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航天》2007,(1):28-29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2006年12月4日公布了“全球探测战略”的初步内容和拟议中的美国月球探测体系。“全球探测战略”和探月体系是实现美国重返月球构想的两个关键工具。  相似文献   

2.
两项美国"人-机-环"军用标准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两项美国关于“人-机-环”军用标准的编制背景及实施要求,简介和分析了不同版本标准的有关内容与差异,并概述了我国“人-机-环”军用标准的发展简况。  相似文献   

3.
2003年,国家“十五”计划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重要技术标准研究”的各项工作全面启动。为促进该项目的胜利完成,进一步加强政府界、标准学术研究界和企业间的联系与合作,增强广大企业的标准化意识,交流优秀的质量管理经验,加快企业技术进步,由国家科技部、质检总局、标准委联合主办,中国标准研究中心和《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杂志社承办的“中国标准发展战略暨国家标准体系建设高层论坛大型征文活动”近日拉开帷幕。本次征文围绕“技术标准发展战略”、“国家标准体系建设”、“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化与合格评定”、“标准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4.
肖择 《上海航天》2003,20(2):37-37
BGM 10 9“战斧”是一种全天候亚音速多用途巡航导弹 ,兼有战略和战术双重作战能力 ,是美军实施远程打击的“撒手锏”。美国海军在此次伊拉克战争中携带了 10 0 0多枚“战斧”导弹 ,第 1天“斩首行动”中就发射了约 4 0枚。由此可见 ,美军非常倚重“战斧”导弹对伊拉克进行外科手术刀式的精确打击。“战斧”Block 3型导弹射程为 16 6 7km(舰射型 )或 112 7km(潜射型 ) ,巡航速度Ma =0 .72 ,命中精度 3~ 6m。与 1991年海湾战争中使用的Block 2型相比 ,美军在本次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的Block 3型作了一些改进。这主要…  相似文献   

5.
论"3S"技术在城市发展与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延兴 《卫星应用》1998,6(4):36-40
该文简述了“3S”技术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趋势,论述了“3S”技术在环境,资源调查,评估,制定城市发展战略中的作用,展望了“3E”技术在实现城市交通管理现代化,提高灾害监测预报水平,减轻自然灾害以及提高城市综合治理水平等方面的应用前景。为了扩大“3S”技术的应用,需要加强“3S”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集成研究。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标准数字化的概念和国内外标准数字化研究及应用进展,以航天领域数字化转型探索为契机,结合数字化条件下对标准化工作的需求分析,提出航天领域标准数字化转型的思路和实施路径,以期对航天领域标准数字化转型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支撑和保障“航天强国”目标和“数字航天”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对“标准、标准化和标准体系”的基本概念、特征、研究(服务)对象和重要作用等问题分别进行阐述,研究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从属关系,深刻认识和探讨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社会赋予标准化的历史责任与使命以及标准、标准体系在标准化有序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美国可能在不久的将来 ,为其照相侦察卫星等间谍卫星安装人造“眼睑” ,以防侦察卫星被敌人激光破坏。侦察卫星都装有特别灵敏的摄像机 ,用来侦察敌领土的战略、战术目标。但这些敏感的光学传感器特别容易受到强功率激光束破坏。美国MCNC电子公司 ,最近发明了一种能保护间谍卫星“眼睛”的“眼睑” ,遇到强光时可在0 2 5ms内闭上“眼睛”。据报道 ,这种“眼睑”由一系列透明和不透明的电极组成 ,透明电极用铟锡氧化物附在薄薄的玻璃片上制成 ,不透明电极粘在每个透明电极的一边 ,涂有透明的聚合物层。当它被加热到40 0℃时 (也就是被…  相似文献   

9.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期间,美军将新兴技术与新的作战概念结合起来,实现了颠覆性战略,使得美国对阵拥有地理或数量优势时占据了军事优势。2014年,美国提出了第三次“抵消战略”战略构想,并相继推出了诸多新型作战概念。从此次“抵消战略”背景的起源出发,分析美国国防部提出的“蜂群战”、“多域战”、“马赛克战”,并得出启示。  相似文献   

