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朋 《太空探索》2006,(8):36-41
航天测控网宇宙浩瀚无垠,无数神秘深蕴其中。自古至今人类都在探索其奥妙。从地球进入太空,从太空中了解我们自己居住的家园、利用太空资源为我们人类服务、探索宇宙中其他星球的手段就是航天飞行器。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人类从此开始了航天飞行。事隔  相似文献   

2.
航天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航天运载技术则是其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人类要利用空间,开发空间,首先必须能够进入空间、这是开展一切航天活动的基本条件。运载火箭作为迄今为止人类进入空间的最主要的手段,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曾总结到:“运载火箭有能力,决定了一个国家航天活动的规模和量级。”  相似文献   

3.
20多年来,在各方面的努力下,航天名词的规范化和统一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若干问题,有待继续努力解决。1 关于“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的名称航天,狭义是指人类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的航行活动;广义是指人类探索、开发和利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活动。航天定义的核心在于,人类活动的场所不是陆地,不是海洋,也不是大气层,而是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对于这一特定的场所的命名目前流行的有以下3种。1.1 太空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卷》、《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航天技术》和国家军用…  相似文献   

4.
1军用航天系统发展趋向□□航天技术是人类获取和传输信息的重要手段。当前,社会信息化特征日趋明显,航天技术的重要性也愈加显现。以信息战为核心的新军事革命的来临更使空间成为未来战争中重要的争夺场所。因此,各主要航天国家都在认真思考其军用航天发展。其实,从...  相似文献   

5.
晓角 《国际太空》1998,(1):13-14
空间碎片将威胁人类安全1空间碎片对航天的影响据最新统计,目前在太空中约有3000t的空间垃圾,这些垃圾中差不多95%以上是空间碎片,主要由运载火箭箭体、废弃的航天器和因卫星老化或热应力而与卫星分离的碎片组成。其尺寸大到数米的箭体,小到用雷达和光学望远...  相似文献   

6.
实言  何柳 《太空探索》2004,(7):14-15
人类的生存环境,在迈过了陆地、海洋、天空之后,已进入了第四环境,即外层空间。随着航天科技的发展,发射卫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这人类登天三部曲已清晰地展露在世人面前。然而.仔细审视这三部曲.哪一步都离不开一个基础——进入空间的航天运载器。航天运载器在本质上属于广义的交通运输工具,就像在天路上迅驰的汽车.它的  相似文献   

7.
载人航天是人类在20世纪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成就之一。但是这一时期的载人航天活动基本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因为除了美国进行了几次“阿波罗”载人登月飞行以外,其他载人航天活动主要是在近地空间。21世纪人类将深入到太阳系,对太阳系的其它行星和天体进行探测、开发和利用,使空间造福于人类。载人航天活动也将从初级阶段进入成熟阶段。21世纪的载人航天活动将会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但其中5项内容最有意义,这就是用无人探测器对太阳系的其它行星和天体进行先驱探测,为以后的载人探测奠定基础;完成国际空间站的在轨组装,然后正式使用;对月球、…  相似文献   

8.
载人航天事业的特点是技术难度大和耗资巨大。世界各国,甚至美国和原苏联,都极难单独承受这种巨大的人力和财力的消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从另一方面讲,对宇宙的探索和开发会给全人类带来利益,应该是地球上整个人类的共同事业。因此,在载人航天领域进行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是一个必然趋势。60年代的国际合作航天领域内国际合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初期阶段,这种合作带有极大的局限性:(1)合作仅限于无人飞行方面;(2)国际合作只限于东西两大阵营内成员国之间。如1965年1…  相似文献   

9.
天丽 《国际太空》1998,(9):19-20
1发展简史□□英国的航天活动始于1957年,当年成功地发射了“云雀”(SkyLark)探空火箭。从60年代起,英国加强了航天器和通信卫星的研制生产。60年代初,英国在欧洲空间研究组织(ESRO)中起主要作用。英国工业部门是该组织的第一颗科学卫星的主承...  相似文献   

10.
据美国1996年12月9日至15日的《空间新闻》报道,1996年是世界航天活动引人注目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既有一次次火箭发射的失败,又发现了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的证据。由于更多的国家参与了航天活动,这一年也是创各种航天记录最多的年份之一。现将过去一年中值得记载的航天大事回顾一下。美国(1)4月22日,泪克韦尔国际公司赢得了研制下一代GPS全球定位系统卫星的合同,由于美国政策发生变化,新一代GPS系统允许民用信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2)7月2日,NASA选中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X-33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验证飞行器。(3)7…  相似文献   

11.
选择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目标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回顾人类载人航天 40余年的历程 ,出现过一些弯路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的是如何合理选择各自的发展目标。发展载人航天的目标大致可有6项 :开发利用空间微重力环境物质资源 ,开发利用空间轨道能源资源 ,开发利用月球能源资源 ,发展天基航天利用空间位置资源 ,在月球上扩大人类生存空间 ,在火星上扩大人类生存空间。文章系统分析了国际上现有载人航天工程的经验和教训 ,认为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 ,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目标应重点考虑开发利用空间微重力环境物质资源和发展天基航天。  相似文献   

