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瞿立生 《国际航空》2002,(10):48-50
基于F-16战斗机动力装置选择的经验,JSF计划办公室决定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35 JSF采用2种发动机,普惠公司的F135被选为主要动力装置,GE和罗-罗公司合作研制的F136则作为备选发动机。F136计划简况1995年,GE和罗-罗公司的推力为178千牛的F136被选作JSF的备选发动机。为使F-35的两种发动机具有完全的通用性,GE和罗-罗公司与普惠公司密切配合,这包括确定发动机与飞机机体结合面的参数和控制系统的特点,以使任一种JSF都能适合装F135或F136发动机。……  相似文献   

2.
2011年12月2日,GE和罗罗公司发布联合声明,决定不再继续自筹资金“联合攻击战斗机”(JSF)研制F136备选发动机,并宣布F136项目正式终止。至此,终结了JSF项目中F135与F136两型发动机长达15年的的竞争,GE公司军用发动机领域的业务也随之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3.
普惠公司为JSF研制的F135发动机已完成了系统发展和验证的关键设计评审.今年10月将开始发动机的地面试验。GE和罗-罗公司计划为JSF研制的备选发动机F136将在明年7月在GE公司进行首次试验  相似文献   

4.
F136发动机是美国联合攻击战斗机F-35的备选发动机。它包括3种型别,即配装F-35A常规起落型(CTOL)的F136-GE-100发动机,配装F-35B短距起飞垂直着陆型(STOVL)的F136-GE-600发动机,配装F-35C舰载短距起落型(CV)F136-GE-400发动机。F136发动机是F-35战斗机的一大闪光点。它是1种智能型发动机,不但能提供鹞式发动机1.9倍的强大动力、178kN的升力,而且维修方便;该发动机部件具有通用性特点,多数零部件都能在20min内更换  相似文献   

5.
GE和罗罗为F-35联。合攻击机生产的备选F136发动机,由于燃油系统中出现了碎屑而被迫停止测试,在改进某轴承之后试车才会重新开始。  相似文献   

6.
2004年,吸气式推进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有大量的民用发动机获得或接近获得FAA合格证.F135和F136联合攻击机发动机都进行了全尺寸的发动机地面台架试车,发动机技术计划继续取得成功,采用超燃冲压发动机的X-43在第2次和第3次飞行试验中成功验证了可控加速飞行,达到了M7和M10的飞行速度。  相似文献   

7.
2010年,GE和罗罗公司联合攻击机的发动机团队将进行6台发动机试车。近日。作为最后一台常规起降(CTOL)型F136验证机,006号发动机完成了最大加力状态试车,并首次进行了整机性能测试。本次试验不仅检验了F136发动机相关改进设计的可行性,并且验证了其耐久性和推力范围与设计预期相比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8.
据文献报道 ,PW公司与美国空军已经联合制定了F10 0系列发动机的寿命管理计划。该计划预期投资 10亿美元 ,如果不实施这项计划 ,维护 5 0 0 0台发动机的费用将大大超过 10亿美元。F10 0系列发动机的寿命管理计划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老龄发动机 (AEP)计划。这项预计在 2 0 0 6 2 0 11年投资 5亿美元以上的计划可使F10 0发动机的寿命延长一倍。据估计 ,AEP计划若能顺利实施 ,将能节省相当于其投资 2 3倍的经费。  美国空军的发动机部件改进计划也是发动机寿命管理计划的一部分。其成功的实例是使F110 - 2 2 9发动机热端返修期延长 ,从 2 0…  相似文献   

9.
2004年7月22日,GE-RR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罗罗公司)用于联合攻击战斗机(JSF)项目的首台F136研制用发动机在GE公司的试验设施上成功地开始进行地面试验。这台常规起飞/降落(CTOL)型F136发动机进行首次点火以检查慢车漏气,并开始机械及控制系统初始评估。该发动机将在GE公司的试验  相似文献   

10.
GE/艾利逊/罗-罗为联合攻击战斗机(JSF)组成的研究组正计划今年夏天采用低可探测性轴对称喷管进行地面特征测量试验。为进行这项试验,喷管将安装在一架装F110发动机的F-16上,实际上这种喷管也可用在GE公司的YF120发动机上。F110和YF120都被考虑用作JSF的备选发动机,预计主要的候选发动机选择将在约两个月后确定。  相似文献   

11.
国际涡轮发动机公司(ITEC)已提出为英国宇航公司的“鹰”教练机提供备选发动机的计划和交付F124发动机的改型给麦道公司以便装在T-45“苍鹰”教练机上。装F124的“苍鹰”的试飞在9月开始,这将导至推力为28千牛的F124装在T-45上取得合格证。美国海军将作为这种飞机与发动机结合的取证的管理机构。据ITEC的总裁赫尔利说,为使该发动机装在陆地上起落的这种  相似文献   

