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这位女航天员将身体置于待组装的舷窗观察设备内,探出身体上半身留影,该设备将组装到国际空间站"命运"号实验舱朝向地面窗口航天员悠闲地将身体贴近国际空间站"和谐"号节点舱舱门处停靠的日本H-2运输航天器舱门上,轻松地享受休闲时光这位航天员正在使用通信系统与地面的家人通话,可以看出,此时航天员的心情格外兴奋航天员在国际空间站"和谐"号节点舱专注地下国际象棋休闲,这是在自己同自己比赛  相似文献   

2.
二○一○年2010年国际空间站的组建已近尾声,航天飞机3次造访国际空间站,为空间站增添了美国"宁静"号节点舱和"瞭望塔"号观测舱、俄罗斯"黎明"号小型实验舱;更换了已经用尽的氨冷却剂储罐和一些旧电池组;安装了通信天线等部件。  相似文献   

3.
2012年6月18日17时10分,航天员景海鹏打开天宫一号实验舱舱门飘入天宫一号,面对镜头向人门招手示意,随后航天员刘旺、首位女航天员刘洋依次飘入天宫一号。2012年6月19日18时50分,地面与航天员首次双向视频通话进行,"天上人"与"地上人"第一次可以"面对面"地通话。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沐浴在中秋皎洁月光之中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响起了一声巨大的轰鸣声。我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在"神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托举下,踏上了它的太空旅程。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在天宫一号备份目标飞行器的基础上改进研制而成,采用实验舱和资源舱两舱构型,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太阳翼展宽约18.4米,重8.6吨,设计在轨寿命2年。  相似文献   

5.
徐菁 《太空探索》2008,(4):34-35
2008年3月9日,欧洲从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场用阿里安-5火箭发射了新型货运飞船--"自动转移飞行器",这是欧洲继哥伦布号实验舱上天之后,为履行国际空间站义务而迈出的又一步,同时进一步增强了欧洲在国际空间站项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1 引言 2008年3月9日,欧洲用阿里安-5火箭把其第1艘货运飞船"凡尔纳"自动转移飞行器(ATV)送上了太空.这使欧洲继哥伦布号实验舱成功安装在"国际空间站"(ISS)之后,进一步提高了自己在ISS项目上的发言权.  相似文献   

7.
一、主要性能参数与组成经过一年多来对构型的全面重新设计和因俄罗斯加盟带来的频繁磋商,国际空间站的布局和接口作了重大调整,其研制成本可比原计划减少70亿美元,进度则推迟了3年。不过为自由号空间站前10年所完成的大量预研攻关工作没有白费,有75%的硬件可以继续在改名的阿尔法号国际空间站上使用。阿尔法号国际空间站最终设计方案的主要参数和组成请见表1。国际空间站组成如下:1.有6个实验舱它包括1个美国实验舱;1个欧空局附加实验舱(APM);1个日本实验舱(JEM),该舱除提供国际标准有效载荷机柜外,还有…  相似文献   

8.
2001年航天员承担了更为繁重的太空建筑任务.为国际空间站增添了三个舱段(美国命运号实验舱、美国探索号气闸舱和俄罗斯码头号对接舱)和一只手臂(第一套遥控机械臂系统).  相似文献   

9.
知豪 《国际太空》2008,(3):29-35
□□2008年2月7日,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把欧洲航天局的哥伦布号实验舱(Columbus laboratory Module)送往“国际空间站”。此后,航天飞机将分3次把日本的希望号日本实验舱(Kibo JEM)送上“国际空间站”。欧日的实验舱上天后,将大大增强“国际空间站”的科研能力。此外,在20  相似文献   

10.
国际空间站     
《太空探索》2004,(11):23-25
装配了命运号实验舱的国际空间站数码相机拍摄的国际空间站,地面景物是阿根廷这张图片显示了美国节点舱2号装配完成后的国际空间站,节点舱2号的升空,标志着国际空间站的核心部分基本完成以美丽的白云做背景的国际空间站年8月20日,发现号航天飞机飞离国际空间站后,一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11.
据日刊《东芝评论》1987年第8期报导,东芝公司为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研制出了日本实验舱用的长寿命、高可靠性(设计寿命为10年)的舱外机械手。这种高智能机械手将用来完成计划于1994年度分两次发射的日本实验舱的外部舱和补给舱的组装、支援加压舱内搭乘科学家完成各种科学实验、交换试验装置和试样等任务。日本东芝公司在研究该机械手的过程巾,吸收了产业机器人、智能机器人以及航天飞机机器人的开发经验,充分考虑了在微重力环境下的各种特殊要求,在具有多年机器人生产经验的小向工厂制造。  相似文献   

