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民用航空》2004,(9):37-38
根据民航总局“十一五”人力资源规划制定工作的要求,民航安技中心发展研究所“十一五”人力资源规划研究小组积极开展了民航人力资源“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研究。通过对“十五”的回顾及民航现阶段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分析,以及 “十一五”期间人力资源发展的国内国际社会经济环境、民用航空运输发展环境的分析研究,结合民航“十一五”总体发展规划、机队规划和机场规划的目标要求,提出“十一五”期间民航人力资源发展思路、建设重点、规划目标,以及2020年我国民航人力资源发展的远景展望。民航人力资源现状的调查及分析“十五”期间…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航企业竞争力研究(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少成  郑兴  颜明池 《中国民用航空》2005,(7):10-10,12,14,16,18
从本期开始,本刊将分四期连载《中国民航企业竞争力研究》。文章第一部分介绍中国民航和世界民航发展现状及前景“、十一五”期间中国民航发展环境分析(PEST分析);第二部分详细分析“十一五”期间中国民航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SWOT分析);第三部分根据前两部分的分析结论,提出增强中国民航企业竞争力的措施;第四部分根据前三部分的论述,提出提高中国民航企业竞争力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机场建设》2005,(3):19-19
由中国民航机场建设总公司主持完成的《新疆民航发展规划研究》课题,获2004年中国民航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该课题研究从机场建设、航线布局和机队配置等方面,对新疆民航发展现状、“十五”期间、“十一五”期间和远期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规划,提出了新疆民航发展的主要思路、指导方针和总体战略。研究报告运用中枢航线网络理论,规划了以乌鲁木齐机场为中心的疆内外中枢航线网络结构,率先将中枢航线网络结构理论应用到我国新疆区域性民航发展规划研究中。  相似文献   

4.
1.中国民航确立“十一五”发展规划China’s11th Five-year Plan for Civil Aviation Unveiled2006年9月28日,民航总局下发[2006]167号文件,正式印发了《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了民航“十一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规划》明确了我国民航“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目标:航空运输快速增长,质量有较大改善;通用航空总量扩大,结构趋于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保障能力显著提高;体制和法制基本完善,行业文化基本形成。到“十一五”期末,行业综合实力全面增强,在国家综合交通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对世界民航的影响进一步…  相似文献   

5.
<正>《“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中国民航将实现六大发展目标,包括:航空安全水平再上新台阶,综合保障能力实现新提升,航空服务能力达到新水平,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突破,绿色民航建设呈现新局面,行业治理能力取得新成效。与六大发展目标相对应,“十四五”期间,中国民航还将着力构建民航安全、基础设施、航空服务、绿色发展、战略支撑和现代化民航治理这六大体系。同时,围绕行业发展的堵点、痛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6.
根据总局“十一五机队规划的制定工作的总体要求,民航发展研究所积极开展了民航“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研究,目前的研究重点是进行航空运输市场需求宏观分析和运量结构与运力投入适应性分析,对民航机队“十一五”期间市场需求、运力引进、飞行员储备和空管等方方面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认真细致地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运量增长目标、现有机队挖潜目标和机队结构调整目标,为总局制定行业机队规划方案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民航“十五”机队发展回顾及评价民航在“十五”期间积极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认真落实中央领导…  相似文献   

7.
关于民航信息化建设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化建设在中国民航从民航大国走向民航强国的发展规划中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十五”期间中国民航在民航信息化建设方面将斥资60亿以上。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发展规划的实施进行定期检查,并随时根据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订,保证信息化“十五”建设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分析现有有关信息化评估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民航信息化建设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用航空》2007,(1):20-21
1.中国民航确立“十一五”发展规划;2.民航圆满完成中非论坛保障任务;3.中国民航安全审计试点工作正式启动;4.国内航班提高赔偿责任限额;5.两岸客运包机实现节日化。  相似文献   

9.
民航强国战略部署的实施及新一代民航航行系统的建设,不仅对航线运输初始飞行人才培养提出了“量”的需要,而且也提出了“质”的要求。本世纪以来,在中国民航跨越式发展的宏大背景下,航线运输初始飞行人才需求呈现不断攀升的势态。据民航相关部门的统计,航线运输飞行人才在“十一五”期间需增加11000名,在“十二五”期间需增加19000名。为满足航空运输发展所需的飞行专业人才,我国在2006—2015年间每年必须培养出3000名航线运输初始飞行人才。根据当代民航发展的需要和我国既往的培养经验,航线运输初始飞行人才应当具备以下“质”的要素,即…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下,民航局党组带领全国民航干部职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建设民航强国战略为指引,实现中国民航运输生产新突破,中国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最重要的民航市场之一。未来十年是中国民航实现由"大国"迈向"强国"的黄金机遇期,同时所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挑战更加艰巨。全球气候变化议题已  相似文献   

