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欧洲发射"太阳轨道器",将近距离观测太阳极区 2020年2月10日,欧洲航天局(ESA)发射太阳抵近探测任务—"太阳轨道器"."太阳轨道器"最近将距离太阳仅60个太阳半径,即约0.28AU(约4.2×107km),将首次获取太阳极区的图像,对太阳极区进行近距离观测,并对日球层和太阳风进行详细测量,从而揭示日球层的产...  相似文献   

2.
太空新航线     
<正>"太阳轨道器"将由"宇宙神"5发射3月18日,美航宇局宣布选定由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宇宙神"5火箭在2017年7月发射"太阳轨道器"。发射将采用宇宙神5-411型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进行,发射费用约为1.727亿美元。"太阳轨道器"是欧空局和美航宇局的合作项目,旨在研究太阳及其外大气层。探测器将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透镜来观测太阳的大气层,并把这些观测结果同轨道器周围环境测量结果结合起来。它还将获取有关太阳极区的图像和数据。(江山)  相似文献   

3.
<正>NASA网站2017年4月24日报道,利用卡西尼(Cassini)探测器、两艘旅行者(Voyager)号飞船、恒星际边界探索者(IBEX)的观测数据,发现日球层(heliosphere)的形状可能为更规则的球形,而非之前普遍认为的长尾彗星形,相关论文发表在Nature Astronomy上。日球层包括太阳和受到太阳风影响的区域。当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到达日球层边界时,这些带电粒子有时会与星际介质(ISM)中的中性原子发生  相似文献   

4.
"界面区域成像光谱仪"(IRIS)卫星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太阳观测卫星,该卫星于2013年6月27日由飞马座-XL(Pegasus-XL)空射火箭从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任务目的是研究日地关系,探测太阳大气和日球层中的能量和等离子体的流动情况。  相似文献   

5.
太阳轨道器     
<正>"太阳轨道器("Solar Orbiter)是欧空局"宇宙愿景"计划最早发射的中级科研项目,大约在2017年发射,它也是2003年启动的"人类与日共存"(ILWS)国际空间合作计划最后一颗卫星,旨在研究太阳表面和大气,对发生在太阳系核心的高能过程进行近距离观测。"太阳轨道器"由欧空局19国与美国航宇局共同合作,任务的总预算约为10亿美元,其中包括提供并集成10台科学仪器,已及卫星的发射和运行费用。欧空局各成员国航天局负责研制观测仪器,NASA将负责发射相关事宜。2012年4月,欧空局授予阿斯特里姆英国公司一份价值3.9亿美元的合同,建造该探测器。  相似文献   

6.
正2月10日,欧空局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了全新的太阳轨道探测器,开始了飞向太阳的科学考察和冒险之旅。自古以来,人们对太阳就充满了崇拜。现代人类了解到太阳的真实面目之后,启动了一系列宏大的科学计划,太阳轨道器是其中最新的一个。奇特的轨道太阳轨道器的想法是2000年提交给欧空局的,欧空局的科学计划委  相似文献   

7.
空间扫描     
欧空局于 10月 13日批准未来空间计划 将在 2 0 0 8~ 2 0 13年实施 5个航天项目 ,即 2 0 0 9年发射 Bepi- Colom bo水星探测器 ;2 0 12年发射用于研究银河系结构、形成和进化的 GAIA探测器 ;与美国航宇局合作研制“激光干涉仪空间天线” (L ISA) ,它将首次对重力波进行空间观测 ;与美国航宇局合作研制“新一代空间望远镜”(NGST) ;研制“太阳轨道飞行器”,从而取代“太阳和日球层观测台” (SOHO)与“尤里西斯”(Ulysses)太阳探测器。我国定于 2 0 0 1年第 4季度发射第 2颗中巴资源卫星 与第 1颗中巴资源卫星相比 ,第 2颗中巴资源…  相似文献   

8.
新发现     
正月球南极陨坑发现神秘霜层目前,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研究人员使用月球勘测轨道器(LRO)观测到月球南极陨坑中的明亮区域非常寒冷,足以在表面结霜。陨坑中可能存在的霜层温度低于-163℃,该环境下水能够永久保存数百万甚至数十亿年时间。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3月14日,欧洲空间局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火星探测项目"火星生命2016"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向着火星飞奔而去。按计划,它要在2016年10月才抵达火星,在此之前,我们不妨探讨一下,欧洲人的这次火星探索都带了什么仪器。飞行过程"火星生命2016"实际上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被称为跟踪气体轨道器(TGO)的主任务平台(以下简称"轨道器")和被称为"再入、下降和着陆舱"  相似文献   

10.
"贝皮-科伦布"(BepiColombo)水星探测器(以下简称"贝皮-科伦布")是欧洲和日本的合作项目,是继美国信使号之后的第2个水星探测器。该项目包括2个探测器,一个是由欧洲航天局(ESA)研制的"水星行星轨道器"(MPO),用于对水星进行测绘;另一个是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研制的"水星磁层轨道器"(MMO),用于研究水星的磁层。ESA认为,它将是迄今为止欧洲最复杂的科学任务之一,将对水星展开最全面细致的探测,以揭示这颗行星的构成以及太阳对它的影响等。该探测器准备在2015年发射,总耗资约6.65亿欧元。"贝皮-科伦布"的主要研究任务包括:水星的起源与演变;水星的形成、内部构成、结构、地质形态与成份,以及水星表面的坑;水星大气层的构成与动力学;水星磁场的形成与演变,包括结构与动力学的演变;水星两极沉积物的构成与起源;验证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相似文献   

