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应用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与极限环理论分析受非线性因素影响的速度型切削颤振问题,着重研究动态切削力中的非线性阻尼与机床结构特性中的非线性刚度对切削过程稳定性与颤振振幅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切削过程的稳定性取决于切削阻尼与机床结构阻尼,而与机床结构的刚度特性(线性或非线性)无关;非稳态的切削过程是否存在极限环,亦与机床结构的刚度特性无关,只取决于切削过程的阻尼特性,也就是说,满足一定条件的切削过程的非线性阻尼,亦是导致切削颤振振幅稳定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一种满足结构动态特性要求的支持元件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支持元件在结构动态特性设计中的重要性作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种利用给定的固有频率、非完全的振型数据设计支持元件,使结构系统满足动态特性要求的支持元件设计方法。文中将支持元件的质量、刚度矩阵表示成设计变量的函数,根据要求的固有频率,已知支持情况的结构有限元模型,用简单的插值法获得了支持元件设计变量的初值;再设计过程中,为了避免振型数据不全的矛盾,采用聚缩模型的形式依据正交条件构造误差函数,用约束变尺度优化方法获得支持元件的最终设计结果。误差函数的梯度用差分法计算。最后详细给出了该方法在某型飞机机翼颤振吹风模型支持元件设计时实际应用的全过程,结果表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时域多变量鲁棒控制方法设计歼击机的飞行控制系统。设计出的鲁棒控制器具有固定的设计参数和增益。在模型误差、参数波动和歼击机气动特性显著变化的情况下,可以保证飞行稳定并有良好的动态响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数字仿真技术分析研究了速度型切削颤振系统的非稳定状态与颤振状态,内容包括起振阈与消振阈的分离、有限振幅不稳定性、系统参数对稳态颤振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起振阈与消振阈的分离现象是由切削宽度的连续变化引起的;有限振幅不稳定性与动态切削力中的三次项阻尼系数有关;动态切削力系数与机床结构系统参数对稳态颤振状态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FT300水陆两用型三座轻型飞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FT300水陆两用型三座轻型飞机的设计特点和技术性能,论述了复合材料结构承受大载荷、螺旋桨与发动机匹配、水动参数选择和主要水动特性,前翼位置及升降舵舵偏对鸭式飞机的影响、水上飞机浮筒的结构型式、飞机复合材料的强度校核等主要技术关键,以及试验和试飞概况,给出了飞机的主要性能数据及总体参数,可供研制轻型飞机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泡沫夹层T型接头进行失效分析,并对其局部几何尺寸进行参数化设计.建立了泡沫夹层T型接头的3D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结构在拉伸,弯曲和剪切荷下的关键部位,失效载荷和失效形式;分析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然后,针对以上关键部位,建立T型接头的参数化模型,分析接头转角的加强片长度、泡沫垫高度和泡沫垫底角对结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局部几何参数设计能显著提高了T型接头的结构效率.  相似文献   

7.
飞机型架参数化设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AutoCAD二次开发飞机型架参数化设计系统的结构、功能、应用。说明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使得工装型架设计绘图效率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8.
设计灵敏度分析的迭代模态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结构动态有限元数学模型修正、结构动力学修改以及结构动态设计中,灵敏度分析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往往也是主要计算工作量所在。如何在保证精确度前提下减少灵敏度分析工作量和计算时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的迭代模态法,可以大大提高特征向量对设计参数导数(模态灵敏度)的计算效率。本文还从理论上证明经典模态法和修改模态法只是迭代模态法的特殊情况。文中还给出了FORK,3D-FRAME两种结构为实例的计算机仿真,并与已有两种模态方法进行比较。理论分析与计算机仿真表明,本方法不仅能充分保证特征向量灵敏度分析的精度,而且大大提高了计算速度.  相似文献   

9.
应用模型参考变结构最终滑态控制方案设计了某型中距拦射空空导弹变结构自动驾驶仪。理论分析证明,该方案有效地改善了系统的动态品质,并且对系统的不确定性因素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数字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变结构自动驾驶仪具有良好的指令跟踪性能,对于系统参数的变化不敏感。  相似文献   

