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飞机飞行事故原因的人为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有效调查飞机飞行事故原因,本文基于詹姆士·勒森的“人为错误因素”模型,结合国内外飞行事故案例,剖析了诱发飞机飞行事故深层次原因的多种人为因素,这对国内民航飞行人员及事故调查人员有一定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安全分析和评价系统一般是基于事故调查的,得到的信息也往往是溯及既往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对可控飞行撞地事故(CFIT)和可控飞行撞地事故征候(CFTT)为典型代表的飞行事故和飞行事故征候的相关因素及相互关系的分析,构建了基于层次分析方法(AHP)和模糊推理系统(FIS)的飞行安全风险定量评价模型,引入了飞行安全风险指数来指示飞行安全风险的相对大小,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机辅助飞行安全定量评价模型,用于对CFIT/CFTT等飞行安全风险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对1997-2006年我国民航发生的1140起事故征候进行统计分析,表明我国民航事故和事故征候的万架次率及万时率均呈下降趋势;重点对71起冲偏出跑道/场外接地事故征候发生的原因和时间性规律进行了研究;利用Bow-Tie模型进行分析,研究成因和规律,从而提出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航空安全,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航空事故致因分析方法。通过选取257份事故调查报告,采用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过程,得到了45个致因因素和9个事故类型,并基于"2-4"模型分析了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了航空事故致因网络,该网络具有无标度特性和小世界效应,并通过网络拓扑结构分析了致因因素的特征,采用TOPSIS方法识别了事故的关键致因。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不依赖专家经验、定量分析事故致因因素和统计分析大量事故数据的优点,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SHEL模型为人误分类依据,用收集的2000—2017年的民航飞行事故及事故征候作为数据源,采用具有概率性模式特性的贝叶斯网络方法对影响飞行安全的危险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SHEL模型的4个界面和人本身的问题中,操作不当、SOP不当、机组配合/沟通不当、不利的天气和违章是影响飞行安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及事故个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JAMES REASON的"SWISS CHEESE"模型基础上开发的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探讨了HFACS的功能及其应用于通用航空事故的人为差错分析方法.HFACS描述了四个层次的人为因素,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不安全行为的前提条件是导致不安全行为发生的主客观条件,不安全的监督和组织影响则是致使事故发生的隐藏的、潜在的根源.结合1993年在新疆乌鲁木齐发生的一次MD-82型飞机坠毁事故案例,本文应用HFACS分析了该次飞行事故各层次原因的多种人为因素,得出了有益的、具有参考性的结论:该次飞行事故在很多层次上可以进行预防,尤其是在不安全的监督与组织影响上.这对今后国内民航飞行人员及事故调查人员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民航运行安全水平,以2007-2016年民航不安全事件为数据源,选取事故和典型事故征候事件作为民航不安全事件风险评价指标,构建了基于灰色白化权聚类的民航不安全事件风险评价模型,采用最大离差化原理确定指标权重,以实际运行数据对这10年的民航不安全事件的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基于灰色聚类的风险评价结果与民航实际运行情况基本相符,验证了以事故和典型事故征候为指标的民航不安全事件风险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对提高民航安全生产能力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利用国际航空飞行安全网提供的近百年飞行事故报告,从中选取650起与危险天气相关的个例,建立了危险天气导致航空飞行事故数据集.分析了数据集中各飞行事故的地理位置、年、月频数和飞行阶段等分布特点,并对各类危险天气要素对飞行安全的影响、造成飞行事故的统计特征和典型个例分析等方面开展细致研究,得到了危险天气导致航空飞行事故的整...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一些有关人员行为与时间有依赖关系的可靠性模型;给出了中国核电厂操作员在清华大学培训模型机上的一些可靠性实验结果。此外,还根据已获得的实验数据计算了在ATWS事故条件下人的失误概率。  相似文献   

10.
为了降低日常使用场景中消费级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的事故率,根据消费级无人机事故案例分析了事故致因。通过扎根理论提取事故致因因素,分析了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构建了消费级无人机事故的贝叶斯网络。利用扎根理论-贝叶斯网络,推断出坠落、空中碰撞、失踪和人身伤害4种类型事故的概率。通过对各因素的后验概率进行反向推理,得到了各事故概率最大的因果链。在分析每个因素的敏感性之后,相应地推断出网络中的关键节点。然后分析了消费级无人机事故的致因因素。结果表明,坠落事故概率最高,坠落事故与人身伤害概率最大因果链相关,作为结果节点的各类事故的敏感性分析结果不一致。  相似文献   

