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出一种递归算法生成矩形毛坯两维两段排样方式。这种算法将板材分成两段,同一段中所有条带的长度和方向都相同,二段的条带方向相互平行或垂直,不同尺寸的毛坯可以在一根条带中出现。通过递归在段上生成最优条带布局,隐式地讨论所有长度的段,确定所有两段组合的价值,选择价值最大的一个组合作为最优解。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计算时间和材料利用率两方面都有效。最后,一个实际问题的解表明:使用该算法,材料利用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复合期权是期权的期权,其定价的理论和方法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文章在分数Black-Scholes模型下,将美式看涨期权的实施时刻限制在当前与到期日之间的某个时刻,应用复合期权近似法推导期权的价格公式。在中性风险环境下,首先限制美式看涨期权只能在到期日实施,即得一期复合期权的价格;再限制其只能在两个时刻实施,计算两期复合期权的价格。最后由一期和两期复合期权的价格,利用两点近似定价法得到美式看涨期权价格。  相似文献   

3.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FRP)的疲劳剩余刚度分布数据是FRP结构疲劳可靠性评估的基础数据之一。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剩余刚度概率模型。该模型的中值曲线为指数函数和线性函数的组合,且在给定归一化寿命下的剩余刚度服从正态分布。然后完成了两种铺层的玻璃纤维和碳纤维试件静载及疲劳试验,得到两种材料不同载荷下的剩余刚度变化曲线。通过研究发现,本文提出的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无人机应用的快速增长,机场附近和空域已发生了很多重大航空事故和危险征候,无人机的无序飞行对航空运输安全构成了巨大的潜在威胁。以典型轻型无人机和某型商用飞机及其风挡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仿真方法得到无人机在最严酷姿态下与飞机风挡最薄弱位置碰撞损伤等级及相应的冲击能量区间,以此保守划分损伤严重性等级。在无空中交通指挥干预的情况下无人机与飞机相互独立运动,考虑两机之间的水平最小安全间隔、侧向最小安全间隔以及垂直最小安全间隔的联合约束,通过蒙特卡洛仿真得到无人机与飞机的碰撞概率,并确定碰撞可能性等级。基于损伤严重性等级和碰撞可能性等级的不同组合形成无人机与飞机风挡碰撞的较为保守的定性风险矩阵。研究结果总体表明:在120 m飞行高度下,两机距离超过3 600 m且在典型的俯仰角和航向角工况下发生碰撞风险及其损伤程度较小,否则发生碰撞风险较大且损伤程度较严重。研究结果为无人机的规范性设计制造、局方对无人机运行管控的政策制定以及无人机与载人飞机在同一空域运行的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5.
三种不同的进气道与弹体组合体雷达散射截面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三种不同进气道与弹体组合所得的三个模型进行了雷达散射截面(RCS)实验研究,三种组合分别为:埋入式进气道与多边形截面弹体的组合,埋入式进气道与常规圆截面弹体的组合、S弯进气道与常 圆截面弹体的组合,雷达散射截面特性实验和对比研究表明:圆截面弹身时,采用埋入式进气道比采用S弯进气道具有更好的隐身效果;采用埋入式进气道时,多边形截面导弹比圆截面弹身隐身性能更好。可以推断,多边形截面弹体与埋与式进气道的组合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干扰效应是大型冷却塔风毁的重要因素之一,现有冷却塔群风致干扰研究均针对同一尺寸,缺乏不同尺寸冷却塔之间风致干扰效应研究。以中国山东鲁西电厂增建冷却塔工程为背景,针对既有四塔组合(小尺寸)、新建二塔组合(大尺寸)和六塔组合3种组合,采用刚体测压风洞试验获得194个工况下的表面风压分布;再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六塔组合最不利干扰工况冷却塔群的周边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六塔组合下冷却塔表面平均和脉动风压分布特性,对比研究了3种塔群组合下大尺寸冷却塔与小尺寸冷却塔的荷载干扰系数;同步分析了最不利风向角下冷却塔群周边速度流场和涡量变化,着重提炼出不同尺寸冷却塔群之间的风致干扰机理。研究表明,此类不同尺寸冷却塔群之间的干扰效应要远远大于同一尺寸的冷却塔群,具体表现为小尺寸冷却塔的增强效应和大尺寸冷却塔的遮挡效应;大尺寸冷却塔群干扰系数相比增加28%,小尺寸冷却塔群干扰系数相比降低6.4%;小尺寸冷却塔群之间的夹道效应引起的气流加速对于大尺寸冷却塔存在不利影响,能够显著增加大尺寸冷却塔的局部风荷载;而大尺寸冷却塔的遮挡效应能降低小尺寸冷却塔的整体风荷载。研究结论可为此类大型冷却塔增建工程抗风设计提供风荷载取值依据。  相似文献   

