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着陆,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后,嫦娥五号返回器安全运抵北京,完成了开舱及相关处理工作,科研人员顺利取出了月球样品容器.经初步测量,嫦娥五号任务采集月球样品约1731克.  相似文献   

2.
<正>北京时间11月1日6时42分,绰号"小飞"的嫦娥五号T1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顺利着陆,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凌晨5时许,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向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注入导航参数。5时53分,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服务舱与返回器在距地面高约5000千米处正常分离。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天     
<正>嫦娥五号真空热试验完成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是探月三期工程的首发星,承担着探月三期返回再入验证任务。日前,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真空热试验圆满完成。图为科研人员正在进行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返回器与返回器支架对接的总装操作。(航讯)我国火箭助推器回收技术进入试验验证阶段近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在火箭助推器回收技术上取得阶段性进展。这意味着我国未来或可实现火箭助推器的安全可控回收。  相似文献   

4.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在众人的等待和期盼中,嫦娥五号冒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终于带着弥足珍贵的月球样品回来了. "弹伞舱盖!"回家之路启动了最后的回收程序,红白相间的降落伞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草原的夜空中完美展开,嫦娥五号返回器如仙女般翩跹而至.这一刻,怀抱着"嫦娥"的冰雪世界宁静而美好.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12月8日凌晨,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之旅,在素有"月亮城"美誉的四川西昌开启征程。2时23分,中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嫦娥四号探测器送上太空。火箭升空19分钟后,器箭成功分离,"嫦娥四号"成功进入近地点约200公里、远地点约42万公里的地月  相似文献   

6.
<正>机载封2014年11月1日,嫦娥五号T1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再入返回地球,多架直升机配合地面单位圆满完成了对返回器进行跟踪、搜索和回收的任务。为此相关单位制作了多种直升机机载纪念封,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7.
跳跃式再入返回是深空探测任务的关键环节之一,具有关键技术多、设计约束多、地面验证难等特点.本文按照航天器系统工程的设计思想,针对探月三期"嫦娥五号"(Chang'E-5,CE-5)的再入返回任务,开展了约束条件、再入走廊、气动外形、再入返回弹道设计,明确了各项设计要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嫦娥五号"返回器系统设计方案,并...  相似文献   

8.
经过23天的探月之旅,带着在月球上采集的"宝藏",被人们亲切唤作"五姑娘"的嫦娥五号,即将在12月17日凌晨飞向祖国的怀抱. 白雪茫茫的草原上,零下20多摄氏度的寒夜里,等候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区的航天回收试验队早已是厉兵秣马、整装待发. "返回器开减速伞,主伞开伞正常.各号注意,准备出发!"电台里不断传出指令,集结待...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我国首次月球样品无人采样返回任务,设计了嫦娥五号(Chang’E 5)探测器制导、导航与控制(GNC)系统.根据任务要求和探测器特点,GNC系统设计分为轨道器GNC子系统、返回器GNC子系统和着上组合体GNC子系统.给出了嫦娥五号探测器GNC系统的架构设计、工作模式以及在轨飞行结果.结果表明,GNC系统设计正确,成功完成了动力下降、起飞上升、交会对接、返回再入等关键动作,实现了月球表面起飞上升、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以及携带月壤以近第二宇宙速度二次再入返回的三项首次任务,各项功能性能满足任务要求.  相似文献   

10.
<正>返回篇2014年11月1日6时42分,绰号"小飞"的嫦娥五号T1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顺利着陆,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为此各相关单位制作了各种邮品,以示纪念。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成功返回纪念封重庆航天集邮研究会制作。编号:CQHT 2014-2(3-3);规格:175mm×125mm;设计:但胡伟;印量:  相似文献   

11.
<正>绰号"小飞"的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飞到月球又返回来,把返回器放下,再返回月球继续工作,返回器以近似第二宇宙速度"太空打水漂"后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草原着陆。这意味着中国探月工程三期任务首战告捷,拿到了首张"返程票"。为保证这次试验的圆满成功,打造"小飞"的"娘  相似文献   

