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6 毫秒
1.
本文在相位角θ为任意值的情况下,推出了不要帧同步的话音置乱矩阵的一种新形式。如采用这种置乱矩阵对话音加密,密钥量至少增加1倍。计算结果表明:当θ取线性相位角时,该置乱矩阵和原来的形式一致。  相似文献   

2.
图像置乱技术以有效地保护数字图像的内容为目的,结合常见的几种置乱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置乱算法-GEMMER算法。该算法首先将水印图像进行小波分层,得到一个环形向量,然后经过旋转置乱后,嵌入到宿主图像中。经实验分析证明,该方法有良好的周期性,经旋转置乱后的图像能量分布均匀,使水印信息的保密性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全新的基于置换密钥矩阵(RKM)的非线性多米诺查表加密算法。RKM算法以一个16×16阶置换矩阵为密钥,将分组明文以字节的方式通过置换矩阵查表得到密文;同时RKM加密算法还引入置换密钥矩阵横向和纵向特征因子以及多米诺查表,使其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数字水印技术是实现数字产品产权保护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整数小波变换的数字图像水印算法。首先将原始图像进行分块,逐一对每块子图进行整数小波分解,然后将置乱后的二值图像嵌入到低频系数。实验证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隐蔽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对新型分组加密算法(Replace key matrix,RKM)的安全性进行研究。详细阐述了该算法的设计思想:非固定轮函数对抗密码分析,随机代换作密钥对抗密码分析和穷举攻击,多米诺查表增加扩散效果,采用矩阵特征因子增强安全性。从原理上分析了该算法对抗差分密码分析、线性密码分析等几种常见的密码攻击方法的能力。针对矩阵特征因子的安全性,对极端相似置换密钥矩阵和特征因子初值相似置换密钥矩阵两种情况下,矩阵特征因子的扩散效果进行了数据分析。分析表明,RKM算法能有效抵御穷举攻击,差分密码分析攻击、线性密码分析攻击,置换密钥矩阵特征因子提高了算法的安全性,使得攻击者无法利用相似参照矩阵对算法进行攻击。  相似文献   

6.
基于Logistic映射混沌加密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Logistic混沌映射的加密算法原理,提出基于该算法的加密方法,并从算法的安全性、效率等方面进行性能分析。最后采用Matlab开发工具完成该混沌加密算法的设计,用该算法对实例进行加密仿真。  相似文献   

7.
为了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实施图像的版权保护,提出了一种基于Krawtchouk矩和标识信息的零水印算法.该方法利用从图像中提取的特征信息来构造水印,从而达到版权保护的目的.主要步骤为,首先计算原始图像的Krawtchouk低阶矩不变量来构建水印信息,接着将水印信息和密钥信息在第三方登记注册并获得标识信息,最后通过标识信息确认版权所有者.水印提取过程简单,只需计算所得图像的几个低阶Krawtchouk矩不变量.文中给出了实验结果,并与传统几何矩不变量的算法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旋转、缩放、剪切、组合攻击、平移和去掉行等几何攻击以及滤波、JPEG压缩等攻击具有更高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双线性函数,提出了一个存储最优的传感器网络密钥共享方法,指出了当前密钥管理协议在传感器网络中的不适用性。并对该共享方法的安全性和性能(存储、计算、通信)进行了分析。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存储最优,只要求每个节点保存一个密钥和H ash函数,存储量与网络规模无关;(2)网络是确定连通的;(3)具有节点鉴别能力。因此,该方法能在较低耗费的前提下实现安全的、存储最优的、确定连通的传感器网络密钥共享。  相似文献   

9.
Tag—KEM/DEM是2005年提出的一种混合加密结构。Tag—KEM(Tag密钥封装机制)是其组成部分,采用公钥加密技术封装密钥。针对混合加密中不宜用慢的长消息公钥加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短消息公钥加密方案构造Tag—KEM方案的通用方法;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选择密文安全。该方法对Tag部分的处理不会带来额外的冗余,是第一个无需验证Tag部分有效方案。表明Tag—KEM/DEM结构优于KEM+DEM。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大量的word电子文档在网络传输中的版权问题,本文提出了用汉明码的纠错编码方法,并采用IDEA加密算法的密码技术,改变word文档字体大小的数字水印算法,实现对文档的版权保护;该算法采用字符的特征编码的思想实现了word文档的水印嵌入和检测,并对水印信息采用了纠错编码的技术,提高了水印信息的抗干扰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隐藏效果,抗攻击能力以及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
设计和分析双方密钥交换协议,目前已提出多个可证安全模型。为保障密钥交换协议所需的安全特性,形成一个统一的安全模型是非常必要的。本文评估了eCK',eCK和CK模型,证明了eCK’模型是当前最强的密钥交换可证安全模型,并形式化分析了这些模型的强弱关系。此外,对于模型问存在的蕴含关系还提供了形式化证明,并对非蕴含关系给出了反例。  相似文献   

