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冲击多斜孔壁复合冷却中冲击孔与多斜孔相对开孔位置变化对换热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冲击孔与多斜孔偏距位置变化,两壁狭缝中冲击效果变化显著,多斜孔冷侧壁面冲击换热系数分布规律发生相应变化。偏距位置的变化会使得冲击孔两侧多斜孔抽吸作用不对称,导致位置较近的多斜孔侧涡漩难以形成,削弱了换热效果。当多斜孔在冲击孔两侧对称分布时,总体换热效果较好;而非对称分布时,有利于局部换热增强。  相似文献   

2.
叶片前缘有气膜孔的冲击冷却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确定涡轮叶片前缘阵列射流冲击到穿孔靶面的传热特性,本文采用六个放大比例的模型,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在广泛的实际有兴趣的参数组合范围内,分别对各种模型,获得了压力损失和N_u数与射流雷诺数的关系式。这些组合参数包括:射流雷诺数,叶片前缘曲率半径与孔径的比,射孔间距与孔径的比以及射流冲击间隙与孔径的比。并利用实验数据,分析了各项几何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激波在不同密度介质上的交互作用在可压缩湍流上具有重要的基础价值。激波在界面上的作用会引起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激波不正规折射时,流场存在更多复杂的涡。研究马赫数为1.23、1.41的激波在初始倾角β=60°的Air/SF6界面上非正规折射的情况。入射激波的切向冲击和法向冲击的相互作用,在界面处产生涡,折射波在壁面发生马赫反射。利用阴影显示技术,给出了界面演化和混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5.
利用激光冲击强化提高均压孔结构的疲劳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激光冲击强化的方法提高均压孔部位疲劳寿命的可行性.使用流水约束层和铝箔涂层,利用波长为1 064 nm,脉宽为20 ns,能量为35 J,光斑直径为5 mm的YAG激光器对试样进行了激光冲击强化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均压孔部位疲劳寿命.利用扫描电镜对试样断口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并对疲劳寿命提高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航空燃油成本占航空公司运营显性成本的近三分之一,其巨大消耗也是导致能源需求紧张和制约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加上当前俄乌战争和新冠病毒感染疫情蔓延,本就艰难的航空公司对航空燃油价格波动更加敏感,因而对航空燃油需求进行科学预测就成为应有之义。文章在对上述因素冲击航空燃油进行定性分析基础上,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判定单个事件对我国航油需求的具体影响,然后采用指数平滑法与ARIMA模型对我国民航燃油需求进行预测。实证结果表明:单事件冲击影响均显著;自进入2022年下半年以后,我国航空燃油需求将表现出稳中上升态势。上述结论为国家民航局进行市场调控和中航油公司通过航空燃油期货对冲价格波动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NOPD中微小颗粒之间的相互碰撞,以两端自由的等截面梁为研究对象,采用赫兹接触理论建立了多颗粒垂直冲击减振理论模型.进一步对颗粒的运动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得到了梁受到多颗粒冲击时的振动响应,籍此研究多颗粒的冲击减振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多颗粒垂直冲击时对其活动间隙值不敏感,在较大的范围内仍然有较好的减振效果,而且不会出现单冲体间隙选择不当增大系统振幅的现象.对梁中高频段(2500~6000Hz)模态的减振效果明显高于低频段(2500Hz以下)的模态,这说明多颗粒垂直冲击对系统中高频段的振动有更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建立的三维多相流模型及间接耦合多物理模型(热电耦合和热流耦合),以螺旋孔电解加工为研究对象,对电解加工间隙中的电场、流场、温度场进行分析,掌握间隙参数变化规律,包括间隙电解液的流速与温度、间隙氢气气泡率分布、材料表面电流密度分布等。进而对影响材料去除的主要因素——电导率进行研究,确定了电导率在整个加工间隙内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材料去除的影响,并提出了增加电解液出口背压以改善工件材料去除的一致性。最后,在搭建的实验平台上进行螺旋孔电解加工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一种高精度航空结构多主体协作冲击定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结构冲击载荷定位的精度和实时性,针对声发射和逆问题分析两类方法的优点和不足,结合多主体技术提出了一种高精度航空结构多主体协作冲击定位方法.两类冲击定位方法自主并行工作,通过黑板协作融合,彼此通信交互消息,参考优化定位结果,保证位置精度的同时提高了实时性.在大型航空铝板上的实验表明,该冲击载荷定位方法快速有效,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弹性力学的复变函数理论,用多保角变换的方法,导出了含有任意多个椭圆孔的无限大弹性板多复变量应力函数的表达式。每个孔的大小、位置和孔边作用的载荷均为任意指定。板的无限远处作用有和坐标轴方向一致的均匀拉压载荷P_x,P_y和均匀剪切载荷P_(xy)。并在孔边进行复Fourier级数展开,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应力函数的未知系数,从而计算弹性板的应力场。编制了相应的FORTRAN77标准化程序,进行了考题和算例分析,给出了级数的收敛状况和孔边周向应力的分布图。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多传感融合的自动钻铆孔位在线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获得飞机壁板自动钻铆中孔位的实际位置和法向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和激光测距多传感器融合的孔位在线测量方法,该方法可以实时获得钻铆任务的孔位偏差修正量,从而保证壁板钻铆质量。首先,通过建立视觉和激光测距传感器与钻铆机参考坐标系间的映射关系,获得了钻铆孔位在线测量的多传感器融合模型,给出了孔位位置和法向的在线测量原理。然后,为了简化标定过程和提高标定精度,设计了一种同时适用于视觉和激光测传感器的标定板,给出了位置和法向测量的标定方法。最后,测量试验表明,多传感融合的在线测量方法孔位测量位置误差≤0.2 mm,法向误差≤0.3°,能够满足飞机钻铆孔位测量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2.
多腔体气囊式回收系统的着陆冲击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深空探测气囊式回收系统的结构特性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多腔体气囊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的构造思路。然后引入一维流管理论描述子气囊之间气体流动的通气孔。最后通过气囊式回收系统着陆冲击过程的仿真分析了通气孔面积对系统着陆缓冲性能的影响,验证了通气孔模型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动力学分析模型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出气囊式回收系统的着陆冲击过程,分析出回收系统的各项工作参数或环境因素对系统着陆缓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高速冲击射流中的涡结构和冲击单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冲击射流广泛应用于短距、垂直起降飞行器(STOVL)等航空航天领域,然而却伴随着流场与噪声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其流动特性和噪声机理,特别是二者之间的关联。采用PIV(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高速冲击射流的流场结构和涡结构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流场与声场的相关性,发现冲击单音的存在与否及强弱与涡结构的存在与否及强弱大小相对应,且冲击单音随压比、冲击距离、喷嘴唇厚等参数变化的规律也与涡结构与这些因素的变化规律相一致,因此涡结构和冲击单音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并且螺旋模态与对称模态对应不同频率的冲击单音,在同一工况下可能存在两种流动模态共存的情况,此时冲击单音也具有多频率特性。因此抑制大尺度涡结构的发展是降低冲击单音的重要环节,可为冲击射流的降噪研究奠定涡声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文[1]、[2]中通过线性化假定推导出计算孔-轴-孔配合处的孔位移制误差的简化公式,但缺乏充足的理论支持。本文用矢量随机误差分析法导出计算该误差的另一公式,通过典型孔-轴-孔配合的孔位移制误差计算,证明该简化公式不仅使用方便,而且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5.
干涉孔问题     
本文应用固体力学的概念及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干涉孔结构的应力分析方法,为解释干涉孔机构的应力机理提出了一个抽象模型,对各类干涉孔机构的应力机理作了统一的解释。对一个实例的分析结论与H. T. Jessop等人所作的光弹性试验的结论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刘建春  刘建秋 《西南航空》2013,(8):76-80,82
首次走进”一城山水,半城海棠”的荣昌,那花团锦簇、芬芳四溢的海棠公园,那宽敞整洁、绿树成荫的笔直街道,那沁人心脾、荡人肺腑的清新空气,使我仿佛身在尘俗之外。了却了大都市喧嚣的嘈杂,融入了宁静与安详的气息,一种田园诗般淳朴的人文画面扑入眼帘,那么别致,那么优雅,又那么和谐,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共鸣,使我沉醉其中。  相似文献   

