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联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研究顶下小叶皮层在逻辑计算认知任务中起到的可能效应因果连接.以双侧顶下小叶激活区域为参考区域,利用PCA提取主要成分作为参考种子信号,计算其与大脑其余每个体素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并映射到全脑,形成Granger因果效应连接图.结果表明,顶下小叶将在逻辑计算任务下神经活动传播到额中下回、运动前区、扣带回等区域,同时受到枕叶视觉区、丘脑、壳核等区域神经活动的影响,得到了符合生理机制的脑功能效应连接网络.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P300字符输入系统信号通道多、计算量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利用贝叶斯框架下组稀疏约束的P300信号识别算法来提高脑控机械手效率的方法。首先利用能使字符按行列方式闪烁的计算机界面对受试者的视觉系统产生刺激,同时使用自采集设备记录脑电信号。之后在贝叶斯框架下建立基于P300的BCI解码模型,同时完成P300特征检测和脑电通道选择,避免了大量的交叉验证,提高了字符输入效率。然后根据P300字符识别结果,将其转化为对应的机械手命令,通过以太网通讯方式传输给机械手,最终完成对机械手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方法能有利于提高P300信号特征检测的准确率和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一种仿鹰眼视觉特性的雾霾天气下无人机编队目标检测算法。通过模拟鹰视网膜中ON和OFF通路的视觉信号处理机制,对大气光与透射率的值进行估计从而复原雾霾图像。同时利用鹰视觉系统的颜色拮抗机制与对比度敏感函数提取除雾图像下的目标特征,模拟中央-周边结构感受野特性对特征进行整合,最后通过随机森林算法生成目标显著图以进行目标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检测出雾霾天气下无人机编队场景中的无人机目标,与其他传统方法相比,本文算法具有更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时-频法研究5 Hz频率先刺激前、光刺激中平均脑电信号θ波能量百分比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光刺激中能量百分比在前额(F8)、顶部(P4)、中央(C3)、颞区(T6)和枕部(O2)均有显著性增加.在枕部(O2)区域光诱发最初20 s内α波能量百分比从45%下降到30%,θ波能量百分比从25%上升到35%,θ波能量百分比呈上升趋势;中间20 s内,θ波能量百分比呈下降趋势,最后20 s,θ波能量百分比恢复到基线.以上结果说明在20~30s,5 Hz频率光刺激能够驱动脑电信号从优势脑波α波转向以θ波为主.对研究低频率光诱发响应,应用时-频脑电波能量百分比方法是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视觉空间能力是从事飞行职业所必需的,飞行员视觉空间认知特征与其飞行能力存在内在联系,空间认知能力可作为飞行学员评估预测飞行能力的重要参考指标。本文首先介绍了视觉空间能力结构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结构因子探讨的方法思路。然后,文章详细论述视觉空间能力预测检验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了目前实验手段存在的一些问题,强调虚拟现实技术实验手段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的综述探讨为今后视觉空间能力的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及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激波绕楔形物体的流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数值计算方法和数值干涉技术并结合实验干涉图片,分析了激波过拐角绕楔形物体运动的流场.并采用数值彩色干涉技术,将数值计算结果转换为彩色条纹编码的数值干涉图,并与实验干涉图比较,可以辨识过激波发生跳跃后的干涉条纹的位移数,从而确定实验干涉照片的密度场.数值计算采用显式二阶迎风TVD格式.采用数值干涉技术将计算密度场转化成数值干涉图与实验干涉图进行了比较,检验了数值结果的可靠性.数值计算结果显示了包括激波、接触间断和旋涡在内的详细的流场结构,与实验相比,更为细致地刻画了流场演变过程的细节.通过数值计算结果观察到激波传播到旋涡中心附近并没有发生明显耗散,旋涡上半部的激波得到减速,下半部分的激波得到加速.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视频显著区域检测方法运算量大且难以处理包含复杂运动的视频,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时空模型的快速显著区域检测方法.该方法用一种新的模糊聚类算法对特征点的运动轨迹进行无监督聚类,对不同运动类型进行分类.在复杂运动情况下,该算法通过计算优化的聚类中心的个数以获得运动类型数,再将异常数据剔除后,生成运动显著图.而在空间显著区检测方面,则利用反差模型以及Gabor滤波器获得图像的静态显著图.