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说:"你们在攀登科技高峰、探索宇宙奥秘上建立的卓越功勋,对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奋斗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具有重要示范意义。祖国和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     
《太空探索》2011,(2):4-5
庆祝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大会隆重举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2010年12月20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隆重庆祝我国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是我国探月  相似文献   

3.
正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并参加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的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同志:在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成功之际,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你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建造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是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重要引领性工程。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怀抱"玉兔"月球车的嫦娥三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嫦娥三号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关键一步,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在月球虹湾地区实现软着陆,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随后,"玉兔"月球车从着陆器上"走"出来,和着陆器一动一静开展科学探测任务。嫦娥三号探测器共搭载8台尖端科学载荷,用以完成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月表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调  相似文献   

5.
<正>8月24日,由国家航天局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共同主办的"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展"在香港科学馆落幕。据统计,在港展览期间,共有15万人前往观展。此次展览是中国探月工程实施十年以来首次举办的主题展览活动。展览以嫦娥三号任务为重点,主要展示我国探月工程、航天科技发展和成就。展览展出了嫦娥三号着陆器模  相似文献   

6.
我国探月工程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4,自引:8,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的探月工程,在2020年前分“绕、落、回”三步实施。本文以我国探月工程各次任务为脉络,针对目前已经完成的“嫦娥1号”“嫦娥2号”“嫦娥3号”及“嫦娥5号”高速再入试验任务,简述了工程和科学目标,介绍了实施效果,总结了主要技术成就。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探月工程未来的发展趋势,给出了月球后续任务的总体思路和框架。  相似文献   

7.
目前,嫦娥二号任务正在按计划进行,将于金秋择机发射。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已完成方案阶段研制工作,正式转入初样阶段研制。嫦娥三号计划将于2013年前后发射。探月三期工程将于2017年实现。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     
《太空探索》2013,(3):4-5
"嫦娥二号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嫦娥二号工程"与"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业化应用"等3个项目,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在"嫦娥二号"任务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要承担了五大系统中的两大系统,即嫦娥二号探月卫  相似文献   

9.
<正>法国空间局(CNES)网站2019年3月25日报道,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CNES与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签署空间合作协议,加强在行星探测和气候监测领域的合作。在行星探测领域,中方将在2023-2024年发射的嫦娥6号(Chang'E-6)月球采样返回任务中搭载法国科学仪器,共同探索月球。在气候监测领域,中  相似文献   

10.
<正>新闻:1月14日下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国家航天局放出多个重磅消息:"嫦娥五号"月面采样返回今年年底前后实施,规划论证"嫦娥六号"月球南极采样返回,以及"嫦娥七号"月球南极综合探测,"嫦娥八号"可能验证月面3D打印房子等关键技术……解读:中国政府自启动探月工程以来,按照"绕、落、回"三步走实施,简称为三期。最后的"回",是以今年年底前后,"嫦娥五号"到月球正面取样返回作为标准。后续基本明确还有三次任务,分别为"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嫦娥八号"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航天     
《太空探索》2015,(4):4-5
<正>探月三期再入返回飞行器服务舱完成第三阶段拓展试验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器服务舱继续为嫦娥五号任务开展在轨验证,于3月7日完成第三阶段拓展试验,模拟嫦娥五号上升器与轨道器在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之前的飞行控制过程,验证嫦娥五号上升器远程导引控制策略、天地协同控制时序、轨道测量与飞行控制精度等相关技术,获取试验数据和经验,评估轨道设计和交会方案,为后续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提供参考。据有关专家介绍,服务舱的工作完成得非常好,实现了一次发  相似文献   

12.
段丽娟  薛滔 《太空探索》2014,(11):52-53
<正>2014年10月10日下午,由中国国家航天局主办、中国宇航学会承办、北京理工大学协办的庆祝2014年"世界空间周"科普报告会在北京理工大学举行。中国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赵坚、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炜到会致辞,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主持会议并与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于登云、嫦娥三号副总设计师贾阳等专家为出席活动的青少年代表赠送航天科普图书。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于登云、嫦娥三号副总设计师贾阳分别作了题为"嫦娥三号工程任务历程和成就"、"玉  相似文献   

13.
嫦娥二号卫星是探月二期工程中嫦娥三号、四号的探路者,是个"先锋".它所承担的重要科学试验、验证任务对探月工程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将给后续探月工程带来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日,经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小组会议审议,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任务,正式由初样研制转入正样研制阶段,工程研制取得重大进展。嫦娥三号探测器计划2013年发射,进行月球软着陆探测与月面巡视勘察。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月球探测进展(2011-202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2011至2020年10年来中国月球探测的进展,重点介绍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任务工程实施情况以及取得的主要科学探测成果,展望中国月球和行星探测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天     
<正>我国将进行探月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执行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的飞行试验器8月10日从北京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并开展相关测试和试验。试验任务将于今年择机实施,主要验证嫦娥五号任务返回器以接近每秒11.2千米的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相关技术。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后,我国探月工程全面转入三期。作为"绕、落、回"规划的第三步,探月工程三期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无人自动采样返回,突破月面采样、月面上升、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和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四项核心关键  相似文献   

17.
正2月19日,从国防科工局组织召开的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传出消息,嫦娥三号着陆器于2月18日成功自主唤醒,进入第28个月昼,工作正常。经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嫦娥五号任务正式由初样研制转入正样研制阶段,预计于2017年前后完成研制并择机发射。探月工程三期2011年正式立项,主任务嫦娥五号以获取月球样品并返回  相似文献   

18.
<正>在嫦娥三号落月成功的喜悦与长征四号乙发射失利的遗憾中,中国航天告别2013年,迎来2014年。回首2013,中国航天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载人航天工程再次奏凯。2013年6月11日,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乘神舟十号飞船升空,执行我国第二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其间,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组合体联合飞行12天,完成三次交会、两次对接、一次绕飞,王亚平进行了太空授课,在轨飞行15天后,三名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这是神舟载人飞船首次执行应用任务,是神舟飞船从研制飞行试验型过渡到实用型的飞跃,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了一个可以实际应用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探月工程又迈新步。肩负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第二步任务,2013年12月,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并开始执行科学探测任务。嫦娥三号任务攻克的关键技术多、技术跨度大、实施风险高,创造并实现中国航天史上的多个  相似文献   

19.
<正>一起聆听嫦娥的心声嫦娥三号探测器要在落月时展现飘逸身姿,要实现脚踏实地的月球行走,"明亮的眼睛""智慧的头脑"是成功的关键。赋予嫦娥三号"聪慧"的是测控系统。无论是嫦娥三号发射、变轨、落月,还是月球车巡视勘察,都需要极为精确的测控控制技术做保障。据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总工程师周建亮介绍,嫦娥三号飞控工作有"三高":技术状态全新,处置能力要求高;遥操作约束复杂,飞行控制精度高;系统交互多,着陆器和巡视器两器协同程度高。针对这些难点,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先后突破了高精度月面视觉定位、月面巡视动态任务规划、巡视器路径规划与行走控制等六大关键技术。这些技术和任务最终都需要来自地面的指挥,因而建设一张能够实施精确测控的深空测控网必不可少。中国探月工程测控网络的核心是位于国内的三大中心,  相似文献   

20.
<正>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联合在京召开了嫦娥三号探测器方案转初样评审会。以嫦娥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为组长的评审组经过认真的评审,一致同意通过嫦娥三号探测器方案转初样评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