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航空学会航空发动机自动控制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十三届发动机自动控制学术交流会于2006年10月15日至10月17日在贵阳市召开。会议由中国一航贵州红林机械厂组织。参加会议的有全国14个单位的50余名代表。会议由航空发动机自动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葛其发和秘书长刘瑜主持。开幕式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国祥回顾了第十二届发动机自动控制学术会议召开两年来在专业领域的活动情况,展望了今后的发展形势。会议主办单位红林机械厂科技委主任宋海波对代表们与会表示欢迎。会议进行了学术交流和分组交流。这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84篇,它…  相似文献   

2.
正经过半年多的筹备,第十四届全国压力计量与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于2014年10月13日至16日在广西桂林召开。与会代表80名,分别来自全国计量院所、军工计量机构、部队、高等院校等,国内外10多个压力计量专业厂商也派代表出席了大会。会议开幕式由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压力计量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程主持,压力计量专业委员会主任、中航工业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简称中航工业计量所)总工程师张力致开幕词。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8月23日,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第三十九届技术交流会暨第三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在花都洛阳拉开帷幕,会议吸引了国内外空天动力领域400余位专家学者到会交流。本届交流会由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洛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由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洛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西安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推进技术》编辑部、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航天化学动力技术重点实验室以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发动机结构强度振动学术交流会于1994年10月16日至20日在牡丹之乡洛阳○一四中心召开。会议由沈阳航空发动机研究所组织筹办,并得到了美国GE公司中国公司、中科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的资助。 出席交流会的有22个单位的领导、专家、教授及科技工作者70余人。航空学会动力分会领导、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振动专业委员会成员也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主要议程:大会学术报告,分组学术交流,结构强度振动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航空学会工艺专业委员会辅机学组主办,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和超精密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协办的“航空机载设备先进制造技术学术交流会暨高层论坛”,于5月13日~15日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会议由航空学会理事王志标任会议主席,由航空学会工艺专业委员会辅机学组副组长满庆丰任主持人,由学组秘书郁韶琛担任会议秘书。参加会议的有航空一、二集团所属20余个单位和有关大学的代表45人。本次会议分为高层论坛和论文交流两个板块。高层论坛邀请了中国一航科技发展部和机载部的有关技术主管、一航雷电院、一…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航空学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暨学术交流会于10月29日在杭州召开,来自中航工业的33个单位近6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标准化专业委员会总干事、中航工业综合技术研究所科技委副主任危运生主持;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航工业综合技术研究所纪委书记陈晓东到会并致辞;航空学会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空学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暨学术交流会于11月19日~21日在北京召开,来自空军装备研究院总体论证所、615所、618所、611所等33个单位近6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分会总干事、301所科技委副主任危运生主持,301所副所长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增程飞行器高超声速飞行时的动态特性.短程导弹和火箭弹等高超声速飞行来源于增程的实际需要,从超声速到高超声速飞行所遇到的主要飞行动力学问题是,尽管在增程前低超声速时具有良好稳定性,但在高超声速飞行中会丧失稳定性并导致复杂的锥动.通过飞行和风洞实验表明:高超声速飞行时增程飞行器固有的横侧向稳定特性丧失,带有弱滚转阻尼的不稳定荷兰滚振荡将导致滚转-偏航耦合,此外还存在由耦合导致的轻微不稳定拟周期模态和滚动共振.  相似文献   

9.
随着飞行器速度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对可重复使用飞行器的需求,高超声速气膜冷却技术已经成为航空航天技术发展的热点问题。开展高超声速飞行器主动气膜冷却技术研究,对于解决高超声速飞行器面临的热防护问题,突破防热技术瓶颈,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主动冷却热防护技术原理、分类及其机制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从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两个维度,对二维槽缝气膜孔工艺、离散气膜孔工艺和高超声速逆向喷流技术等高超声速气膜冷却技术以及影响气膜冷却效果的因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进而提出了高超声速气膜冷却技术的防热材料研制、材料制备工艺、多气膜孔特性实验研究、逆向喷流气膜孔冷却技术实验验证等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空学会第九届小型发动机学术交流会于2012年6月28~30日在北京南宫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小型发动机专业委员会主办,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三十一研究所承办。参加本次会议的有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十一研究所、株洲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的50名代表。《航空动力学报》代表也应邀出席了会议,并与会议代表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11.
《航空计测技术》2012,(3):76-76
自2009年第十二届全国压力计量与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召开以来,压力计量测试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为了加强国内计量技术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有关仪器制造企业的技术交流,促进压力计量与测试技术的发展,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压力计量专业委员会拟于2012年8月召开"第十三届全国压力计量与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本次会议向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及生产工作者广泛征集论文,由会议组委会聘请专家负责论文的审阅工作。  相似文献   

