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厂自制WF-1是防止铜合金锈蚀和变色的高效能防锈油。在我厂铜网生产的工序间防锈已使用了十年多,生产实践证明,WF-1油可以确保铜网在半年以上的生产周期中不产生锈蚀和变色。此油在库存长期封存防锈中也使用了七年多,经油封的铜网可贮存三年不发生锈蚀和变色。 WF-1防锈油粘度小,是目前国产防锈油中粘度最小的,因此保证了涂油后的铜网、筘片在编网时不互相粘结。此油具有很好的启封清洗性、抗氧化性、重叠防  相似文献   

2.
复合材料在民机结构中的大量应用对航空复材制件的闪电防护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以VARI工艺为代表的复材液体成型技术愈发受到关注,常用导流网在VARI工艺中造成浪费也易引起质量问题,结合这两方面的需求,提出将闪电防护铜网用作导流介质,在表面应用类的航空复材制件的VARI成型工艺中,将铜网的闪电防护作用和树脂导流作用进行集成,并对闪电防护铜网在VARI工艺中的树脂导流作用进行了试验分析,研究了引入铜网导流后VARI制件的注胶情况、铜网层数对树脂渗透率的影响,以及制件最终成型效果和表面质量。本研究对于丰富复材VARI成型工艺技术手段,提升VARI工艺的综合经济性,进一步拓展VARI工艺在民机复材结构中的应用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钢筋锈蚀引起砼工程结构的裂缝、甚至结构的破坏,是使工程师们感到头痛的事,对于钢筋砼的抗蚀问题从来是十分关心的。现场和实验室的数据业已证明,在恶劣的氯离子环境中,不锈钢包覆钢筋及实心不锈钢筋在砼结构中具有极好的抗蚀性。该文不国外对不锈钢筋的研究成果作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表面铜网结构CFRP铣削加工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面铜网结构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作为防雷击材料在飞机制造等领域广泛应用,但铜网的加入对其加工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铣削表面铜网结构CFRP试验探究了不同切削参数对铣削力和切口粗糙度的影响并观察分析了刀具的磨损形式,初步得到了其铣削加工性能评价。  相似文献   

5.
三、在宇航系统σ_b≤1450MP_a的钢零件、铜和铜合金零件上的镀镉 1. 应用范围 非耐蚀钢零件的抗蚀。 耐蚀钢(铁素体、马氏体或奥氏体)以及铜和铜合金与其它金属产生的接触腐蚀(耐蚀钢镀镉前应先予镀镍)。为了提高铜和铜合金  相似文献   

6.
鉴于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具有抗蚀的优良性能,因而得到了广泛的。由于预应力砼或钢筋砼桥梁结构的损坏更多的是钢筋及预应力筋束的锈蚀引起,为了解决桥梁结构的锈蚀问题,经研究试验使用纤维塑料制品代替钢筋及预应力筋束取得良好的效果。该文着重介绍纤维增强塑料制品用作钢筋及预应力筋束方面的使用方面的使用情况及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延性雷电防护金属网是防护飞机复合材料雷电直接效应的重要方法,本文采用了数值仿真方法对雷电防护金属铝网和金属铜网在雷电流作用下的损伤进行了分析。并在实验室用模拟的联动的雷电流分量A、B、C*对金属铝网和金属铜网进行雷电损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值仿真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95 gm2的金属铝网和200 gm2金属铜网能对复合材料提供很好的防护。同时,本文通过对雷电损伤机理分析,总结金属网试验损伤比仿真分析偏大的主要原因是雷电流分量B、C*除了电阻热效应外,还有等离子体热效应。  相似文献   

8.
前言铜及铜合金零件表面极易变色和锈蚀,特别是具有严格尺寸要求的零件和机构元件,问题更为严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各厂普遍采用铬酸盐化学钝化工艺。部标HB/Z 5081-78和HB5064-77中详细规定钝化工艺的操作规范和质量检验。我厂产品中,各种铜合金零件占有较大比例,钝化工艺是表面处理的主要工艺手段。目前我厂生产说明书主要采用部标内容,质量检验也按部标规定执行。为使部标不  相似文献   

9.
几何参数对刷式密封泄漏和刷丝尖端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刷式密封的切片式三维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计算了刷丝所受的气流力并将其简化为较少量的一系列的集中力.基于力矩平衡和线性叠加原理,提出了气流力引起的刷丝尖端力、转矩的一种定量计算方法.1台刷式密封实验台和1只实验刷环被用于相关理论计算 的实验验证.基于上述理论计算,利用正交实验研究了刷丝长度、刷丝间隙、刷丝排数、安装角、刷丝直径和保护间隙对泄漏率、气流力、刷丝尖端力和转矩的影响.结果表明,总泄漏率及转矩的计算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各点误差均小于20%.刷丝直径、刷丝间隙、保护间隙及刷丝排数的对总泄漏率影响非常显著,安装角对转矩的影响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金属方孔网的结构尺寸(孔/丝)比值对开孔率过滤筛分及编织工艺的影响,并附英国标准BS481/1-1971工业筛网部分规格卡纬力,可供航空航天系统和化工等部门有关人员阅读。  相似文献   

