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一直是您的主要研究领域,请您谈谈国内外这2个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葛昌纯: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现如今,先进陶瓷材料的不断发展对于促进信息、能源、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等技术领域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人说21世纪是先进陶瓷材料的世纪,  相似文献   

2.
防弹陶瓷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志杰  吴燕 《宇航材料工艺》2000,30(5):10-14,23
综述了防弹陶瓷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两种典型的防弹陶瓷。对于Al2O3防弹陶瓷着重于复相结构的分析;对于B4C着重于烧结工艺及陶瓷性能方面的概述。并对防弹陶瓷今后的发展进行了预测,列举了几种较新的防弹陶瓷材料并提出了将纳米复相陶瓷用于防弹方面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防弹陶瓷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防弹陶瓷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两种典型的防弹陶瓷。对于Al2O3防弹陶瓷着重于复相结构的分析;对于B4C着重于烧结工艺及陶瓷性能方面的概述。并对防弹陶瓷今后的发展进行了预测,列举了几种较新的防弹陶瓷材料并提出了将纳米复相陶瓷用于防弹方面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20多年来,航空结构陶瓷领域最重要的进展之一是研究出与氧化物、硼化物陶瓷性能迥然不同的氮化硅、碳化硅陶瓷材料,实现了较高强度、较高可靠性和较高的热震抗力,并且能制造出复杂的形状,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能合理地设计出复杂受力的零件。因此,重新激起了人们把结构陶瓷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的兴趣。 一、航空结构陶瓷的性能特点 与高温合金相比,结构陶瓷的使用温度提高了200~250℃。在非冷却情况下工作温  相似文献   

5.
新型无铅压电陶瓷Bi0.5(Na0.82K0.18)0.5TiO3-LiNbO3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传统陶瓷制备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无铅压电陶瓷材料(1-x)Bi0.5(Na0.82K0.18)0.5TiO3-xLiNbO3(BNKT-LNx).研究了LiNbO3对BNKT-LNx陶瓷晶体结构、显微组织和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组成范围内陶瓷材料均能够形成纯钙钛矿固溶体,LiNbO3促进陶瓷品粒生长.陶瓷介电温谱存在两个反常峰,随LiNbO3含量增加低温反常峰向低温移动,εm降低,介电弥散相变特征越明显.在x=0.01时该体系陶瓷压电性能达到最大值:d33=195 pC/N,kp=0.336.  相似文献   

6.
通过大量的正交试验,研究陶瓷材料在低速下的磨削性能,优化陶瓷磨削参数,对于丰富陶瓷磨削理论,指导实际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陶瓷多孔毛细渗油火焰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是用陶瓷制作的多孔毛细火焰稳定器作渗油燃烧研究的总结.首先,对陶瓷的优缺点进行了简要地分析,并论述了它的应用前景.认为陶瓷材料不仅可以用来制造空气喷气发动机燃烧室的一些零部件,而且会带来明显效益.其次,介绍了所作多孔毛细陶瓷稳定器火焰稳定性能实验研究结果及简要的分析,由于连续的毛细渗油蒸发作用使得火焰稳定边界大大加宽.  相似文献   

8.
聚合物前驱体转化法可使用聚合物的成型加工工艺实现陶瓷材料的加工制备,在高性能陶瓷和复合材料制备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3D打印技术在陶瓷前驱体成型中的应用为制备复杂结构陶瓷制件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本文从3D打印硅基陶瓷前驱体树脂体系、打印技术及其应用等方面,系统总结了近年来3D打印制备SiCO、SiCN、SiC及含B、Zr等元素硅基陶瓷材料前驱体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指出了3D打印陶瓷前驱体面临的挑战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高熵陶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熵陶瓷是一类新兴的陶瓷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从高熵陶瓷的定义出发,通过概述固相反应法、前驱体热解法以及放电等离子烧结法等高熵陶瓷制备方法,介绍了合成高熵陶瓷的工艺流程;并且详细阐述了近年来高熵氧化物、高熵碳化物、高熵二硼化物等体系的高熵陶瓷的研究成果,对不同体系的高熵陶瓷的特点和应用前...  相似文献   