12.
深空探测进展与开展我国深空探测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中已提出:“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为此,我国应根据航天科技发展的水平,参考各航天国家的空间探测计划,制定本世纪前30年的深空探测计划,其对象以太阳系空间为主,兼顾宇宙空间的观测。 深空探测的总体目标可归纳为:① 探索太阳系和宇宙(包括生命)的起源和演化;② 开发和利用空间资源(空间环境、能源和资源等);③ 发展空间技术,推进科学技术的进步;④ 扩展人类的生存空间;⑤ 为人类社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当前,深空探测是在卫星应用、载人航天与空间站取得重大成就的基…  相似文献   

13.
中国深空探测器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所生存的地球,只是浩瀚宇宙中的沧海一粟。自古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了解太空、探索地球以外的物质,一直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目标。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认识宇宙的目光越来越远;而探索更深更广的太空,则成为了现代人类航天活动的一个主要方向。深空探测主要包括对月球的探测、行星及其卫星探测和行星际探测三大方面。深空探测对人类了解太阳系的起源、演变历史和现状,通过对太阳系内各主要行星的比较研究,进一步认识地球环境的形成与演变、探索生命的起源和演变以及积极开发和利用空间资源具有…  相似文献   

14.
□□航天技术是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的技术,载人航天则是人亲自进入外空,进行开发和利用空间的活动。载人航天能有力地推动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国家安全。中国发展载人航天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为人类造福,为本国的国民经济、科技教育、社会福利和国家安全服务。1载人航天任务的提出中国是世界上第5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很早就拥有大推力的运载火箭。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力量显著增强,为进一步发展航天技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86年国家制订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把航天技…  相似文献   

15.
刘登锐 《国际太空》1999,(12):11-16
空间站的问世是载人航天技术发展的一个新里程碑。特别是1986年2月20日前苏联发射上天的和平号空间站,至今已在轨道上成功地飞行了近14年,创造了载人航天的新纪录。和平号空间站的长期载人飞行,是20世纪科学技术进步的一项伟大成就,在人类航天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它定于2000年2月~3月在太空“舞台”消失。在它即将退役之际,让我们再回眸一下和平号的发展历程以示纪念。1 最大的组合式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是航天员在太空长期工作和生活的基地。和平号本体长13.13m,最大直径4.2m,质量21t,设计寿命…  相似文献   

16.
法国航天局──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今年4月10日公布了其1995年航天预算,总数为116亿法国法郎(合23亿美元),比1994年仅增加1%。在23亿美元总预算中包括来自其他渠道的4亿美元,其中2.8亿美元系由法国武器采办局拨给,用于继续研制太阳神一1、2侦察卫星;1.2亿美元是欧空局为使用法属圭亚那航天发射场应向CNES缴纳的费用。法国1995年航天预算各分项所占比例如下:阿里安一5火箭及空间站42%空间科学22%空间应用18%后勤保障(管理、工资及人头费)9%未来计划(小卫星及其他任务…  相似文献   

17.
航天技术经过40多年的发展,把卫星送入太空已经不在话下,载人航天乃至“嫦娥奔月”也早已成行,但要论经济性和便捷性,航天运载器与大规模地开发利用空间宝贵资源、或实现人类上天日常观光的要求还相去甚远。人们期待着能够在地球与太空之间快速往返飞行、经济上更为便宜的航天运载器。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美国载人航天发展战略吴国兴(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21世纪美国载人航天发展战略由美国航宇局空间飞行办公室和生命科学、微重力科学与应用办公室联合制定。该发展战略明确了美国在21世纪载人航天的目标、任务和具体内容。该发展战略于1996年1月公布...  相似文献   

19.
杨抑 《飞碟探索》2008,(8):F0002-F0002
火星一直让人们对它充满幻想,从动画片中的火星人,到《宇宙威龙》对火星作为人类第二星球的描述,无不表现了人类对于火星的期待。人类对于火星的观测,在古代就有详细的记录。通过现代航天手段的探测,则始于20世纪60年代。对于探索火星.也许没有科学家会清晰地告诉我们,这种探索的结果会是什么,但如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也很难想象,他们探索新航道的行为会意外地改变人类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飞出地球村     
神秘的宇宙浩瀚无垠。为了认识、开发和利用太空,揭示太阳系的形成和生命起源之谜,人类已进行了四十多年的空间探测活动。随着各种空间探测器相继升空,人类逐渐摆脱了地球的约束,飞向太阳系的其他星球,并向着更遥远的星际迈进。从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驾驶“东方1”号宇宙飞船首次进入太空;到1998年11月7日美国77岁的宇航员格伦等7人乘“发现”号航天飞机从太空归来,美、俄两国已进行载人航天活动90次,共有700余人次宇航员升入太空,其中先后有12人登上了月球。月球、火星成为人类探索地外生命的重点。开发月球月球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