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国际空间站”的总体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晓帆 《国际太空》2012,(3):18-21
1“国际空间站”概况 “国际空间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国际载人航天合作计划,集中了世界主要航天大国各种先进设备和技术力量,其复杂性和技术先进性是以往任何载人航天器无法比拟的.目前“国际空间站”美国舱段基本组装完成,俄罗斯舱段将于2013年完成建设,已实现6人驻站目标,体积是和平号空间站的3~4倍,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围绕“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到2012年1月底,美、俄共完成了67次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累计完成了135次出舱活动.  相似文献   

2.
1美国喜忧参半
  站上工作顺利
  1月8日,奥巴马政府批准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将“国际空间站”使用寿命至少延长至2024年。美国称,“国际空间站”的延寿将有助于NASA及其他航天机构实现众多关键目标,使“国际空间站”的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空间扫描     
俄美航天员称“国际空间站”附近出现不明飞行物 美国与俄罗斯航天官员2月11日说,“国际空间站”上面的两国航天员曾发现不明飞行物在空间站附近出现。美国航宇局代表浦沙诺夫告诉记者,俄罗斯和美国航天员发现“一条约20cm长的柔软物质”在空间站附近漂浮。用俄罗斯太空专家的  相似文献   

4.
<正>3月28日,俄航天局局长科马罗夫与NASA局长博尔登在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场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双方就延长国际空间站使用期限达成一致,同意该站工作到2024年。科马罗夫还表示,俄航天局与NASA还就国际空间站退役后共同建设新的空间站达成协议,同意对此展开相关研究。双方将统一载人航天项目标准和体系。他表示,新站的建设将是开放性项目,不但可接纳  相似文献   

5.
近日,加拿大航天员史蒂夫&#183;麦克莱恩被任命为加拿大航天局局长。麦克莱恩1983年12月入选加首批6名航天员,为美国航天飞机用的“加拿大臂”机械臂项目做过重要贡献。他曾任国际空间站首席科学顾问和加航天员计划主任,曾参加过美国航天飞机的飞行,是加第二位进行太空行走的航天员,此前曾担任加航天局首席航天员。加有关官员称,麦克莱恩是当代英雄,颇受学术界、工业界和国际合作伙伴尊重;任命他为局长表明加政府要利用该国的航天科技使加拿大成为航天领先国家。  相似文献   

6.
1998年11月17日,美国航宇局局长丹·戈尔丁与俄罗斯航天局局长尤里·科普捷夫举行了电视电话会议,戈尔丁大发脾气,敦促俄就1999年的预算作出确切承诺。最后双方达成协议,国际空间站在推迟一年后于11月20日正式开工,从此国际航天合作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空间站时代的黎明到来。  相似文献   

7.
北京时间2006年11月23日上午8时57分,国际空间站的飞行工程师、俄罗斯航天员秋林从空间站上成功地将一个高尔夫球击入地球轨道。此次太空高尔夫表演吸引了世界众多航天迷和高尔夫球迷的目光。本次太空行走是2006年9月第14宇航组进驻国际空间站以来的首次太空行走。对航天员秋林及其搭档洛佩斯·阿莱格里亚来说,这分别是他们的第4和第6次太空“漫步”。太空挥杆23日这天上午,秋林及其同伴美国航天员洛佩斯·阿莱格里亚身着130千克的俄制“海鹰”航天服从空间站“走”了出来,在失重状态下,他们的动作显得有些迟缓。空间站外部的摄像机记录下了…  相似文献   

8.
<正>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局长奥斯塔片科近日证实,该局正在研究新建一座本国空间站的规划,有可能将其纳入新的联邦航天计划。新建的空间站还将用于试验探月任务所需的载人飞船。飞船将先送往该站,随后继续前往月球。有消息称,该项目定于2017年启动,将利用为国际空间站建  相似文献   

9.
今年1月退休的美国航宇局(NASA)前负责政策计划的副局长菲利普·卡尔伯特森,征得NASA的同意,成立了美国第一家代表商业航天用户利益的联合会——“全国商用航天业联合会”。成员将是进行商用航天业应用的工业界和学术界代表。卡尔伯特森说,他的想法一开始便得到了NASA的同意,并拨款36万美元,创立一个空间站商业用户联合会,对空间站的执行计划进行  相似文献   

10.
小消息     
X-30实验机总研制费达到40~80亿美元美国家空天飞机(NASP)计划局局长R.巴塞莱米公布制造“X-30”实验机,进行飞行试验总计需要经费40~80亿美元。这一数字是根据与NASP有关单位共同估计的费用。飞扬译自 1991.5.6《日经航宇》苏联在国际航展上展示和平号空间站苏联已明确参加1991年6月在巴黎举办的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的展品概要。苏联馆参展的有连接许多大型舱的“和平号”空间站实物大模型、“GLONASS”导航卫星、“RESURSF”照相地球观测卫星、“能源号”火箭芯级的“RD-120”液氧/液氢发动  相似文献   