12.
据GE公司报道,GE—RR公司战斗机发动机小组已经成功地恢复了其联合攻击战斗机(JSF)发动机F136的试验。该发动机以短距起飞垂直着落(STOVL)构型在GE公司的户外试验设施上进行试验,这标志其达到2005年8月签订的24亿美元的系统发展和验证(SDD)合同的第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3.
罗罗公司凭借其独特的技术能力进入了美国军用航空发动机领域,不仅在F136上与GE公司展开合作,甚至在美国下一代军用发动机研制上与GE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而另一家美国军用发动机巨头普惠则尚未出发。  相似文献   

14.
《国际航空》2006,(3):82
F136发动机是F-35的替代发动机,其存在是遵循美国国会所提出的在发动机上保持竞争的要求.但是高额的研制费用也让美国军方感到难以承受,故而提出要取消该项目,但是F136是一个国际合作项目,牵连甚广,所以F136的未来仍然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15.
目前 ,GE公司正在实施F110发动机使用寿命延长计划 (F110SLEP)。该计划采用综合高性能涡轮发动机技术计划和现有的F4 0 4、F4 14、YF12 0和F136发动机验证的部件和技术 ,以提高F110发动机的综合能力 ;采用三维气动设计的叶片和整体叶盘结构的转子 ,以提高压气机的效率 ,减少零件数 ,延长转子和结构件的寿命 ;采用先进的材料和冷却技术 ,以提高高压涡轮的耐久性 ;通过改进燃烧室 ,以延长燃烧室的使用寿命 (延长 1倍 ) ;采用先进的加力燃烧室和数字式控制器 ,以提高耐久性 ,减少维护。  采用了上述先进技术后 ,F110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将…  相似文献   

16.
F136发动机及其关键部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136发动机是在YF120-GE-100发动机的基础上为JSF计划研制的新一代发动机。它的直径为1.09m的3级风扇采用20片三元气动设计的高流量宽弦钛合金叶片,第1级叶片为空心结构;第2,3级叶片为实心结构,3级叶片全部采用线性摩擦焊焊接的整体叶盘结构。5级整体叶盘结构的压气机也采用三元气动设计,转子叶片叶尖前掠,静子叶片为弓形,前2级用钛合金加工;后3级采用钢加工。燃烧室为由多孔层板加工的单头部双层壁环形燃烧室。单级高  相似文献   

17.
战斗机发动机使用方与制造方越来越重视发动机保障性,并将其与性能、质量、研制费用和周期同等考虑。特别是在第4代战斗机发动机研制过程中,通过可靠性、可维修性和可测试性设计等措施使其保障性大大提高。针对第4代战斗机发动机F119、F135和F136,综述了其"通过文件与制度保证、通过体验与培训重视、通过总结明确要求、通过具体设计实施"等贯彻保障性设计思想的措施,归纳总结其"简化设计、防错设计、优化设计、细节设计"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吴大观 《航空发动机》1995,(1):57-58,23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在F404和F412发动机的基础上,于1991年开始了改型的加大推力的F414—GE—400发动机的研制工作。在不改变F404长度和后段直径的条件下,其推力比F404增大35%,达到98.00kN,推重比由7.5提高到9.0。这种改型的发动机安装在F/A—18E/F战斗机上。 F414是F404的派生型,它的试验计划是  相似文献   

19.
F110基本型(F110-GE-100)发动机是在F101发动机的核心机和F404发动机的风扇与喷管的基础上发展的涡轮风扇发动机,于1986年10月配装F-16C/D战斗机投入使用。之后,在F110-GE-100发动机的基础上,GE公司又发展了推力为12900dAN、推重比为7.28的F110-GE-129发动机,并于1991年配装F-16C/D和F-15A/C战斗机投入使用。20世纪90年代初,GE公司又规划了1个分3阶段实现的F110发动机性能提高计划,旨在使F110发动机的推力增大到17800daN。第1步工作的目标:使发动机的推力增大15%~20%,达到15600daN;或者在发动机推力保持目前水平的前提下,使发…  相似文献   

20.
JSF战机动力装置研制新特点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军方提出以现有发动机型号F119为基础来研制第四代轻型战机JSF,既降低了新机的技术风险,缩短型号研制周期,又可大幅度地节省项目研发资金和降低型号全寿命成本,这一思路值得关注或借鉴。通过对F-35战机基本型发动机F135和备用型F136发动机的最新发展动态分析,阐述了军用飞机动力装置类型从常规的涡喷/涡扇发动机向非常规的变循环发动机转变是一个必然发展趋势;而航空动力研制方法正从”传统设计”向更先进的”预测设计”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