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关健斌 《航天》2010,(5):38-39
今年是俄罗斯航天员培训中心成立50周年,为配合一系列纪念活动,这个位于莫斯科东郊的"航天员摇篮"近日掀开神秘的面纱,搞了一个"媒体开放日"。加加林航天员培训中心是俄罗斯航天员的选拔及培训基地,位于莫斯科以东约20千米的一片密林深处。  相似文献   

2.
1963年:航天史上第一位妇女太空飞行,第一位在轨妇女——俄罗斯航天员Valentina Vladimirovna Tereshkova不仅是在轨飞行的第一位妇女,也是太空中第一位普通人。她原是纺织厂的一名女工,因爱好跳伞运动,后被选为航天员参加太空飞行训练。俄罗斯总理赫鲁晓夫希望她能轰动世界。1963年6月,她在太空飞行71h,绕地球48圈。  相似文献   

3.
《航天员》2009,(1):6-7
俄罗斯地面飞行控制中心发言人伦金2009年1月16日说,国际空间站的航天员当天在站内实施了修补技术演习,以应对空间站可能发生的泄漏事件。参与修补技术演习的包括俄罗斯航天员尤里·隆恰科夫、美国航天员迈克·芬克以及桑德拉·马格努斯。  相似文献   

4.
稍微了解“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的人都知道,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有着丰富的航天员培训经验,在当今世界上“无人能出其右”。有人会问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为很多国家培养了合格的航天员,那里曾有过中国航天员的身影吗?还有人说杨利伟、费俊龙和聂海胜都是中国自主培养的优秀航天员,中国航天员是否需要去外国接受培训?在这里,我们就为大家解惑答疑,请看——  相似文献   

5.
虽说目前世界上仅有3个能独立训练航天员的航天员中心,但是随着航天任务的频繁开展,其他国家的航天基地也正在崛起之中,譬如有着不错实力的欧洲航天员中心。“小门派”的发展1990年,欧洲航天员中心(EAC)成立之初只有3名航天员,与美国的约翰逊航天中心和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相比,只算得上是个“小门派”。为了实施“赫耳墨斯”计划(现已取消)和“哥伦布”计划,1992年欧洲进行了第二次航天员选拔。当时  相似文献   

6.
简介 俄罗斯加加林国家航天员科研试验训练中心(简称为“加加林中心”或“星城”),是一个全世界航天员向往的地方。位于莫斯科北郊40余公里处,周围有大片茂密的树林,环境十分优美。  相似文献   

7.
2007年3月7日,韩国候选航天员李素研和高山在俄罗斯莫斯科郊外的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开始了前往国际空间站的艰苦训练。2008年4月,他们两人中将有一人能乘坐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于前往国际空间站,在空间站停留一周左右时间,并开展18项科学试验。韩国科学技术部和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表示,两位候选人于1月15日至30日期间在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医学生物学问题研究所、国立中央临床医院等接受了体检,检查结果显示两位幸运儿身体指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8.
李素妍     
《载人航天信息》2009,(3):183-186
航天员生涯:鉴于高山在俄罗斯的训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2007年9月5日韩国确定高山为首飞航天员,李素妍作为他的替补。然而,高山2007年9月中旬在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培训中心接受训练时试图将禁止外传的训练教材放到个人行李中托运回国,俄方发现后收回了教材,并提出抗议。  相似文献   

9.
欧空局女航天员萨曼莎·克里斯托弗雷蒂将于2014年12月前往国际空间站执行她的首次太空值守任务。自2009年5月正式成为欧空局的一名航天员以来,克里斯托弗雷蒂一直在世界各航天机构进行培训和训练。我刊曾在2012年第五期刊登了她于2012年初在俄罗斯进行野外生存训练时写的一篇博文,时隔一年半,我们再次通过她写的一篇有关空间站消防演习的博文,进一步了解这位即将飞天的女航天员的近期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欧空局2009年5月产生的新一批女航天员中的萨曼莎于2012年1月30日发表在欧空局网站上的博文,讲述了她和同伴冬天在俄罗斯进行野外生存训练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品读来了解航天员自己笔下的特殊生活。  相似文献   

11.
宋尧 《航天员》2012,(6):55-57
2012年6月22日,加加林航天中心举行了国际空间站第32/33长期考察团的新闻发布会。主乘组包括俄罗斯航天员尤里·马连琴科(“联盟—色船指令长、空间站工程师);美国航天员苏尼塔·威廉姆斯(飞船工程师、第32考察团工程师,第33考察团指令长);日本航天员星出彰彦(飞船工程师、空间站工程师)。备份乘组的3名航天员分别是俄罗斯航天员罗曼·罗曼年科、加拿大航天员克里斯·哈德菲尔德、美国航天员托马斯·马什伯恩。  相似文献   