12.
经中国航空学会电子专业委员会等十个全国性学会遥感专业委员会共同商讨 ,拟在千禧之年的2 0 0 0年 1 0月 (暂定 )提前联合召开第十二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 ,会议地点暂定成都。本届会议以遥感科学与技术及其与空间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影响 ,展望 2 1世纪初我国遥感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方向和道路。本届会议是 2 1世纪中国遥感界的首次全国性学术会议 ,由中国宇航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承办。会议将评选青年优秀论文。为促进中国遥感界与国外同行广泛的学术交流 ,大家认为十一届全国遥感会议向亚洲遥感会议…  相似文献   

13.
朱平如 《推进技术》1987,8(1):72-72
中国宇航学会固体推进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航空学会动力专业委员会于1986年10月13日至17日在九江联合召开了1986年度固体火箭推进学术讨论会.大会开幕式由北航李宜敏教授主持,航天部四院院长邢球痕、四院科技委秘书长阮崇智等同志讲了话.出席大会的有35个单位94位代表.会议共发表学术论文85篇,有67篇分别在三个小组会上宣读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空学会直升机专业委员会于1986年9月18日至21日在江西省景德镇市召开了第二次年会。会议代表来自空军、海军、民航及航空工业部系统所属厂、所、院校、部队共20个单位57人,会议交流论文29篇。在开幕式上直升机专业委员会主任王适存教授简要地传达了全国科协第三次大会精神,并对专业委员会今后的工作和组织建设提出了  相似文献   

15.
北京航空学会于1987年10月10~12日在北京召开飞行技术学术交流会。这项专业学术会议在我国还是首次举行。会议代表是来自空军、海军、民航及航空工业部系统等部队、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教授、试飞员、飞行员及科技工作者共50余人。开幕式由北京航空学会飞行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民航北京管理局副局长王锡爵主持。由飞行技术专业委员  相似文献   

16.
<正>为加强我国计算流体力学(以下简称CFD)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推动我国CFD研究、发展和应用,由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航空学会和中国宇航学会主办,中国空气动力学会计算空气动力学专业委员会、西北工业大学和陕西省航空学会承力、的"第十八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定于2019年6月13日至16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现将会议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为推动我国冲压发动机技术发展,增强相关领域技术交流与合作,第七届冲压发动机技术交流会定于2019年10月在四川省泸州市召开。会议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中国宇航学会、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  相似文献   

18.
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实验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直接影响飞行器表面的摩擦系数与热流分布,对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气动布局以及热防护设计至关重要。尽管高超声速边界层层/湍流转捩的相关研究已经开展长达半个多世纪,但是由于高超声速流动的复杂性以及触发转捩的因素繁多,研究人员对于转捩过程的认识并不透彻,阻碍了先进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设计。地面风洞实验作为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可预见的将来仍是研究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不可或缺的方法。本文以高超声速边界层稳定性与转捩的风洞实验为重点,按照边界层自然转捩的发展过程,分别回顾了国内外在边界层感受性问题以及线性化阶段风洞实验研究的现状,文章最后总结了风洞实验在未来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研究中的工作与意义,并针对未来的实验研究给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超声速风洞是研究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关键问题的重要手段,但是常规高超声速风洞建设和运行成本偏高,不利于深入开展高超声速飞行器部分空气动力学基础问题研究。本文以低成本研究型高超声速风洞设计为目标,基于Ludwieg管设计原理,开展了Φ0.5 m口径马赫数6高超声速Ludwieg管的气动设计。首先采用数值手段对储气段、快开阀以及Laval喷管设计进行了分析,重点关注了采用弯曲储气段的Ludwieg管风洞非定常启动过程,之后使用皮托耙和皮托管等对风洞实验段的自由来流进行了初步校测。结果表明,采用快开阀主控的Ludwieg管高超声速风洞可以获得良好的流动品质,弯曲储气段虽然会影响膨胀波系的传播强度,但对其传播速度以及风洞的流场品质影响不大;风洞初步校测的数据显示,该风洞的来流马赫数分布品质优良,且来流压力脉动幅值低于德国与美国同类管风洞。该研究为设计低成本、大口径、研究型高超声速风洞提供了参考,可服务于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关键气动问题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空学会飞行器控制与操纵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学术交流会于1999年8月17日至20日在襄樊召开。会议由自控专业分会总干事冯亚昌教授主持并宣读了本届专业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及对其组成进行了说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郭锁风教授向上一届部分老委员(本届将不再担任委员)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