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作战效能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捕食者"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的作战特点,在对有人机作战效能评估方法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初步建立了作战效能的评估准则和数学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可靠性、使用环境、适用于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的新式设备以及操作人员等因素的影响,对"捕食者"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作战效能进行了计算、分析,给出了影响作战效能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要地防空目标威胁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标威胁评估是要地防空作战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要地防空的目标威胁评估进行了研究,将目标威胁意图引入目标威胁评估,在对要地防空目标威胁评估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目标威胁评估模型;针对要地防空的实际情况,在求得目标对各要地(阵地)的威胁度的基础上,建立考虑各要地(阵地)不同价值的要地防空目标威胁综合评估模型,满足实际作战需要,为武器目标分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舰艇反导作战效能评估的方法主要有 SEA法、ADC法、作战模拟法和层次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存在多系统评估比较困难,或者没有考虑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的相互影响,从而导致评估结果存在偏差。针对这个问题,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引入网络层次分析法,较好地解决了系统之间或内部相互影响和多系统评估难度较大的问题。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简洁实用,易于被普遍接受。  相似文献   

4.
航空电子系统在作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航空电子系统的作战效能评估是一个复杂问题。分析了航空电子作战效能的影响因素,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研究了基于粗糙集理论和层次分析法(AHP)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应用综合评价等级和对作战效能评价结果的对应关系确定航空电子系统作战效能。模型的建立考虑了先验知识的运用,实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简便直观,对某型飞机航空电子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效果良好。从而为航空电子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鱼雷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效能是衡量装备的重要指标。阐述了效能相关概念,明确了鱼雷作战效能的定义、量度。对鱼雷作战效能评估方法进行了介绍并梳理分类,将鱼雷作战效能评估方法分为传统评估方法和新兴评估方法,列举了层次分析法、WSEIAC法、灰色关联法、信息熵法、仿真法、试验统计法、神经网络法应用于鱼雷作战效能评估的部分文献,并进行讨论。明确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鱼雷作战效能评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反潜作战训练效能综合评估的意义、影响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反潜作战训练效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基于TOPSIS方法的海上预警机防空作战效能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预警机作战效能评估方法中的几点不足,提出用TOPSIS方法来评估海上预警机防空作战效能。根据预警机系统作战效能的多层次性,采用层次分析(AHP)法建立了海上预警机防空作战效能三层评估模型,并通过应用示例对3种海上预警机的防空作战效能进行分析,得到了理想评判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 ISR(Intelligence,Surveillance,Reconnaissance)平台的使命任务进行简单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临近空间高超声速 ISR平台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考虑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研究现状及相关技术的关键度和成熟度,对各个指标进行赋权,构建了临近空间高超声速 ISR平台作战能力的评估准则。运用该评估准则对某临近空间高超声速 ISR平台的概念设计方案进行了作战能力评估,并与美国正在研制的 SR-72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布局对其作战能力影响较大,在相同航程条件下,高升阻比气动外形能显著提高飞行器的有效载荷装载能力,进而提高飞行器的综合作战能力。研究结果可为高超声速 ISR飞行器的论证、研制以及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作战飞机方案的评估,是现代军事和作战问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飞机改进改型和方案优选的重要依据。根据确立的现代作战飞机方案评估的五个层次及相应的计算方法,采用VisualC++的MFC模块设计并开发了一种通用的作战飞机方案评估和决策系统。该系统综合了解析评估法、专家评估法和计算机仿真等多种方法,能够进行飞机综合作战能力、综合作战效能、综合使用效能、综合使用效费和方案评估决策五个层次的量化评估,并可以提供数据文件和可视化图形两种结果形式。采用该系统对多个飞机方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系统功能齐全、操作简便、易于通用和拓展,能够提高了飞机方案评估的效率、科学性和综合性,对现代作战飞机及其他武器系统的方案评估和优选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海军信息作战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采用了层次分析理论AHP与Dephi相结合的方法给出了海军信息作战系统效能评估的模型和算法,实例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作战飞机总体设计评价准则和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空中力量是高技术局部战争取胜的决定性因素,作战飞机是空军最关键的武器装备。基于现代武器装备的作战能力、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安全性、生存力、适应性等性能标准和作战飞机的寿命周期费用,考虑用户要求和工程设计专家意见,建立了作战飞机总体设计的综合评价准则。给出了评价准则的计算公式和作战飞机总体设计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从保持现役飞机战斗力出发,首次提出了飞机飞行性能可靠性概念,并将飞行性能可靠性分为严(狭义)飞行性能可靠性和宽(广义)飞行性能可靠性两类进行讨论研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飞行性能可靠性的评估方法,并对开展飞机飞行性能可靠性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可供部队、厂、所在设计和使用中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对抗条件下反舰导弹导引头开机后的突击过程,提出了影响反舰导弹突击作战效能的主要因素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各子指标的能力计算模型,运用指数法构建反舰导弹突击作战能力的综合评估模型,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运用TOPSIS法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作战飞机效能分析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作战飞机效能分析在作战飞机设计及其作战各发挥着重要作用。总结了作战飞机效能分析理论的发展历程,从作战飞机效能概念、效能分析基本方法等方面阐述了作战飞机效能分析研究现状,提出了作战飞机效能分析模型体系,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5.
