高的计算速度。  相似文献   

15.
嵌金属丝两级药柱掺混燃烧下的内弹道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预示嵌金属丝端燃药柱和后翼柱药柱掺混燃烧条件下单室双推力发动机的内弹道性能,首先对高压段和低压段燃烧过程中的复杂燃面变化进行分析,获得不同增速比对应的燃面与基准燃面之间的关系。然后,考虑压强转级对增速比的影响,获得过渡段二者的关系,从而实现了整个燃烧过程增速比的无级变速,进而获得燃面退移规律,据此计算了这种类型装药发动机的内弹道性能。结果表明:计算值与试验曲线吻合良好,计算误差小于5%,证明了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和程序的可靠性。该方法可用于此类型发动机的内弹道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固液发动机燃面退移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快  潘科玮  赵瑜 《上海航天》2017,34(1):62-66
为获得固液发动机固体燃料燃面退移的控制因素和机理,开展了数值仿真和试验研究。建立二维轴对称计算模型,考虑燃料与氧化剂的混合燃烧和流动过程,计算得到了固液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温度、压强、速度和组分的分布,以及不同时刻固体燃料的燃面形貌。仿真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证明了计算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固液发动机的燃面呈现显著的非平行退移特征;燃烧室压强对燃面退移不均匀性的影响可忽略;控制燃面退移的主要因素是燃气传向固体燃料表面的热流密度,燃料表面的温度变化是宏观表现。在靠近喷嘴位置,燃面退移的热量传递主要受燃烧反应过程控制,而靠近喷管处燃面退移的热量传递主要受燃气流动过程控制。研究为固液发动机的装药优化设计和高效燃烧组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Optimus的涡轮气动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涡轮在理论设计和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利用多学科优化平台对涡轮进行气动优化设计的方法。首先运用UG/Grip技术对涡轮进行三维造型,然后利用试验设计方法建立计算试验样本点分布表,用商用软件进行各样本点的CFD计算及热-应力耦合分析计算,最后建立响应面模型,对其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涡轮效率比优化前提高5%。该方法为进一步提高涡轮的气动性能,减少损失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高超声速飞行器雷达散射截面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车竞  唐硕 《宇航学报》2007,28(1):227-232
为完善高超声速飞行器(HCV)雷达散射截面(RCS)的工程计算方法,综合应用几何光学法(GO)、物理光学法(PO)、等效电磁流法(MEC)等高频近似方法计算飞行器各散射中心的RCS贡献。结合理想二面角反射器RCS的经验公式,提出等效照明面积概念,并用于计算翼身组合段的RCS。采用后向面判别法和深度缓冲器算法分析面元之间的遮挡关系,计算了整个高超声速飞行器的RCS。计算结果与矩量法结果吻合,可满足工程分析和飞行器多目标优化设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就如何保证新一代导弹重要零件翼轴花键齿首齿位置精度达到±10’的机加工技术作了详细的阐述,着重就花键齿插齿过程中的工装定位、首齿位置精度的提高和测量方法进行了较为认真的研究。实践证明,该种插齿工艺方法能保证翼轴零件首齿位置精度的互换性,在具有类似的首齿位置精度要求的齿轮加工行业中有一定的先进性,并具有借鉴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某火箭发动机系统振动特性测试和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计算和试验两方面分别研究了某火箭一级发动机的振动特性。侧重介绍了模态试验和商业有限元软件在发动机振动特性快速分析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发动机三维有限元模型如何应用于全箭有限元梁模型。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