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00年 7月 17日晚上我和几位同事在办公室聊天,一位同事说要看月全食。到晚上 20时左右我来到窗前透透风,因为这窗的方向看不到月亮,我就趴在窗边看外面的星星和云彩,其间偶尔有飞机飞过。突然我看到一颗又大又亮的星,就喊同事:"月全食我没看到,我看见了飞碟。"当时有一个同事过来瞧,我就指给他看,他说那是灯,就回到原来他的座位上。我不经意地继续观察着,但是那星突然变暗了,移动了位置。我又喊了起来叫同事过来看,他说无聊也没过来。通过比较它的位置、方向,我感觉不是什么建筑上的灯,就赶紧看了一下时间,是晚上 20时 04…  相似文献   

2.
在《圣经》中说,世界上本一无所有,这时上帝出现了。上帝说,我需要光明,很快,天上便出现了太阳;在阳光下。上帝见大地上一片荒芜。便说我需要海洋,马上,大地上又出现了海洋;山上没有树木,上帝说,给我树木.于是山峦上就布满了各种树木。现在一切都有了,只是没有人在其间活动,未免有些单调.上帝又说:亚当,出来吧。  相似文献   

3.
<正>"钱老是总指挥,很多重大决策都出自他,他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现在关于钱老的事迹已经很多了,好象可以说的事不是很多了。要是说有些外界知道不太多的,我想起两件事,倒是我亲身经历。  相似文献   

4.
生命能被传送吗?当然能。比如说,把一只狗装到车箱里,运送到异地。但我想说的不是这个。人也一样,比如人乘飞机由中国到美国只需十多个小时。我说的也不是这个。那么是指,像科幻小说中所描写的,通  相似文献   

5.
走近UFO     
我的经历1966年春节刚过我们有飞行任务。石家庄气象站预报说 :“天气很不稳定 ,垂直气流强盛 ,地面上有时还有较大的旋风 ,建议机组不要走。”我们看了一下机场天气情况 ,还是起飞了。到了规定的高度改为平飞 ,我感觉能执行任务 ,就和石家庄站脱离了无电线联系。过了5分钟 ,我观察飞机发动机工作情况时 ,发现飞机上起了一层火 ,火苗有3厘米~5厘米高 ,很有规律。红红的火苗 ,飞机气流那么大都吹不灭它。我从学飞行到这次执行任务 ,还没有见过这种场面 ,当时很紧张 ,不知如何是好。和我在一起飞的老杜同志看出了我的心思 ,对我说 :“…  相似文献   

6.
接着我又问他:“你们在UFO理论方面重点研究哪些问题?有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和成果?”说到这里,比尔先生反倒客气起来.他说:“首先我个人在这方面还是以学习为主。当然有的人在做一些诸如超光速、新动力、新材料、通信传导等等的研究,目前应该说还是推理假设。但有些原  相似文献   

7.
有朋友问我,《飞碟探索》的目标读者是什么人。我说,我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如果勉强要说,应该是那些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心的人吧。  相似文献   

8.
杨自豪 《飞碟探索》2006,(10):42-43
最近,我写了一个题为《UFO研究:与公众分享挫折与成功》的演讲稿,在这个稿子中我谈到了多年来与研究人员和目击者培养的一种令人满意的友谊。在许多情况下,我能够从那些以前不认识的人身上学到东西。可以说,在我的生活中最近认识的许多人在一生中多次改变过职业。就我而言,我很  相似文献   

9.
其实,我在中学时代就已读到萨根的科普作品了,就是那部获得了普利策奖的《伊甸园的飞龙》。我还可以有把握地说,1986年生物学高考有一道关于污染与虫子的选择题,肯定是从萨根这本书中“化”出来的。记得有几位同学走出考场后议及此题,答案不一,我吹牛说想都没想就搞定——恰恰在复习备战最紧张的时候,我把这本书当“闲书”翻过。  相似文献   

10.
在上海第13届国际青少年宇航员组织大会上,我有幸见到了日本第一位宇航员毛利卫,通过与他交谈接触,我深深感觉到,做一个太空人首先得是一位国际人。 毛利卫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待人和蔼可亲,脸上经常挂着笑容,个子不高,但身体挺拔,走起路来真如同脚底生风,非常快。最令我困惑的是,岁月似乎没有在他的脸上过多停留,如果没看过他的档案资料,很难将他与52岁联系起来。我问他如何保持这么好的身材,是否有美容秘诀,他很高兴地说,有啊,那就是经常锻炼。而且作为现役宇航员,每隔一天要做一种专门的训练。 我知道毛利卫先生已经上过2次  相似文献   