10.
周义 《中国航天》2003,(9):40-43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动用了空军的“全球鹰”和海军陆战队的“龙眼”以及陆军的“影子200”等十几种不同用途的无人机。由于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军损失了两架“全球鹰”,致使该型无人机的库存数量更加吃紧,当时仅有4架,此战只使用了两架“全球鹰”无人机。但是,这两架“全球鹰”无人机却在伊拉克上空执行了数次作战任务,搜集了4800幅目标图像。据统计,在美空军所进行的452次情报、监视与侦察行动中,“全球鹰”的任务完成率占5%,为美军提供了“广泛的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从计量确认、计量检定与校准的定义出发,探讨三者内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分析三者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论文探讨了"异化" 与"归化"的中外文渊源及其内涵,对比分析了"异化"与"归化"和"直译"与"意译"的辩证关系,并进一步预测了"异化" 与"归化"的发展趋势.这两对术语的界定与区分属于范畴基础研究,这种研究有助于范畴的规范化及翻译理论体系的建立,也有利于指导翻译教学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伦理规范的"基础"问题是伦理学最为根本性的问题,它关涉伦理规范论证的合理性与要求的合法性。伦理规范的"规范性"特征,是分析和研究伦理规范"基础"问题的根基,对"规范性"的分析有助于澄清伦理规范"基础"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歌手韩红把青藏铁路唱作《天路》,我感觉还不够形象,把机场的跑道比作“天路”我觉得更贴切些。因为它迎来了、送走了在天空中飞行的银鹰。在祖国大西北的疆土上.在茫茫的戈壁上。在浩瀚无垠的沙漠里,在雪域高原之巅,有一支铺筑“天路”的民用机场空管工程建设队伍,十几年如一日,为了西北地区民用机场地建设,把汗水抛洒在大西北的“天路”上,把青春留在了空管工程建设工地上,他们就是西北空管局装备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们。这是一支威武之师,白嘲为“西北狼”.他们特别能吃苦,也特别能战斗。  相似文献   

15.
庞言 《航天员》2011,(2):67-70
1971年4月19日,世界上第一座空间站"礼炮"1号由苏联研制并发射上天,从此以后,人类开始了可以在太空长期驻扎进行研究的探索新阶段。2011年4月19日是"礼炮"1号空间站发射40周年纪念日,我们特此刊登本文,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16.
翻译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过程,奈达、范仲英、钱钟书都曾提出过类似的观点一篇好的译文应该使译文读者产生与原文读者大概相同或类似的感受.但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化大相径庭,译者要翻译出一篇好的译文,使译文读者产生与原文一致的感受,就得不拘泥原文的形式,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躯壳换了一个,但精神依然故我.在再创作过程中,译者三位一体,至关重要,译者的主观因素影响着译作的好坏,决定着译文的风格.但译者仿佛一个就着镣铐的舞者--必须受到原文,原作者译语读者等限制.译者要方寸之地舞出自己的一片天空,就必须具备相当的外语水平、汉语水平、知识水平、工作态度.  相似文献   

17.
1983年10月,美国第三架航天飞机"发现"号正式完工出厂;11月,正式加入航天飞机队伍。从此时起,"发现"号开始来往于天地之间,前后共成功完成了近40次太空飞行任务,超过了航天飞机队伍中的其他任意一架。在NASA专家的眼中,"发现"号是美国航天飞机队伍中最值得信任的一架。  相似文献   

18.
19.
该文主要叙述俄罗斯“火星—96”探测器的飞行过程,着陆器在火星上的着陆过程以及穿透器的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20.
陈小春  子衿 《航天员》2009,(2):18-23
自1957年苏联把全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天,人类在太空中纵横翱游,享尽自由与辉煌的同时,仿佛弹指一挥间,数以亿计的太空垃圾布满了我们头顶的天空。愕然也好,惊诧也罢,人类飞天,众多的“冷杀手”已然横空出世,并将越来越多地抢占我们的太空,成为人类开拓太空不可小觑的对手,甚至成为不少事件的主角。可以说,人类征服太空的豪情之下,不经意或率性种下的苦果,必须由自己慢慢消化、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