12.
基于分块图像的二值商标图像检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块图像特征的商标图像检索方法。该方法首先确定商标图像的形状主方向来消除图像旋转带来的影响,然后通过提取目标区域的方式消除图像平移的影响,再将图像的目标区域按照4叉树的分解方式划分为多个小的子图像块,对子图像块提取特征并对图像进行相似性度量。实验证明,利用该方法提取的特征兼顾了商标图像在局部和整体上的一致性,并且具有良好的旋转、平移、尺度的不变性,得到的检索结果能够很好地满足人类的视觉感受。  相似文献   

13.
一种基于逼近信噪比的SAR图像质量评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修正逼近信噪比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质量评估方法,结合SAR图像信噪比提出了逼近信噪比概念。首先选择对乘性噪声有较好滤波效果的自适应维纳滤波器对SAR图像滤波,然后人为对SAR图像降质,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曲线修正逼近信噪比来逼近图像的真实信噪比作为衡量SAR图像质量的指标。该方法无需原始图像作参考.适用于乘性噪声的SAR图像评估。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指标与峰值信噪比RPSN基本符合,比较准确地反映SAR图像的质量,符合人眼视觉特征,可作为评价SAR图像质量的一种指标。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双线性对密码体制,提出了一个动态密钥管理方案(DKMS),使用秘密重分配技术,能够根据网络状况动态调整分享密钥的节点以及门限值的大小,利用可验证秘密共享技术对不诚实节点进行检测和清除,使得网络在保持高效通信能力的同时具有高度安全性,并对其正确性、安全性和鲁棒性进行了证明。  相似文献   

15.
图像配准技术是图像融合的关键技术。对常用的图像配准算法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分析找出较优的图像配准算法,并将该算法用于航空发动机温度场检测中,取得了较好的图像配准效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合成孔径聚焦图像提出一种新的目标测距方法。该方法利用小孔成像模型摄像机获取与目标视线垂直的等间隔线阵机位图像序列,并将线阵与目标视线交点处机位的图像作为基准图像。根据图像序列获取各距离段所对应的像差校正叠加图像,计算基准图像中每个像素的邻域与每一幅像差校正叠加图像中相应区域的相似度,并选取相似度随像差校正叠加图像变化的范围大于一预设阈值的像素作为可测距像素,相似度最大的像差校正叠加图像所对应的距离段即为该可测距像素对应目标点所处的距离段。对合成孔径原理进行了仿真分析,并根据摄像机线阵实测数据和航拍序列实测数进行了测距实验。实验表明该测距方法鲁棒性好,算法简单,并且无干扰。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SAR图像识别技术主要基于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而目标阴影信息对SAR图像目标识别具有重要的作用。若能获取同一目标在多个方位角下的多幅SAR图像,可改善目标识别的性能。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及阴影信息的多视角SAR图像识别技术。该技术提取目标阴影形状的链编码作为特征向量,并结合同一目标在不同方位角下的多幅图像的特征向量,生成该目标的特征序列,然后利用HMM对特征序列进行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实现SAR图像目标识别。  相似文献   

18.
为了高效获得颗粒的速度分布,提出一种针对单帧单曝光图像的图像处理方法和流场重构方法。图像处理过程包含去噪、锐化、自适应阈值分割、闭运算、去除小颗粒、骨架提取、速度提取、二义性判断、求切线等步骤和方法,对该处理过程的主要误差也进行了分析与修正。流场重构使用了基于RBF(Radial Basis Function)插值且采用迎风插值进行优化的算法,插值结果以速度云图及矢量图的形式展示,对该过程的主要误差也进行了分析与验证。最后的处理结果显示,针对单帧单曝光图像的图像处理方法和流场重构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PIV中粒子图像固有特点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速度信息提取方法。该方法先通过模拟人眼判断粒子图像中心点的过程来获得粒子的中心点,再利用这些中心点之间的相关关系求取速度。以内燃机缸内流场的PIV实测图像为例,通过与直接FFT变换求相关的方法进行比较,阐明了该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凸集投影(POCS)超分辨重构算法易使图像产生边缘振荡效应的问题,在详细研究了边缘振荡效应的成因后,笔者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线过程模型的POCS算法来对低分辨图像序列进行超分辨图像重构。该算法采用线过程模型检测出超分辨初始估计图像的4个方向的边缘,在传统POCS的投影过程中增加了对图像的平滑处理,最后实现了低分辨图像序列超分辨重建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图像边缘振荡效应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