7.
多种组合动力方案性能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国内外不同的TBCC组合动力概念方案进行了性能对比研究,主要包括:涡轮/亚燃冲压/双模态超燃冲压组合发动机、涡轮/引射冲压/双模超燃冲压组合发动机、射流预冷涡轮/双模态超燃冲压组合发动机和空气涡轮火箭/双模态超燃冲压组合发动机。通过发动机性能计算,获得了不同方案的高度、速度特性;基于马赫数6.5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相同的飞行任务和气动特性,计算比较了不同动力方案的飞行器航程、巡航距离和加速时间等性能参数。结果表明:涡轮/亚燃冲压/双模态超燃冲压组合发动机在4种方案中比冲最高;在相同的翼载和起飞推重比下,涡轮/亚燃冲压/双模态超燃冲压组合发动机具有最大的航程和巡航距离,但爬升加速时间最长;空气涡轮火箭/双模态超燃冲压组合发动机的航程和巡航距离最短,但加速性能较高,爬升加速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用分段高次多项式来描述涡轮叶型的中弧线,并保证不出现多项式所固有的可能会引起波动危险的一种新方法;提出了用分段高次多项式来描述叶型内切圆的半径;用数值包络法求出叶型内切圆族的两条包络线而构成叶型的叶盆,叶背型面。  相似文献   

9.
基于次分数布朗运动模型研究浮动执行价格型欧式回望期权定价问题.首先,基于次分数布朗运动建立次分数Black-Scholes定价模型,并构造投资组合,结合次分数伊藤公式建立浮动执行价格型欧式回望期权满足的偏微分方程.其次,结合该期权满足的边界条件,将此方程转化为经典的热传导方程,利用泊松公式求出价格显示解.最后,以钢钒P...  相似文献   

10.
从LDA实测入手 ,研究了油水分层流流动速度分布问题。针对被测速度较低的特点 ,提出了实用的声光光学频移驱动技术。针对液液分界面弯曲的特殊情况 ,先使用两种不同的LDA的布置方案分别测量出不同区域内的速度分布 ,然后再组合成完整的速度分布。组合时采用了合理的测量点定位及校验方法 ,得到了不同轻相流量下的油水两相流速度分布曲线。以本实验结果为基础 ,文献 [7]修正了原有的油水两相分层流流动数学模型 ,提出了“剪切力比模型” ,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LDA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中高应变率下NRP和掺高粘剂的SBS两种改性剂对AC-13型沥青混凝土动力性能的影响,采用直径74 mm SHPB装置进行了4个气压下的冲击压缩试验,获得了不同种类改性沥青混凝土的破坏形态及应力-应变曲线。研究表明:沥青混凝土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强化和塑性破坏3个阶段,破坏形态分为裂缝、破损、块裂和碎裂4种;两种改性剂均能改善沥青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并且对峰值应力和冲击韧性的应变率敏感性有一定影响,在不同应变率范围内两种改性剂对冲击韧性增强作用不同,NRP对峰值应力增强作用优于掺高粘剂的SBS;应变率超过130/s时,沥青混凝土出现弹性模量退化现象,NRP对弹性模量有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发展了一种基于TDLAS正交光路的二维燃烧场温度重建算法,为了评价该重建方法,数值仿真了2N (N≥3)条视线(Light-of-sight,LOS)测量路径呈N×N均匀排布时对两种不同的温度场的二维重建结果,并定义了最大偏差和平均偏差两个物理量来描述N值对重建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对称的单峰非均匀温度场,重建的温度场最大偏差在50K(2.5%)以内,最大偏差随N的奇偶而波动,其总体趋势随N增大而减小;平均偏差随着N的增大而减小,N≥9时最大偏差和平均偏差的改善均已不明显;对于双峰温度场,用该方法二维重建的结果最大偏差超过350K(15.2%),平均偏差大于0.03,并出现严重失真,此时可通过额外布置斜穿待测场的测量路径来改善测量结果。研究结果对实际的二维测量系统的搭建和应用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组元参数在25~400℃温度波动范围内对SiCp/Al复合材料尺寸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增强体颗粒尺寸越大,尺寸稳定性越好;铝基体中合金元素及合金元素含量的不同对复合材料尺寸稳定性的影响均不同,在A1-Mg基与A1-Si基复合材料中,其抵抗温度变化的尺寸稳定性都随着合金元素(Mg、Si)含量的提高而提高;在本研究中,Al-Mg基复合材料抵抗温度单程变化的尺寸稳定性最好,三元基体复合材料(Al-Mg-Cu)在抵抗温度波动时有较好的尺寸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石英灯辐射加热试验热流分布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英灯辐射加热是在地面上模拟飞行中施加在飞行器表面热载荷的一种加热方式.由于石英灯加热元件的分布不同导致试验件表面不同区域获得的热流密度与要求施加的热载荷有所差异,这样可能会导致"过试验"或"欠试验"现象出现,从而降低了试验数据的可用性,增加了结构设计的风险.本文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对单一石英灯加热器内部热流分布进行了数...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无尾飞机布局方向控制特性风洞试验研究的主要结果。在两种典型布局上研究了扰流板、开裂副翼、机头边条、活动和偏转翼梢及舵面的方向控制特性。认为机头边条、开裂副翼、活动(偏转)翼梢及其舵面组合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方向控制方案,可供无尾飞机布局参考。  相似文献   