12.
《航天》2014,(11):F0002-F0002
9月26日,俄“联盟”TMA-14M载人飞船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女航天员叶连娜‘谢洛娃进入空间站,成为驻站的第一位俄罗斯女性。这也是17年来首次有俄罗斯女航天员进入太空。上一次是在1997年,航天员叶连娜·孔达科娃飞赴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  相似文献   

13.
欧空局首位空间站指令长比利时航天员德·文的妻子莉娜,是一位标准的西方美女,她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出生于莫斯科,1992年移居荷兰,在莫斯科动力工程大学获得工程硕士,工作后又攻读了工商管理硕士,还赴美国深造拿到了心理学博士学位。她的工作经历也很丰富,先后从事过运动和广告设计工作,还曾参加过俄罗斯第一届职业网球锦标赛。但她更热爱载人航天事业,长期从事欧洲和俄罗斯的载人航天合作项目。正是航天工作经历使她与丈夫喜结连理。她兴趣广泛,特别在语言学、艺术和心理学上有一定造诣。这位优秀的航天员"家属"前不久出版了专著《倒计时,记丈夫出征之前》,从一个航天员妻子的角度描述了丈夫执行任务期间的种种感受、体会,以独特的视角给大家呈现出一个动人、真切的故事。今年,她随丈夫访问中国,第一次踏上了她向往已久的神秘东方土地,感慨颇多。特撰写文章,与我们的读者分享她的感受。  相似文献   

14.
2011年,作为俄罗斯的航天员选拔和训练机构,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已经在莫斯科星城这块神秘的地盘上。走过了50来个不平常的年头。随着载人航天事业的不断前行,载人航天技术的层层翻新,  相似文献   

15.
太空新航线     
《航天》2014,(10):10-13
韩首位航天员辞职惹争议 8月12日,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称,韩国首位航天员李素妍已因个人原因从该院辞职。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称,李素妍向该院发了辞职信,该院同意了她的要求。李素妍现年36岁。她2008年在耗资260亿韩元(2540万美元)的韩国航天员培养计划下同两名俄罗斯航天员一起乘飞船进入太空,成为韩太空第一人。在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完成两年的义务服务期后,她2012年突然提出休假并前往美国攻读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2013年8月,她与一位韩裔美国人结婚,之后取得美国绿卡。李素妍的辞职让韩首项航天员计划终结,引发政府浪费纳税人钱财的批评。  相似文献   

16.
《航天员》2014,(4):41-43
俄女航天员谢罗娃将于今年9月前往空间站 据《俄罗斯之声》6月2日报道,俄航局宣布,国际空间站第41/42长期考察组女航天员叶莲娜·谢罗娃(YelenaSerova)将于9月25日乘坐“联盟”TMA-14M飞船发射升空,她将是俄历史上第四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  相似文献   

17.
在莫斯科"红场"东北方向25英里处的白桦林深处,有一个由公寓式建筑和一些灰色建筑组成的城镇。一些建筑的外形看起来有些古怪,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所大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附近飞机场的飞机轰鸣声会不时打破这里的安静,要不然,这里其实是一个宁静而悠远、表面上一切都很安逸的俄罗斯封闭式社区。走进神秘地带这个神秘的地方正是俄罗斯的航天员训练中心,它的命名来自于一位国家英雄的名字——尤里·加加林。NASA把这里称为"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但是更为流行、  相似文献   

18.
王一 《航天员》2012,(5):48-50
她是刘洋,中国首位女性航天员,一个乐善好施,善于沟通表达的女孩。她勤思多问,绝不做读书的工具。她说航天员大队是她家,航天员都是她的家里人。她是这个时代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9.
《航天员》2007,(1)
2006年12月1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召开了国际空间站(ISS)第15长期考察团乘组及太空游客的媒体见面会。此次乘组的指令长为俄罗斯航天员费多·约齐克汉(Fyodor Yurchikhin),飞行工程师为俄罗斯航天员奥里郅·科托夫(Oleg Kotov)、美国航天员卡拉顿·安德森(Cla ton Anderson)和丹尼尔·塔尼(Daniely Tani)。其中,俄罗斯航天员科托夫还同时担任"联盟"号飞船的指令长。此外,随第15长期考察团上太空的还有一位太空游客  相似文献   

20.
《航天员》2009,(6):5-5
11月4日,美国航天生物医学研究所(National Space Bio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NSBRI)专家乔纳森·克拉克博士与中国航天员中心同行进行技术交流时表示,俄罗斯方面已经正式邀请美国参加俄罗斯2010年组织实施的“火星-500”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