11.
第二章放松管制、扩大开放——我国民航改革和发展的主线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五”期间,中国民航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促进中国民航取得辉煌成就的动力机制,就是以放松管制、扩大开放为主线的民航体制改革。中国民航成立50多年来,经历了几次大的改革。1980年,民航脱离了军  相似文献   

12.
在国际民航经历了“黑色八月”的2005年,中国民航取得了无运输飞行事故和空防安全事故的良好记录。新的一年开始了,中国民航的安全工作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这一年也是“十一五”规划的起始年。1月9日,在全国民航航空安全工作会议召开的间隙,笔者就公众所关心的中国民航安全形势  相似文献   

13.
编者的话     
随着北京燃放烟花爆竹的解禁,在阵阵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2006年。今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计划的第一年。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而“十一五”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民航运输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据民航总局有关部门预测,今后5年里,民航将以每年不少于100至150架的数量引进飞机,到2010年,全国民航运输飞机总量将接近1600架,比2005年净增700架左右。因此,飞机维修的业务量也将随之增长。回顾2005年,我国民航维修企业的能力和业务量都有一定增长。中国民航维修业在2005年完成了300多架飞机…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用航空》2006,(10):95-95
今年是我国民航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为配合“2006年旅客话民航”用户评价民航服务质量活动,推进民航用户满意工程的深入进行,并在更宽视角和更高层次上征求熟悉民航情况、关心民航发展的专家的意见,我们设计制作了《2006年民航发展热点、难点问题专家咨询调查表》,欢迎有关专家和人员参与填写。为感谢各位专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我们将评选若干名“最佳建议奖”,并向提出有价值的建议的专家赠送精美纪念品。中国民航协会用户工作委员会二00六年四月  相似文献   

15.
2004年5月,全国民航召开规划工作座谈会,首次提出了制定民航“十一五”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科学制定民航“十一五”人力资源规划,既是编制好“十一五”民航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施民航科教兴业和人才强业战略的重要工作。本文在分析民航人力资源面临的发展环境的基础上,提出制定民航“十一五”人力资源规划的几点优先考虑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一、民航人力资源面临的发展环境1.国际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总起来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虽然地区冲突不断,国际恐怖主义威胁…  相似文献   

16.
2月14日上午,民航总局副局长高宏峰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向中外媒体的记者介绍了我国民航改革与发展的情况。他重点介绍了中国民航“十五”期间取得的成就以及“十一五”发展展望,并就大家所关心的中国民航安全状况、票价改革、机场起降费、航班正常率、飞机购买、民营资本进入航空业等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郭卫民主持新闻发布会。高宏峰从9个方面回顾了中国民航“十五”期间取得的成就。一是航空运输大幅增长。根据最新的统计结果,2005年全行业航空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达…  相似文献   

17.
2005年2月14日,中国民航总局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2006年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民航总局副局长高洪峰向新闻界介绍了中国民航的“十五”成就和“十一五”展望。会上,民航总局首次对外提出建立新一代民用航空运输系统的宏伟构想,即保证中国民航在本世纪头20年为实现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跨越的过程中不仅在数量上有所提升,而且在质量上也有较大的飞跃。新一代民用航空运输系统将坚持以人为本,采用先进的理念、模式和技术,改造、优化和提升现有的民用航空服务体系。它更多地强调民航运输各部门的协调运作,同时利用技术创新为旅客提供更为便捷、安…  相似文献   

18.
谢泗薪  李鹤 《中国民用航空》2004,(11):18-18,20-21
中国民航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长期以来受到政府的管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行业发展的低效率。为了更好地适应“十一五”民航发展的需要,中国民航在集团重组和机场属地化改革基本完成后,应当不断进行制度创新,逐步放松管制,营造一个公平、有效的竞争环境,促进民航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航运输持续 快速发展,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年 均增长18.2%,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两倍多。2004年中国民航(未含港澳台地区)运输业务量的三项主要指标已跃居世界第3位,预计今年将升至第2位。“十一五”期间,中国民航运输年均将增长14%,航空运输总量将进一步提高。民航运输机队方面,截至2005年8月31日末,中国民航全行业拥有各型运输飞机889架。根据波音公司最近发布的《2005年度当前市场展望》的预测,鉴于中国航空客运和货运市场的持续高增长率,中国在未来20年将需要价值2130亿美元的2600多架新飞机,因此如何解决飞机引进问题已…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指导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关键在于按照全会确定的总体目标、指导方针和战略部署,科学编制民航“十一五”规划,促进行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下面,结合学习五中全会体会,就民航“十一五”规划和进一步深化民航改革有关问题谈几点认识。一、科学编制民航“十一五”规划,为实现民航强国战略目标奠定基础本世纪头20年是民航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总局提出了实现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转变的奋斗目标。科学编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