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某型侦察机两种侦察设备(侦察舱及侦察吊舱)使用情况分析,针对侦察舱在使用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侦察舱安装方式,解决了侦察舱原安装方式互换性和使用维护性差的问题。侦察舱新安装方式构思巧妙,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同时给出了保证侦察舱新安装方式互换性的制造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2.
基于遗传算法的无人机协同侦察航路规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无人机将成为侦察卫星、有人驾驶侦察机的重要补充与增强手段 ,成为未来战场上广泛应用的一种侦察工具。为了提高无人机 (UAV)的侦察效率 ,在执行侦察任务前必需规划设计出高效的无人机侦察飞行航路。针对这一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种侦察效率指标评估的计算方法 ,解决了航路规划中的侦察效率量化问题。考虑在大范围任务区域内进行侦察航路优化存在计算的复杂性和收敛性等问题 ,本文采用遗传算法对侦察航路进行了优化处理。通过该方法得到的侦察航路可以有效地提高无人机的侦察效率。  相似文献   

3.
反红外伪装     
随着红外探测器的出现,反红外伪装的研究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简要介绍反红外伪装的方法和器材,内容包括:(1)反红外侦察涂料;(2)迷彩伪装;(3)伪装烟幕;(4)红外诱饵;(5)红外辐射屏蔽。  相似文献   

4.
激光侦察装备包括激光测距机,激光雷达、等。近30年来,激光侦察装备的发展令人属目,本文综述了其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供长期有效的电子侦察能力,高机动性无人机电子侦察平台需要组成 1个多无人机电子侦察网络。多无人机电子侦察网络在面对复杂电子侦察任务时,需要具有对不同平台电子侦察结果判别和整合的能力。针对传统基于证据理论(DempsterShafer,DS)的协同电子侦察方法中,因为电磁环境的复杂性和基于 DS合成公式对不可靠信息缺少必要的筛除而导致的证据悖论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电子侦察信息预处理的无人机集群协同电子侦察融合判决新方法。该方法对每架无人机的电子侦察信息进行预判断,得到每架无人机电子侦察信息的可信度权值,提出信息融合算法,对预处理后的电子侦察信息进行融合判决。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对多无人机电子侦察信息的甄别能力,提高无人机集群协同电子侦察性能。  相似文献   

6.
多基地多无人机协同侦察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菁  沈林成 《航空学报》2007,28(4):913-921
 充分考虑侦察目标的侦察分辨率要求和侦察时间窗约束,以及位于不同基地的无人机(UAV)的侦察性能和可用数目,首次建立了更加贴近军事应用实际的多基地多UAV协同侦察问题(M-MUCRP)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了解决该模型的多基地多UAV协同侦察进化算法(M-MUCREA)。M-MUCREA的染色体数据结构有效地表达了问题的解,有利于交叉、变异等进化操作;充分利用与目标侦察分辨率要求以及目标位置和时间窗约束相关的启发信息,构造初始种群,避免进化过程收敛太慢;基于Pareto最优概念的选择算子确保解在多个目标上的有效优化;精英策略避免了丢失进化过程中产生的非劣解,加快算法收敛;变异和交叉算子在保证有效解的前提下,实现了解的多样性,避免了算法陷入局部最优。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能够有效解决M-MUCRP。  相似文献   

7.
刘跃 《国际航空》2007,(10):32-33
随着军事"协同化"时代的开始,美军传统的情报、监视和侦察(ISR)系统正在被赋予新的内容。机载吊舱的探测数据不仅用于飞行员自己,还可以实现作战平台和军种之间,甚至盟军伙伴之间的实时数据共享,即非传统情报、监视和侦察(NTISR)能力。  相似文献   

8.
针对战场环境下无人机的侦察路径规划问题,首先设计突防飞行与多目标区域搜索的一体化侦察航迹规划策略。然后针对侦察任务中的突防问题,在传统快速扩展随机树(RRT)的改进算法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改进RRT*的无人机突防航迹规划方法,通过设计目标偏置算法解决了传统RRT算法采样点随机性大、收敛速度慢等问题。针对侦察任务中的目标搜索问题,使用改进的旋转卡壳路径规划器(RCPP)进行覆盖式航迹规划,提高了搜索覆盖率。最终通过对比仿真试验,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优越性,以及算法应用于战场侦察任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多旋翼无人机对地面动态目标的近距离侦察问题,根据无人机与目标的相对距离将侦察任务拆分为引导阶段及跟踪阶段两部分,并针对引导阶段和跟踪阶段不同的任务需求,分别建立了自主引导模型与自主跟踪模型;其次,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对提出的两个模型分别进行网络设计和参数优化,分别得到上述两个阶段的控制策略;最后,搭建基于机器人操作系统(ROS)的仿真测试平台,实现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无人机侦察任务的训练和数据收集,并进行了性能测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无人机自主引导与跟踪方法能够满足侦察任务两阶段的不同需求,自主完成对地面动态目标近距离侦察的全过程任务。  相似文献   

