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年前,为了使各航空公司和相关企业了解国内民航维修企业的状况,我刊进行了一次国内民航维修企业及航空公司维修能力状况的调查。当时收入调查表的企业有19家,因为调查结果仅是根据收回的问卷整理的,难免有一些疏漏。在上次调查的基础上,今年我刊对国内民航维修状况又进行了一次调查,并仍采取问卷形式,共有46家公司和企业对问卷做出了回答。我们仍将调查结果汇集成表,按照机体/内舱、发动机、电子设备和起落架/部件分成4个部分。今后,我们将继续把这个栏目坚持下去,便于读者了解和掌握国内民航维修企业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航业6大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意味着民航企业联合重组工作正式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航空公司的重组必然要求机务维修系统的重组。机务维修系统的重组是航空公司重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重组后进一步提高航空公司安全可靠性和整体竞争能力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3.
据资料统计,2002年中国民航维修市场总量近11亿9千万美元,而2007年将增长至16亿4千万美元,年增长速度超过7.5%.目前,国内民航航空公司的维修市场分为四部分:隶属于各航空公司的维修基地、国内第三方维修单位、国外第三方维修单位和国外的飞机制造企业.如何准确预测民用飞机的维修需求以及所需的维修能力,优化资源配置,降低飞机的维修费用,降低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国内维修企业清理整顿工作全面完成Rectification of Domestic Maintenance Enterprises Finished  截止到2002年12月,持续一年的国内维修企业清理整顿工作全面完成。民航总局飞行标准司和各管理局适航处对全国363家已批准的维修单位中的362家完成了清理整顿的审查工作,其中296家维修单位已通过审查换发了维修许可证,40家维修单位放弃或被暂停、取消维修许可证,26家维修单位在等待纠正措施,完成后做出结论。 通过此次清理整顿,提高了维修市场准入的标准,使一批有发展潜力的维修单位增强了发展的信心,使一些不能满足标准的维修单…  相似文献   

5.
国内民航维修企业及航空公司维修能力一览(续)  相似文献   

6.
本刊两年一度的国内维修企业及航空公司维修能力调查结果与大家见面了,我们诚挚地感谢协助和支持这次调查活动的维修企业和航空公司。近年来,国内民航维修业呈蓬勃的发展态势。综合性的维修供应商像Ameco、GAMECO、TAECO、STAECO等公司在分割国内市场的同时,也将目光锁定在国际客户;专门.性的维修企业如珠海摩天宇、航新、斯奈克玛、深圳汉莎、四川海特等公司异军突起,在维修市场上大展拳脚;各民航公司及其维修基地也在其优势领域有序发展;一些规模目前稍小的合资或者民营维护商如丰荣、爱维等也在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这让我们相信:中国的民航维修市场潜力无限。  相似文献   

7.
编者的话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的维修企业面临新的形势考验,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所开展的整顿民航维修业的秩序工作就是为应对这种形势的一项举措。这项从2002年初开始的工作已于去年年底结束。截止到2002年12月,飞行标准司和各管理局适航处已对全国363家持有维修许可证的单位中的362家完成了清理整顿的审查工作,其中296家(约占80%)维修单位已通  相似文献   

8.
编者的话:两年一度的国内民航维修能力调查结果终于出炉!自从1999年首次启动维修能力调查以来,这个调查就成为了《航空维修与工程》杂志着力要打造的栏目:因为我们愿意成为维修业界的信息平台和交流园地.在此,我们要感谢所有支持调查活动的维修企业和航空公司,并期待尚未参与调查的企业能够从2009年开始,成为调查活动的主角.  相似文献   

9.
编者的话:为了使各航空公司及相关企业了解国内民航维修现状,同时又为各维修企业提供一个自我能力宣传的机会,我刊特别进行了一次国内民航维修企业及航空公司维修能力状况的调查。此次调查采取问卷的形式,调查结果汇总成表,按维修部位分为机体、发动机、航空电子设备、起落架、内舱及部/附件等6个部分。由于我刊条件所限,此处只收录了对于我们的问卷做出答复的公司,共有19家公司。这个栏目我刊将每年一度保持下去,并将不断补充及修正。如果您的公司没有收到我们的调查表,但希望在明年的调查中被收录,请主动与我刊联系。表中所…  相似文献   

10.
1995年9月20日至22日,中国民用航空协会适航维修委员会和厦门航空工业有限公司主办的’95中国民用飞机维修国际研讨会在厦门召开。中国民航总局有关司、民航各管理局、国内各航空公司、维修单位、航材进出口贸易公司、国内航空制造业、空军等43个单位和公司的123位国内代表出席了会议。境外来宾有美国联邦航空局、波音、麦道、英宇航、福克等飞机制造企业,GE、罗·罗、普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