基于粗糙集的空战效能多指标综合评估模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根据现代空战的特点,构建了空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由于超视距空战和近距格斗是现代空战的两个主要模式,因此在指标体系中分别引入了与这两种模式直接相关的分项能力,并且给出了各分项能力的计算模型,针对以往效能评估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中权系数确定的主观性问题,应用粗糙集理论对第3代战斗机的各种指标数据进行挖掘,利用信息熵概念求得各指标的属性重要度,并归一化处理为各指标的权系数,克服了传统权系数确定方法的主观性。最后,建立了空战效能评估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灵敏度分析是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对数法的基本思路分析得出了对数法中影响作战效能的关键参数,通过算例进行了关键参数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飞机作战效能的灵敏度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糊聚类的近距空战决策过程重构与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家亮  杨任农  张滢  邬蒙  肖雨泽 《航空学报》2015,36(5):1650-1660
目前大量研究集中在空战的智能决策和解决近距空战评估结果"是什么"的问题上,却极少关注评估结果的"为什么"。根据空战训练中记录的客观数据的变化特征,提出基于模糊聚类的方法来计算决策序列,构建模糊粗糙决策系统,以实现对近距空战决策过程的重构;通过计算分析条件属性之间的相对重要度,对具有相似重要度的决策对象序列进行二次聚类划分,分析出关键决策点集合。通过实例研究,从空战能量和相对方位2个方面对近距空战决策过程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从空战决策的角度可认为关键决策点集合是产生评估结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超视距空战的威胁估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现有超视距空战威胁估计模型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模糊逻辑的超视距空战威胁估计模型。该模型以机载中远程空空导弹攻击区、雷达搜索区性能参数以及双方战术几何关系、相对运动趋势作为评估对象进行模糊化,设计了角度优势、距离优势推理模块,并以二者的加权和作为当前空战态势的优势指数。模型较为全面反应了空战态势与参战飞机的作战能力,可为超视距多机协同攻击多目标空战时的目标分配、战术选择提供参考。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刘东  吴家仁  周一舟  刘振祥  李瑜  王铭泽 《航空学报》2021,42(8):525802-525802
随着舰载机批量服役,中国突破了舰载机研制关键技术,但由于舰载机机型种类多,保障工作复杂且强度大,加之舰基空间及资源有限、保障压力大,舰载机面临着舰面保障规模大等难题,为此开展了舰载机多机种综合保障技术实践。本文较为全面地总结了舰载机研制采用的保障一体化论证方法、基于模型的可靠性/安全性分析方法、面向机舰适配维修性设计、腐蚀防护与控制、岸舰一体通用化保障系统研制等工程实践做法。结合对新作战概念、保障发展需求研究,展望了新一代舰载机保障模式,提出了一种从"保障战斗力"跨越到"释放战斗力"的新保障概念和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20.
战斗机结构可靠性是其重要的可靠性技术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战斗机的作战效能。决定着战斗机的使用寿命。提高战斗机结构可靠性必须从选材和改进生产工艺两方面着手,而这都是以增加费用为前提。在分析战斗机结构可靠性的基础上,从费效分析的角度建立了其结构可靠性与费用关系的数学优化模型,并采用试探差法来寻找问题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