11.
《飞碟探索》2013,(4):29-29
我用我的安卓平板电脑拍摄到这张照片。当初并没有意识到拍到了什么,直到再仔细一看,我发现了云层中的光线!我简直惊呆了!我将照片拿给父母看时,他们也吃惊不小。母亲说看能不能再去拍一张,于是我又出去拍了几张,  相似文献   

12.
NO.1阿诺德事件 “这类飞行物这些年来一直为人们所见。有人说我是第一个发现飞碟的人,显然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我只不过是把我所看到的真实情况说了出来……我们的人已经登上了月球,如果外星有生命存在的话,它们是会到我们这里来的。发现这些飞碟说明我们不是孤单的,标志着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肯尼思&#183;阿诺德  相似文献   

13.
<正>"钱学森回国最大的贡献就是让各级领导有了信心,也让苏联方面知道拦不住中国。"我认识钱学森可以说相当早,当初在上海,我读高三的时候,他是上海交大三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14.
《飞碟探索》2010,(2):61-61
备注: 2007年9月30日21时16分左右,我携妻子在金华市民广场西侧散步。忽然。我妻子说:“你看天上,是不是飞机?”我侧身抬头望去,心想这哪会是飞机,一点也不像。我赶紧掏出手机对准不明发光物,并连续按动手机快门。  相似文献   

15.
U档案     
U档案编号:NO.81目击地点:美国,亚利桑那州备注:多弗·西恩与多弗·狄安娜姐弟开车从弗拉格斯达夫回路易普,途中看到了一个奇怪的飞行物。"我看到一束明亮的光,然后喊我弟弟快看。"狄安娜说,"它一会儿消失一会儿出现。"高中生西恩说:"(飞行物)外围有个圆圈,在我们头顶大约2400米处飞行。它有三盏灯,外形是三角形的。我们继续前行到路易普后发现它有四盏灯。"  相似文献   

16.
赵亮 《飞碟探索》2006,(8):23-23
我第一次看《飞碟探索》是在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同学家里,那时我刚上小学二年级,不大识字的我被杂志中美丽的插图所吸引,再加上同学对我说,这是一本探索外星人的杂志,便将我幼小心灵中对宇宙的无限遐想和好奇都激发了出来。于是,《飞碟探索》便成了我最喜欢的读物。  相似文献   

17.
康尔 《飞碟探索》2010,(10):30-30
1975年5月26日,法国,南锡。 19时45分,我的儿子迪迪埃给我打电话说他刚才看到一个不明飞行物,他已拍到了照片。他是在将百叶窗拉下时看到这个“东西”的,他很快拿起相机拍下了这张照片。他说,目击时间持续10秒-15秒。不明飞行物垂直下降,最后向南飞去消失了。它没有任何反射光,也没有发出任何噪音。  相似文献   

18.
我的新家在月球。今天我们要到我的新家去了。我和妈妈爸爸坐着火箭不一会就到了。当我刚来到月球上时,看到的是一个个古怪的高楼,有的像一个巨大汉堡,有的像一个冰淇淋,还有的像一只小鸽子……哇!原来月球不像科普书中说得那么冷淡。我来到新家门口,抬头一看,不由自主地叫了起来:"哇!原来新家上面有一朵巨大的花朵呀!"妈妈告诉我这个小区全部是上面有不同的花朵。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走进一看,十分美丽,我问妈妈:"我可没有看见  相似文献   

19.
俸天 《飞碟探索》2011,(10):12-13
知道我本人姓名的朋友,在座的不多,也可以说是没有。但是提到《飞碟探索》论坛大家一定是有了解的,那么再提到这其中的一个网名——“深海大熊”,我相信大家也不会陌生。因为这家伙经常在论坛上海阔天空地胡侃,我想大家也注意到了,那个家伙就是我。  相似文献   

20.
你有没有和外星人联系过?有没有一个时刻,你感觉到外星人的存在?我说的不是那种因为瓷器布满灰尘而对着住家女仆大呼小叫的康涅狄格州大妈。我说的是真正的外星人——就像电影《黑衣人》中的那样。如果对上面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有个组织可以接纳你,名字是:反常心理管理与接触者热线,简称A.M.M.A.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