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中国宇航学会计测专业委员会于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一日到十一月六日,在广西南宁召开了几何量精测学术讨论会,本届会议由航天部一院计量站筹办组织。参加本届会议的有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大、长春光机所、上海计量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所、上海仪表厂、湖南  相似文献   

2.
<正> 一九八七年六月七日至十日,将在北京召开“太平洋地区空间科技的进步和利用”国际会议。会议由中国宇航学会(CSA)、美国宇航学会(AAS)、日本火箭学会(JRS)联合举办,中国科技协会具体承办。会议的主题:空间:解决二十一世纪的任务。主要讨论: 一、国际/国内空间计划。二、通过卫星技术开发太平洋地区——地球资源、空间制造、气象学等。  相似文献   

3.
<正> 由中国宇航学会、美国宇航学会和日本火箭学会共同发起组织的太平洋地区空间科学技术及其应用讨论会于1987年6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会上共宣读论文一百多篇,交流了中美日三国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洲国家在发展空间科学技术及其应用方面的某些经验和新思想。现将有关情况简要报道如下: (1)日本学术会议主席Kondo在开幕式发言中提到利用超导材料制造飞行器地面加  相似文献   

4.
<正> 国际宇航联合会所属的国际空间法学会于今年10月6日至13日在德国德累斯顿举行第三十三届年会,我国际空间法学会会员邵天任、贺其治同志及陈佩洁同志随中国宇航学会代表团一同前往参加。一、会议的一般情况参加今年国际空间法学会的各国代表有一百多人,以美、德人数为最多。会议议题为: ①空间商业化的法律问题;②空间活动与保护全球环境的法律方面;③空间法的新近发展;④其他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5.
《太空探索》2011,(8):66
中国宇航学会和国际宇航科学院(IAA)将于2011年9月5日至9月8日在中国上海联合召开"第四届航天技术创新国际会议"。中国宇航学会已经与国际宇航科学院共同举办了三届国际空间会议,都取得了较好  相似文献   

6.
薛滔 《太空探索》2007,(7):32-33
由中国宇航学会联合美国宇航学会和日本火箭学会共同发起并由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第11届环太平洋地区国际空间会议,于2007年5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7.
第七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暨国家重大基金“日地能量传输过程”学术交流会第七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既国家重大基金“日地能量传输过程”学术交流会于1994年9月20日至9月28日在桂林召开.参加会议的有27个单位135位代表.会议宣读论文16...  相似文献   

8.
大气再入领域被视为是广泛开展空间应用的基础,涉及行星探测、标本带回、未来运载器与空间飞机的研制、乘员与货物的空间运输、无人飞行器为在轨卫星提供服务,以及其他在空间和宇航领域内的创新应用。欧洲针对再入返回关键技术开展了多项基础研究和技术准备项目。作为欧洲航天局(ESA)“未来运载器准备计划”(FLPP)中的一个重要的技术验证平台,“过渡型试验飞行器”(IXV)得到欧洲航天局及各成员国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9.
张瑶 《太空探索》2012,(11):6-7
由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国际宇航科学院(IAA)和国际空间法学会(IISL)联合举办,意大利航天局承办的第63届国际宇航大会(IAC)于2012年10月1日至5日在意大利港口城市那不勒斯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是:造福大众的空间科学与技术。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的近3300名航天专家、政府官员、企业代表、大学科研人员、学生及媒体记者参加了会议。近60家世界航天知名企业参加了会议同期举办的航天展览。本次会议内容丰富,包括166个技术分组、8个全体会议、3个亮点报告、3个最新进展报告以及会议先期举办的UN/IAF研讨会、国际议员会议、城市峰会、全球网络论坛、IAA院士日等会议和活动。  相似文献   