11.
预应力砼结构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斜拉桥的广泛应用,且具有结构形式经济的虎性。拉索和锚具的高强度和抗疲劳特性以及抗蚀保护成为设计工程师设计的关键。该文着重介绍了近几年 来美国斜拉钢索的防抗蚀方面的新方法、新材料。  相似文献   

12.
前言一般测薄片细丝弹性模量的方法可分静力法和动力法,由于种种原因,静力法比动力法精度低,故薄片丝材往往采用动力学方法测量。在动力学的测试方法中,悬臂梁共振法由于结构原理简单,试样振动的激发和接收也比较方便,并能在同一设备上测出薄片和丝材两种形状试样,我们采用了这一方  相似文献   

13.
提高形状记忆合金丝工作频率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存富  陶宝祺  金江  熊克 《航空学报》1999,20(2):148-151
研究了提高形状记忆合金(SMA)工作频率的物理方法--研制细丝。给出了拉拔细丝的工艺流程,从理论上分析了在不同的加热和冷却过程中丝径与响应速度的关系,对2种丝径的SMA丝进行了性能对比测试。同时测定了2种丝径的SMA的响应速度。结果表明,丝径的减小对丝的相变性能,如最大恢复应变、最大恢复应力等影响不大,但可显着提高其动作频率。  相似文献   

14.
针对航空发动机中叶盘结构的共振分析问题,通过研究气体激励力和叶盘节径型振动在转子坐标系下的数学表达形式,利用叶盘结构共振时,气体激励力需要对叶盘系统做正功的条件,推导了叶盘发生共振时,节径数与转/静子叶片数应满足的关系式dm=kNv-nNb。通过3个数值算例对上述关系式进行了阐述:从气动功和谐响应分析的角度验证了当上述关系存在时,且激励频率等于结构固有频率时,叶盘系统会发生危害共振;同时指出,当上述变量不满足上述关系时,若激励频率等于叶盘结构的固有频率,也会引起部分叶片发生较大振动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航空钛合金紧固件丝材制造质量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钛合金紧固件因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飞机机体连接结构中。本文根据钛合金紧固件标准及其材料标准提出了对钛合金丝材的质量要求,并从国外材料性能入手,分析了保证其质量一致性的控制方法,阐述了钛合金紧固件丝棒材生产过程和自动化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6.
基于Al和NiO的冶金反应设计了圆柱面点阵电弧增材制造自生Al2O3铝合金粉芯丝材,进行了热分析;制备了直径1.2 mm的自生Al2O3铝合金粉芯丝材,研究了其工艺性能,分析了自生Al2O3的尺寸、形貌,并测试了单元杆的热导率和强度;利用该粉芯丝材在直径157 mm的圆柱面上成形了两层金字塔点阵结构。结果表明:Al和NiO冶金反应的最大反应速率温度为1 038.9℃,能够在电弧增材制造条件下可靠进行;粉芯中含1.5%NiO的铝合金粉芯丝材在电弧增材制造中电弧稳定、熔滴呈均匀小颗粒过渡、过程平稳、飞溅率小于0.74%。研发的粉芯丝材成形点阵单元杆表面粗糙度小于10.40μm,自生成了大量的密排六方α-Al2O3,尺寸在50~300 nm之间,与铝基体的界面结合良好;单元杆的热导率为103.68 W/(m·K),平均抗拉强度达到了288 MPa;成形的圆柱面点阵单元杆直径误差在±0.1 mm以内,倾角误差在±0.9°...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介绍了无氰镀镉钛合金工艺、电极过程、镀层结构分析、镀层氢脆性能和抗蚀性能试验以及生产应用情况,并对槽液的稳定性、镉钛电沉积过程和低氢脆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为使用和进一步发展该工艺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弹簧部标准修订组在综合了一些工厂的实践经验后,认为原弹簧部标准中对材料的抗剪模数G值的规定有不确切的地方,为了使修订后的标准能够比较准确地给出丝材的G值,我们走访了部内、外的有关单位。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目前要直接铡出钢丝的G值,还存在着较大困难,经研究讨论后决定采用“反推法”来测定螺旋弹簧丝材的G值。  相似文献   

19.
苏-27飞机是世界第一流的重型攻击机已形成人们的共识.随着前苏联战斗机从以前严格的保密控制,到80年代末以后的频频公开亮相,人们对俄制战斗机的研制水平有了重新认识.本文仅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对苏-27选材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主承力结构大量使用钛合金钛合金由于抗蚀性好、耐热性高而适于飞机大马赫数飞行时的气动加热和比强度高而利于结构减重等综合性能优点,在飞机和发动机上的应用呈上升趋势.美国在80年代以后设计的各种先进  相似文献   

20.
为揭示刷式密封磨损规律,针对其结构特点构建了刷丝磨损量关于时间的一阶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求解得到刷丝磨损量、磨损率计算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数值研究了结构和工况参数对磨损量和磨损率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结构参数对刷式密封磨损特性影响的灵敏度。结果显示:采用文中磨损计算结果进行的刷式密封考虑磨损效应的泄漏量计算结果与试验最大误差是778%,证明了计算模型的合理性。最终磨损量随刷丝直径、角度的增加而增大,刷丝高度、刷环内径对其没有影响。磨损率系数随刷丝直径、刷环内径的增加而增大,随刷丝高度、刷丝角度的增加而减小。结构参数对磨损总量影响的灵敏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刷丝直径、刷丝角度、刷丝高度和刷环内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