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正今年4月24日,是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纪念日,也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中国航天事业由此掀开崭新一页。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于1956年10月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之时。其后的十多年间,中国航天事业基本上处于打基础阶段,一方面引进和培养各方面人才,着手建立航天科技工业体系;另一方面,着眼于国防建设的  相似文献   

2.
正1引言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自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以来,历经50年的探索与发展,中国已陆续将多颗通信卫星送入轨道,形成了自己的通信卫星品牌——"东方红"系列通信卫星,技术和产品不断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  相似文献   

3.
1970年4月24日是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日。本文以东方红一号亲历者潘厚任的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当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太阳角计研制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4月24日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0周年纪念日。为了大力弘扬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激励新时代航天人在航天强国建设征程中砥砺前行,《中国航天报》全媒体平台近期策划推出主题为"铭记第一星精神永传承"的系列新闻文化传播活动。该系列活动包括:"说出你的故事·我与东方红一号"有奖征集活动、"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全景式口述历史主  相似文献   

5.
正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和"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4月23日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并就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加快航天强国建设向广大航天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要发展新一代运载火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东方红一号”卫星,标志着中国进入太空的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长征系列火箭发展成为由多种型号组成的大家族,具有了进入地球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等多种轨道的能力,为我国空间事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揭开了我国自行研制和发射各类应用卫星的序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东方红一号这个生机勃发的嫩芽,已长成参天大树.  相似文献   

8.
2008年10月,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简称空间中心)将迎来50华诞。值此喜迎所庆之际,我们谨向多年来关心和支持空间中心发展的各级领导、海内外所友、社会各界人士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斗转星移,春华秋实。在50年的变革与发展中,空间中心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实践系列卫星、载人航天工程、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和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等重大任务的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9.
正50年前,新中国第一代航天人在1970年的春天,发射了一颗名叫"东方红一号"的卫星,让《东方红》的乐曲响彻寰宇。50年后,这颗卫星仍在天际运行,沿着近地点高度约43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2033公里、轨道倾角约68.4度的椭圆轨道飞行。"中国第一星"上天,数十万人于天安门广场亲眼目睹  相似文献   

10.
正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于1958年提出研制构想,1970年成功发射。它的成功研制和发射,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奠定了中国航天事业前进发展的重要基础,开创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东方红一号卫星方案制定过程曾因政治、经济等原因相继经历了准备、论证、调整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太空探索》2010,(6):6-6
4月24日,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40周年纪念日。4月23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隆重举行纪念座谈会,回顾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发射的历程,畅谈我国航天事业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2020年4月24日是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50年前的这一天,中国第一个航天器,即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由中国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太空,它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自行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国家,开启了中华民族进军太空的征程。  相似文献   

13.
<正>4月24日,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40周年纪念日。4月23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隆重举行纪念座谈会,回顾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发射的历程,畅谈我国航天事业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计量保证工作是航天型号任务质量保障的基础,关系着型号任务的成败。主要介绍了航天型号任务中计量保证工作的现状和不足,结合航天型号任务的全流程工作,提出在型号任务各环节的计量保证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获得圆满成功,卫星按设计要求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地面对其实施精准测控,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仰望星空观看卫星过境,一曲嘹亮的《东方红》响彻寰宇、震动世界,中国正式开启了太空时代。50年后的2020年4月21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召开专题座谈会,隆重纪念长征一号火箭发  相似文献   

16.
正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准确入轨,为璀璨的星空再添亮丽,掀开了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航天人追星逐梦树丰碑的不朽篇章。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两弹一星"国家重大高科技工程的圆满完成,在中国航天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对于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路径、方向,宇航产业的研制理念和管理模式,一代代航天人的精神信仰和工作作风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五轩 《太空探索》2010,(4):39-41
重要事件往往会改变历史,而历史则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进程.从东方红一号发射到神舟七号在太空翱翔,40年间,中国空间技术实现了巨大转变,屹立于东方的中国已成为一个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大国,这与40年前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横空出世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8.
1970年4月24日,我国又一项重大科技项目取得突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推动和见证着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步……50年前,为响应党和国家关于创建和发展航天事业的号召,空间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的前身——航天504所应运而生。成立50年来,空间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几代航天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转战南北,三易其址,始终以富国强军为使命,始终秉承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致力于推动我国空间飞行器有效载荷技术的发展,先后参与了以东方红一号卫星、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三大里程碑为代表的1 50多颗(艘)卫星/  相似文献   

20.
<正>2010年是我国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四十周年。回顾四十多年前我有幸和我的同事们从事我国第一个人造卫星的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研制工作,深感这一成功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