16.
转速比对双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航空发动机双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考虑挤压油膜阻尼器以及中介轴承的非线性力,通过有限元法和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建立了双转子系统的耦合动力学模型。利用仿真计算分析了转速比对转子系统非线性响应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响应中能观察到较明显的交叉激振现象;响应中除了内外转子的不平衡激励频率之外,还出现了两者的组合频率,但不同转速比情况下的组合频率不同;同向旋转情况下的临界转速均不小于反向旋转;转速比对转子系统的轴心轨迹和运动的周期性有较大影响。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本文建模和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验研究了摇摆运动对矩形窄通道内单相水摩擦阻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摇摆条件下摩擦压降呈周期性波动,波动幅值随雷诺数的增加而减小,随摇摆振幅的增加而增大,随摇摆周期变化不明显.摇摆对单相水平均摩阻特性没有明显影响.摇摆运动对瞬时摩擦压降波动特性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摇摆造成回路流量波动进而导致摩擦压降波动;另一方面摇摆引起实验段近壁区质点受力周期性变化从而引起摩擦压降微小波动.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得到了摇摆条件下层流瞬时摩阻系数计算经验关系式.  相似文献   

18.
A FAST KALMAN FILTER FOR INTEGRATED GPS/INS BASED ON U D FACTORIZAT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基于U-D分解的快速Kalman滤波算法,并将它应用到一个21状态的GPS/INS组合导航系统工程实现中。常规的Kalman滤波器已广泛应用于GPS/INS组合系统,但由于系统建模误差和计算舍入误差,Kalman滤波器在工程应用中会出现发散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推导了一个基于U-D的扩展Kalman滤波器。此外,由于高阶组合系统计算量大,导致基于U-D分解的滤波器在实时应用中有困难,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快速的滤波算法来节省计算时间。文中设计了一条近于实际的飞机航迹来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滤波算法能有效地克服组合系统滤波器发散问题,并减少计算时间近69%。  相似文献   

19.
通过风洞实验研究了一端固定于壁面、另一端为自由端的三维正方形棱柱气动力特性。实验中模型宽度 d =200mm,高宽比为5,来流风速为U ∞=13m/s。基于U ∞与 d 的雷诺数Re d =1.73×105。研究发现,三维方形棱柱时均阻力系数(CD )与升力系数根方差值(C′L )都明显小于二维方柱的对应值,且三维方形棱柱的涡脱落频率也相对较低。三维方柱绕流与气动力存在2种典型状态:一种是类似卡门涡街的展向涡交替脱离状态,此时柱体阻力较大,且升力出现大幅周期性波动;另一种是展向涡呈准对称状态脱落,此时阻力较小,而升力无明显周期性波动。第一种状态所对应的 C′L 明显大于第二种状态的对应值,在柱体下半部分前者 C′L 为后者2倍左右,2者差异随着向自由端的靠近而逐渐减小。此外,当第一种状态发生时,有限长棱柱气动力的展向相关性也明显强于第二种状态。上述2种典型状态交替随机出现,使有限长棱柱气动力具有明显的非平稳特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PIV技术对两层流体Benard—Marangoni对流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不同厚度比下的速度场,分析了界面张力在各种对流模式中的作用。和Rayleig—Benard对流的三种临界对流模式相比,由于界面张力对上下层浮力对流的不同作用效果,使得更复杂的临界对流模式在Benard—Marangoni对流体系中出现;在实验中首次观测到三层涡胞结构等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