10.
高可靠性陶瓷轴承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瓷轴承具有长寿命、耐高温、耐腐蚀和超高速等优异的综合性能,已经在航空航天及装备制造领域中得到应用.介绍了陶瓷轴承的发展背景,归纳了陶瓷材料技术研究进展,概括了陶瓷滚动体毛坯和成品的无损探伤技术和方法,阐述了陶瓷滚动体表面低损伤加工的必要性,探讨了陶瓷轴承的润滑行为和热行为,提出了陶瓷轴承的失效模式和设计准则,分析了陶瓷轴承的结构和性能设计方法,给出了部分典型应用和极限性能试验情况,展望了高性能陶瓷轴承技术的发展趋势.为继续深化陶瓷轴承技术研究、攻克极限工况下的陶瓷轴承关键技术、发展面向工况的轴承设计制造技术、实现高性能陶瓷轴承的技术转化和推广应用、解决高端装备的公共轴承技术难题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多孔陶瓷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了多孔陶瓷材料传统的制备工艺方法,比较了不同方法之间的优缺点。列举了获得特殊孔结构的新型工艺方法,这些方法均能明显地改善多孔陶瓷的性能。概述了多孔陶瓷的力学性能、渗透性、隔热性能等的表征方法,并对今后的研究前景和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压电陶瓷电疲劳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疲劳是压电陶瓷材料应用于各类驱动器的主要障碍,也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从电疲劳现象、电疲劳机理、影响因素等三个方面简要综述了近年来在压电陶瓷电疲劳研究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陶瓷基复合材料在轻质装甲结构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陶瓷基复合材料在抵抗弹体撞击时的表面驻留性能,进而探索其抗弹性能,旨在丰富和完善陶瓷基复合装甲材料的抗弹机理。采用数模模拟方法对弹体撞击SiC-Al陶瓷基复合材料表面驻留过程开展了深入研究,探索了复合材料的表面驻留行为,对比分析了复合材料和陶瓷材料表面驻留过程中应力水平和损伤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表面驻留耗能为845J,比B_4C、SiC、AD99Al_2O_3陶瓷材料分别提高约46.0%、30.2%、35.7%;完全损伤的复合材料仍具有较一般陶瓷材料更高的承载能力,延长其驻留持续时间;复合材料损伤演化形式与陶瓷材料差异较大,导致损伤耗能占总驻留耗能的比例达到23.9%,比陶瓷材料提高了2倍多。  相似文献   

14.
高温天线罩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44,自引:8,他引:4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目前主要几种高温天线罩材料体系,包括氧化铝陶瓷、石英陶瓷、微晶玻璃、纤维增强二氧化硅基复合材料、纤维增强磷酸盐基复合材料以及硅氧氮陶瓷材料的研究发展和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5.
氧化铝陶瓷与金属连接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Al2O3陶瓷与金属的焊接是Al2O3陶瓷材料得以发展和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对Al2O3陶瓷与金属的连接方法作了综述,论述了不同连接工艺对其连接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陶瓷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的应用背景,介绍了国外陶瓷材料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相似文献   

17.
1 高级结构陶瓷的发展和商业市场 高级结构陶瓷材料在陶瓷材料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利用陶瓷的优越物理性能研制的高级结构陶瓷材料在地面武器系统、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刀具、模具等领域的应用不  相似文献   

18.
功能梯度陶瓷作为能够兼顾结构和功能的新型陶瓷材料,其材料组成和性能可以根据需要呈现连续的梯度变化,因此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激光定向能量沉积技术克服了传统陶瓷制备方法在烧结变形及过渡界面明显的局限性,能够实现功能梯度陶瓷材料性能的区域可控制造。然而采用定工艺参数成形时,功能梯度陶瓷不同组分的性能无法同时达到最佳,因此就扫描速度对Al2O3–ZrO2梯度陶瓷中各比例复合陶瓷材料的影响规律展开了研究。在确定各比例复合陶瓷优选扫描速度的基础上,实现了Al2O3–ZrO2梯度陶瓷的变参数优化成形。结果表明,低速扫描条件下(200 mm/min、300 mm/min),α-Al2O3柱状晶定向生长倾向明显,但高ZrO2含量(质量分数)复合陶瓷材料宏观裂纹明显。扫描速度逐渐提高有助于晶粒尺寸减小,但过高的扫描速度(400 mm/min、500 mm/min)导致样件内部ZrO  相似文献   

19.
微波加热技术将使陶瓷工业发生革命性的改进。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正在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微波加热技术不但使陶瓷材料的强度高过常规烧结法产品,而且使陶瓷材料的制造时间缩短、制造成本降低。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科技人员开发出了用微波均匀一致地加热大型的和形状不规则的陶瓷零部件的新方法。他们在真空或大气压条件下使陶瓷零部件迅速地加热到1600℃以  相似文献   

20.
陶瓷/金属的连接工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先进的制造业中,陶瓷/金属连接构成的复合件作为结构材料可以获得金属、陶瓷的性能互补,并降低复合材料制造成本。本文介绍了各种连接方法的机理及特点,并重点讨论了对未来先进发动机的高温结构复合材料部件制造有重要意义的陶瓷/金属钎焊及自蔓延高温合成(SHS)焊接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