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一种基于运动优先思想的时空混合方法,将运动和空间显著图动态合成视觉显著图.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视频显著区域,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平均耗时更少且更方便.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总结和分析现有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部件工艺装备协调系统图的确切定义,系统地归纳了图表的作用和内容,并提出了按图中各类对象及其相互关系的实质确定相应形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改进Faster-RCNN的机场场面小目标物体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应用于机场视频监控中的卷积神经网络方法存在小目标物体识别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Faster-RCNN并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在线难例挖掘的机场场面小目标检测算法。该算法采用ResNet-101作为特征提取网络,并在该网络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带有上采样的"自顶向下"的特征融合模块,以生成语义信息更加丰富的高分辨率特征图。并在网络训练过程中,采用在线难例挖掘的训练策略使模型更加鲁棒地对小目标样本进行定位。最后,手工构建了一个包含5 982张图片的机场数据集,用于检测模型的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算法显著提升了机场场面小目标物体检测的准确率,且使整体平均检测准确率达到了80.8%,该结果高于其他先进的目标检测模型。  相似文献   

10.
在计算机视觉中,局部被遮挡物体的识别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RG(关系属性图)模型识别局部被遮挡物体的新算法。由于关系属性图对图像遮挡、噪音或者二维几何引起的变形都是稳定的,所以用ARG模型能够识别那些由于局部被遮挡或其它原因引起的丢失特征的物体。该算法如下:首先,根据模型和图像特征之间的局部和整体的对应性约束,在图像中选出有限数量的侯选子图。其次,基于在关系向量空间中的误差分析,使用投票方案对丢失的特征进行迭代检测,丢失的特征全部被检测出后即可进行匹配。最后用实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利用影像技术对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大鼠模型的脑形态与功能信息进行了系统研究。利用磁共振(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MRI)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MRA)获取PD大鼠脑部形态影像资料,利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1H—MRS)及CT灌注(CTperfusion,CTP)成像获取波谱及血流变化等功能影像学资料。研究结果表明PD大鼠在形态上影像无特征性异常,在功能影像学纹状体存在局部脑血流降低和波谱变化。  相似文献   

12.
由于在实际磁共振成象系统中,只能得到有限的频谱数据,利用传统的FFT方法重建磁共振图象,将导致截断的伪影和低的分辨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R模型的最大熵磁共振成象算法,利用AR模型外推未知频谱数据,替代了FFT方法的填零法重建,并利用了BURG算法中的AR模型参数计算的有效性,不仅消除了截断伪影、抑制噪声、提高了分辨率,而且使重建时间与FFT方法相当,完全适用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因遗传突变作用引起皮下脂肪组织缺失可导致脂肪萎缩。本文利用7T小动物磁共振仪对seipin鼠进行了活体无损显型的研究。通过伪彩及加权图像融合技术对采集的seipin鼠和野生鼠图像的处理,可清楚观察到seipin组老鼠的脂肪组织明显少于野生组。同时利用自行开发的7T小动物三维可视化系统中的stroke—based分类方法可方便提取感兴趣组织。为了对两组老鼠的脂肪组织进行定量比较,利用t检验对两组老鼠总的脂肪组织、皮下脂肪及内脏脂肪占总体积的比例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表明,seipin组老鼠的脂肪组织及皮下脂肪明显少于野生组,但在本次实验中没有发现两组鼠在内脏组织中脂肪含量存在明显差异。7T小动物磁共振仪为活体研究seipin鼠的显型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磁共振成像过程中,患者的轻微运动就会使扫描数据发生相位偏移,从而使重建图像含有运动伪影,降低成像的质量。严重的伪影会影响医生对病灶的精确定位。本文利用遗传算法高度并行、随机和自适应全局寻优的特点,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刚性平移运动伪影修正方法,逐次修正扫描信号在K空间中已偏移的相位。