11.
1日美国航宇局局长戈尔丁和俄罗斯空间局局长科普捷夫签署了共建空间站的协议:根据这项协定,空间站将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1995~1997年间,由美国航天飞机向俄和平号空间站运送太阳能电池板;第二阶段,两国从1997年起,向太空运送“建造一座全新的先进轨道研究设施”所需的硬件;第三阶段,1998~2001年间,由美国航天飞机运送组装空间站的其它材料及其人员。国际空间站的建成估计需要10年的时间。美国东部时间10时06分,载着7名航天员的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加利福尼亚州的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安全…  相似文献   

12.
2 国际空间站的组装与应用 □□以美国为主的国际空间站计划,既是20世纪最后1个重大的载人航天工程,也是21世纪第1个最重要的载人航天项目.国际空间站是继苏联的礼炮号系列与和平号空间站之后1个更大型的空间站,其规模和复杂程度超出了以往任何1个空间站.  相似文献   

13.
随着载人航天的不断发展,航天员太空停留时间也从加加林最初的1h48min增加到如今“国际空间站”常规驻留6个月,而由美国航天员斯科特·凯利和俄罗斯航天员米哈伊尔·科尔年柯共同执行的“国际空间站”1年期驻留任务也于2016年3月2日顺利结束。回顾世界载人航天走过的历程,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每一次载人航天任务的顺利完成,都与乘员良好的食品与营养保障密不可分,尤其是随着太空驻留时间的延长,航天食品与营养对乘员生理和心理的健康以及工作绩效方面的影响将愈加重要。为此,对航天营养与食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满足长期载人航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1994年,美国NASA与国际伙伴已经确定将国际空间站的建造分作三个阶段实施,最终将于2002年结束,达到长期载人能力。 第一阶段为美俄扩大联合载人航天活动期,利用俄罗斯现有的“和平”号空间站获取航天员在空间长期进行生命科学、微重力材料科学和对地观测的经验,以及航天飞机与空间站在空间交会对接的技术,降低国  相似文献   

15.
美国亿万富翁将在今年 4月底希望成为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位“太空旅游者”。这是俄罗斯航空航天局 1月 31日宣布的。现年 6 0岁的丹尼斯·蒂托曾与俄罗斯航空航天局达成一项出资数千万美元前往和平号空间站的协议。但是俄政府决定于今年 3月初销毁已经运行了 15年的和平号空间站 ,使蒂托的希望破灭了。如今 ,俄罗斯航空航天局、航天中训练中心以及从事航天工程设计的动力公司 ,已与蒂托达成了一项新的合同 ,可以用俄罗斯的联盟号运载火箭将蒂托送往国际空间站。蒂托将于 4月 30日同 2名俄航天员一道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中心乘坐运载火箭飞往国…  相似文献   

16.
萧豪 《国际太空》2006,(12):34-34
俄罗斯航天部门官员日前表示,俄联邦航天署已将去往“国际空间站”的商业太空游价格上调了100万美元,新价格为21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7.
巴西航天局正设法在国际空间站上起点作用。巴西高层航天官员说,航天局计划通过提供一个生命科学实验机柜或其他类似规模的项目争取尽快参加这个轨道设施。巴西航天局局长阿贾克斯·巴罗斯·德梅洛向《空间新闻》记者说,对于希望参加空间站的巴西航天局的最大挑战将是寻...  相似文献   

18.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接管了其全部航天产业。由于经济萧条,经费拮据,其航天产业已经和正在做重大调整。据俄罗斯航天局局长科普捷夫称,正在制订和审批的《2000年前航天工作计划》的主要特点是,把几乎全部军事化了的航天产业重心向“为国民经济服务的方向”倾斜,以使“计划更加经济和更具有平衡性”。调整后的航天产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保持领先技术领域地位载人航天,特别是载人空间站和大推力运载火箭是前苏联一直领先于美国的两个重要的空间技术领域,在调整  相似文献   

19.
《国际太空》2014,(4):48-50
从远古时代开始,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未止步,不断产生新的发现,创造新的奇迹。与此同时,探索未知世界还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财富、新的资源,并且催生一批先进技术。在载人航天领域也是如此,由于“国际空间站”(ISS)的建设、运行和发展,为人类带来了一批新技术和新成果。2013年9月在北京举办的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上,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国际空间站”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朱莉·罗宾逊(Julie Robinson)博士回顾了“国际空间站”取得的一系列科学成就,并且总结了其中最重要的十大科学成就。  相似文献   

20.
<正>国际空间站又获得了4年延寿,但2024年后也将退役,美国的载人航天任务将转向深空。深空载人航天耗资极为巨大,更依赖国际合作,正因为如此,美国牵头欧俄日正在深化地月轨道(Cislunar)空间站的方案,这将是未来最有希望的国际合作载人航天项目,它堪称地月空间上的小"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