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节流装置测量气液两相流的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文丘里管、多孔孔板和V型内锥3种功能节流式流量计测量得到的气液两相流动态特性,采用高频差压传感器获取不同流型下的动态差压信号,利用AOK时频谱对差压信号进行分析,通过时频谱图研究不同流型下信号的时变特征。通过对典型的泡状流、弹状流、塞状流信号的实验分析表明:文丘里管在塞泡流存在较强的噪声信号,V型内锥在泡状流存在较强的噪声信号。多孔孔板具有很好的降噪效果,且多孔孔板能均衡信号的能量,信号能量分布较均衡。3种节流仪表均能很好地描述两相流定态特性,能够用于两相流流型识别及其它参数测量。  相似文献   

2.
富强  梁青阳 《航空计测技术》1999,19(1):18-19,22
小管径频差法超声波流量计的测量精度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因而获得较高精度比较困难。本文对影响小管径频差法超声波流量计测量精度的多种因素进行数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多年研制该流量计的实际经验,提出提高测量精度的措施及其方法。  相似文献   

3.
1引言差压式流量计作为流量计的一种形式,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以及其它原理的流量计的出现,有人认为差压式流量计是一种过时的流量测量技术。这种看法是很盲目的。为解决不同条件下,满足不同要求的流量测量问题,至今已经发展了利用各种物理原理、种类繁多的流量计——差压式、速度式、涡轮式、流体振荡式、超声波流量计、电磁流量计、科里奥利(科氏)质量流量计等等。高科技的发展在流量计上的体现,往往集中在电子(例如变送器等)、微型计算机、通信以及相应的软件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发展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大促进…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新型差压装置--内文丘里管的结构、测量原理、技术性能;根据差压式流量计的测量原理,建立了计算酸气流量的数学模型,并将内文丘里管流量计成功地应用于酸气流量的测量.  相似文献   

5.
均速管流量计流量系数数值校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较大口径均速管流量计的流量系数获取、校验十分困难的问题,采用仿真和实验结合的方式对有效长度为300mm的均速管流量计的测量特性进行对比研究。利用标准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在直管段充分发展流下,计算该流量计端面是否粗糙处理情况下的输出差压及流量系数等测量特性,结果显示端面粗糙处理对流量计测量特性影响很小。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对均速管流量计的流量系数进行了计算,并在实验室标准装置中对其特性进行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测得的流量计输出特性相似性较好,相对偏差可在±0.3%以内。该结果显示,对流量系数的数值仿真可为较大口径均速管流量计的校验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从理论和试验两方面研究了弯管流量管在环控系统试验中的应用,弯管流量管是一种离心式的差压流量计,流量与压力差具有对应性。应用现代计算机和高精度微差压测量技术,使得属于小差压工作原理的弯管流量管的差压测量难题得到了解决,理论和系统试验研究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发动机高空试验低流速进气条件下空气流量精确测量,减小进气导管气流附面层影响,弱化空气流量测量与被试发动机相关性。分析了单件/组合临界流文丘里喷嘴的工作特性,给出了组合临界流文丘里喷嘴(ACFVN)空气流量计算方法,依据给定试验发动机和高空舱尺寸设计了临界流文丘里喷嘴组合结构,得到了组合临界流文丘里喷嘴在高空舱应用的控制方法和测试布局。采用小尺寸喷嘴对组合喷嘴设计和应用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打开/关闭喷嘴数量和调节进气压力两种组合方式在高空舱内应用方法可行,测试布局满足测量要求,下游发动机进口截面气流紊流度优于0.3%,满足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8.
双发进气道抽吸试验系统及流量高精度测量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常规进气道试验方法存在流量测量精度低、综合试验能力差等诸多问题,及无法满足不同类型进气道在不同工况下开展性能试验的需要的状况,建立了一套应用于TBCC等双发发动机进气道风洞试验的抽吸试验系统及流量高精度测量技术.系统采用文氏流量计测量方法,以提高进气道流量测量的精度;采用在流量计末端直接加装中压环形引射器抽吸进气道主气流的方法,以满足不同类型进气道在不同工况下对吸入流量的需求;通过设计两套独立的管道系统并分别进行流量的测量与控制,以满足双发进气道不同工况性能匹配和耦合试验的需求.通过风洞验证试验验证了流量计的测量效果和引射器的引射能力,通过风洞应用试验验证了试验系统对不同形式进气道的综合试验能力.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系统测量精度高,引射抽吸能力和综合试验能力强,能全面满足各类进气道风洞试验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卫星推进系统气体流量探头设计中的几个问题,该探头适用微波量气体流量的测量,采用了差压式孔板流量计的原理,设计轻巧,使用方便,能够进行远距离无失真传输,方便了现场测试。  相似文献   

10.
正为应对压力校准标准和基准级精度测压仪表日新月异的需求,福禄克公司推出了Fluke750P系列压力模块产品。配用这48种精度模块,Fluke750P系列过程校准仪和725,726多功能过程校准仪可以完成表压测量、差压测量、双量程压力测量、绝对压力测量和真空压力测量等任务。Fluke750P系列产品专门针对新校准要求中给出的不同使用模式而设计。对于制药业应用和石油与天然气领域的密闭输送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火箭发动机液氢液氧低温推进剂流量测量新方法,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V锥流量计低温流体的测量性能。湍流模型采用Realizableκ-ε模型,空化模型为Schnerr-Sauer模型,并通过自行编写UDF程序,在能量方程中考虑汽化潜热等热力学效应的影响。获得了V锥流量计流出系数和压力损失系数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V锥流量计的测量误差。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一个雷诺数"稳定区",该区域内流出系数和压力损失系数基本为常数,液氢液氧和常温水对应的平均流出系数基本相等,且稳定区雷诺数下限值也基本相同;不同流体稳定区的平均流出系数对应的雷诺数范围差别较大,低温流体尤其是液氢的雷诺数上限值明显高于常温水。此外,空化较轻时,对流出系数和压力损失系数影响较小,当空化区域对锥尾低压口附近的压力分布产生较大影响时,则会导致流出系数迅速下降和压力损失系数增大。在稳定区对应的雷诺数范围内,液氢、液氧和水的质量流量均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其相对误差在±0.5%之内,尤其对于液氢和液氧,其在很宽的测量范围内也可以保持较高的测量精度,空化的产生亦对V锥流量计测量精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均速管流量计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力勇 《航空计测技术》2001,21(4):34-36,43
针对均速管流量计的总压及背压检测孔的数量和位置,检测杆的剖面形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详细介绍了均速管的几种结构形式,给出了实用流量测量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各种因素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最后对该产品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构想。  相似文献   