11.
<正>NASA网站2017年3月11日报道,俄美金星-D(Venera-D)任务联合科学定义小组(JSDT)举行工作会议,讨论金星探测任务的科学目标、有效载荷和飞行方案,并发布《Venera-D:通过开展金星综合探测拓展行星气候与地质学认知》科学评估报告。报告明确了Venera-D任务包含1个轨道器和1个着陆器。轨道器将在轨运行3年,主要科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8月12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用德尔他-4H(Delta-4H)运载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成功发射了"帕克太阳探测器"(Parker Solar Probe)。该探测器是首个飞进太阳日冕进行探测的航天器,其科学目的是研究日冕和太阳风,并对可能影响人类日常生活的空间天气进行预警。  相似文献   

13.
太阳同步(准)回归轨道卫星的轨道保持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中使用解析方法对太阳同步 (准 )回归轨道卫星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非球摄动、大气阻力摄动和太阳引力谐振等主要摄动因素对太阳同步 (准 )回归轨道卫星的影响 ,并以此为依据对太阳同步 (准 )回归轨道卫星的轨道保持方法进行了探讨。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该方法切实可行 ,可以为轨道设计和轨道控制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地月转移轨道研究的基本模型主要是限制性二体模型和限制性三体模型。在限制性三体建模下,基于轨道分类理论的地月脉冲变轨比传统的霍曼变轨节省了更多的燃料(至少13%以上)。单独的"地球-月球-飞行器"的限制性三体问题无法应用轨道分类的理论进行轨道设计,必须加入太阳。文章考虑了月球升交点赤经、黄白交角,以及正确的地月系统稳定流形的方向,整个"太阳-地球-月球-飞行器"系统拆分为"地球-月球-飞行器"的平面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和"太阳-地球-飞行器"三维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进行分析,并利用Matlab仿真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正>3.3木卫二木星系统任务(EJSM)□□木卫二木星系统任务是美国和欧洲航天局(ESA)联合探测外行星的计划之一,该计划的探测对象涉及木星和4颗卫星木卫二(Europa)、木卫三(Ganymede)、木卫一(Io)和木卫四(Callisto)。该计划包括2个探测器:一个是"木星木卫二轨道器"(JEO);另一个是"木星木卫三轨道器"(JGO)。前者主要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负责,而后者主要由欧洲航天局负责。  相似文献   

16.
正太阳轨道器运行的位置,是整个太阳系里环境最恶劣的地方之一。虽然最后确定的轨道比最初设计要离太阳远一点,但在最近的地方,太阳轨道器距离太阳也只有4200万公里。这个数字看上去挺大的,但只有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4。想想夏日正午的阳光是什么样的?而且地球外面还有厚厚的大气层。实际上,这个距离比金星到太阳还近。这颗太阳系最内侧的行星,最接近太阳  相似文献   

17.
正印度标准时间2019年9月7日01:38(北京时间2019年9月7日04:08),印度月船-2(Chandrayaan-2)探测器携带的"维克拉姆"(Vikram)着陆器开始进入动力下降阶段,尝试进行月球表面软着陆,但在距离月面约2.1km处失去联系。目前,印度称已经利用轨道器完成了对着陆器的定位和热成像,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9月24日,经过10个月的旅程,印度"曼加里安"火星探测轨道器(MOM)抵达火星轨道并成功进入近地点421.7千米、远地点76993.6千米和轨道倾角150度的环火星轨道,上面的彩色相机(MCC)很快将拍摄的第一幅火星照片传回地球。印度一举成为亚洲第一个成功实施火星探测的国家。"曼加里安"号的由来从某种意义上说,MOM是印度月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12月18日,美国航宇局发布了"月球勘测轨道器"拍摄的图片,从卫星角度看,地球似乎正在从月球水平线上"升起"。这是"月球勘测轨道器"去年10月在月面康普顿陨石坑上空134千米处拍摄的,图上大片棕褐色区域是撒哈拉沙漠和沙特阿拉伯,也可看到南美洲、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岸。拍摄此图相当不易,"月球勘测轨道器"运行速度为  相似文献   

20.
正"贝皮-科伦坡"(BepiColombo)是欧洲与日本合作开展的大型科学探测任务,目标是将欧洲航天局(ESA)研制的"水星行星轨道器"(MPO)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研制的"水星磁气圈轨道器"(MMO)投入水星周围的互补轨道上,分别对水星进行科学探测。该航天器以意大利科学家朱塞佩·科伦坡命名,他解释了水星的自旋轨道共振现象,并计算出了飞抵水星的途径和方式。ESA早在20世纪末就确立了水星探测计划。2008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决定加入ESA的水星探测计划。"贝皮-科伦坡"最初计划于2013年发射,后由于离子发动机等关键部件研制出现困难和更换火箭等问题,发射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