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低燃速固体推进剂代压下的燃速测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再荣 《推进技术》1998,19(3):94-97
用“高低压声发射燃速测试系统”研究测定了特低燃速丁羟推进剂在2MPa你压下的燃速和2MPa-14MPa范围内的燃速压强指数。结果表明,特低燃速的测试精度可达1%,某HTPB-AP-Al-T29-HMX推进剂的燃速测试临界压强为2MPa。  相似文献   

2.
降低超高燃速推进剂表观燃速压力指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超高燃速推进剂(UHBRP)燃速压力曲线的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降低UHBRP表观燃速压力指数的技术途径。实验上采取密度梯度的方法制造药柱,用大容量密闭爆发器测定了密度梯度药柱的燃速,得到了几乎平台型的燃速压力曲线。达到降低UHBRP表观燃速压力指数的目的,数据重复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徐再荣 《推进技术》1998,19(3):94-97
用“高低压声发射燃速测试系统”研究测定了特低燃速丁羟推进剂(r=2mm/s~4mm/s)在2MPa低压下的燃速和2MPa~14MPa范围内的燃速压强指数。结果表明,特低燃速的测试精度可达1%,某HTPB-AP-Al-T29-HMX推进剂的燃速测试临界压强为2MPa。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燃速预测的重要性,分析了发动机中实际燃速与预测燃速的差异,分别评述了SPP程序对燃速的处理方法、标准发动机预测燃速的要求、测试精度对燃速相关性的影响以及用燃烧理论模型进行燃速相关的问题.介绍了端面燃烧药的锥化现象和内孔燃烧药柱的驼峰效应.最后对开展燃速预测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扼要介绍了激光燃速仪的特性计算及误差分析,它可在压力变化、压力振荡时,测得固体推进剂药条的瞬态燃速.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燃速仪法和φ107发劝机法在评定HQ-61推进剂燃速波动范围和拣选影响因素方面的若干实验及其试验结果。两种方法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用φ107发动机法来评定HQ-61推进剂燃速较之燃速仪法为优。它既可比较正确地评价推进剂燃速参数,又可正确敏感地拣选影响燃速的因素。这一实验研究还进一步表明:在精确评价推进剂燃速和为发动机设计提供比较可靠的燃烧性能方面,设计一种用药量少、精度高的标准弹道评定发功机来代替燃速仪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彭培根  江大志 《推进技术》1989,10(1):36-42,74
本文以改进的BDP燃烧模型为基础,叙述了燃烧速度计算的多种数值方法.对扩散火焰的模拟采用了精确求解与简化公式.结果表明,精确计算的程序对燃烧压力范围和氧化剂粒径大小可任一选取,并可以提高计算精度,而用简化近似计算仅对较大粒径的氧化剂和较高燃烧压力才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多孔推进剂性能一致性差、燃速和密度难以调节的不足,提出了在复合推进剂中嵌入多孔球形颗粒以实现超高燃速的方案。介绍了多孔球形颗粒的配方和成型工艺,对其内弹道和撞击感度进行了测试。研制了不同配方的嵌入多孔球形颗粒的超高燃速推进剂,通过内弹道性能测试,研究和分析了该类推进剂的燃烧特性。研制和试验结果表明,高孔隙率、低密度的多孔球形颗粒容易产生对流燃烧,但安全性能良好;在复合推进剂中嵌入多孔球形颗粒以实现超高燃速的方案可行,能够通过调节多孔球形颗粒自身的孔隙率和能量密度、以及其在推进剂中的比例,实现从常规推进剂到超高燃速推进剂密度和燃速的有效调节。  相似文献   

9.
复合推进剂中的降速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燃速测量、热分析等技术,研究了草酸铵、碳酸锶、碳酸锶/草酸铵、碳酸锶/草酰胺等添加剂对AP/HTPB系推进剂燃速的影响。结果显示,上述几种添加剂均可不同程度地使推进剂燃速降低,其原因是添加剂促使AP的分解峰温向高温方向移动以及使AP分解的活化能增加。不同添加剂的影响机理有所不同:草酸铵的分解产物阻碍AP低温、高温分解,从而使AP分解峰向高温方向移动;碳酸锶和AP分解产物高氯酸反应产生不易分解的高氯酸锶使AP分解峰温升高;同时由燃速测试结果发现,在压强大于5MPa时,碳酸锶/草酸铵、碳酸锶/草酰胺产生协同作用,使推进剂降速效果非常明显,尤其是碳酸锶与草酰胺的组合,不但使推进剂燃速降低明显,而且压强指数的降低幅度也最大,是一种良好的复合型降速剂。  相似文献   