10.
航天器姿态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给出了航天器三轴动力学和四元数姿态运动学方程。在分析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的基础上,通过二次型最优法解出航天器姿态角速度与姿态角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而得到滑动平面。在此基础上,应用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对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和仿真,并与PID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滑模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品质和稳态性能,体现了变结构控制的突出优点,对系统摄动和外加干扰具有极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数控加工仿真程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是提高数控机床使用效率的关键,直接影响产品生产的周期和效益。传统的检查方法是在数控机床上进行试初,既费时又费力。而利用计算机在屏幕上显示刀心轨迹,进行加工仿真,来验证数控加工程序的正确性,既方便又快捷。本文介绍了平面类零件数控加工仿真程序设计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二维隔振系统的力学分析 ,得到关于质量、刚度、阻尼比三方面结构 ,用以指导多自由度隔振系统的设计 ,设计出纳米级微动试验台的隔振系统。仿真实验表明 ,该系统具有良好的隔振效果。此隔振设计方法对超精密机床、超微定位机构等超低传递率隔振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PCD刀具高速铣削TA15钛合金切削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利用回归正交设计和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案,进行了PCD刀具高速铣削钛合金TA15的切削力试验.对高速加工过程中的动态铣削力进行了频谱分析,分析了高频振动对切刺力波形的影响.然后利用单因素试验分析了工件坐标系中三向分力以及刀具坐标系中切向分力随切削用量的变化规律.通过回归正交设计,建立了PCD刀具高速铣削钦合金时切削用量与动态切削力之间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方差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靠度.分析结果为PCD刀具高速铣削钛合全的工艺参数优化及建立高速铣削数据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基于LabVIEW平台的数字抽取滤波器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基于LabVIEW平台的数字抽取滤波器的设计。该方法是对高采样率的数据进行低通数字滤波,然后对结果用1/K倍重新采样,将数字信号频带压缩K倍,从而实现动态测试较大的动态范围要求和划分频带要求,数字抽取滤波器的设计包含调制,数字滤波和抽取三方面,LabVIEW是一种基于图形编程语言(G语言)的开发环境,采用交互界面设计,模块化编程,该滤波器也是作者正在研制的动态测试分析虚拟仪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给出了在LabVIEW平台上所进行数字抽取滤波器的设计原理,仿真结果和在动态数字信号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对直流调速系统进行控制,设计了三个自适应模糊控制器分别实时调整PID参数。结合MATLAB中的Fuzzy toolbox和SIMULINK,实现了该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提高了系统的稳态和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6.
对气象雷达接收机而言,动态范围是其重要参数之一,其大小直接决定了雷达接收机探测小信号和大信号的能力。然而,如果中频接收采用线性放大器进行设计,接收机对于大信号的探测往往由于接收机产生饱和而丧失探测能力,因此采用对数放大器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本文介绍了一种对数中频放大器的设计方法。该放大器是一种用于动目标显示雷达接收机的性能优良的双增益对数中频放大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6-TPS并联平台型数控铣床的一种结构参数标定方法.借助于工作台上的辅助工艺孔及标准量块,采用加权分类隔离的标定方法,将结构参数分为若干类进行标定,在并联工作台的结构参数标定过程中,采用了改进后的共轭梯度法,提高了标定效率.主要分析了刀具位姿参数及并联机构结构参数的标定方法,通过标定实例验证了标定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通过调节数控机床伺服参数,控制极限切削宽度来抑制切削颤振的新方法。文中建立了包括机械系统、伺服系统及切削颤振环节的数控机床切削系统模型。该模型全面反映了各环节间的相互影响。通过仿真分析了切削系统的稳定性,并通过实验描绘了极限切削宽度与伺服系统参数的关系曲线,为数控强力切削过程中抑制颤振提供了可靠依据。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数控机床伺服参数与极限切削宽度具有映射关系,文中所述方法实用、可靠。  相似文献   

19.
Psp ice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模拟电路系统设计和分析的EDA工具。用此工具可方便精确地分析计算基准电压源设计中的温度特性及电源电压抑制比等参数,大大提高设计效率。温度曲率补偿型CMOS带隙基准电压源电路采用了有效的曲率补偿技术,温度稳定性高,结构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