12.
<正>新闻:1月14日下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国家航天局放出多个重磅消息:"嫦娥五号"月面采样返回今年年底前后实施,规划论证"嫦娥六号"月球南极采样返回,以及"嫦娥七号"月球南极综合探测,"嫦娥八号"可能验证月面3D打印房子等关键技术……解读:中国政府自启动探月工程以来,按照"绕、落、回"三步走实施,简称为三期。最后的"回",是以今年年底前后,"嫦娥五号"到月球正面取样返回作为标准。后续基本明确还有三次任务,分别为"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嫦娥八号"任务。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     
《太空探索》2015,(4):4-5
<正>探月三期再入返回飞行器服务舱完成第三阶段拓展试验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器服务舱继续为嫦娥五号任务开展在轨验证,于3月7日完成第三阶段拓展试验,模拟嫦娥五号上升器与轨道器在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之前的飞行控制过程,验证嫦娥五号上升器远程导引控制策略、天地协同控制时序、轨道测量与飞行控制精度等相关技术,获取试验数据和经验,评估轨道设计和交会方案,为后续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提供参考。据有关专家介绍,服务舱的工作完成得非常好,实现了一次发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     
<正>我国将进行探月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执行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的飞行试验器8月10日从北京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并开展相关测试和试验。试验任务将于今年择机实施,主要验证嫦娥五号任务返回器以接近每秒11.2千米的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相关技术。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后,我国探月工程全面转入三期。作为"绕、落、回"规划的第三步,探月工程三期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无人自动采样返回,突破月面采样、月面上升、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和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四项核心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主编的话     
近期,我国在空间科学与技术领域捷报频传.从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我国探月工程的"绕落回"三步走发展战略圆满收官;到2021年4月29日成功发射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今明两年将全面展开空间站的建造;再到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器祝融号在经历了296天的太空之旅后,成...  相似文献   

16.
<正>10月24日2时零分,执行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的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完成任务后,11月1日,试验器返回舱成功返回。本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一颗卢森堡4M小卫星,主要验证卫星长效电池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7.
雨水 《太空探索》2015,(2):64-65
<正>2014年10月24日,嫦娥五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我国探月工程三期拉开了序幕。在飞行7日后,返回器于11月1日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顺利着陆,试验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国内相关单位制发了许多的纪念邮品,包括任务的发射、测控、返回等关键性节点,它们见证和记载了这段辉煌的历史。现将收集的邮品分为发射篇、测控篇、返回篇、机载邮品介绍如下,希望读者喜欢。  相似文献   

18.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创造崭新历史的超级年. 这一年,中国航天多项重大工程顺利收尾,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完成,高分专项圆满收官,探月三期顺利开展;多个领域实现创新超越,嫦娥五号成功实施月球采样返回,天问一号飞行里程超3亿公里,"中国天眼"开放运行,载人空间站建设迈出关键步伐.  相似文献   

19.
10月1日.举国欢腾,神州共庆. 嫦娥二号奔月.今年的国庆于国人而言注定多了一些特别,添了几分浪漫. 北京时间17时59分.卫星发射进入1小时倒计时准备,记者走进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指挥控制大厅,隶属于该部的远望三号、五号、六号船将在无际蔚蓝之中,见证千年神话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20.
正2020年,深空探测可谓热闹非凡。中国的嫦娥五号从月球取样返回,日本的隼鸟-2探测器从小行星龙宫取样返回,美国的"奥西里斯-雷克斯"(OSIRIS-REx)探测器也从贝努小行星上取得了样品,正在返回地球的途中。许多国家正酝酿从火星取样返回的计划。为什么人类对取样返回这么重视呢?特别是已经有了着陆探测,甚至对一些天体发射了巡视器,为什么还热衷于取样返回呢?本文将重点讨论取样返回的重要性,以及从小行星和火星表面取样返回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