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当英国开始着手“霍托尔”下一阶段设计的时候,美国也将从事这种能够直接入轨的单级水平起飞式太空飞机(Spaceplane)的初始计划工作。在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悲惨性事故之后,里根总统强调,他继续支持美国的载人空间计划,包括航天飞机和现已提出的永久性载人  相似文献   

2.
总统任命的负责调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事件委员会主席威廉·罗杰斯告诉4月3日在调查委员会前面作证的那些美国宇航员说,“我们这个委员会中的大多数人同意你们的应该建立一个安全小组的意见,那也是我们正在考虑的建议之一。”宇航员的证言集中于航宇局的通信失效,他们说这导致了1月28日夺去“挑战者”号七名宇航员生命的事故发生。证言表明,那些作出“挑战者”号发射决定的航宇局官  相似文献   

3.
1986年2月 4日:由阿里安空间公司发射第五颗欧洲通信卫星(ECS-5)的合同签订。 5日:英国国家空间中心宣布用300万英磅的现款去支援英国航天公司和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空天飞机概念验证研究。这些现金的一半是由工业界提供的。 6日:美国总统委员会在国家科学院召开有关“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故原因的意见听证会。  相似文献   

4.
航宇局提出1989财年预算为110.48亿美元,比1987年增加20.46亿美元。增加预算是为了保证全面开始空间站研制,大大增强航天飞机能力,恢复空间科学计划以及重建美国空间技术基础。航宇局局长弗莱彻说,增加预算是贯彻执行里根总统的国家新空间政策的第一步。他说,国会批准增加经费,对于恢复美国在空间方面的领导地位非常重要,这个问题自“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出事故以来的两年中一直受到了严厉的批评。自从“阿波罗”计划结束以来,白宫首次允许航宇局请求巨额经费来开发新技术,特别是开发适应载人月球和火星飞行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里根总统签署了一项命令,要求空军增加对航天飞机的利用,并且要求开始研制航天飞机后继运载器,包括一个新的土星-5级重型助推器,这个助推器能够发射“战略防御倡议(SDI)”计划中的反导弹卫星。这项命令将对美国空间计划有重大的影响,也使美国更集中于对下述先进空间运载器的研制:  相似文献   

6.
自从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苏联、美国、西欧各国、印度、日本和中国等国都是由国家有关部门或国营部门发射运载火箭和卫星的。从1979年起欧洲空间局的11个西欧成员国率先组成私营阿里安航天联合公司,利用法属圭亚那的库鲁发射场先后成功地发射了29枚阿里安火箭,为客户发射了33颗卫星。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之后,里根总统下令禁止利用航天飞机运载商业有效载荷。美国的通用动力公司、麦道公司、  相似文献   

7.
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并损失两颗卫星: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通信卫星。这次事故美国损失价值十二亿美元一架的航天飞机(当时造价),两颗卫星九千万美元,发射费一亿三千万美元,总计损失十四亿二千万美元。2月20日苏联发射第三代空间实验室——“和平”号,它有六个对接口。这样在地球轨道上,苏联有两个轨道复合体:“礼炮-7”——“联  相似文献   

8.
美国航宇局已把6月20日定为航天飞机第12次发射的日期,这次发射将是“发现者”号轨道器的首次飞行。在航天飞机的第11次飞行时,“挑战者”号上的许多设备是从“发现者”号拆下来的,左轨道器机动系统的发动机吊舱是其中  相似文献   

9.
人类探索太空的目标是使人类飞向太空,最终走向宇宙。航天飞机是目前航天活动中使用的一种先进安全和可以重复使用的运载工具。由于航天员在航天飞机的机壳的保护下进行工作,一旦航天飞机机体发生问题,瞬间灾难性的事故就会发生。因此解决航天员安全返航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因发动机密封圈失去弹性,引起燃料外泄,起飞73秒便发生爆炸,因没有应急救生系统,酿成7名航天员遇难殉职。17年后的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仑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地球的过程中发生爆炸,又有7名航天员不幸遇难。针对这个问…  相似文献   

10.
欧洲“赫尔墨斯”号航天飞机将携带一套助推器火箭,以使乘员在起飞失败时能被弹离主火箭,使乘员能得以救生。这是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事故后,人们审查“赫尔墨斯”号的安全问题时做出的新决定。这些助推器将装在“赫尔墨斯”号航天飞机和“阿里安”火箭之间。  相似文献   