17.
模拟火工品冲击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一般冲击模拟方法过去,人们已习惯于用半正弦、矩形、锯齿形等标准单脉冲作为多种多样的冲击脉冲的实验室模拟。但是,随着近代飞机、火箭、卫星的发展,由于火工品爆炸分离的使用,已产生了振荡型冲击环境,这与单脉冲有很大差别,再用标准单脉冲模拟振荡型冲击会产生很大误差。  相似文献   

18.
由于洲际弹道导弹在飞行中经受着极其复杂的力学环境.如何使导弹适应这些环境,就成为设计者必须解决的课题之一。随着型号研制工作的不断进展,到达地面试验阶段时,经过地面全尺寸模拟试验,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爆炸分离冲击的实测教据,通过分析这些试验数据修订冲击条件。那么如何从这些极为宝贵的有限实测数据,来确定设计的上  相似文献   

19.
最近在加速度计设计和用法方面几乎没有多大进展。只是在换能器设计精度、信号适调装置、加速度测量方法应用方面有些改进。可利用加速度传戚器测量几乎从直流(DC)至100KHz的任何运动。在某些测量情况下,温度仍然是个限制因素。灵敏度、保真度、可靠性仍是现在所用加速度计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现有含冲击损伤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寿命预测方法是建立在冲击后复合材料层合板的疲劳性能基础之上的,导致模型和方法不具有通用性。因此,针对含冲击损伤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基于逐渐累积损伤理论和无损单向板的疲劳特性,建立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三维逐渐累积损伤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该方法可对不同铺层参数、不同几何尺寸以及不同冲击条件下层合板的疲劳寿命进行预测。为了在缺少冲击试验时也能实现受到冲击载荷后层合板的疲劳寿命预测,对层合板在冲击载荷及冲击后疲劳载荷作用下的破坏进行全程分析,将预测得到的冲击损伤状态用于分析冲击后的疲劳寿命。同时基于全程分析的方法,开发了参数化的复合材料层合结构冲击及冲击后疲劳破坏模拟程序。与试验对比,最大误差为7.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