10.
由美国空军航空大学(AirUniversity)最新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一种名为“攻击星”2025(Strikestar2025)的多用途无人机(UAV),可以完成攻击、侦察、电子战等多种任务。这种攻击型UAV是美国空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急需的航空装备。美国空军的研究人员正在考虑研究一种新的UAV系列,它可以把美国空军的作用及任务能力从简单的用UAV执行侦察任务,充分扩大到用UAV执行真实的、多方位的攻击任务范围,从而使各种新型军用飞机构成一支  相似文献   

11.
左海涛 《国际航空》2008,(11):83-85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情报、侦察和监视(ISR)手段不断向前发展,从传统的电子侦察、人工情报发展到侦察卫星、有人/无人机侦察、预警侦察、战场电视、两栖侦察等多种侦察手段。这些新型.先进传感器获得海量情报和信息必须及时、高效地分发给所有需要这些信息的平台,情报侦察宽带数据链承担着这个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俄罗斯航空工业推出了多种无人机,本文介绍了一些较新的型号,包括作战无人机、侦察无人机、无人直升机等类型。  相似文献   

13.
对航空侦察装备维护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系统介绍,包括现行检测技术和仿真检测技术的设计方法、理念以及部分开发工具.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从航空侦察平台、典型机载光电侦察装备、机载光电侦察技术三个方面介绍机载光电侦察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光电侦察技术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多光谱探测、偏振探测、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识别等多种光电侦察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发展趋势。最后,通过分析航空平台和光电探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我国机载光电侦察装备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际航空》2009,(3):4-4
美国国家侦察办公室地面部主任佩德罗·L.鲁斯坦(Pedro L.Rustan)在信中表示。在过去50多年中,国防部预研局(DARPA)的创新行动对美国国力的提升发挥了巨大作用,其重要贡献包括领导研制了“土星”V登月火箭、“科罗纳”侦察卫星、隐身技术、多种无人机和互联网的前身ARPA网络。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机载侦察吊舱的作战效能,以战斗机平台、装载成像侦察系统对地面目标实施战术侦察为研究对象,运用马尔可夫随机过程理论,建立了以战斗机为平台挂载侦察吊舱进行战术侦察过程的动态模型,提出了以搜索效率、任务成功率、目标被侦察率、飞机损失率指标作为最终效能评估的准则。最后以飞机对地侦察为例,通过红蓝双方模拟对抗计算,准确地反映了实际情况,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宗树 《国际航空》1999,(6):58-59
北约空袭南联盟已持续多日。在这次行动中,北约不仅动用了包括B—2隐身轰炸机在内的陆、海、空各类武器,还有50多颗卫星在太空助阵,其中许多卫星当初就是为支持北约对抗华约军事作战研制的。由此可以看出,现代战争对航天器的依赖越来越大。天宫幽灵在此次打击计划中,美国和欧洲至少使用了15~20种不同卫星,包括3颗高级锁眼-11(KH—11)光电成像侦察卫星、2颗“长曲棍球”雷达成像侦察卫星、3颗确保得到图像的小型侦察卫星、4颗国防气象卫星、4颗民用“诺阿”极轨气象卫星、2颗欧洲民用静止轨道气象卫星、24颗导航星GPS,以及美国…  相似文献   

18.
美国部署的军用卫星系统覆盖了对伊作战所需要的各个信息领域,动用的卫星种类包括侦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定位卫星、资源卫星和气象卫星等多种类型  相似文献   

19.
在介绍国外先进红外/可见光侦察吊舱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以DB-110侦察吊舱为例,对系统的性能、组成以及工作模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通过对我国侦察吊舱的差距分析,指明我国发展第三代侦察吊舱的重要性,并对我国发展新一代侦察吊舱给出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电子侦察卫星是获取电子情报的重要手段,在现代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美、俄、法和英等国都发射过这种卫星,其中以美国的电子侦察卫星功能最强,阵容最齐全。目前,美国正研制第5代电子侦察卫星“入侵者”和具有一定隐身特征的“徘徊者”静止轨道电子侦察卫星和“奥林匹亚”低轨道电子侦察卫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