11.
美国航宇局新局长詹姆斯·弗莱彻5月14日在一次讲话中说,美国规划的太空站将于1993到1996年期间在轨道上建成,并且从1994年开始用于永久性载人飞行。弗莱彻还认为,“挑战者”号灾难事件之后,航天飞机的问题必须解决。他说:“我们对未来的目标坚定不移,但是不能犯错误。随着‘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和一次性使用运载火  相似文献   

12.
哥伦比亚号灾难最终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星语者 《太空探索》2003,(12):18-19
在美国航宇局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爆炸解体,七名航天员全部殒命苍穹近7个月之后,美国哥伦比亚号事故调查委员会于8月26日发布了长达248页的最终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13.
《国际太空》1989,(1):6-8
1988年9月29日美国恢复航天飞机飞行,于东部夏令时间上午11:37从肯尼迪空间中心成功地发射了发现号航天飞机,并顺利地把一颗18.5吨的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部署到轨道上。这次发射表明,航宇局已从挑战者号事故的影响下恢复过来,美国载人空间计划回到了成功之路。1986年的挑战者号爆炸事故使预定计划发生较大的变更,而且使美国载人空间飞行停止了32个月。此次发射是在离一场暴雨来临前仅20分钟时进行的。发射之前,由于高空风异乎寻常,使发射推迟1小时38分。经过新发射管理机构紧张  相似文献   

14.
最新消息     
美国“空间红外望远镜”于2003年8月25日升空。 美国于2003年8月27日公布了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最终调查报告。最新消息@小号  相似文献   

15.
日本1983年6月《国际电信电话》以“迎来第二代‘统一’卫星”为题,报道了印尼发展国内通信卫星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现摘译如下: 1976年美国代印尼研制和发射了第一颗国内通信卫星“统一A”(PALAPA),该卫星是1975年由印尼总统作为“统一”的象征而命名的。它是国际通信卫星组织最早承认的东南亚区域性通信卫星。第二代“统一B”,今年6月18日由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送入静止轨道。  相似文献   

16.
继“哥伦比亚”号之后,美国又一架航天飞机“挑战者”号投入使用,干4月4日至4月9日进行了首次飞行,即航天飞机机队中的第六次飞行。这次飞行共绕地球80圈,航程达330万公里。整个发射和着陆过程都很顺利。轨道飞行期间,宇航员充分试验了这架航天飞机的各个系统,施放了一颗大型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进行了九年来的第一次  相似文献   

17.
近来,美航宇局把航天飞机从火箭总装厂移送到39B 发射台时,对施加于航天飞机上的力进行了测量,目的是验证“挑战者”号发生事故原因的可能性。测量用的是“阿特兰蒂斯”航天飞机,是在对耐气候系统装置试验时一并实施的。到目前为止,39B 发射台与以前使用的39A 不同,从总装厂到发射  相似文献   

18.
为了弥补“挑战者”号事故暴露出的通信联络上存在的缺陷,美国于1986年11月上句改革了航天飞机的管理机构。新机构类似于“阿波罗”计划的管理机构,它的关键部分是:1.以华盛顿为核心的领导关系——这个能对航天飞机计划作出最高级决定的职责权,已经从约翰逊空间中心转移到航宇局总部。把职责权集中到总部是“阿波罗”计划管理的一个关键方面,但此项任务过去一直  相似文献   

19.
在“哥伦比亚号”完成第五次飞行任务之后,第二架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将投入使用,第三架航天飞机“发现者号”将于1983年12月交付使用。航宇局决定在1983年安排五次飞行,其中“挑战者号”将进行四次飞行。具体的飞行任务安排如下: 第六次飞行:预定的发射日期为1月20日,“挑战者号”携带的有效载荷为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TDRS),随机乘员4名,飞行时间为  相似文献   

20.
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于1986年1月28日美国东部时间11时38分,从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起飞后73秒钟,发生意外爆炸,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这是载人航天25年来发生的最惨重的一次灾难。也是美国继1967年1月“阿波罗”三名宇航员在地面试验时遇难的第二次。 1983年4月4日“挑战者号”首次飞行,这次飞行是它的第10次飞行,也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25次飞行,也是美国第55次载人航天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