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运载火箭箭载电子设备之间存在着电磁干扰,因此提高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至关重要.电磁兼容性是通过控制设备和系统的电磁发射和电磁敏感性来实现的,应力求在单机设计中就予以解决.常用的电磁兼容性的检测方法有:进行各种联试检查;规定电磁干扰条件和测量方法;测定设备和系统在特定电磁干扰条件下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靶场电磁环境很复杂,而电磁干扰是许多靶场试验失败的原因之一。故靶场电磁兼容性设计显得特别重要,急待妥善解决。电磁干扰中的人为部分所产生的信号常常不易分离出来,其范围从零点几赫至数十千赫,应全面考虑。只有掌握了干扰的类型及特性,才能有效地加以控制。文中对此作了简介。文中对电磁兼容的内容、判据、监督及控制作了说明,并提出具体要求和解决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航天器开关电源差模滤波器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航天器DC-DC开关二次电源作为星上功率电子设备,既是重要的电磁干扰源,也是易受电磁干扰的设备,其电磁兼容性设计尤为重要.开关电源差模滤波器对传导干扰有着较好的抑制作用,是开关电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是设计的关键.文章主要讨论了开关电源在低频干扰模式下的负阻抗特性,以及负阻抗模式下的不稳定原理和稳定原则.基于滤波器输入电压干扰抑制和反射电流干扰抑制的互偶原理,提出了LC滤波器参数设计流程.设计了一种基于滤波电容器电压波动幅值的LC滤波器参数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合理的滤波器失配裕量.该方法具有稳定性高和可靠性高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宇航二次电源高可靠需求.最后,依据上述流程和方法设计了一个开关电源模块,并顺利通过了EMC测量验证.  相似文献   

4.
电磁干扰的产生及PCB设计中的抑制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磁兼容性(EMC)常是制约设备间匹配性和正常性能实现的重要因素,因此电磁兼容性设计也是航天器设计中要考虑的关键因素。文章主要介绍了电磁干扰的产生原因,并从合理布局与布线、电容的设计、逻辑电路的使用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在印制电路板(PCB)设计过程中减少电磁干扰。  相似文献   

5.
随着航空发动机全权限数字控制系统的发展,电子控制器中PCB板电磁兼容性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以某控制器PCB板为对象,在10MHz至1GHz频率范围内,对其电磁干扰使用Ansys公司的SIwave进行近场远场仿真研究,并使用容向公司EMSCAN电磁干扰扫描仅进行测试.通过测试与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仿真的准确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真预测PCB板电磁干扰的实现途径,对于电子控制器PCB板的电磁兼容性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DRFM系统中高速高精度、低噪声和强抗干扰性A/D变换的电磁兼容性设计。在建立A/D变换所受电磁干扰模型的基础上 ,分析各种电磁干扰因素 ,采取相应措施抑制干扰源 ,切断干扰途径 ,取得理想的工程设计效果。瞬时工作带宽、输出信杂比、频率复制精度和MTBF等重要参数性能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因双超平台姿态控制引入非接触磁浮机构这一关键执行机构,而可能引起的卫星平台新的电磁兼容问题,开展了非接触磁浮机构的电磁干扰特性研究。首先,介绍了非接触磁浮机构及其驱动器的工作原理;其次,分别对非接触磁浮机构驱动器的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信号高频干扰特性和传导电磁干扰特性进行了理论和仿真分析,并将其频率特性与星上其他典型单机的工作频率进行了比对。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非接触磁浮机构的电磁干扰频率与星上其他典型单机之间间隔较大,其相互之间产生的电磁干扰可忽略,磁浮机构的引入不会产生新的电磁兼容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航天电子线路产品的不断发展,电磁兼容性设计已成为电子线路产品设计中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文章主要针对印制线路板布线的电磁兼容性设计,给出了双面板、多层板布线的设计方案以及地线设计方案,指出了设计中需遵循的原则,对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深空测控活动具有信号空间衰减大、传输时延长、传播环境复杂等特点,电磁干扰对活动影响较大。对某型深空站电磁干扰现状开展分析,区分各类干扰源,对常用的抗电磁干扰对策方法进行研究。以电磁环境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为依据来研究电磁环境实时监测在深空站的实现,探索适宜深空站使用的电磁干扰监测方法和抗电磁干扰的对策,并从体制机制上对深空站实施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航天器系统级电磁兼容性设计的不足,阐述了航天器射频设备频谱兼容性分析方法的原理,并通过2个实际工程案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给出了使用该方法进行频谱分析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如应对电磁干扰裕度留有余量。  相似文献   