11.
终端区结构复杂、飞机事故多,其中危险天气对航空器的安全运行影响极大,因此有必要对危险天气下终端区管制风险进行评估。针对终端区管制系统运行风险性大、易发不安全事件的问题,提出基于风险信息熵的危险天气条件下终端区管制系统风险评估模型。首先,通过分析危险天气条件下管制系统的运行过程,建立管制系统运行中的熵流模型,然后建立危险天气下终端区管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给出评估指标灰色关联度属性的计算方法,利用其反映出的信息熵确定指标权重,最终建立危险天气下终端区管制风险评估模型,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进近着陆是民用飞机整个飞行过程中飞行事故的高发阶段。本文通过统计分析1996年至2005年国内民机进近着陆阶段飞行事故及事故征候,得出了国内飞行事故及事故征候的发生规律,总结了这两个阶段导致事故及事故征候发生的原因,并给出了机场附近净空保护和机组决断能力训练等建议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保证飞行安全、提高服务质量、争取航班正常是民航的中心任务。最关键的问题当然是飞行安全。虽然经航空界专家的研究 ,制定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安全条例、规章制度和防范措施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每年仍有飞行事故和事故征候发生。据不完全统计 ,仅 1999年就发生灾难性事故 8起 ,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其中 ,最为引人注意的是 ,相当一部分事故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为了保证飞行安全 ,减少人为因素发生的安全问题 ,这里着重就进近着陆中的安全防护作一点探讨。进近着陆中所发生的事故或事故征候 ,多发生在复杂气象中 ,并且相当…  相似文献   

14.
首先提出了一种平行航路安全评估新方法,即从空中交通管制的安全防护体系入手,将潜在飞行冲突看作空中相撞事故的初因事件,提炼出管制员指挥、短期冲突告警、飞行员目视避让及机载防撞系统告警四层安全防护,进而将平行航路碰撞风险问题分解为潜在飞行冲突计算和各防护层的失效概率分析.然后,推导了管制员干预次数计算模型,采用CREAM方法解决了管制员调配飞行冲突失误概率计算问题,建立了STCA防护失效和TCAS防护失效故障树模型.最后,以京沪平行航路为例进行计算,得出了雷达管制环境下的京沪平行航路碰撞风险.结果表明该航路满足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5.
依据航空安全的系统观与复杂性,整合事故致因理论,参照遗传工程与人体防御功能,以系统思维为蓝图,系统工程方法为基础,安全工程结构为模板,构建航空安全工程框架模型,全面实施风险管理,强化工程实践的整体性和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16.
民用航空事故征候万时率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和整理了自1993年以来各年的民用航空事故征候率数据信息。这些数据随年份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但也呈现出较明显的上、下波动。这也就是说,民用航空事故征候率,既受到系统性因素的影响,又受到偶然性因素的影响。为了分析民用航空事故征候万时率的发展趋势,本文对1993-2007年的民用航空事故征候率数据,采用指数函数进行了回归分析,并进行了相关性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民用航空事故征候万时率的变化趋势可以用指数函数描述。该研究结论对于预测航空安全的状况与变化趋势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跑道入侵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影响,减少跑道入侵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本文将飞机起飞、降落与滑行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当做系统性控制问题,基于系统理论的事故模型和过程(STAMP)和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构建该过程的反馈控制回路。根据系统反馈控制回路,识别了运行过程中的不安全控制行为,进而分析出其产生的关键原因,并给出对应约束。  相似文献   

18.
建立我国航空安全事故征候报告系统的设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事故征候导致事故的发生 ,对事故征候进行研究可提高航空安全水平。本文对世界各国在飞行事故征候数据收集的报告系统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并对在我国建立类似系统的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从人为因素到安全管理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人为因素的研究,我们了解事故、事故征候的深层原因,但这并不是航空安全的终点而是起点.传统的安全管理是事后管理,预防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而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可以预防引起事故、事故征候的不安全因素,从而更好地减小事故率.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使用HFACS、"起因树"两种人误分析模型,从不同的视角对航空事故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直接和间接诱因,提出改进措施。为以后航空事故分析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