实验表明,基于遗传算法的修正方法,能有效校正扫描数据的相位偏移,达到抑制运动伪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中风患者康复期间大脑皮层功能激活区和运动皮层网络连通性的变化,以5名左侧大脑皮层有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其发病后的第2,4,8和16周进行功能磁共振检查。利用SPM5软件对患者左、右手握拳任务下的图像进行分析,得到大脑运动皮层激活图。利用激活区域提取大脑运动皮层网络并计算其结构和功能特征以反映网络连通性。研究结果显示,在握拳任务下,损伤侧大脑半球与非损伤侧大脑半球相比,具有较多的激活区和较低的激活程度;运动皮层网络随着患者的逐渐康复表现出整体上较强的独立性和运动区域间较强的依赖性。研究有助于理解康复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PYD-1型叶片振动疲劳试验器是根据电(磁)涡流原理研制的一种新型疲劳试验设备。其工作频带宽、高频特性好、系统中引进串联电容谐振方案,功率消耗明显下降。在疲劳试验技术方面开创了一种新的激振方法。 本文阐明了电(磁)涡流激振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叙述了磁路分析与结构设计、电容谐振方案、振幅自动控制与遥控监视等。最后,介绍了用该设备对发动机叶片进行的振动疲劳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磁-光/涡流成像技术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磁-光成像(MOI)技术使涡流检测技术得到了新的进展。本文运用磁-光/涡流成像的有限元模型对典型的飞机构件缺陷(如连接飞机表面两个铝层的紧固件下面的裂纹)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其磁场垂直分量的变化对这种结构来说是相当灵敏的,采用MOI技术可以用来探测隐藏在紧固件帽下面的缺陷。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非正定矩阵对水分子扩散张量导出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计算扩散张量导出量的优化算法。采集5位健康志愿者脑部磁共振扩散张量图像,沿25个方向施加强度为40mT/m的扩散敏感梯度磁场,扩散权重值为1000s/mm^2,求解超定方程,得到了各体素的二阶扩散张量。在灰质区域非正定矩阵较少,在胼胝体的膝部和压部发现大量非正定矩阵。由于这些非正定矩阵的影响,使用常规算法得到的平均扩散率和各向异性分数分别被低估和高估。为此修正了常规算法,使用矩阵特征值的绝对值计算扩散张量导出量。结果表明,由修正算法得到的扩散张量导出量图像的鲁棒性及可靠性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去噪方法在降低噪声的同时会模糊图像边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二进小波变换的噪声抑制新算法.利用小波系数的区域相关性,将要处理的小波系数置于由它周围的系数组成的可变窗口内,由窗口内所有小波系数的值来决定该系数的处理方式.由于离散小波是非平移不变的,因而重构过程中会出现人工噪声.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本文采用了具有平移不变性的二进小渡变换.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之传统去噪方法有更高的去噪精度,可以有效降低噪声,同时较好地保持图像细节和边缘信息.  相似文献   

20.
The primary resonance of a single-degree-of-freedom (SDOF) system subjected to a harmonic excitation is mitigated by the method of optimal time-delay feedback control. The stable regions of the time delays and feed- back gains are obtained from the stable conditions of eigenvalue equation. Attenuation ratio is applied for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vibration control by taking a proportion of peak amplitude of primary resonance for the sus- pension system with or without controllers. Taking the attenuation ratio as the objective function and the stable regions of the time delays and feedback gains as constrains, the optimal feedback gains are determined by using minimum optimal method. Finally, simulation examples are also pres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