11.
电磁兼容性(EMC)对电子设备能否发挥正常功能有着重要作用.从电磁干扰分析、EMC控制等方面入手提出EMC设计要求.根据作者的多年工作实践,提出EMC设计可从优化信号设计、完善线路设计等8个方面入手,最后指出了地面测试设备的EMC规范.  相似文献   

12.
复杂电磁环境下,卫星侦察设备的工作方式都是依赖电磁波的传播,其感知的准确性不同程度地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文章从复杂电磁环境的本质出发,重点分析了人为形成的几类电磁干扰,包括对卫星电子侦察、光学成像侦察、雷达成像侦察和卫星导航定位的干扰以及干扰应对措施,为最大限度减少复杂电磁环境对卫星感知的干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印制电路板(PCB)的电磁兼容性为核心,扼要地分析了电磁干扰的产生原因,在设计和装配印制电路板时印制导线可采取的抗干扰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可靠性数学的电磁兼容性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系统可靠性预计理论为切入点,分析系统可靠性与系统级电磁兼容性的关联性。分析基于电磁干扰"三有限"和可靠性"三规定"的电磁兼容性预测方法。初步建立系统级电磁兼容性指标和性能降级的准则,给出包括串联、并联、混联等几种典型的系统电磁兼容预测模型和预测方法,最后得出基于可靠性预计理论的系统级电磁兼容预测公式,进而为预测电磁兼容性奠定了条件。采用所提方法对某军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系统级的电磁兼容性预测,预测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及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15.
载人航天器大功率智能配电单元电磁兼容性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大功率智能配电单元是载人航天器的核心设备,其原理复杂,电磁兼容问题突出。文章针对大功率智能配电单元的3个主要功能模块,分别采取吸收、滤波、元器件合理选择、印刷电路板设计和屏蔽设计等多种措施,有效抑制了大功率智能配电单元的电磁干扰,同时解决了多个大功率DC/DC变换器并联工作时干扰叠加的问题。经测试验证,优化改进后的大功率智能配电单元的电磁兼容性能无超标点,满足电磁兼容性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提前识别单机电磁兼容性(EMC)试验超标情况对于航天器系统级电磁兼容性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单机试验结果的航天器系统级电磁兼容性分析方法,即在单机EMC试验结果基础上,考虑安装位置影响,与系统级传导、辐射的敏感度限值和接收机灵敏度进行比较,获得安全裕量.对直立姿态两舱结构航天器的典型设备(包含非射频类产品、射频类产品和...  相似文献   

17.
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舰空导弹发射装置在功能与性能不断完善的同时,电子设备也更加复杂,在舰环境下的电磁兼容设计问题越来越突出。从舰空导弹发射装置自身的特点出发,研究其各类电路的内外电磁环境,探讨电磁兼容性不良可能对发射装置造成的危害,提出在进行发射装置电磁兼容设计时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陈万创 《上海航天》1994,(3):51-54,45
从弹载计算机的方案简化设计、元器件选择降额设计、热设计、电磁兼容性设计和软件可靠性设计等诸方面来讨论弹载计算机可靠性设计中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电推进系统的相容性、空间推力/比冲等是空间应用关注的重要性能指标。根据电推进系统未来空间试验技术发展趋势,调研了国内外离子、霍尔电推进系统的推力、电磁兼容性、对卫星的污染等空间试验情况,结合我国电推进系统首次开展空间试验现状、电推进系统的布局,以及星上配备的卫星污染与电位监测器,对空间环境条件下卫星的污染、电推进自身及卫星设备的电磁兼容性、空间推力标定方法、推进剂剩余量分析方法等进行了研究。通过电推进系统在轨连续试验、电推进羽流影响等分析,得到电推进对卫星周围污染情况、电推进与卫星平台的电磁兼容性等在轨性能参数,可为全面评价电推进系统技术、科学制定电推进空间试验计划及电推进空间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夏兴达  张洁  郑伟 《航天控制》2020,38(3):75-80
对SS型拓扑结构的磁场耦合谐振式无线供电系统进行了建模与分析,利用交流阻抗分析法建模,着重分析自感、互感参数对系统传输功率和传输效率的影响;对应用在箭上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考虑其电磁兼容性,分别使用铁磁性金属与非铁磁性金属对谐振器进行屏蔽,分析其对传输性能的影响;针对特定条件下的参数,提出了基于互感耦合参数的性能优化指标,为达到此指标设计相应的电磁屏蔽方案;并分析屏蔽优化后的其他指标,进行实物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