10.
固体推进剂燃烧过程实时监测与燃速测定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固体推进剂线扫描摄像实时燃速测定系统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新一代的固体推进剂燃烧过程和燃速的实时监测系统。介绍了这一新系统的组成、硬件工作原理和软件的主要功能。利用该系统,可以得到更多有关固体推进剂燃烧过程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汪志清 《推进技术》1991,12(5):45-50
本文研究了推进剂的降速剂种类及其含量、氧化剂粒度和粒度分布,以及发动机的旋转对低燃速固体推进剂燃速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采用新型药条包覆剂提高推进剂燃速测试精度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研制出稳定的低燃速复合固体推进剂.它具有高的燃速精度,较低的压强指数.文章还指出了发动机的高速旋转(2400r/min)对推进剂的燃速性能和比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含EM503的PU复合麦撒推进剂,它在4.90~9.66MPa压强范围内产生麦撒燃烧。其麦撒区压强指数为-0.29。从目前报道看来,这是我国第二种复合麦撒推进剂,也是首次在中燃速(约7.2~7.9mm/s)下获得的复合麦撒推进剂。  相似文献   

13.
过氯酸铵粒度对丁羟复合固体推进剂侵蚀燃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景蕙  利风祥  季成伍  程留生 《推进技术》1989,10(2):44-47,74,75
用透明窗发动机及高速摄影装置研究过氯酸铵粒度对丁羟复合固体推进剂侵蚀燃烧的影响,得出了不同过氯酸铵粒度推进剂的侵蚀比与气流速度及压力的关系式.结果表明,复合推进剂中过氯酸铵粒度越大,其燃速对气流速度和压力越敏感,即侵蚀越严重;过氯酸铵粒度越大,其侵蚀界限速度越小,即其越易发生侵蚀;每种过氯酸铵粒度的推进剂,其侵蚀界限速度均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4.
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燃烧的边界层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典型的边界层燃烧理论,用边界层的方法对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燃烧进行了计算,计算采用二维轴对称的层流边界层方程,化学模型采用有限速率模型。计算考虑了不同氧化剂流率,不同吹入参数的多种情况,得到了固体混合发动机边界层的温度场分布,并利用计算结果,拟合了固体燃料的燃速公式,与相关文献的比较说明计算正确,结果符合燃烧机理和流动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的燃烧问题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固体药柱燃烧断裂边界一维流场特性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韩小云  周建平 《推进技术》1998,19(5):92-96,109
以发动机燃烧室增压为条件,详细模拟了固体药柱燃烧断裂边界一维流场的特性。高温燃气在燃烧室增压驱动下注入药柱裂纹,在裂纹内形成压力波和火焰锋的传播过程。压力波前和封闭的裂纹顶端会产生拍击作用,使得裂纹顶端的压力迅速增加,进而在燃烧室增压率增大的方向上,裂纹顶端相继出现火焰减速传播、压力突升、超前点火和火焰加速传播等现象。这就找到了国内外学者在一维假设下发现的各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描述了四种不同的火焰传播曲线。  相似文献   

16.
硝胺复合固体推进剂燃速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洪昌 《推进技术》1989,10(6):38-45,72
本文讨论了硝胺炸药RDX、HMX的热分解及其对固体推进剂燃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适用于AP/RDX(HMX)/HTPB(PU)/Al体系复合固体推进剂燃速预估的计算程序,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17.
余贞勇 《推进技术》1994,15(2):48-52
根据试车数据,对全尺寸发机和标准发机瞬时燃速进行了计算,利用参数辨识技术,确定了维也里燃公式(r=ap^n)里的常数,计算结果表明:对应用在不同发动机中的同一种推进剂来说,其燃速系数α和压强指数n是不同的。探讨了不同发动机燃速常数变化的原因以及规律性,提供了分析全尺寸发动机,标准发动机之间燃速相关性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固体发动机燃速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中兵  汪亮  胡春波 《推进技术》2008,29(6):716-720
分别采用温度与压强相分离的一元回归分析方法和温度与压强相耦合的二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同一工艺条件下大量的药条燃速、Φ=127 mm发动机燃速和全尺寸发动机燃速进行了统计和回归分析,得出了上述三种燃速之间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足够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