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晓柯 《国际太空》2015,(3):52-59
<正>众所周知,目前的运载火箭都是一次性使用的,所以长久以来,航天发射成本居高不下,发送质量1kg物质上天的成本约为1万~2万美元。比如,美国的猎鹰-9火箭总造价约为5000万美元,而其推进剂的成本只有20万美元。因此,打造猎鹰-9火箭的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自设计之初就一直在研究如何回收以及重复使用猎鹰-9火箭的有关技术,以大大降低成本。如果能回收并重复使用火箭的第一级,可降低火箭成本80%;如果第二级也能回收并重复使用,可降低火箭成本99%。今年1月、2月,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航天领域的发展,鼓励政策密集出台,大大促进了产业和技术的进步。航天运输系统作为所有航天和空间活动的基础,更是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航天运输系统是将载荷从地球送入轨道的运输工具,可以分为一次性运载火箭和重复使用运载器两大类。其中一次性运载火箭是人类当前进入空间的主要途径,不过重复使用运载器也在快速发展,而且正在成为重要的趋势。另外,新方案、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也预示着某些潜在的发展方向和路径,为航天运输系统的远期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汽车、火车、轮船和飞机是人们常见的几种运输工具。自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运载火箭也成为一种新的运输工具,它为人类插上了强大的“翅膀”,使人类的活动范围由地球表面扩大到宇宙空间。直到现在,火箭仍然是人类探索太空的主要运载工具。  相似文献   

4.
2015年12月22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用猎鹰-9(Falcon-9)火箭成功发射了轨道通信公司的11颗小型通信卫星。这不仅是猎鹰-9火箭自2015年6月28日发射失败以来的首次发射,而且是升级版猎鹰-9火箭的首次使用。更重要的是,猎鹰-9火箭在世界上首次成功进行第一级有动力垂直回收,从而在人类历史上率先验证了轨道运载火箭的回收技术,为未来打造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大大降低运载火箭发射成本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
航天飞机发射的高成本已使美国人如负重荷。于是开发出一种“即经济又可靠”并可在短期内完全重复使用的运载工具已成为美国人亟待解决的问题,最新的RLV计划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空天飞机热”正风靡欧美之际,美“Aerospace America”杂志今年三月号刊登了Robert Truax的一封持不同见解的来信。此信从成本和有效载荷份额两方面分析了空天飞机的不足,并提出了利用传统火箭技术发展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可能性。现将此信译载如下。  相似文献   

7.
栅格舵气动控制机构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再入返回过程的重要姿控装置.针对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需求,结合栅格舵的几何外形特征,从工作原理、几何特征、剖面形状、前后掠等方面介绍了栅格舵设计需重点考虑的关键设计参量及其影响;结合栅格舵薄壁、复杂外形的特点和耐高温等设计需求,研究了可用于栅格舵制造的相关工艺方案及其工艺流程,从设计难...  相似文献   

8.
<正>从根本上降低人类进入太空的成本,一直是航天人不懈追求的梦想,而运载火箭的回收和重复使用一直都被认为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最佳办法之一。近两年,SpaceX公司的火箭回收复用日渐成熟,至今已执行了25次复用发射,任务成功率100%。不仅如此,复用发射报价相对新火箭降幅达上千万美元,真正实现了"降本增效"。但纵观世界主流航天国家  相似文献   

9.
易林 《太空探索》2000,(5):30-32
在世纪之交,世界上各航天国家都在致力于开发新型优质高效的运载工具,美国在谋求一次性大推力火箭的同时,在竭力研发可重复使用的低成本运载器。俄罗斯在拥有骄人的发射记录和继承了苏联的多样性火箭后,继续改进现有的火箭,争取推出俄罗斯“新贵”。欧洲拥有世界上最有市场价值的阿里安火箭系列,现正在强化阿里安5的推进能力,细化它的功能,以争取更多的用户。屡败屡战的日本大型运载火箭虽面临困境,但  相似文献   

10.
<正>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是指能够穿越大气层进入太空,自由地往返于地球与太空之间,具有重复使用性,并能够按照需要较长时间地在空间轨道停留或机动,执行卫星发射、在轨服务等各种类型的任务,既可军用也可民用的多用途航天器。它代表着未来运载器的发展方向,拓展了航天运输系统的概念内涵,其在大幅降低进入空间成本的同时,还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和响应性等方面的优势。人类发展航天运输系统的梦想目标之一,就是研制出能像飞机那样水平起飞和降落,并可多次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器。为此,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投入经费,开展了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研究。  相似文献   