10.
新兴的人机与环境工程技术科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围绕人-机-环境系统、飞行器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环境模拟技术、空气调节技术4个方面,对国内外人机与环境工程科学研究进展情况作了综述;着重介绍了人-机-环境系统的计算机仿真、ECS制冷系统、航天器的生命保障系统、地面、空中及空间环境模拟技术、空气调节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等,以期进一步推动该技术学科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2008,34(4):F0002-F0002
全国第十三届空间及运动体控制技术学术会议于2008年7月19-23日在湖北宜昌召开,该会议由中国自动化学会空间及运动体控制专业委员会、中国宇航学会空间控制专业委员会、空间智能控制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控制与推进技术专业组联合主办,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承办。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12.
《太空探索》2011,(10):10-11
9月6日至8日,由中国宇航学会和国际宇航科学院(IAA)联合举办的第四届航天技术创新国际会议在上海召开。来自中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俄罗斯、新加坡、英国、乌克兰、美国等十个国家的15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航天技术创新国际会议是由中国宇航学会和国际宇航科学院共同发起、举办的国际空间系列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航天技术创新,造福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3.
1986年11月10—15日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空间物理研究所将主办国际空间物理讨论会.会议将进行有关太阳活动区物理,行星际物理、行星大气、磁层物理、电离层物理、热层与中层大气物理、宇宙线物理、日地关系、空间探测技术及空间等离子体  相似文献   

14.
《太空探索》2005,(8):38
2005年6月16日,中国宇航学会会员代表暨联络员会议在风景如画的广西桂林召开。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张丽辉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同志主持。会议讨论了中国宇航学会个人会员管理条例、中国宇航学会分支机构学术活动交流管理办法并审议通过了中国宇航学会会费缴纳办法和使用管理规定。101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国际宇航联合会(IAF)春季会议于3月22日至25日在法国巴黎召开。以IAF副主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于登云为团长的中国宇航学会15人学术代表团出席了春季会议期间召开的执行局会议、技术委员会会议、国际程序委员大会并与IAF等有关国际组织领导会晤。3月24日至25日,IAF执行局召开了两次会议。于登云副主席就分  相似文献   

16.
《宇航计测技术》2008,28(5):F0002-F0002
9月4日至7日,“2008年计量与测试学术交流会暨无线电计量校准技术研讨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宇航学会计量与测试专业委员会、计量与校准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北京电子学会电子测量技术专业委员会、URSI中国国家委员会电磁计量专业委员会和《宇航计测技术》编辑部联合举办,由航天科丁集团六院601所承办。  相似文献   

17.
规模空前的世界空间大会——包括第43届国际宇航联合会(IAF)会议和第29届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会议于1992年8月28日至9月5日在美国华盛顿召开,来自全球70个国家的4000多名代表出席了大会,提交两个会议的技术报告和学术论文超过了2700篇。会议期间出版了《世界空间大会简报》(World Space Congress Da-ily)。现将该简报刊登的部分主要内容摘编如下: 1.美建空间站的决心坚定不移美国副总统兼国家空间委员会主席丹·奎尔8月31日在世界空间大会的开幕式上,向与会的4千多名各国代表重申,美国决心将自由号空间站送入太空,同时美国需要一种低成本的运载系统,用于发射军用和民用  相似文献   

18.
《宇航计测技术》2006,26(3):8-8
为全面提升《宇航计测技术》的水平,更好的适应新的形势,及时推广、反映计量测试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发展,培养人才,促进学术交流,2006年6月28日,第五届《宇航计测技术》编委会全体委员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计量领域的专家共25人参加了会议。《宇航计测技术》高级顾问张履谦院士、黄培康院士,名誉主任常文君、主任王伟,副主任冯克明、杨春涛到会,203所黄征书记对期刊工作十分关心,繁忙之余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王伟主任主持,他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新一届编委会的组成,并向委员们赠送了聘书。两位院士先后讲话,张履谦院士肯定了《宇航…  相似文献   

19.
在去年的国际宇航联合会第37届会议上,日本代表概述了月球探测器 Muses-A 的任务,日本国家空间活动委员会己批准日本空间和宇航科学研究协会(ISAS)承担这一任务。  相似文献   

20.
卫星通信与遥感国际会议召开 由中国宇航学会空间电子专业委员会、中国电子学空间电子学分会、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04所联合举办的卫星通信与遥感国际会议于9月20日~22日在西安召开。来自中、美、俄等9个国家的150名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