12.
在日本宇宙空间研究计划的日程表上,近10年主要的空间活动有:1991年7月派3名宇航员搭乘美国航天飞机进入太空进行空间材料试验;1993年试射新研制的H-2型运载火箭;1995年利用H-2运载火箭发射不载人的“希望”号航天飞机;1998年向自由号空间站发射日本独自研制的日本实验舱,及承担向太空发射重达8吨的英国自由号空间站同轨平台的任务。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建造与自由号空间站相配套的  相似文献   

13.
二○○一年(下) 2001年4月,奋进号航天飞机携带多功能后勤舱,为命运号实验舱送来设备,为国际空间站安装了第一套遥控机械臂系统,还安装了为美国航天员太空行走通信提供支持的超高频天线.  相似文献   

14.
正新闻:5月5日晚,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召开。其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介绍了中国空间站研制建设进展情况。解读: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任务圆满成功,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迎来"开门红",拉开了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飞行任务的序幕,为后续空间站核心舱、实验舱发射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谢懿 《太空探索》2008,(4):28-29
价值10亿欧元的哥伦布买验舱是欧空局第一个载人航天设施,也是其目前在载人航天领域的最高成就."哥伦布实验舱为我们翻开了新的一页.现在我们在地球轨道上有了真正的一席之地,"欧空局"哥伦布"项目主管伯纳多·帕蒂说.但是对于欧洲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而言,这真是一个好事多磨的过程.由于建造延期和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失事,哥伦布实验舱最终抵达国际空间站的时间比最初的计划晚了5年多.而且和国际空间站的其他舱体一样,哥伦布实验舱的大小也比10年前欧空局原计划的要小很多.  相似文献   

16.
浩言 《太空探索》2008,(4):32-33
在欧洲哥伦布实验舱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后,美国航天飞机紧接着的主要任务是放飞日本"希望",为国际空间站继续添砖加瓦.从2008年3月11日起,美国航天飞机将分3次发射日本希望号实验舱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即先发射希望号实验后勤舱增压段,然后发射希望号实验舱增压舱和遥控机械臂,最后发射暴露设施和实验后勤舱暴露段.  相似文献   

17.
正在国际空间站的多功能后勤舱内,这位女航天员用双腿夹住两个文件夹并伸开双臂,表演悬空特技这位航天员更神奇,只用一个手指就将另一位航天员稳稳地"平举"在指尖上,一动不动在国际空间站"哥伦布"号实验舱内,3位航天员在各自的舱外航天服前面,以头顶相触的方式合影7位航天员聚集在国际空间站瞭望塔内,沿周围舷窗排列一  相似文献   

18.
2021年7月21日,俄罗斯科学号多功能实验舱(Nauka)搭乘质子-M型运载火箭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经过8天的飞行后于7月29日成功与星辰号服务舱(Zvezda)对接.这是俄罗斯继2010年发射黎明号小型研究模块以来,时隔11年后再次向国际空间站发射新舱段,吸引了世界主要国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正日本在国际空间站的项目中,不仅致力于先进技术的研发,而且一直以来致力于在日本"希望"号实验舱和"白鹤"货运飞船上进行太空经济开发,已经探索并成功实施了很多商业项目。这些项目旨在发展日本公司的技术、扩充衍生公司以及推动"希望"号商业应用发展。一些日本公司获得了在全球具有竞争力的技术和专利,已将其投入世界性商业市场。例如应用于商用航天器上的近距链路系统。三菱电机设计并生产了近距链路系统,它与安装在  相似文献   

20.
正9月15日22时04分,搭载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5秒后,天宫二号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备份产品的基础上改进研制而成,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太阳翼展宽约18.4米,重8.6吨,采用实验舱和资源舱两舱构型,设计在轨寿命2年。天宫二号在轨飞行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