11.
赵颖 《国际太空》2001,(2):22-24
为了适应未来的空间运输发射市场的需求 ,俄罗斯赫鲁尼切夫国家研究与生产空间中心研制了新一代运载火箭——“安加拉” (Angara)系列运载火箭。近年来 ,由于世界航天发射市场呈现了激烈的竞争格局 ,“提高运载火箭的性能与可靠性 ,同时降低研制成本与发射价格”就成了世界上各主要运载火箭制造商们开发新产品的主要设计目标。根据这个目标 ,运载火箭制造商们研制了一系列新型运载火箭。目前正处在研制阶段的有 :波音公司的德尔他 - 4、洛克希德 -马丁公司的宇宙神 - 5、阿里安空间公司的阿里安 - 5改进型运载火箭 ,以及其他一些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2.
智浩 《太空探索》2011,(4):44-47
与苏联走的航天道路不同,从1972年起,美国开始全力研制航天飞机这一可部分重复使用的新型载人航天器,认为它能取代一次性使用的运载火箭和宇宙飞船。2011年4月12日,不仅是世界第1艘载人飞船上天50周年纪念日,也是世  相似文献   

13.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为了扩展它的发射能力,已制定了一项近期的运载火箭发展计划,其目标在于研制一种称为“H-1”的新型运载火箭,并预定在1986年开始作试验性飞行。“H-1”是日本的“N”系列运载火箭的改进型。这种“H-1”型运载火箭是一种惯性制导的三级型运载工具,它的总长度为40米,最大直径为2.4米,起飞总重量为140吨。“H-1”的第一级及其捆绑式助推器是直接从N-2型运载火箭发展起来的。目前“H-1”计划的大部分研制努力已集中在研制具有高性能的新型上面级上。据说,其第  相似文献   

14.
正"猎鹰"9号火箭在第20次发射中,第一级火箭返回并着陆成功,成为人类火箭工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猎鹰"9号火箭的研制者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执着地追求运载火箭的复用,在复用技术上进行了大量探索,这次成功开创了运载火箭重复使用的新途径。这条道路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商业上都是可圈可点的。坚持不懈的努力"猎鹰"9号火箭是目前太空探索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4月24日是我国第三个航天日,在哈尔滨召开的首届中国航天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龙乐豪详细介绍了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的发展情况,并对未来进行展望。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是指能多次往返于地面、空间轨道及轨道与轨道间,完成快速运输、快速进出空间等多种任务,并按需返回地面的航天飞行器。由于可重复使用的特征,使得这项技术具有廉价、快速、机动、可靠等特  相似文献   

16.
垂直着陆过程推进剂流动行为特性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回收技术是实现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的关键技术之一,采用垂直着陆的方式实现子级回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而运载火箭在起飞和垂直着陆过程中,对贮箱内推进剂的管理有较高的要求.首先调研分析了运载火箭回收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然后采用Flow 3D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运载器垂直着陆过程中,贮箱内推进剂的流动行为特性;...  相似文献   

17.
长征三号甲试射成功 2月8日,我国新研制的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三号甲”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首次试验发射成功。 “长三甲”是为适应我国通信广播电视事业发展需求而研制的,被列为国家重点工程。是我国2000年前后重要运载工具。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两家私营集团公司(Trangifiled集团公司和澳大利亚运载火箭集团公司)决定合作成立澳大利亚卫星发射服务公司(ASLSC),将研制小型商用运载火箭,提供发射小型卫星的运载工具。研制的火箭称为小型澳大利亚运载火箭(ALV)。这家澳大利亚新联合公司将同国外公司合作,特别是与欧洲和美国的合作,现已获得澳大利亚空间局(ASO)的支持。小型运载火箭是专为发射重达1200公斤、在200~1000公  相似文献   

19.
美国侦察卫星已发现苏联正在提尤腊塔姆发射场修建大型跑道。这种跑道是为了使苏联目前正在研制的可重复使用的带翼载人飞行器便于在此水平降落。这种用一次使用运载火箭发射,但又可重复使用的带翼飞行器是苏联航天飞机计划的第一阶段,在它初步投入使用后,  相似文献   

20.
短消息     
正我国成功发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9月4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利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型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试验航天器在轨飞行2天后,于9月6日成功返回国内预定着陆场。这次试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后续可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