13.
双锥流量计流出系数特性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差压式流量计——双锥流量计,利用Fluent仿真软件与实流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索雷诺数、双锥直径比β对双锥流量计流出系数的影响规律。针对50mm管径,共加工了6个不同β值的双锥流量计。经过模拟计算,得到其流出系数与雷诺数有关,但在一定范围内趋于一个定值。此外,不同β值对流出系数的影响很小,在一定误差允许条件下可近似认为双锥流量计流出系数与β无关。进一步用实流实验验证了模拟结果的正确性,得到模拟计算的预测误差小于3%。  相似文献   

14.
为全面满足进气道试验不同工况性能匹配和相互干扰试验的需求,同时解决流量控制能力不足和流场畸变较大时流量测量误差大等问题,在FL-12风洞研制了一套双发进气道试验系统。采用光滑外形的整流罩和由蜂窝器、阻尼网组成的整流装置,以提高流量计的流场品质和测量精度;采用单台大流量柱形分布式引射器,以满足双发进气道流量需求;采用基于RTEX网络协议的控制系统,以实现节流锥位置的闭环控制和精确定位。通过校准试验和风洞试验验证了流量计的性能和参数,测试了试验系统的综合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流量计的流场均匀性相对于进气道有明显提升,在常用节流锥行程范围内,其综合测量精度可达到0.1%,同时能准确模拟进气道需要的吸入流量。因此,该系统能全面满足双发进气道风洞试验的需求,为飞行器进气道的设计和优化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5.
对四种壁面型流体剪切力测量差压计Stanton管,K型管,穴型管,及微孔表面差压管在湍流边界层条件下进行试验并对其结构特点进行比较表明,这四种差压计具有相同的特征,所测量的压差均为流量动量变化所致,其流体剪切力可以表示为τ=C△P^n,为避免对标定数据过于繁复的多段拟合,并使差压计能在较大测量范围内保持拟合公式的精度,各类差压管在与固体壁面铅垂方向上的尺度值应尽量低,微孔表面差压管结构复杂,灵敏度  相似文献   

16.
GPS 双基线载体姿态测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研究了采用双基线方案测量载体的姿态,利用GPS双差相位测量基线矢量,双差伪距观测值辅助解相位整周模糊,双频时引入空间变换缩小置信空间搜索次数,通过实例分析得出了正确解算相位模糊与观测次数、伪距测量精度的关系,并利用误差传播定律对姿态测量精度进行分析,结合卫星星历数据计算表明,在卫星运行周期内航向角和俯仰角平均测量精度在一定条件下优于2mrad.  相似文献   

17.
基于EEMD气液两相流差压信号时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气液两相流流动过程的动态特性,采用V形内锥作为测量装置,通过高频差压变送器获得不同流型下的动态信号,提出了一种基于总体平均经验模式分解(EEMD)的气液两相流时频分析方法。通过对不同流型下的气液两相流的差压信号进行分析,研究了气液两相流的流动机理,为气液两相流流型及流量的准确测量奠定理论基础。分析发现EEMD的抗混分解能力很好,可以准确地提取两相流差压信号的频率成分及其时变情况,为今后两相流的识别提供理论基础,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精确测量航空发动机高空试验低雷诺数进气条件下的空气流量,减小进气导管气流附面层影响,弱化空气流量测量与被试发动机的相关性,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分析了单个临界流文丘里喷嘴(CFVN)的工作特性,阐述了组合临界流文丘里喷嘴(ACFVN)空气流量计算方法。设计了适用于高空模拟试验设备(ASTF)的ACFVN结构,并对其气动工作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获得了ACFVN在ASTF上的设计和应用方法。研究成果对待建高空模拟试验设备完成ACFVN设计及后续在ASTF上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王瑞欣  郭亚军  屈鑫鑫  桂淼  毕勤成  高彬 《推进技术》2019,40(12):2710-2716
管内流态畸变对压差式流量计的测量精度有较大影响。在流量计的上游安装流动调整器,可以达到改善甚至消除流态畸变、提高测量精度的目的。为了研究流动调整器的整流效果及性能,选取竖直双弯头(90°布置)和半开阀门(50%开度)两种涡发生器来产生流态畸变,采用PIV测速技术,对管束式流动调整器、AMCA调整器和Zanker流动调整器三种流动调整器的整流效果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无流动调整器情况,三种流动调整器均能明显起到改善流态畸变的作用。其中管束式流动调整器和AMCA调整器可以有效地消除径向速度波动和漩涡流动,而Zanker流动调整器消除速度不对称分布的能力最强,同时带来的压力损失也最大。  相似文献   

20.
温度漂移是影响超声波流量计测量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算法上提出一种不受其影响的数学模型,以使相应的硬件简单化.该方法已应用在超声波流量计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